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木塑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木塑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e木塑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pe(聚乙烯)木塑墙板是一种集功能和装饰于一体的产品,不仅可以对建筑实体进行装饰,改善应用环境品质,还可以赋予建筑良好的应用功能和多样的选择,充分体展现木塑材料和建筑本身的装饰美学效果。因此,pe木塑墙板在户外墙面装饰领域的应用快速兴起。
3.pe木塑墙板用于外墙立面上时,安装过程需要搭接脚手架,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维修过程需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现有的pe木塑墙板一般是将
表层与芯层粘接而成,但是,共挤表层料与芯层料的粘结性能不好,产品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鼓泡、脱层等现象(如图1),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pe木塑墙板的表层和芯层的粘结性能有待提升。
4.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主要是将粘结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加入到表层料中,例如引入酯类与马来酸酐接枝类相容剂提升木塑复合材料共挤面层复合材料与芯层料的粘接强度,但这种方式对物料混合工艺要求较高,如果混合不均匀会导致局部脱粘的现象,而且为了达到理想的粘结效果,在共混改性时会增加粘结剂的用量,提高产品的成本。
5.市售的热熔胶产品如eva热熔胶或eaa热熔胶,在复杂的共挤流道中极易出现流动不均匀,出料不稳定的问题(如图2),因此目前没有使用热熔胶作为共挤物料来增加粘附力的报道,现有技术中仍主要采用表层料共混改性的方式改善粘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e木塑墙板,粘合层使基材层和表面层粘结紧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7.一种pe木塑墙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粘合层和表面层;
所述粘合层采用粘结剂制作而成,所述粘结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50~87份,低密度聚乙烯1~3份,石油树脂5~15份,硅藻土0~28份、
抗氧剂0.1~1份;所述表面层采用含有硅氧烷的表层料制作而成。
8.上述pe木塑墙板中,粘结剂以ema作为基材,ema相比于eva和eaa等热熔胶对金属的粘性低,可提高粘结剂在共挤机中的加工性能,在复杂的共挤流道内稳定流动;同时,粘结剂中添加了硅藻土填料,硅藻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可吸收进入粘结剂的水分,防止水分破粘结剂的结构,维持粘结剂的使用性能;而且,制作表面层的表层料中含有硅氧烷成分,而粘结剂中的硅藻土中含有二氧化硅等成分,可以提高粘合层和表面层的粘结强度,从而可避免在表层料中添加粘结剂共混改性对表层料性能的影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藻土的用量为6~16份。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用量为71~81份。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28~
32%,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2.8~3.2g/10min。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3~8g/10min。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油树脂为c5石油树脂。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藻土筛析300目筛余量≤17.6%,吸油量为105~190g/100g。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石油树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共混熔融挤出,冷却,即得。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平行双螺杆
挤出机进行共混熔融挤出。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80~100℃,130~150℃,130~150℃,140~160℃,140~160℃,140~160℃,160~180℃,160~180℃,160~180℃,170~190℃。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00~350r/min,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0~30r/min。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采用包含木粉和聚乙烯的基料制作而成。
21.本发明中基料选用市面上常见的可制备木粉聚乙烯复合板(如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板、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板等)的材料。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50~80份,聚酰胺10~25份,抗划伤剂5~15份,相容剂4~12份,抗氧剂0.1~1份,紫外光吸收剂0.1~1份;所述抗划伤剂为经硅氧烷接枝的聚丙烯。
23.上述表层料采用在聚丙烯分子链上接枝硅氧烷的抗刮伤剂,即便在表层料中大量添加也不会析出到产品的表面,同时还能增加表层料的抗划伤性能,改善打磨后产品表面泛白的现象,泽和纹理自然柔和;而且抗划伤剂采用pp为主体材料,可降低表层料的韧性,有效改善打磨后出现毛刺的现象,改善产品的外观。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为55~72份。优选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用量为55~62份。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的用量为18~25份。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划伤剂的用量为12~15份。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0.8~1.2g/10min。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为聚酰胺6(即尼龙6),所述聚酰胺6的相对粘度为2.85
±
0.03。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接枝率为0.8%~1.2%,熔体流动指数3~5g/10min。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吸收剂选自:uv-531、uv-327中的一种或两种。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划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0~95份,硅氧烷1~4份,引发剂0.1~0.3份,抗氧剂0.1~0.5份。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熔体流动指数10~14g/10min。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氧烷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
