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主要涉及家用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2.护肤品的存放对环境温湿度有着一定的要求,护肤品内含不同的活性成分,需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以保证活性成分的有效性。
3.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护肤品内可能会出现水乳分离的状况,活性成分在高温时会产生分解,失去活性作用。环境温度过低时,会导致活性成分失活,护肤品成分的稳定性会受到破坏,导致成分变质。
4.当环境湿度过高时,收纳品可能会受潮,受潮严重时还会导致霉变现象产生。而环境湿度过低则会导致收纳品发生干裂现象,影响使用效果,化妆品的品质将会下降。
5.因此需要一种能保持盒内温湿度的收纳盒。目前收纳盒内可降温除湿的产品为小冰箱类的,一般采用压缩机制冷。如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cn105318627b,公开了一种通过压缩机制冷的冰箱。其弊端在于
箱体较重、且制冷速度过快导致盒内内部会有冷凝水的产生、且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较大,还存在着内部制冷剂泄漏造成的盒内环境污染等危害。所以在收纳盒内部制冷除湿应用上,既不能让收纳盒内温湿度过高,也不能温湿度太低。
6.现多采用半导体制冷
模块进行制冷,如已公开实用新型专利cn209857420u,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设备,通过半导体制冷芯片进行制冷,通过第一风机将冷端冷量送入收纳腔体内进行制冷,通过
风道形成风循环,同时保证收纳腔体内温度分布均匀,提高制冷效果。又如已公开实用新型专利cn211575593u,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妆品保存的冰箱,采用半导体制冷模块对储物腔体内部进行制冷,通过风扇对储物腔体内的空气进行强制对流,传递制冷模块冷端冷量,对储物腔体内进行降温处理。
7.但上述两件专利涉及的存储或收纳腔体,均为一个整体,腔体内部温度统一,难以满足多种温度需求的化妆品存放条件。另一方面,在半导体制冷模块工作时,水分基本凝结在冷端翅片上,上述两件专利均没有对冷端翅片上的水分进行处理的装置。
8.针对以上提出的不足,本专利提出半导体制冷在该领域的应用,控制收纳腔体内温湿度以保证收纳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收纳盒,通过半导体制冷模块控制收纳腔体内的温湿度,以保证收纳品的品质。
10.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收纳盒,包括制冷模块,箱体,
隔层;
11.箱体,为一中空壳体;
12.隔层,内置于箱体内部;隔层外壁与箱体内壁配合形成的夹层空间为循环风道;隔层内部为收纳间,用于放置收纳化妆品或其他有温湿度要求的物品;
13.制冷模块,固定在箱体上,制冷模块具有冷端和热端,通过冷端对收纳间内制冷,
通过热端对外部散热;冷端冷风对收纳间除湿降温后,自循环风道回至冷端,形成冷风循环。
14.优选的,所述制冷模块,为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组件和风动力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端分别为冷端和热端,冷端和热端各依次贴合设置一散热组件和一风动力组件;冷端通过风动力组件将冷风送进收纳间,冷风沿风道回到制冷模块的冷端处,吸收冷量后,再由风动力组件送入是收纳间内完成一个冷风循环。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设置的散热组件包括冷端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贴合设置的散热组件包括热端散热片。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动力组件为风扇,用于产生空气流动。
17.优选的,所述箱体和隔层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制冷模块的安装孔。
18.优选的,所述隔层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冷风循环的风口,所述风口连通收纳间和循环风道。
19.优选的,所述隔层至少设置有两层收纳间。
20.优选的,所述两层收纳间之间还包括隔绝该两层收纳间的空气流动的夹层,用于隔热保温。
21.优选的,所述收纳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制冷模块,以提高收纳间的制冷量。
22.优选的,所述制冷模块下方还设置有排水装置,用于收集凝结在冷端的冷凝水。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4.1、半导体制冷模块相比于压缩机,尺寸小、质量轻,清洁环保、无噪音、制冷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虽然半导体制冷速度快,但制冷端风扇一次性带走的冷量小,收纳盒内不容易产生冷凝水,水分基本凝结在冷端散热片上,冷端翅片下部对应设置抽拉式排水装置,将多余的水排走。
