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
背景技术:
2.随着5g通信的逐步普及,5g越来越密集,但在大型活动人员密集的产所时大型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通信需求或者灾害等使市电中断时,无法满足及时的通信需求。现在运营商大多在人员密集区域或大型活动产所外部署应急通信车,但也仅局限在车辆可通行的区域,无法做到所有区域全覆盖及时的移动通信覆盖,不能实现应急通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急通信的技术问题。
4.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包括:柜体,
所述柜体容纳有
电池模块、ac/dc电源转换模块、光纤熔存模块、cpe
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源;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独立工作接收转化并发射通信信号,或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为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光纤通信资源,用于移动通信覆盖;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有四个,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用于所述柜体移动;伸缩拉杆,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用于拉动所述柜体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包括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将所述柜体分隔为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还包括第一舱体顶板和第一舱体侧板,所述第一舱体顶板与所述隔离板平行,所述第一舱体侧板有四面,所述第一舱体顶板与四面所述第一舱体侧板的其中一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舱体顶板可开启;所述第二舱体还包括第二舱体底板和第二舱体侧板,所述第二舱体底板与所述隔离板平行,所述第二舱体侧板有四面,所述伸缩拉杆固定在四面所述第二舱体侧板的其中一面的外壁上,其余三面所述第二舱体侧板中的一面可开启;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位于所述第一舱体内,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位于所述第二舱体内。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舱体侧板和不能开启的所述第二舱体侧板上开设百叶窗,用于通风;在所述百叶窗所在区域设置防尘网板,所述防尘网板周围设置防水槽,所述防水槽位于所述百叶窗所在区域周围,所述防尘网板及所述防水槽用于防止溅射的雨水及异物进入柜体。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舱体底板设置进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开设网孔,所述网孔开孔面积占所述进风区域面积的80%,所述进风区域用于引入自然风;所述进风区域上方设置有抽拉式防尘网板,用于减小灰尘吸入及异物进入。
8.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风扇组件,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中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组件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散热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舱体内,用于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的散热。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板及所述第二舱体底板均开设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用于线缆进出。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舱体侧板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舱体第一侧板、第一舱体第二侧板、第一舱体第三侧板及第一舱体第四侧板;所述第二舱体侧板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二舱体第一侧板、第二舱体第二侧板、第二舱体第三侧板及第二舱体第四侧板,所述第一舱体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可开启,所述伸缩拉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一舱体顶板的内壁及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的内壁均安装有机械防盗锁、自动限位装置及门板防水胶条,用于防盗、防尘及防水;所述第一舱体第二侧板、第一舱体第四侧板、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第二舱体第四侧板均安装有拉手。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安装横梁、第二安装横梁、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及第三密封板,所述第一安装横梁、第二安装横梁、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及第三密封板均位于所述第二舱体内;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上,并且靠近所述隔离板及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上,并且靠近所述第二舱体底板及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安装横梁和所述第二安装横梁形成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
12.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密封板、所述光纤熔存模块、所述第三密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密封板、所述光纤熔存模块、所述第三密封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上。
13.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隔离板及隔离密封棉,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位于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并且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的内壁;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隔离板位于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和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之间,并且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的内壁;所述隔离密封棉设置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三侧板与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光纤熔存模块形成的空隙内。
