一种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识热转印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


背景技术:



2.热转印装饰工艺是通过热转印膜一次性加热,将热转印上的装饰图案转印于被装饰建材表面上,形成优质饰面膜的过程。
3.现有金属光泽热转印膜普遍存在烫印图案单一、立体感欠佳、镜面银的光泽度低等缺陷。往往镜面银效果层是通过镀铝实现,常见工艺包括镭射镀铝和洗铝。该工艺复杂能耗大,镭射区域不可控导致金属资源浪费,且长时间铝粉易脱落失去光泽度。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热转印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通过定位涂覆区节约资源,通过金属光泽覆盖区设置的全息图案立体感效果更佳,且工艺制作简单。
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包括层叠的基材层和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的表面包括定位涂覆区和光膜区,所述定位涂覆区包括由离型层依次层叠的光油层、金属光泽油墨层和胶层;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覆盖于所述光油层;或者所述光油层包括金属光泽覆盖区和空白区,所述金属光泽覆盖区设置有全息图案,所述胶层覆盖于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和空白区。
7.为了丰富标识图案,保护金属光泽油墨层防止其脱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和胶层之间设置有彩印油墨层,和/或所述胶层和光油层的空白区之间设置有彩印油墨层。光膜区包括由离型层依次层叠的彩印油墨层和胶层。
8.为了凸显全息图案的立体感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全息图案为所述光油层的模压凹陷,所述光油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模压凹陷的深度。
9.为了提高金属光泽油墨层的光泽度,凸显镜面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均匀分布有二维片状光泽粒子,所述二维片状光泽粒子均匀铺设于所述金属光泽覆盖区或光油层。进一步的,二维片状光泽粒子为二维片状光泽金属粒子。
10.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油墨层的光泽度,凸显镜面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维片状光泽粒子的二维平面取向与所述光油层的平面取向一致。
11.为了提高光油层和全息图案的稳定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光油层的层厚为0.5~2μm。
12.为了定型金属光泽覆盖区设置的全息图案,实现立体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为uv固化油墨。
13.为了保证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稳定性和表面光滑性,优选的技术方案
为,所述基材层为pet膜。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5.该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离型层表面设置定位涂覆区和光膜区,实现定位涂覆及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光油层、金属光泽油墨层和全息图案提高转印膜图案的立体效果,金属光泽油墨层具有附着牢固、加工便捷、泽保持持久等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俯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截面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截面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截面图。
20.图中:1、基材层;2、离型层;3、光油层;4、金属光泽油墨层;5、胶层;6、彩印油墨层;11、定位涂覆区;12、光膜区;30、全息图案;31、金属光泽覆盖区;32、空白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金属光泽油墨层
23.油墨更广泛地表示包含具有金属光泽粒子的油墨;金属光泽的颜包括但不限于金和银。
24.二维片状光泽粒子
25.光泽粒子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粒子和矿物粒子;金属粒子包括但不限于铝粒子、铝氧化物、铜粒子和铜氧化物。
26.全息图案
27.包括但不限于图案和文字。
28.光膜区
29.包括但不限于基材层/离型层、基材层/离型层/金属光泽油墨层/胶层、基材层/离型层/彩印油墨层/胶层、基材层/离型层/金属光泽油墨层/彩印油墨层/胶层的层叠结构。
30.实施例1
31.如图1~2所示,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包括层叠的基材层1和离型层2,离型层2的表面包括定位涂覆区11和光膜区12,定位涂覆区11包括由离型层2依次层叠的光油层3、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胶层5;金属光泽油墨层4覆盖于光油层3,光油层3设置有全息图案30,胶层5覆盖于金属光泽油墨层4。光膜区12包括层叠的基材层1和离型层2。全息图案30为光油层3的模压凹陷,光油层3的厚度大于模压凹陷的深度。光油层3的层厚为1μm。
32.金属光泽油墨层4均匀分布有二维片状光泽铝粒子,二维片状光泽铝粒子均匀铺设于光油层3。二维片状光泽铝粒子的二维平面取向与光油层3的平面取向一致。
33.金属光泽油墨层4为uv固化油墨。基材层1为pet膜。
34.实施例2
35.如图3所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光油层3包括金属光泽覆盖区31和空白区32,金属光泽覆盖区31设置有全息图案30,胶层5覆盖于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空白区32。二维片状光泽铝粒子均匀铺设于金属光泽覆盖区31。
36.实施例3
37.如图4所示,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胶层5之间设置有彩印油墨层6,胶层5和光油层3的空白区32之间设置有彩印油墨层6。
38.应用实施例1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于装饰物上,将定位涂覆区11盖设于装饰物的指定位置,胶层5与装饰物粘接固定,所得转印膜的全息图案30在光的反射下立体感凸显明显,且镜面光泽度高。
39.应用实施例3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于装饰物上,通过设置于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胶层5之间的彩印油墨层6,及设置于胶层5和光油层3的空白区32之间的彩印油墨层6,丰富了转印膜的图案和彩。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的基材层(1)和离型层(2),所述离型层(2)的表面包括定位涂覆区(11)和光膜区(12),所述定位涂覆区(11)包括由离型层(2)依次层叠的光油层(3)、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胶层(5);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4)覆盖于所述光油层(3);或者所述光油层(3)包括金属光泽覆盖区(31)和空白区(32),所述金属光泽覆盖区(31)设置有全息图案(30),所述胶层(5)覆盖于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空白区(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4)和胶层(5)之间设置有彩印油墨层(6),和/或所述胶层(5)和光油层(3)的空白区(32)之间设置有彩印油墨层(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图案(30)为所述光油层(3)的模压凹陷,所述光油层(3)的厚度大于所述模压凹陷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4)均匀分布有二维片状光泽粒子,所述二维片状光泽粒子均匀铺设于所述金属光泽覆盖区(31)或光油层(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片状光泽粒子的二维平面取向与所述光油层(3)的平面取向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油层(3)的层厚为0.5~2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光泽油墨层(4)为uv固化油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为pet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包括层叠的基材层和离型层,离型层的表面包括定位涂覆区和光膜区,定位涂覆区包括由离型层依次层叠的光油层、金属光泽油墨层和胶层;金属光泽油墨层覆盖于光油层;或者光油层包括金属光泽覆盖区和空白区,金属光泽覆盖区设置有全息图案,胶层覆盖于金属光泽油墨层和空白区。该全息定位金属光泽热转印膜的离型层表面设置定位涂覆区和光膜区,实现定位涂覆及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光油层、金属光泽油墨层和全息图案提高转印膜图案的立体效果,金属光泽油墨层具有附着牢固、加工便捷、泽保持持久等优点。持久等优点。持久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顾戬 顾根明 孙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天顺印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07

技术公布日:

2022/9/16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2:4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76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光泽   油层   金属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