25.2、隔层内部可以设置多层收纳间,每层收纳间至少包括一个半导体制冷模块及其配套循环风口,箱体和隔层外壁形成对应循环风道,以此实现冷风循环;同时,对收纳间还可以增设半导体制冷模块,提高冷量,以满足化妆品不同温湿度需求。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冷模块和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冷模块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上部循环风道冷风循环流向示意图;
33.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下部循环风道冷风循环流向示意图;
34.图中,
35.10、制冷模块;11、半导体制冷片,12、散热组件,121、冷端散热片,122、热端散热片,13、风动力组件,131、冷端风扇,132、热端风扇;
36.20、箱体;21、第一安装孔。22、排水装置安装孔;
37.30、隔层;31、收纳间,32、夹层,33、风口,34、第二安装孔;301、上部隔层,302、下部隔层;311、第一层收纳间,312、第二层收纳间,313、第三层收纳间;
38.40、排水装置;
39.50、循环风道;501、上部循环风道,502、下部循环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4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收纳盒,包括制冷模块10,箱体20,隔层30和排水装置40。箱体20为一中空壳体,隔层30内置于箱体20内部。隔层30外壁与箱体20内壁配合形成的夹层空间为循环风道50。隔层30内部为收纳间31,用于放置收纳化妆品或其他有温湿度要求的物品。箱体20和隔层30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制冷模块10的安装孔。制冷模块10固定在箱体20上,通过冷端对收纳间31内制冷,通过热端对外部散热。冷端通过风动力组件13将冷风送进收纳间,冷风沿风道回到制冷模块10的冷端处,吸收冷量后,再由风动力组件13送入收纳间31内完成一个循环。隔层20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冷风循环的风口33,风口33连通收纳间31和循环风道50。冷风自隔层20侧壁上的风口33进入风道。通过冷空气流经收纳间31,对收纳间31内部降温处理。由于制冷模块10为半导体制冷,自身制冷量不大,所以通过风力组件,一次性带走的冷量小,收纳间31内不易产生冷凝水。另一方面,由于制冷模块10冷端输送至收纳间31内的冷量与收纳间31外的室温存在温差,制冷模块10冷端持续制冷并不会持续降低收纳间31内的温度,而是可以将收纳间31内温度维持在10-20℃。此外,冷风循环过程中,收纳间31内的空气是先经过制冷模块10冷端的散热组件,再送入收纳间31内,空气中的水分全部凝结在制冷模块10冷端的散热组件上,所以送入收纳间31内的冷风含湿量大大降低,就算温度降至10-20℃,也不会有水分析出,以此达到除湿效果,也不会有水汽在收纳间31内或收纳间31内存放的物品表面凝结,以此达到除湿效果,保证收纳间31内存放的物品表面干燥。排水装置40设置在制冷模块10下方用于盛接凝结在冷端的冷凝水。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制冷模块10,为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1,散热组件12和风动力组件13。其中半导体制冷片11两端分别为冷端和热端,冷端和热端各依次贴合设置一散热组件12和一风动力组件13。具体的,贴合冷端设置的散热组件12为冷端散热片121,贴合热端设置的散热组件13为热端散热片122。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优势一方面在于其小型化、质量轻;另一方面在于其虽然制冷速度快,但一次性送入收纳间内的冷量小,收纳盒内的温度不至于急剧下降,可以避免产生冷凝水附着在收纳的物品表面。优选的,散热组件12可以为铝翅片散热器,也可以为热管散热器。优选的,风动力组件13可以为风扇。具体的,贴合冷端的风动力组件13为冷端风扇131,用于制冷;贴合热端的风动力组件13为热端风扇132,用于散热。冷端风扇131将半导体制冷片11冷端的冷量送入收纳间31,对收纳间31内部进行降温除湿处理;热端风扇132用于将半导体制冷片11热端的热量排出至收纳盒外部。冷端风扇131配合循环风道50使冷风可以回到制冷模块10的冷端散热片121处,冷凝水凝结在冷端散热片121上,也可以降低送入收纳间31内部的空气湿度,也可以避免在收纳间31内产生冷凝水。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20,为收纳盒最外部壳体。箱体20侧壁上还包括有第一安装孔21,用于安装制冷模块10。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隔层30,为箱体20内部用于收纳的容置腔体,也可以理解为控温控湿间,用于放置化妆品等需要控制温湿度的日常用品。隔层30侧壁上还包括与第一安装孔21配合设置的第二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4与第一安装孔21配合,用于安装固定制冷模块10。具体的,制冷模块10的冷端风扇131与第二安装孔34配合设置,优选为卡嵌设置在第二安装孔34上。具体的,隔层30与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4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风口33。冷端风扇131将冷空气送入收纳间31后,冷空气再自风口33流入循环风道50,再回到冷端。