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划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硅氧烷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将聚丙烯和第二抗氧剂混合,得到混合料b;将混合料a和混合料b共混,熔融挤出,冷却,即得所述抗划伤剂。。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划伤剂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将硅氧烷和引发剂的混合物置于侧喂料罐中,将聚丙烯置于主喂料斗中,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00~350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0~30r/min;混合熔体采用侧喂料方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与聚丙烯熔体混合,混合熔体的流量为0.5~0.8kg/h。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00~130℃,150~170℃,160~180℃,170~190℃,180~200℃,180~200℃,180~200℃,180~200℃,190~200℃,200~210℃。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层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均匀,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即得。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融挤出步骤具体为: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斗中,将原料共混熔融挤出。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00~130℃,150~180℃,180~200℃,190~210℃,190~210℃,190~220℃,200~220℃,200~220℃,200~230℃,200~230℃。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00~350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0~30r/min。
4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pe木塑墙板的制备方法,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制作所述pe木塑墙板。
45.采用三层共挤方式制备pe木塑墙板,相比于在表层料中添加粘结剂共混改性,三层共挤方式能保证粘结剂的粘结性能不受其他层物料的干扰,粘结剂也不会影响表层料的基本性能。
46.共挤采用挤出机进行,挤出机的通道为金属材质,本发明pe木塑墙中的粘结剂对金属的粘性不高,在通道内可稳定流动,加工性能好。
4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基材层原料、粘合层原料和表面层原料分别熔融挤出,按顺序层叠,压制,定型,得到所述pe木塑墙板。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材层原料熔融挤出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90~210℃,170~190℃,170~150℃,160~140℃,150~130℃,模具前段上区、下区、左区、右区的温度分别为150~170℃,150~170℃,150~170℃,150~170℃,模具后段上区、下区、左区、右区的温度分别为190~220℃,190~220℃,190~220℃,190~22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10~15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8~25r/min。
4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粘合层原料熔融挤出在第一单螺杆共挤机中进行,从料斗
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30℃,140℃~170℃,180℃~200℃,180℃~20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5~8r/min。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表面层原料熔融挤出在第二单螺杆共挤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30℃,160℃~180℃,180℃~200℃,200℃~220℃,主机螺杆转速为9~14r/min。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2.本发明的pe木塑墙板,粘结剂以ema作为基材,ema相比于eva和eaa等热熔胶对金属的粘性低,可提高粘结剂在共挤机中的加工性能,在复杂的共挤流道内稳定流动;同时,粘结剂中添加了硅藻土填料,硅藻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可吸收进入粘结剂的水分,防止水分破粘结剂的结构,维持粘结剂的使用性能;而且,制作表面层的表层料中含有硅氧烷成分,而粘结剂中的硅藻土中含有二氧化硅等成分,可以提高粘合层和表面层的粘结强度,从而可避免在表层料中添加粘结剂共混改性对表层料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53.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的pe木塑制品使用后出现脱层、鼓泡现象示意图。
54.图2为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热熔胶挤出不均匀所得产品的示意图。
55.图3为实施例2的产品经耐候性测试后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给出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5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58.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除非特殊说明,试剂、材料、设备为市售购得,实验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实验方法。以下份数均指重量份数。
59.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基材层均以市面上常见的含有木粉和高密度聚乙烯颗粒料作为原料制备而成,其中木粉和高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约为65:35。
60.实施例1
61.一种pe木塑墙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粘合层和表面层。粘合层采用如表1中所示原料组成的粘结剂制备而成,表面层采用表层料制备而成。pe木塑墙板的制备方法如下,其中表层料和粘结剂的用量重量比为93:7。
62.(1)制备粘结剂
63.将粘结剂的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5分钟,然后加入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斗中。设定挤出机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80℃,130℃,150℃,160℃,160℃,160℃,180℃,180℃,180℃,19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30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2r/min。进而将物料通过挤出机共混熔融挤出。挤出的粒条经过水槽冷却,风干后进入切粒机进行切粒,即得到粘合层用料。
