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具体是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修正带。
背景技术:
2.修正带是类似于修正液的一种白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可立即于其上重新书写,为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结构包括上、下盖,大、小齿轮,还有一连接体,连接体的前部有压嘴座,压嘴嵌设在连接体的压嘴座上;压嘴座后部设有上盖座;连接体上设有定位柱;连接体的中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开口的槽,两槽的底部分别为小齿轮轴孔和大齿轮轴孔;大、小齿轮分别嵌合在连接体的大、小轴孔中,并相互吻合。
3.在这种修正带中,送带轮的转动系要求单一向的,譬如,只能沿顺时针转动,而相反方向的逆时针转动应当受到阻止,因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将会使基带受反向牵引释出并造成卷带松脱。
4.为此,送带轮中还设置有棘轮机构,由棘轮作用着棘爪,以防止送带轮反向转动,通常,送带轮的棘轮中齿的分布十分密集,齿与齿之间间距非常小,使棘爪处于齿与齿之间可回转的余地很小,才能确保卷带不松脱,另外,棘爪的根部也较粗,在与棘轮的相互作用中,具有较强的回弹力。
5.当棘爪回弹时与棘轮之间会发生碰撞,同时由于齿与齿之间间距非常小,导致频繁碰撞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修正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静音止逆机构,连接送带轮及外
壳体,包括:
9.卡放于
所述外壳体内的止逆件,与设置在所述送带轮上的多个第一
楔形齿适配,包括与所述外壳体卡接的
卡环,所述卡环外侧形成有多个卡放件,多个所述卡放件朝向所述卡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环的圆心处重合;
10.所述送带轮转动,卡放件相对第一楔形齿滑动,且在所述送带轮处于单向锁止状态时,仅一个所述卡放件与所述第一楔形齿处于卡放状态。
11.如上所述的静音止逆机构:所述卡放件包括与所述卡环固定的卡柱,所述卡柱朝向所述送带轮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齿适配的第二楔形齿。
12.如上所述的静音止逆机构:所述送带轮上设置有通过槽,用于在所述卡放件形变复位时,所述第二楔形齿与所述送带轮不发生接触。
13.如上所述的静音止逆机构:所述通过槽呈上窄下宽的形状设置。
14.如上所述的静音止逆机构:所述卡柱的厚度小于所述卡环的高度,以使所述卡柱远离所述送带轮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形变间隙。
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36.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
37.请参阅图5~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静音止逆机构,连接送带轮5及外壳体,包括:卡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止逆件8,与设置在所述送带轮5上的多个第一楔形齿504适配,包括与所述外壳体卡接的卡环801,所述卡环801外侧形成有多个卡放件,多个所述卡放件朝向所述卡环8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环801的圆心处重合;当所述送带轮5转动时,所述卡放件相对第一楔形齿504滑动,且在所述送带轮5处于单向锁止状态时,仅一个所述卡放件与所述第一楔形齿504处于卡放状态,当止逆件8转动时,距离单向锁止位最近的卡放件先与第一楔形齿504进行卡放,其他卡放件转动到前一个卡放件与第一楔形齿504的连接状态,依次类推,实现每一次送带轮5单向锁止时,每个卡放件均可由当前位置依次演变为其对应的下一个位置。
38.具体的,所述卡放件包括与所述卡环801固定的卡柱802,所述卡柱802朝向所述送带轮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齿504适配的第二楔形齿803,示例性的,卡放件的第二楔形齿803的数量为n,则第一楔形齿504的数量为2n-1,优选的,第二楔形齿803的数量为13(n=13)时,第一楔形齿504的数量为25(2n-1=25)。
39.请参阅图12,为多个第一楔形齿504与第二楔形齿803之间的偏角状态图,这个位置不同是有规律的,即等距错位,等距错位是由2n-1这个关系产生,静止看某一时刻的排位图,a位,第一个第一楔形齿504与第一个第二楔形齿803偏角为0,b位,第三个第一楔形齿504与第二个第二楔形齿803偏角为a,c位,第五个第一楔形齿504与第三个第二楔形齿803偏角为2a,d位,第七个第一楔形齿504与第四个第二楔形齿803偏角为3a,形成错位,偏角a=360
÷
(2n-1)
÷
(n-1),依次类推,偏角a为送带轮5可逆转的角度,n越大,a越小,止逆精度越大。
40.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柱80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卡柱802与卡环801接触的一端厚度小于卡柱802远离卡环801的一端,从而使得卡柱802容易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卡柱802的厚度小于所述卡环801的高度,以使所述卡柱802远离所述送带轮5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形变间隙,其中,所述的卡柱802的厚度,是指在该修正带处于水平放置时,卡柱802的下端面到上端面的距离,所述卡环801的高度是指卡环801的轴向长度。
41.所述送带轮5上位于所述第一楔形齿504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通过槽503,用于在所述第二楔形齿803形变复位时,第一楔形齿504除齿尖位置外,其他位置不与第二楔形齿803发生接触,形成物理隔离,同时通过槽503的设置使得在第二楔形齿803滑过第一楔形齿504时,第二楔形齿803恢复形变,第二楔形齿803将不会有与送带轮5等其它物质发生碰撞的可能,从而达到静音效果。
42.示例性的,请参阅图8,所述通过槽503呈上窄下宽的形状设置,以进一步确保第二楔形齿803不与送带轮5及其他物质产生碰撞,此处所述的方位词“上”及“下”基于附图8进行确认,送带轮5上设置有第一楔形齿504的一侧为上。
4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6,还提出了一种修正带,包括上述所述的静音止逆机构,还包括:
44.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及所述第二壳体2卡接以形成外壳体,示例性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件,所述第二壳体2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内嵌槽,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时,延伸件卡放于内嵌槽内。
45.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还转动安装有收带轮4,所述收带轮4上的小齿轮与所述送带轮5上的大齿轮501啮合,从而实现收带轮4与送带轮5的同步转动,当然,外壳体的端部还安装有带嘴6,且带嘴6上可拆卸安装有防护盖3,上述所述的带嘴6及防护盖3均可采用现有的修正带上的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固定有卡放柱7,所述卡放柱7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限位板,所述卡环801套设于所述卡放柱7上,所述卡环801内壁上设置的多个卡齿804与所述限位板卡接,示例性的,所述卡放柱7的外侧直径小于卡环801的内侧直径,从而方便卡环801的套设,同时设置的限位块用于与卡齿804卡接,实现卡环801的位置固定,所述送带轮5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卡放柱7同心的内环柱502,当卡环801卡放于卡放柱7上后,送带轮5通过设置的内环柱502套设于卡放柱7上,实现送带轮5的安装,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还设置有连接柱插放于卡放柱7内,实现送带轮5安装。
47.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位于所述卡放柱7的外侧等距安装有多个卡板9,相邻两个所述卡板9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卡柱802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通过设置的卡板9实现对卡柱802的限位,防止逆向受力时第二楔形齿803发生侧向形变。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静音止逆机构,连接送带轮(5)及外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止逆件(8),与设置在所述送带轮(5)上的多个第一楔形齿(504)适配,包括与所述外壳体卡接的卡环(801),所述卡环(801)外侧形成有多个卡放件,多个所述卡放件朝向所述卡环(8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环(801)的圆心处重合;所述送带轮(5)转动,卡放件相对第一楔形齿(504)滑动,且在所述送带轮(5)处于单向锁止状态时,仅一个所述卡放件与所述第一楔形齿(504)处于卡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放件包括与所述卡环(801)固定的卡柱(802),所述卡柱(802)朝向所述送带轮(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齿(504)适配的第二楔形齿(8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带轮(5)上位于所述第一楔形齿(504)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通过槽(503),用于在所述卡放件形变复位时,所述第二楔形齿(803)与所述送带轮(5)不发生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槽(503)呈上窄下宽的形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802)的厚度小于所述卡环(801)的高度,以使所述卡柱(802)远离所述送带轮(5)的一侧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形变间隙。6.一种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静音止逆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及所述第二壳体(2)卡接以形成外壳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固定有卡放柱(7),所述卡放柱(7)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限位板,所述卡环(801)套设于所述卡放柱(7)上,所述卡环(801)内壁上设置的多个卡齿(804)与所述限位板卡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修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位于所述卡放柱(7)的外侧等距安装有多个卡板(9),相邻两个所述卡板(9)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卡柱(802)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止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修正带,连接送带轮及外壳体,包括:卡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止逆件,与设置在所述送带轮上的多个第一楔形齿适配,包括与所述外壳体卡接的卡环,所述卡环外侧形成有多个卡放件,多个所述卡放件朝向所述卡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环的圆心处重合;所述送带轮处于单向锁止状态时,仅一个所述卡放件与所述第一楔形齿处于卡放状态。送带轮相对止逆件转动,此时由于每个卡放件相对与之最近的第一楔形齿的位置不同,距离单向锁止位最近的卡放件先与第一楔形齿进行卡放,其他卡放件转动到前一个卡放件与第一楔形齿的连接状态,因此可有效的降低因卡放件复位时产生的噪音,达到静音的效果。达到静音的效果。达到静音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郭少坚 谢桐利 陈焕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1
技术公布日:
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