45.较优的,隔层30内,至少设置有两层收纳间31。具体的,多个收纳间31可以呈水平上下叠放式设置(如图1所示),也可以呈垂直左右并列式设置(附图中未示出),具体情况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在收纳间31内的物品实际尺寸决定,比如,有些化妆品容器低,有些化妆品容器高度低。具体的,每层收纳间31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34和风口33。如图7-8所示,图中箭头所示为冷风循环方向,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34配合固定设置的制冷模块10冷端释放的冷量通过冷端风扇131送入收纳间31,再自风口33进入隔层30与箱体20配合形成的循环风道50,完成对收纳间31的降温除湿和冷风循环回风。较优的,每层收纳间31至少设置有一个制冷模块10。具体的,每层收纳间31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制冷模块10,用于提高该收纳层31的制冷量。多个制冷模块10可以并列水平或垂直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收纳盒的具体形状或外观进行排列,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较优的,每两层收纳间31之间还包括夹层32。具体的,为上一层收纳间31的底板与下一层收纳间31的顶板之间形成的夹层,内有空气,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上一层收纳间31的底板和下一层收纳间31的顶板均与箱体10的内部贴合设置,保证夹层32为密封空间。优选的,也可以采用一些密封组件,如密封条等辅助保证夹层32的气密性。夹层32可以阻隔相邻两个收纳间31之间的空气流动,避免空气串扰。较优的,还可以在夹层32内填充泡沫板,起到保温效果。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制冷模块10下方设置有排水装置40。具体的,排水装置40用于收集凝结在冷端散热片上的冷凝水。较优的,排水装置40为抽拉式排水装置。具体的,为抽拉式集水槽。方便及时取出,进行排水及清理。
47.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排水装置40还包括报警装置。具体的,报警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报警器组件。液位传感器与报警器组件电性连接,当排水装置40内部存储收集的液体达到限位标准,则可以提示进行排水清理。提示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亮灯和声音报警。
48.如图1所示,为本案的一种实施方式,箱体20为一中空壳体,内设有隔层30,隔层30自上至下设置有三层收纳间31,每层均设置有制冷模块10和风口33。隔层30的外壁与箱体20的内壁固定形成循环风道50。
49.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隔层30分为上下两部,为上部隔层301和下部隔层302。上部隔层301外壁与箱体20内壁固定,形成上部循环风道501,下部隔层302外壁与箱体20内壁固定,形成下部循环风道502。上部隔层301与下部隔层302之间形成夹层32,用于隔热保温。上部循环风道501与下部循环风道502为两个独立的循环风道。
50.进一步具体的,上部隔层301自上向下设置有第一层收纳间311和第二层收纳间
312,第一层收纳间311和第二层收纳间312共用一个循环风道,为上部循环风道501。第三层收纳间313单独使用一个循环风道,为下部循环风道502。
51.进一步具体的,第一层收纳间311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34和一个风口33。第二层收纳间312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34和一个风口33。箱体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34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配合用于固定制冷模块10。如图7箭头所示,为第一层收纳间311和第二层收纳间312的冷风循环方向。冷空气自第一层收纳间311和第二层收纳间312上相应设置的制冷模块10上的冷端散热片121处通过冷端风扇131送入对应的收纳间内,再自对应风口33排出,沿上部循环风道501,回至制冷模块10的冷端。
52.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具体的,固定安装在第二层收纳间312侧壁上的制冷模块10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排水装置40,用于收集容置冷端散热片121上的冷凝水。