64.(2)制备表层料
65.表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熔体流动指数1g/10min的高密度聚乙烯72份,相对粘度为2.85
±
0.03的尼龙6 18份,接枝率为1%、熔体流动指数4g/10min的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5份,抗刮伤剂5份,抗氧剂1010 0.5份,抗氧剂168 0.5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0.5份。其中,抗刮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丙烯(均聚聚丙烯,熔体流动指数12g/10min)99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1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1份,抗氧剂1010 0.3份。
66.抗刮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和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至液体搅拌机中搅拌15分钟,然后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罐中,将聚丙烯加入到主喂料斗中。设定挤出机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00℃,150℃,180℃,190℃,200℃,200℃,200℃,200℃,200℃,21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8r/min。硅氧烷和引发剂混合液体由熔体泵采用侧喂料方式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设定流量为0.6kg/h。将物料通过挤出机共混熔融挤出。挤出的粒条经过传送带风冷却后进入切粒机进行切粒,密封保存。
67.表层料的制备方法为:(i)将称量好的各种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5分钟,然后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斗中。(ii)设定挤出机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80℃,200℃,200℃,210℃,220℃,220℃,220℃,230℃,23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00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5r/min。将物料通过挤出机共混熔融挤出。(iii)将挤出的粒条经过水槽冷却,风干后进入切粒机进行切粒,即得。
68.(3)三层共挤
69.s1、将制备基材层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物料斗中。
70.s2、将粘结剂加入到单螺杆共挤机1物料斗,打开烘料开关,设定温度80℃,烘料2小时。将表层料加入到单螺杆共挤机2物料斗,打开烘料开关,设定温度80℃,烘料2小时。
71.s3、设定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200℃,170℃,160℃,150℃,145℃;模具前段四个区(上下左右)温度分别为150℃,150℃,150℃,150℃;模具后段四个区(上下左右)温度分别为220℃,220℃,220℃,22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12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8r/min。
72.s4、设定单螺杆共挤机1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60℃,200℃,20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6r/min。
73.s5、设定单螺杆共挤机2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30℃,180℃,200℃,210℃,主机螺杆转速为11r/min。
74.s6、开启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共挤机1和单螺杆共挤机2,进行三层共挤。挤出的制品经过在线深压纹工艺后,切割搬运至冷却定型车上,经过自然冷却定型后即可得到pe木塑共挤墙板半成品,经打磨、定长切割后,即得pe木塑墙板成品。
75.实施例2
76.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粘结剂替换成等重量的本实施例中的粘结剂,本实施例的粘合剂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77.实施例3
78.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粘结剂替
换成等重量的本实施例中的粘结剂,本实施例的粘合剂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79.实施例4
80.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粘结剂替换成等重量的本实施例中的粘结剂,本实施例的粘合剂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81.实施例5
82.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粘结剂替换成等重量的本实施例中的粘结剂,本实施例的粘合剂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83.对比例1
84.一种pe木塑墙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和表面层,不包含粘合层。pe木塑墙板的制备方法如下。
85.(1)制备表层料
86.表层料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87.(2)双层共挤
88.s1、将制备基材层的颗粒料加入到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物料斗中。
89.s2、将表层料加入到单螺杆共挤机物料斗,打开烘料开关,设定温度80℃,烘料2小时。
90.s3、设定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200℃,170℃,160℃,150℃,145℃;模具前段四个区(上下左右)温度分别为150℃,150℃,150℃,150℃;模具后段四个区(上下左右)温度分别为220℃,220℃,220℃,22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12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8r/min。
91.s4、设定单螺杆共挤机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30℃,180℃,200℃,210℃,主机螺杆转速为11r/min。
92.s5、开启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共挤机,进行双层共挤。挤出的制品经过在线深压纹工艺后,切割搬运至冷却定型车上,经过自然冷却定型后即可得到pe木塑共挤墙板半成品,经打磨、定长切割后,即得pe木塑墙板成品。
93.对比例2
94.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对比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对比例1中的表层料替换为某市售表层料,其原料成分为:hdpe 48份,pp 15份,树脂30份,eva7份,抗氧剂1010 0.6份,抗氧剂168 0.6份。
95.对比例3
