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桶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复合材料所制作的燃气桶,并指一种可以活动安装与拆卸的燃气桶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用复合材料制作的瓦斯桶,相较于传统的瓦斯桶具有不易因气候发生锈蚀,以及重量较轻的优点。复合材料的瓦斯桶大致上有内胆、外壳体以及安装于内胆的调节器等构件,内胆采用聚合部以缠绕复合纤维制成,有效承受压力防止内胆爆裂,而外壳体则采用强化塑料保护内胆。上述复合材料瓦斯桶遇高温时,复合材料会开始分解,让桶壁产生孔隙使内容物逐渐溢出,有如自然泄气一般,不会因受热而发生高压膨胀无法泄漏发生气爆意外,所以能够避免发生强烈爆炸的危险。
3.为了环境安全考虑,上述瓦斯桶在使用时应存放在户外,如不得已放置于室内时,应保持摆放环境的通风,更要避免放置于影响活动范围,以免瓦斯桶被撞倒、管路脱落造成内容物外泄引起严重灾害发生。
4.然而,复合材料的瓦斯桶的外壳虽采用强化塑料作为防护内胆的作用,难免会在运送、使用过程中遭受意外碰撞,造成外壳损伤,由于目前外壳大多是采用直接固定于内胆外周侧,因此一但外壳发生严重损伤仅能禁止使用,内胆若是完整未受到伤害而无法继续提供使用则是十分可惜,若能将损伤部分替换新品,提供快速保修作业,对于业者来说是十分有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燃气桶组合装置,透过连接扣设置于外壳让外壳可以活动与内燃桶安装,而外壳与顶提座活动安装,以及外壳与底座活动安装,解决现有技术在安装、替换的问题与麻烦。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燃气桶组合装置,包括:内燃桶,可供燃气经由调节器向内充填与向外输出;外壳,包括弧形片体以及连接该弧形片体的软折部围绕设置,并于该外壳的侧向末端各设置触抵段,且该触抵段之间具有开口,其中一触抵段设有固定部,另一触抵段设有转动槽;该外壳的内周侧上端设有壳凹槽,该外壳的外周侧下端凸设有壳凸肋;连接扣,其一端活动安装于该转动槽,旋转该连接扣使其固定于该固定部,以封闭该开口,以致该外壳的内侧包覆该内燃桶周侧呈防护状态;顶提座,其具有活动组接于该壳凹槽的顶凸肋,使得该顶提座位于该外壳的上端位置;及底座,其具有活动组接于该壳凸肋的底凹槽,使得该底座位于该外壳的下端位置。
8.实际使用时,外壳透过软折部提供转动连接,使得外壳的内侧能贴抵在内燃桶的周侧,同时外壳内周侧的壳凹槽套接于顶提座的顶凸肋,而借由连接扣一端活动安装于外壳,转动操作连接扣,使其扣在固定部上,得以让外壳受连接扣的作用下,将外壳固定在内
燃桶周侧,并完成顶壳座安装于外壳的上端位置,另将底座以其底凹槽扣接于外壳外周侧下端的壳凸肋,完成底座活动组接于外壳的下端位置。反向操作时,即可将底座相对外壳脱离,而外壳脱离顶提座与内燃桶。如此,可以提供燃气桶快速又简便完成其组装与分离,对于业者组装生产能够提供其效率,对于后续维护检修作业上,也能十分迅速拆卸替换新品后完成安装,对于相关产业与业者有实质上的效益。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连接扣设置于外壳让外壳可以活动与内燃桶安装,而外壳与顶提座活动安装,以及外壳与底座活动安装,解决现有技术在安装、替换的问题与麻烦。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立体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示意图。
13.图3是图2局部放大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示意图。
15.图5是安装卡榫块示意图。
16.图6是图1所示
ⅵⅵ
线段剖面示意图。
17.图7是图1所示
ⅶⅶ
线段剖面示意图。
18.图8是图1所示
ⅷⅷ
线段剖面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
20.燃气桶组合装置 1
21.内燃桶 100
22.调节器 110
23.外壳 200
24.壳凹槽 201
25.壳凸肋 202
26.弧形片体 210
27.软折部 220
28.触抵段 230
29.开口 240
30.固定部 250
31.凸肋条 251
32.转动槽 260
33.安装槽 270
34.磁吸组件 271
35.卡榫槽 280
36.卡榫块 281
37.连接扣 300
38.扣抵槽 310
271的磁吸作用下,事先提供该外壳200围绕于该内燃桶100的定位效果。