14.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地铜排组件,所述保护地铜排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的内壁,用于接地保护;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模块上包括电极端口、rs232通讯端口、rs485通讯端口、led指示灯、复位键按钮、addr开关以及折叠把手;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包括开关、接线端子、usb接口及整流模块组成,通过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usb接口给设备进行供电,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管理。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通过将电池模块、ac/dc电源转换模块、光纤熔存模块、cpe无线通信模块集成到一个柜体当中,正常情况下,ac/dc电源转换模块可以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给设备进行供电同时也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即电池模块处于备电状态;非正常情况下,一旦市电断开或无市电应急场景,电池模块可自动应急供电或经过冷启动应急供电,保证光纤熔存模块、cpe无线通信模块的正常工作,实现通信需求;同时,光纤熔存模块53在有光纤通信资源时,为cpe无线通信模块54提供光纤通信资源,可以增强设备的整体信号覆盖;在野外等无光纤通信资源的情况下,cpe无线通信模块54独立
工作接收转化并发射通信信号。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光纤熔存模块53与cpe无线通信模块54的配合,使得设备可以适应各种通信需求的场景;柜体上还设置有万向轮和伸缩拉杆,可方便跟随应急保障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无线通信部署及开通,实现应急通信的需求。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正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部分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仰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左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c/dc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
25.图标:1-柜体;2-万向轮;3-伸缩拉杆;11-第一舱体;12-第二舱体;51-电池模块;52-ac/dc电源转换模块;53-光纤熔存模块;54-cpe无线通信模块;55-散热风扇组件;56-保护地铜排组件;101-第一隔离板;111-第一舱体顶板;112-第一舱体侧板;121-第二舱体底板;122-第二舱体侧板;401-百叶窗;402-防尘网板;403-防水槽;404-机械防盗锁;405-自动限位装置;406-门板防水胶条;407-拉手;408-第一安装横梁;409-第二安装横梁;410-第二隔离板;411-第一密封板;412-第二密封板;413-第三密封板;420-隔离密封棉;431-第一圆孔;432-第二圆孔;1121-第一舱体第一侧板;1122-第一舱体第二侧板;1123-第一舱体第三侧板;1124-第一舱体第四侧板;1210-进风区域;1211-抽拉式防尘网板;1221-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2-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3-第二舱体第三侧板;1224-第二舱体第四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
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29.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包括:柜体1,柜体1容纳有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光纤熔存模块53、cpe无线通信模块54,电池模块51及ac/dc电源转换模块52为cpe无线通信模块54提供电源;cpe无线通信模块54独立工作接收转化并发射通信信号,或光纤熔存模块53为cpe无线通信模块54提供光纤通信资源,用于移动通信覆盖;万向轮2,万向轮有四个,设置于柜体底部,用于柜体移动;伸缩拉杆3,设置于柜体侧面,用于拉动柜体移动。
30.本实施例中,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将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光纤熔存模块53、cpe无线通信模块54集成到一个柜体当中,正常情况下,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可以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给设备进行供电同时也对电池模块51进行充电,即电池模块处于备电状态;非正常情况下,一旦市电断开或无市电应急场景,电池模块51可自动应急供电或经过冷启动应急供电,保证光纤熔存模块53、cpe无线通信模块54的正常工作,实现通信需求。
31.同时,光纤熔存模块53在有光纤通信资源时,为cpe无线通信模块54提供光纤通信资源,可以增强设备的整体信号覆盖;在野外等无光纤通信资源的情况下,cpe无线通信模块54独立工作接收转化并发射通信信号。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光纤熔存模块53与cpe无线通信模块54的配合,使得设备可以适应各种通信需求的场景。柜体1上还设置有万向轮2和伸缩拉杆3,可方便跟随应急保障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无线通信部署及开通,实现应急通信的需求。
32.可选的,请参阅图1至图5,柜体包括第一隔离板101,第一隔离板101将柜体分隔为第一舱体11和第二舱体12;第一舱体11还包括第一舱体顶板111和第一舱体侧板112,第一舱体顶板111与第一隔离板101平行,第一舱体侧板112有四面,第一舱体顶板111与四面第一舱体侧板112的其中一面活动连接,第一舱体顶板111可开启;第二舱体12还包括第二舱体底板121和第二舱体侧板122,第二舱体底板121与第一隔离板101平行,第二舱体侧板122有四面,伸缩拉杆3固定在四面第二舱体侧板122的其中一面的外壁上,其余三面第二舱体侧板122中的一面可开启;cpe无线通信模块54位于第一舱体11内,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及光纤熔存模块53位于第二舱体内。
33.本实施例中,柜体1为长方体,当然也可以是正方体、圆柱体等不做限制。利用第一隔离板101将柜体1分隔为第一舱体11与第二舱体12,第一隔离板101是第一舱体11与第二舱体12的共用板,第一舱体11内放置cpe无线通信模块54,同时第一舱体顶板111可以打开,方便操作;第二舱体12内放置为cpe无线通信模块54提供电源及光通信资源的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及光纤熔存模块53,第二舱体侧板122中有一面上安装伸缩拉杆3,其余三面中的一面可以当做侧门打开。两个舱体实现了功能的分区,第一舱体11与第二舱体12互不影响。
34.可选的,请参阅图1及图5,第一舱体侧板112和不能开启的第二舱体侧板122上开设百叶窗401,用于通风;在百叶窗401所在区域设置防尘网板402,防尘网板402周围设置防水槽403,防水槽403位于百叶窗401所在区域周围,防尘网板402及防水槽403用于防止溅射
的雨水及异物进入柜体。优选的,防尘网板402和防水槽403可以用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舱体侧板112的内壁和不能开启的第二舱体侧板122的内壁。
35.可选的,请参阅图3及图4,第二舱体底板121上设置进风区域1210,进风区域1210上开设网孔,网孔开孔面积占进风区域面积的80%,进风区域1210用于引入自然风;进风区域1210上方设置有抽拉式防尘网板1211,用于减小灰尘吸入及异物进入。可选的,网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圆形、三角形、矩形等。优选的,网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类蜂巢的结构保证底板强度同时加强散热。抽拉式防尘网板1211不仅能减小灰尘吸入、阻挡异物进入,同时也可定期拆卸进行清洗。
36.可选的,请参阅图1及图5,还包括散热风扇组件55,散热风扇组件55位于第一舱体11内,用于cpe无线通信模块54的散热。cpe无线通信模块54中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组件55的开启与关闭,由于cpe无线通信模块54在工作时会释放较大热量,同时温度太高会极大影响cpe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作性能,因此特意设置散热风扇组件55,与第一舱体侧板112上的百叶窗相配合,加强cpe无线通信模块54的散热,保证cpe无线通信模块54的正常工作。
