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近年来对新农村现代化改造的不断推进,和对原生态旅游业的保护和开发,在这些区域内,以信号传输及电力传输的功能性电缆需求量,明显上升,在此基础上开发一款阻燃绝缘的电力信号电缆,通过该电缆,不仅避免了二次布线,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电缆的安全性及适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该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对信号的传输及电力的传输,同时工厂生产过程中也可使用,如工厂中对电力设备或成套电气设备运输方面,可通过该电缆进行信号传输或电力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该实用新型可增加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缆本体的安全效果,防止漏电,同时内部结构更为紧凑稳定,电缆本体内部设置的若干组通信电缆及电力电缆,增加了电缆本体的导电性及信号传输效果,同时限位电缆以及内部设置的耐高温层与橡胶绝缘层都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电缆(2),所述定位电缆(2)的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通信电缆,所述通信电缆的外部绕包设置有耐高温层(3),所述耐高温层(3)内部位于通信电缆的间隙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所述耐高温层(3)的外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组电力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电力电缆设置有橡胶绝缘层(4),该橡胶绝缘层(4)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
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铠甲层(20)绕包设置于定位铜芯(19)的外部,将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依次进行安装,将保护层(6)绕包设置于钢芯(5)的外部,将定位电缆(2)设置于电缆本体(1)的中心处,将信号层(12)绕包设置于信号线(11)的外部,将屏蔽层(13)绕包设置于信号层(12)的外部,将信号填充层(14)填充与信号层(12)与屏蔽层(13)之间并通过屏蔽层(13)进行约束固定,将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依次进行安装,将绝缘层(22)绕包设置于铜导线(21)的外部,将约束层(23)绕包设置于绝缘层(22)的外部,将耐高温层(3)绕包设置于铜芯电缆与限位电缆的外部,将电力电缆阵列设置于耐高温层(3)的外部并通过橡胶绝缘层(4)进行约束,将总填充层(24)填充于每组电力电缆的间隙处,至此安装完成。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可增加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缆本体的安全效果,防止漏电,同时内部结构更为紧凑稳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增加电缆本体(1)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定位电缆(2)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钢芯(5),所述钢芯(5)的外部绕包设置有保护层(6),所述
通信电缆依次阵列设置于定位电缆(2)的外部并与保护层(6)的外壁相接,所述通信电缆包括第一通信缆(7)、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所述第一通信缆(7)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信号线(11),所述信号线(1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信号层(12),所述信号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屏蔽层(13),所述屏蔽层(13)与信号层(12)之间配合设置有信号填充层(14)。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安装通信电缆;所述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内部结构与第一通信缆(7)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通信缆(7)、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阵列设置于定位电缆(2)的外部,相邻的通信电缆之间配合设置有限位电缆,所述限位电缆包括第一限位缆(15)、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对通信电缆进行限位,防止位移;所述第一限位缆(15)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铜芯(19),该定位铜芯(19)的外部绕包设置有铠甲层(20),所述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内部结构与第一限位缆(15)为相同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安装人员区分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所述耐高温层(3)绕包设置于通信电缆与限位电缆的外部且耐高温层(3)的内壁与通信电缆及限位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耐高温层(3)的外壁与电力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配合设置有十二组电力电缆,每组电力电缆环绕设置于耐高温层(3)的外部且内部结构相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电力电缆漏电;所述电力电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铜导线(21),所述铜导线(21)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所述铜导线(2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绝缘层(22),所述绝缘层(22)的外部还绕包设置有约束层(23),所述约束层(23)的外壁分别与耐高温层(3)的外壁及橡胶绝缘层(4)的内壁相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本体(1)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橡胶绝缘层(4)绕包设置于电力电缆的外部,每组电力电缆之间预留有间距,所述橡胶绝缘层(22)(4)与耐高温层(3)之间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24),该总填充层(24)填充于每组电力电缆的间隙处,所述总填充层(24)的填充材料为玻璃丝。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电缆截面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通信缆截面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缆截面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电缆截面图。
