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激光
传感器和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2.线激光传感器,也常被称为焊缝跟踪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焊接场景。焊接时,将线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机械臂末端的焊上,能够通过线激光传感器检测到待焊接位置,进而提升焊接的准确度,或通过线激光传感器检测焊缝质量,实现边焊边进行焊缝质检的功能,但是线激光传感器使用环境恶劣,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熔融焊渣和热辐射,高温熔融焊渣飞溅到线激光传感器的壳体后容易将热量传导到线激光传感器壳体上,热辐射也会使线激光传感器温度升高,造成线激光传感器性能不稳定,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激光传感器和焊接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熔融焊渣飞溅以及热辐射将热量传导或辐射到线激光传感器壳体上,导致线激光传感器温度升高,以至于线激光传感器性能不稳定,寿命缩短的缺陷,实现缓解热源与线激光传感器热量传递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激光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用于与焊可拆卸连接;隔温
组件,所述隔温组件的顶部和底部敞开,且所述隔温组件的其中一侧用于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隔温组件覆盖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外侧;防飞溅挡板,所述防飞溅挡板设置在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底部靠近所述焊的一侧。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隔温组件包括隔温罩和第一隔温板,所述隔温罩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敞开,且所述隔温罩敞开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温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一侧。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防飞溅挡板与所述传感器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温板。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隔温罩的至少其中一侧与所述传感器主体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隔温罩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风道的顶部设置有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的冷却风由所述风道的顶部吹入,且由所述风道的底部吹出。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导流板,所述风冷导流板的内侧设置有聚风腔,所述风冷导流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聚风腔内外两侧的风嘴,所述聚风腔的底部与所述传感器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通风的缝隙,所述缝隙连通所述聚风腔与所述风道。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防飞溅挡板与所述传感器主体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安装架包括夹持组件和姿态调节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与所述焊可拆卸连接,所述姿态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夹持组件与
所述隔温组件之间,所述姿态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传感器主体的姿态。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姿态调节组件包括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和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第二者与所述隔温组件连接,第三者连接在第一者与第二者之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隔温板为绝缘材质。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设备,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安装架、隔温组件和防飞溅挡板。由于传感器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工作部件,因此,隔温组件的顶部和底部敞开,隔温组件覆盖在传感器主体除顶部和底部区域的外侧。安装架一端用于与焊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隔温组件的其中一侧连接。隔温组件的设置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焊渣直接与传感器主体接触,且隔温组件可以增加热传导热阻,可以降低高温熔融焊渣的热量以及热辐射对传感器主体的影响,降低温升速度。防飞溅挡板设置在传感器主体的底部靠近焊的一侧,可以有效防止高温熔融焊渣飞溅到传感器主体底部的窗口位置。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有效解决了高温熔融焊渣以及热传导使传感器主体温升较快,使传感器主体工作性能不稳定,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1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设备,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因此,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与焊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的三维爆炸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的剖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导流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0:传感器主体;101:第六