37.可选的,请参阅图3及图4,第一隔离板101及第二舱体底板121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孔,圆孔用于线缆进出。优选的,第一隔离板101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圆孔431,第二舱体底板121开设有四个第二圆孔432,第一圆孔431和第二圆孔432都是为了方便线缆进出及归纳整理。
38.可选的,请参阅图1至图6,第一舱体侧板112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舱体第一侧板1121、第一舱体第二侧板1122、第一舱体第三侧板1123及第一舱体第四侧板1124;第二舱体侧板122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第二舱体第三侧板1223及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第一舱体第一侧板1121与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可开启,伸缩拉杆3固定在第二舱体第三侧板1223上。
39.具体的,第一舱体顶板111的内壁及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的内壁均安装有机械防盗锁404、自动限位装置405及门板防水胶条406,用于防盗、防尘及防水;第一舱体第二侧板1122、第一舱体第四侧板1124、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和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均安装有拉手407。
40.本实施例中,可以开启的第一舱体顶板111和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的内侧都有防护等级ip55级别的机械防盗锁404、门板防水胶条406及自动限位装置405。优选的,机械防盗锁、门板防水胶条及自动限位装置的防护等级达ip55级别。机柜整体防护等级可达ip34级别,可有效保障机柜的防盗性及防尘防水,整体机柜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同时,还在第一舱体第二侧板1122、第一舱体第四侧板1124、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和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上安装拉手407,方便借助外力拉住拉手保障机柜的移动性。
41.可选的,请参阅图1至图6,还包括第一安装横梁408、第二安装横梁409、第一密封板411、第二密封板412及第三密封板413,第一安装横梁408、第二安装横梁409、第一密封板411、第二密封板412及第三密封板413均位于第二舱体12内;第一安装横梁408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和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上,并且靠近第一隔离板101及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第二安装横梁409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和第二舱体
第四侧板1224上,并且靠近第二舱体底板121及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第一安装横梁408和第二安装横梁409形成的平面平行于第二舱体第一侧板1221;
42.具体的,第一密封板411、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第二密封板412、光纤熔存模块53、第三密封板41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横梁408上;第一密封板411、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第二密封板412、光纤熔存模块53、第三密封板41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横梁409上。
4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横梁408和第二安装横梁409,第一密封板411、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第二密封板412、光纤熔存模块53、第三密封板413依次安装在第一安装横梁408和第二安装横梁409之间,使得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光纤熔存模块53可以更稳定牢固的安装在第二舱体12内,再通过第一密封板411、第二密封板412及第三密封板413将各模块之间,模块与舱体侧板之间的多余空间用密封板遮挡,提高舱体内部整体的整洁度。
44.可选的,请参阅图1至图6,还包括第二隔离板410及隔离密封棉420,其中一块第二隔离板410位于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和电池模块51之间,并且水平固定在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的内壁;其中另一块第二隔离板410位于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和光纤熔存模块53之间,并且水平固定在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的内壁;隔离密封棉420设置在第二舱体第三侧板1223与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及光纤熔存模块53形成的空隙内。
45.具体的,当电池模块51、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光纤熔存模块53安装在第二舱体12内部时,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和电池模块51之间有空隙,第二舱体第四侧板1224和光纤熔存模块53之间有空隙,因此给这两个空隙之间安装第二隔离板410,第二隔离板呈“l”形,l的一条边固定在第二舱体侧板上,l的另一条边则卡在这个空隙里;隔离密封棉420设置在这三个模块与第二舱体第三侧板1223形成的空隙内。第二隔离板410与隔离密封棉420不仅起到减震固定模块的作用,同时也防止底部进风区域1210进入的自然冷风从设备侧面流失,进而可提高自然冷风的冷却效率。
46.可选的,请参阅图2、图6及图7,还包括保护地铜排组件56,保护地铜排组件56安装在第二舱体第二侧板1222内壁,用于接地保护;电池模块51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块上包括电极端口、rs232通讯端口、rs485通讯端口、led指示灯、复位键按钮、addr开关以及折叠把手;ac/dc电源转换模块52包括开关、接线端子、usb接口及整流模块组成,通过接线端子和usb接口给设备进行供电,对电池模块51进行充放电管理。
47.本实施例中,设置接地部件为整个机柜设备提供接地保护,电池模块51中的电池可选磷酸铁锂电池,ac/dc电源转换模块52中的整流模块可将市电交流220v转变为直流-48v,通过接线端子和usb接口给设备进行供电及对电池模块51进行充放电管理。当市电正常工作时,可通过市电正常转换为直流电给设备进行供电同时也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池模块51处于浮充状态,即备电状态。一旦市电断开或无市电场景,电池模块51可自动应急供电或经过冷启动应急供电。
4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实用新型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