53.本实用新型燃气桶组合装置1,其中该触抵段230各成型有卡榫槽280,于前述封闭该开口240时该卡榫槽280彼此相互连通,另以卡榫块281的两端活动插入该卡榫槽280;用以防止该开口240从封闭呈开启状态,并于前述防护状态时由该连接扣300遮蔽该卡榫块 281。因此透过卡榫块281活动插入于卡榫槽280,并配合连接扣300 活动卡扣于固定部250,使得外壳200具有成为双重定位效果,确保外壳200稳固安全的安装定位于内燃桶100周侧,并稳定将顶提座 400定位于外壳200、内燃桶100的上端位置,且由连接扣300遮蔽卡榫块281,避免幼童不甚操作连接扣300时,仍有卡榫块281保持外壳的开口呈封闭状态,而平时由连接扣300遮蔽卡榫块281位置也能形成限制卡榫块281,具有防止卡榫块281外力直接从卡榫槽280 脱离。
54.本实用新型燃气桶组合装置1,其中该底座500包括有相互对锁的底框520,该底座500的内缘成型前述底凹槽510,且该底凹槽510 的底缘(向中央位置)延伸有限制片530,该底座500于该限制片530 连接处设有相互卡合的卡扣部531。借由卡扣部531提供底框520相互对锁前先相互卡合,提供底框520于后续对锁前的定位支撑组配效果。
55.本实用新型燃气桶组合装置1,其中该底框520外周侧设有内侧孔540(在此是以靠近底框520两端位置为例),该底框520相互对接时另以锁接配件541穿设该内侧孔540以固定该底框520,且该锁接配件541不外露于该内侧孔540的外侧。由于内侧孔540位于底框 520外周侧(内侧孔呈非径向穿设该底框型态),使得锁接配件541穿设内侧孔540固定对接的底框520时,锁接配件541不会外露于内侧孔540外侧位置,具有适度隐密效果,更能避免锁接配件541凸出于内侧孔540外侧而伤到人的情况,前述锁接配件541是采用螺栓与螺帽为例。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燃桶;外壳,包括弧形片体以及连接该弧形片体的软折部围绕设置,并于该外壳的侧向末端各设置触抵段,且该触抵段之间具有开口,其中一触抵段设有固定部,另一触抵段设有转动槽;该外壳的内周侧上端设有壳凹槽,该外壳的外周侧下端凸设有壳凸肋;连接扣,其一端活动安装于该转动槽,旋转该连接扣使其固定于该固定部,以封闭该开口,以致该外壳的内侧包覆该内燃桶周侧呈防护状态;顶提座,其具有活动组接于该壳凹槽的顶凸肋,使得该顶提座位于该外壳的上端位置;及底座,其具有活动组接于该壳凸肋的底凹槽,使得该底座位于该外壳的下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成型有凸肋条,而该连接扣的内侧设有活动扣接于该凸肋条的扣抵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抵段各成型有安装槽,各该安装槽设置有磁吸组件,于封闭该开口时,各该安装槽的该磁吸组件磁吸链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抵段各成型有卡榫槽,于前述封闭该开口时该卡榫槽彼此相互连通,另以卡榫块的两端活动插入该卡榫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有相互对锁的底框,该底座的内缘成型前述底凹槽,且该底凹槽的底缘延伸有限制片,该底座于该限制片连接处设有相互卡合的卡扣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桶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外周侧设有内侧孔,该底框相互对接时另以锁接配件穿设该内侧孔以固定该底框,且该锁接配件不外露于该内侧孔的外侧。

技术总结


一种燃气桶组合装置,包括有内燃桶、外壳、连接扣、顶提座及底座。外壳以软折部转动连接,外壳贴抵在内燃桶周侧,外壳的壳凹槽套接于顶提座的顶凸肋,连接扣一端活动安装于外壳,转动连接扣并扣在外壳的固定部,外壳得以固定在内燃桶周侧,并完成顶提座安装于外壳上端,另将底座以底凹槽扣接于外壳下端的壳凸肋,完成底座活动组接于外壳的下端位置。反向操作即可将底座相对外壳脱离,而外壳脱离顶提座与内燃桶。如此,提供燃气桶快速简便完成组装与分离,能提升业者组装生产效率,后续维护检修作业也能十分便利。能十分便利。能十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

金玲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金玲敏

技术研发日:

2022.01.28

技术公布日:

2022/8/30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9:0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7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外壳   组合   底座   凹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