螺栓孔;200:防飞溅挡板;210:第二纵向滑槽;220:第七紧固螺栓;230:第二隔温板;311:第一夹板;312:第二夹板;313:第一螺栓孔;321:横向调节板;322:横向滑槽;323:第一紧固螺栓;324:第二铰接孔;325:第二螺栓孔;331:角度调节板;332:第一铰接孔;333:圆弧滑槽;334:第二紧固螺栓;335:第三螺栓孔;341:纵向调节板;342:第一纵向滑槽;343:第三紧固螺栓;351:安装板;352:第五螺栓孔;353:第十螺栓孔;410:隔温罩;411:第八螺栓孔;412:第九螺栓孔;420:第一隔温板;421:第四螺栓孔;422:第四紧固螺栓;500:风冷导流板;510:插接部;511:第七螺栓孔;512:第五紧固螺栓;520:导流部;521:导流腔;522:隔板;523:聚风腔;524:缝隙;530:风嘴;600:风道;700: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激光传感器和焊接设备。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100、安装架、隔温组件和防飞溅挡板200。隔温组件覆盖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外侧,安装架的一端用于与焊700连接,隔温组件的其中一侧与安装架的另一端连接,防飞溅挡板200设置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底部靠近焊700的一侧。
27.如此设置,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外侧设置了隔温组件,可以增加热传导热阻,在焊接过程中,飞溅的高温熔融焊渣直接与隔温组件接触,隔温组件可以减缓或者隔绝焊渣的热量传递到传感器主体100,焊接环境温度较高,隔温组件也可以减缓或隔绝由于热辐射向传感器主体100传播的热量。同时,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底部靠近焊700的一侧设置防飞溅挡板200,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焊渣飞溅到传感器主体100底部的窗口处,防止对传感器主体100的窗口造成破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可以提高传感器主体100的性能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安装架包括夹持组件和姿态调整组件,姿态调整组件包括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夹持组件用于与焊700可拆卸连接,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连接在夹持组件与隔温组件之间,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有三种组合方式,三者其中之一可以与夹持组件连接,另外两者中的其中之一可以与隔温组件连接,剩下的一者位于两者之间。
29.例如,夹持组件与焊700可拆卸连接,横向移动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纵向移动组件与隔温组件连接,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横向移动组件与纵向移动组件之间。
30.夹持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的结构可以相同,两者扣合在一起后,中间形成用于容纳焊700的空间,通过螺栓将两者紧固连接,连接后,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2夹紧在焊700的两侧。
31.横向移动组件包括横向调节板321,横向调节板321上设置有横向滑槽322,横向调节板321可以与第二夹板312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夹板312上与横向滑槽322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第一螺栓孔313。安装时,将横向调节板321的横向滑槽322与第一螺栓孔313对正,使用第一紧固螺栓323穿过横向滑槽322后与第一螺栓孔313连接。在使用时,当需要调整传感器主体100的横向位置时,旋转第一紧固螺栓323,使其松开横向调节板321,横向拉动横向调节板321,当横向位置调整到位后,拧紧第一紧固螺栓323,将横向调节板321固定在第二夹板312上。
32.其中,横向滑槽322可以设置一个,当设置一个横向滑槽322时,为防止横向调节板321发生旋转,需要在第二夹板312上沿横向滑槽322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313。或者横向滑槽322的数量可以大于一个,当横向滑槽32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第二夹板312上与每个横向滑槽322对应的第一螺栓孔313的数量可以设置至少一个。
33.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板331,在角度调节板33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332,在第一铰接孔332的外侧设置有贯穿角度调节板331的圆弧滑槽333,圆弧滑槽333的延伸轨迹为以第一铰接孔332为圆心的圆弧。在横向调节板321远离焊700的位置设置与第一铰接孔332对应的第二铰接孔324,在第二铰接孔324远离焊700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螺栓孔325,第二螺栓孔325的圆心与第二铰接孔324的圆心的距离等于圆弧滑槽333的半径。
34.安装时,将第一铰接孔332与第二铰接孔324对正,通过转轴或销轴进行连接,实现角度调节板331与横向调节板321之间的相对旋转。然后旋转角度调节板331使圆弧滑槽333与第二螺栓孔325对正,使用第二紧固螺栓334穿过圆弧滑槽333后连接在第二螺栓孔325内。
35.使用时,当需要调整传感器主体100的角度时,可以松开第二紧固螺栓334,放开对角度调节板331的限制,旋转角度调节板331,当传感器主体100调整到所需位置后,将第二紧固螺栓334重新拧紧,固定角度调节板331的角度。
36.纵向移动组件包括纵向调节板341和安装板351,安装板351与纵向调节板341可以呈直角设置,纵向调节板341与角度调节板331平行设置。在纵向调节板341上设置贯穿纵向调节板341的第一纵向滑槽342,在角度调节板331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335。