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状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容纳有电池模块、ac/dc电源转换模块、光纤熔存模块、cpe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源;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独立工作接收转化并发射通信信号,或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为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光纤通信资源,用于移动通信覆盖;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有四个,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用于所述柜体移动;伸缩拉杆,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用于拉动所述柜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将所述柜体分隔为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还包括第一舱体顶板和第一舱体侧板,所述第一舱体顶板与所述隔离板平行,所述第一舱体侧板有四面,所述第一舱体顶板与四面所述第一舱体侧板的其中一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舱体顶板可开启;所述第二舱体还包括第二舱体底板和第二舱体侧板,所述第二舱体底板与所述隔离板平行,所述第二舱体侧板有四面,所述伸缩拉杆固定在四面所述第二舱体侧板的其中一面的外壁上,其余三面所述第二舱体侧板中的一面可开启;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位于所述第一舱体内,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位于所述第二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侧板和不能开启的所述第二舱体侧板上开设百叶窗,用于通风;在所述百叶窗所在区域设置防尘网板,所述防尘网板周围设置防水槽,所述防水槽位于所述百叶窗所在区域周围,所述防尘网板及所述防水槽用于防止溅射的雨水及异物进入柜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体底板设置进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开设网孔,所述网孔开孔面积占所述进风区域面积的80%,所述进风区域用于引入自然风;所述进风区域上方设置有抽拉式防尘网板,用于减小灰尘吸入及异物进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风扇组件,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中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组件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散热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舱体内,用于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的散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及所述第二舱体底板均开设若干圆孔,所述圆孔用于线缆进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侧板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舱体第一侧板、第一舱体第二侧板、第一舱体第三侧板及第一舱体第四侧板;所述第二舱体侧板包括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二舱体第一侧板、第二舱体第二侧板、第二舱体第三侧板及第二舱体第四侧板,所述第一舱体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可开启,所述伸缩拉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一舱体顶板的内壁及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的内壁均安装有机械防盗锁、自动
限位装置及门板防水胶条,用于防盗、防尘及防水;所述第一舱体第二侧板、第一舱体第四侧板、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第二舱体第四侧板均安装有拉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横梁、第二安装横梁、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及第三密封板,所述第一安装横梁、所述第二安装横梁、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及所述第三密封板均位于所述第二舱体内;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上,并且靠近所述隔离板及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上,并且靠近所述第二舱体底板及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安装横梁和所述第二安装横梁形成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舱体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密封板、所述光纤熔存模块、所述第三密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横梁上;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密封板、所述光纤熔存模块、所述第三密封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横梁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隔离板及隔离密封棉,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离板位于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和所述电池模块之间,并且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的内壁;其中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隔离板位于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和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之间,并且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舱体第四侧板的内壁;所述隔离密封棉设置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三侧板与所述电池模块、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及所述光纤熔存模块形成的空隙内。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地铜排组件,所述保护地铜排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舱体第二侧板的内壁,用于接地保护;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模块上包括电极端口、rs232通讯端口、rs485通讯端口、led指示灯、复位键按钮、addr开关以及折叠把手;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包括开关、接线端子、usb接口及整流模块组成,通过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usb接口给设备进行供电,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管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容纳有电池模块、AC/DC电源转换模块、光纤熔存模块、CPE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及所述AC/DC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光纤熔存模块为所述CPE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光纤通信资源,用于移动通信覆盖;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有四个,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用于所述柜体移动;伸缩拉杆,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用于拉动所述柜体移动。实现了各模块的集成和移动,方便应急保障人员随时随地利用本移动应急备电节能机柜进行无线通信部署及开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急通信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
章鹏 赵玉立 缪爱林 毛孙炜 喻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