53.进一步具体的,第三层收纳间313的一侧壁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34,另一侧壁与第二安装孔34对应处设置有一个风口33。箱体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两个第二安装孔34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一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配合用于固定制冷模块10。第三层收纳间313设置有风口33的一侧壁下缘向下延伸与箱体20的底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并设置有一个风口33。如图8箭头所示,为第三层收纳间313的冷风循环方向。冷空气自第三层收纳间313上的对应的制冷模块10上的冷端散热片121处通过冷端风扇131送入第三层收纳间313内,自第三层收纳间313侧壁上部的风口33排出,再沿第三层收纳间313侧壁下部的风口33进入下部循环风道502,回至制冷模块10的冷端。
54.上述涉及的冷风循环,包括第一层收纳间311和第二层收纳间312自侧壁循环回风的方式,以及第三层收纳间313自底部循环回风的方式,均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上部循环风道501也可以设置成自第一层收纳间311顶部进行回风。具体循环风道的位置不做限定,只需保证不同温湿度收纳间使用的循环风道相互独立设置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层收纳间311和第二层收纳间312需要的温湿度相同,故而可以共用一个循环风道。
55.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具体的,固定安装在第三层收纳间313侧壁上的制冷模块10的下方各设置有一个排水装置40,用于收集容置冷端散热片121上的冷凝水。箱体20上还设置有固定排水装置40的排水装置安装孔22,与排水装置40一一对应。
5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7.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收纳盒,包括制冷模块,箱体,隔层;其特征在于,箱体,为一中空壳体;隔层,内置于箱体内部;隔层外壁与箱体内壁配合形成的夹层空间为循环风道;隔层内部为收纳间,用于放置收纳化妆品或其他有温湿度要求的物品;制冷模块,固定在箱体上,制冷模块具有冷端和热端,通过冷端对收纳间内制冷,通过热端对外部散热;冷端冷风对收纳间除湿降温后,自循环风道回至冷端,形成冷风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为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组件和风动力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端分别为冷端和热端,冷端和热端各依次贴合设置一散热组件和一风动力组件;冷端通过风动力组件将冷风送进收纳间,冷风沿循环风道回到制冷模块的冷端处,吸收冷量后,再由风动力组件送入是收纳间内完成一个冷风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设置的散热组件包括冷端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贴合设置的散热组件包括热端散热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力组件为风扇,用于产生空气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和隔层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制冷模块的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冷风循环的风口,所述风口连通收纳间和循环风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至少设置有两层收纳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收纳间之间还包括隔绝该两层收纳间的空气流动的夹层,用于隔热保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制冷模块,以提高收纳间的制冷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下方还设置有排水装置,用于收集凝结在冷端的冷凝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收纳盒,包括制冷模块,箱体,隔层,循环风道和排水装置;隔层,内置于箱体内部;隔层外壁与箱体内壁配合形成的夹层空间为循环风道;隔层内部为收纳间,用于放置收纳化妆品或其他有温湿度要求的物品;通过设置在箱体与隔层上的制冷模块对收纳间进行除湿降温处理;不同的收纳间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制冷模块调控收纳间内的温湿度;排水装置用于收集制冷模块的冷凝水;因冷端风扇一次性带走的冷量小,收纳间内不易产生冷凝水,且制冷模块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尺寸小,质量轻,清洁环保,无噪音,制冷速度快。制冷速度快。制冷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
贾东新 梅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普沃思环保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3
技术公布日:
202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