37.在安装时,将第一纵向滑槽342与第三螺栓孔335对正,使用第三紧固螺栓343进行紧固连接。若仅设置一个第一纵向滑槽342,且通过一个第三紧固螺栓343进行紧固,可能会发生纵向调节板341绕第三紧固螺栓343旋转的问题。因此,第一纵向滑槽342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第一纵向滑槽342可以通过一个第三紧固螺栓343紧固。或者第一纵向滑槽342可以设置一个,但是第一纵向滑槽342对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三紧固螺栓343进行紧固。
38.在使用时,当需要调节传感器主体100的纵向高度时,可以松开第三紧固螺栓343,当传感器主体100的纵向高度调整到位后,可以重新拧紧第三紧固螺栓343,完成固定。
39.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主体100在调整时,受现有安装架的限制,横向、纵向和角度调整幅度较小,通用性较差,不方便调整传感器主体100与焊700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夹角,当传感器主体100的窗口位置不合适时,窗口容易被飞溅的焊渣或者烟尘覆盖,影响使用。
40.本技术设置了上述的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后可以增大横向、纵向和角度的调整范围,能够使传感器主体100的位置灵活调整,在焊接时,可将传感器主体100调整到使窗口受焊渣和烟尘影响较小的位置。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传感器主体100的顶部需要连接信号线、电源等外接设备,因此,需要为传感器主体100的顶部预留出工作空间,因此,隔温组件的顶部敞开。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供激光透射的窗口,因此,隔温组件的底部需要敞开。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主体10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因此,隔温组件可以为顶部和底部敞开且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隔温组件的四个侧面均可以为板状结构。
4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隔温组件可以包括隔温罩410和第一隔温板420,隔温罩410可以包括隔温组件中的三个侧面,其中一侧敞开,敞开的一侧用于与安装板351进行连接。在第一隔温板420上可以设置多个第四螺栓孔421,在安装板351上可以设置多个与第四螺栓孔421对应的第五螺栓孔352。
43.安装时,可以将第一隔温板420的第四螺栓孔421与安装板351的第五螺栓孔352对
正,通过第四紧固螺栓422将第一隔温板420连接到安装板351上,然后将隔温罩410的敞开一侧与安装板351的两侧进行可拆卸连接。
44.其中,第一隔温板420可以为绝缘隔温板,第一隔温板420为绝缘材质,具有防止静电或漏电损坏传感器主体100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加安装板351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的热阻,因焊渣飞溅而导致安装板351温度升高后,能通过绝缘隔温板减少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导入传感器主体100,起到隔温作用,也可以减少热辐射对传感器主体100的影响。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隔温罩410的顶部还设置有风冷组件,风冷组件可以设置两个,两个风冷组件可以相对的设置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前后两侧。
46.风冷组件可以包括风冷导流板,风冷导流板包括插接部510和导流部520,插接部510设置在导流部520的底部,在传感器主体100上设置有第六螺栓孔101,插接部510与第六螺栓孔10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七螺栓孔511,在隔温罩410上与第七螺栓孔5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八螺栓孔411。
47.例如,在安装位于前侧的风冷导流板时,将风冷导流板放置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前侧的顶部,并将第七螺栓孔511与第六螺栓孔101对正,且将第八螺栓孔411与第七螺栓孔511对正,使用第五紧固螺栓512依次穿过第八螺栓孔411、第七螺栓孔511和第六螺栓孔101完成紧固。位于后侧的风冷导流板的安装方式与位于前侧的风冷导流板的安装方式相同。
48.安装完成后,由于插接部510的存在,隔温罩410与传感器主体100的外侧之间存在空间,该空间形成风道600。
49.在风冷导流板靠近传感器主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导流腔521,导流腔521沿风冷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导流腔521的底部与风道600连通。在导流腔521内设置有沿风冷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522,导流腔521位于隔板522上方的部分形成聚风腔523,当风冷导流板与传感器主体100连接后,隔板522靠近传感器主体100的一侧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供冷却风穿过的缝隙524。在风冷导流板的顶部还设置有连通聚风腔523内外两侧的风嘴530,风嘴53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
50.在使用时,将风嘴530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冷却风经风嘴530进入聚风腔523聚集,然后经隔板522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的缝隙524形成扁平风吹入风道600内对传感器主体100进行降温,由于该缝隙524紧贴传感器主体100,因此,冷却风会紧贴传感器主体100的外壁吹出,带走传感器主体100的热量,由于冷却风的流动,能够使传感器主体100始终处于低温环境,同时由于冷却风会从底部吹出,因此能够将传感器主体100底部的窗口位置的烟尘吹走,进一步提高防尘能力。
51.此外,在隔温罩410靠近安装板351的一侧可以设置第九螺栓孔412,在安装板351沿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与第九螺栓孔412对应的第十螺栓孔353,安装时,将第九螺栓孔412与第十螺栓孔353对正,并通过第六紧固螺栓413进行连接,实现将传感器主体100连接到安装架上的效果。