96.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粘结剂中的ema采用等质量的eaa替代。挤出过程中粘结剂层出料不均匀,产品不合格。
97.对比例4
98.一种pe木塑墙板,其结构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表层料中不添加硅氧烷。
99.对比例5
100.一种pe木塑墙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和表面层,不包含粘合层。pe木塑墙板的制备方法如下。
101.(1)表层料共混改性
102.将实施例1中的表层料和实施例1的粘合剂以质量比80:20混合。
103.(2)双层共挤
104.双层共挤方法与对比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s2中用共混改性的表层料替代对比例1中的表层料。
105.表1实施例中粘结剂的原料种类和用量
106.试验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ema8175716559ldpe33333c5石油树脂1010101010硅藻土612162228抗氧剂10100.30.30.30.30.3抗氧剂1680.30.30.30.30.3
107.其中,ema中的丙烯酸甲酯的重量含量为30%,熔体流动指数3.0g/10min,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5g/10min,硅藻土筛析300目筛余量16%,吸油量为150g/100g。
108.实验例1
109.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的pe木塑墙板进行表面胶合强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110.表2表面胶合强度结果
111.项目表面胶合强度/mpa测试标准gb/t 17657-2016实施例11.16实施例21.27实施例31.13实施例40.92实施例50.82对比例10.56对比例20.75对比例31.02对比例40.95对比例51.06
112.实验例2
113.对实施例2的产品进行耐候性测试,在100℃的5wt%盐水中煮240小时,观察产品是否有表层结构脱层、鼓包等不良现象。测试后的产品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实施例2的产品在耐候性测试后,表面层料本体未出现脱粘现象,且未出现脱层和鼓泡现象。
11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1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粘合层和表面层;所述粘合层采用粘结剂制作而成,所述粘结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50~87份,低密度聚乙烯1~3份,石油树脂5~15份,硅藻土0~28份、抗氧剂0.1~1份;所述表面层采用含有硅氧烷的表层料制作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甲酯的重量含量为28~32%,所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2.8~3.2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3~8g/10min;所述石油树脂为c5石油树脂;所述硅藻土筛析300目筛余量≤17.6%,吸油量为105~190g/100g;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硅藻土的用量为6~16份;所述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用量为71~8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共混熔融挤出,冷却,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熔融挤出;从料斗到模头的各段温度分别为:80~100℃,130~150℃,130~150℃,140~160℃,140~160℃,140~160℃,160~180℃,160~180℃,160~180℃,170~19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200~350r/min,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0~30r/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采用包含木粉和聚乙烯的基料制作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50~80份,聚酰胺10~25份,抗划伤剂5~15份,相容剂4~12份,抗氧剂0.1~1份,紫外光吸收剂0.1~1份;所述抗划伤剂为经硅氧烷接枝的聚丙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木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划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0~95份,硅氧烷1~4份,引发剂0.1~0.3份,抗氧剂0.1~0.5份。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pe木塑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层共挤的方法制作所述pe木塑墙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材层原料、粘合层原料和表面层原料分别熔融挤出,按顺序层叠,压制,定型,得到所述pe木塑墙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材层原料熔融挤出在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90~210℃,170~190℃,170~150℃,160~140℃,150~130℃,模具前段上区、下区、左区、右区的温度分别为150~170℃,150~170℃,150~170℃,150~170℃,模具后段上区、下区、左区、右区的温度分别为190~220℃,190~220℃,190~220℃,190~22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10~15r/min,主喂料斗进料螺杆的转速为18~25r/min;粘合层原料熔融挤出在第一单螺杆共挤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30℃,140℃~170℃,180℃~200℃,180℃~200℃,主机的螺杆转速为5~8r/min;表面层原料熔融挤出在第二单螺杆共挤机中进行,从料斗到合流芯的各段温度分别为110~130℃,160℃~180℃,180℃~200℃,200℃~220℃,主机螺杆转速为9~14r/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PE木塑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木塑制品表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PE木塑墙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粘合层和表面层;所述粘合层采用粘结剂制作而成,所述粘结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50~87份,低密度聚乙烯1~3份,石油树脂5~15份,硅藻土0~28份、抗氧剂0.1~1份;所述表面层采用含有硅氧烷的表层料制作而成。本发明的PE木塑墙板中的粘合层使基材层和表面层粘结紧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耐候性。候性。
技术研发人员:
刘涛 刘世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溢科复合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7
技术公布日:
2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