18.其中,1电缆本体、 2定位电缆、3耐高温层、4橡胶绝缘层、5钢芯、6保护层、7第一通信缆、8第二通信缆、9第三通信缆、10 第四通信缆、11信号线、12信号层、13屏蔽层、14信号填充层、15第一限位缆、16第二限位缆、17第三限位缆、18第四限位缆、19定位铜芯、20铠甲层、21铜导线、22绝缘层、23约束层、24总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电缆2,所述定位电缆2的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通信电缆,所述通信电缆的外部绕包设置有耐高温层3,所述耐高温层3内部位于通信电缆的间隙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所述耐高温层3的外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组电力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电力电缆设置有橡胶绝缘层4,该橡胶绝缘层4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所述定位电缆2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钢芯5,所述钢芯5的外部绕包设置有保护层6,所述通信电缆依次阵列设置于定位电缆2的外部并与保护层6的外壁相接,所述通信电缆包括第一通信缆7、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所述第一通信缆7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信号线11,所述信号线1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信号层12,所述信号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屏蔽层13,所述屏蔽层13与信号层12之间配合设置有信号填充层14;所述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内部结构与第一通信缆7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通信缆7、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阵列设置于定位电缆2的外部,相邻的通信电缆之间配合设置有限位电缆,所述限位电缆包括第一限位缆15、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所述第一限位缆15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铜芯19,该定位铜芯19的外部绕包设置有铠甲层20,所述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内部结构与第一限位缆15为相同结构;所述耐高温层3绕包设置于通信电缆与限位电缆的外部且耐高温层3的内壁与通信电缆及限位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耐高温层3的外壁与电力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配合设置有十二组电力电缆,每组电力电缆环绕设置于耐高温层3的外部且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电力电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铜导线21,所述铜导线21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所述铜导线2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绝缘层22,所述绝缘层22的外部还绕包设置有约束层23,所述约束层23的外壁分别与耐高温层3的外壁及橡胶绝缘层4的内壁相接;所述橡胶绝缘层4绕包设置于电力电缆的外部,每组电力电缆之间预留有间距,所述橡胶绝缘层4与耐高温层3之间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24,该总填充层24填充于每组电力电缆的间隙处,所述总填充层24的填充材料为玻璃丝。
2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铠甲层20绕包设置于定位铜芯19的外部,将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依次进行安装,将保护层6绕包设置于钢芯5的外部,将定位电缆2设置于电缆本体1的中心处,将信号层12绕包设置于信号线11的外部,将屏蔽层13绕包设置于信号层12的外部,将信号填充层14填充与信号层12与屏蔽层13之间并通过屏蔽层13进行约束固定,将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依次进行安装,将绝缘层22绕包设置于铜导线21的外部,将约束层23绕包设置于绝缘层22的外部,将耐高温层3绕包设置于铜芯电缆与限位电缆的外部,将电力电缆阵列设置于耐高温层3的外部并通过橡胶绝缘层4进行约束,将总填充层24填充于每组电力电缆的间隙处,至此安装完成。
2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电缆(2),所述定位电缆(2)的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通信电缆,所述通信电缆的外部绕包设置有耐高温层(3),所述耐高温层(3)内部位于通信电缆的间隙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所述耐高温层(3)的外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组电力电缆,所述电缆本体(1)对应电力电缆设置有橡胶绝缘层(4),该橡胶绝缘层(4)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电缆(2)内部配合设置有一根钢芯(5),所述钢芯(5)的外部绕包设置有保护层(6),所述通信电缆依次阵列设置于定位电缆(2)的外部并与保护层(6)的外壁相接,所述通信电缆包括第一通信缆(7)、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所述第一通信缆(7)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信号线(11),所述信号线(1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信号层(12),所述信号层(12)的外部配合设置有屏蔽层(13),所述屏蔽层(13)与信号层(12)之间配合设置有信号填充层(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内部结构与第一通信缆(7)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一通信缆(7)、第二通信缆(8)、第三通信缆(9)及第四通信缆(10)阵列设置于定位电缆(2)的外部,相邻的通信电缆之间配合设置有限位电缆,所述限位电缆包括第一限位缆(15)、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缆(15)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铜芯(19),该定位铜芯(19)的外部绕包设置有铠甲层(20),所述第二限位缆(16)、第三限位缆(17)及第四限位缆(18)内部结构与第一限位缆(15)为相同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3)绕包设置于通信电缆与限位电缆的外部且耐高温层(3)的内壁与通信电缆及限位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耐高温层(3)的外壁与电力电缆的外壁相接,所述电缆本体(1)内部共配合设置有十二组电力电缆,每组电力电缆环绕设置于耐高温层(3)的外部且内部结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铜导线(21),所述铜导线(21)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所述铜导线(21)的外部绕包设置有绝缘层(22),所述绝缘层(22)的外部还绕包设置有约束层(23),所述约束层(23)的外壁分别与耐高温层(3)的外壁及橡胶绝缘层(4)的内壁相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绝缘层(4)绕包设置于电力电缆的外部,每组电力电缆之间预留有间距,所述橡胶绝缘层(4)与耐高温层(3)之间还配合设置有总填充层(24),该总填充层(24)填充于每组电力电缆的间隙处,所述总填充层(24)的填充材料为玻璃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领域的一种新型阻燃绝缘电力信号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内部的中心处配合设置有一根定位电缆,所述定位电缆的外部环绕设置有若干组通信电缆,所述通信电缆的外部绕包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内部位于通信电缆的间隙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电缆,所述耐高温层的外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组电力电缆,所述电缆本体对应电力电缆设置有橡胶绝缘层,该橡胶绝缘层的外部涂覆有绝缘漆;该实用新型可增加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防止漏电,电缆本体内部设置的若干组通信电缆及电力电缆,增加了电缆本体的导电性及信号传输效果,同时限位电缆以及内部设置的耐高温层与橡胶绝缘层都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尹昌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扬州联胜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7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0:1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7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缆   所述   耐高温   通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