52.防飞溅挡板200安装在传感器主体100的底部,且防飞溅挡板200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该纵向调节机构为设置在防飞溅挡板200或设置在传感器主体100上的第二纵向滑槽210,在另一者上设置有第十一螺栓孔。安装时,将第二纵向滑槽210与第十一螺栓孔对正,通过第七紧固螺栓220进行固定。可以通过松开第七紧固螺栓220上下调整防飞溅挡板200的位置,防飞溅挡板200能够阻挡高温熔融焊渣飞溅到传感器主体
100的窗口位置,防飞溅挡板200与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温板230,增加热阻,减少热传导。
53.由于设置了上述的防飞溅挡板200,以及防飞溅挡板200可以上下调节,使用时可以根据传感器主体100的姿态适应性的调整防飞溅挡板200的位置,使传感器主体100的窗口受焊渣飞溅和烟尘的影响降到最低,使传感器主体100的性能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窗口的维护频次。
5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焊接设备,该焊接设备至少包括机械臂、焊700和如上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由于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因此,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主体(100);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与焊(700)可拆卸连接;隔温组件,所述隔温组件的顶部和底部敞开,且所述隔温组件的其中一侧用于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隔温组件覆盖在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外侧;防飞溅挡板(200),所述防飞溅挡板(200)设置在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底部靠近所述焊(700)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组件包括隔温罩(410)和第一隔温板(420),所述隔温罩(410)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敞开,且所述隔温罩(410)敞开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温板(42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溅挡板(200)与所述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温板(2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罩(410)的至少其中一侧与所述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风道(600),所述风道(600)连通所述隔温罩(41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风道(600)的顶部设置有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的冷却风由所述风道(600)的顶部吹入,且由所述风道(600)的底部吹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导流板(500),所述风冷导流板(500)的内侧设置有聚风腔(523),所述风冷导流板(50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聚风腔(523)内外两侧的风嘴(530),所述聚风腔(523)的底部与所述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用于通风的缝隙(524),所述缝隙(524)连通所述聚风腔(523)与所述风道(6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溅挡板(200)与所述传感器主体(100)之间设置有纵向调节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夹持组件和姿态调节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与所述焊(700)可拆卸连接,所述姿态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隔温组件之间,所述姿态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传感器主体(100)的姿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组件包括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和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第二者与所述隔温组件连接,第三者连接在第一者与第二者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温板(420)为绝缘材质。10.一种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激光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提供一种线激光传感器和焊接设备,包括传感器主体、安装架、隔温组件和防飞溅挡板。隔温组件的顶部和底部敞开,隔温组件覆盖在传感器主体除顶部和底部区域的外侧。安装架连接在焊与隔温组件之间。隔温组件的设置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焊渣直接与传感器主体接触,隔温组件可以增加热传导热阻,可以降低高温熔融焊渣以及热辐射对线激光传感器的影响。防飞溅挡板设置在传感器主体的底部靠近焊的一侧,可以有效防止高温熔融焊渣飞溅到传感器主体底部的窗口位置。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激光传感器有效解决了高温熔融焊渣以及热辐射使传感器主体温升较快,使线激光传感器工作性能不稳定,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董伟 周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盛景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7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