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型尾水
隧洞底板表面平整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型水电站工程一般会布置大型尾水隧洞用于机组发电尾水排放,尾水隧洞为城门洞型,底板混凝土浇筑分仓长度一般控制在9~12m,且底板整体浇筑,浇筑面大,尾水隧洞属于过水面,其底板混凝土面平整度要求高,平整度难以控制。
3.目前现有技术主要是在底板
钢筋上每间隔3~5m焊接一根钢筋桩,测量在钢筋桩及模板上标识出设计高程,用以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混凝土浇筑至设计高程后使用2~4m长的铝合金刮尺大面刮平,人工先使用木抹子收面再使用铁抹子抹光。该技术存在一定的缺点:尾水洞底板浇筑面积大,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很容易对底板钢筋桩上的高程标识进行污染,导致浇筑完成后的底板混凝土面与设计面存在一定的误差,且不能对整个底板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能够有效控制水电站大型尾水隧洞底板混凝土面的平整度,确保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且施工资源投入极低。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
水平收面杆和钢筋桩;单根水平收面杆由若干钢筋桩支撑;钢筋桩等间距设于水电站大型尾水隧洞的底板钢筋上,单个钢筋桩包括架管托环和支撑杆,架管托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尾水隧洞的底板钢筋上;水平收面杆沿尾水隧洞纵向方向设置,与纵向设置的底板钢筋平行布置;水平收面杆置于若干钢筋桩的架管托环内,若干架管托环托住水平收面杆;各水平收面杆顶部高度一致。
7.所述的水平收面杆采用φ48架管,长6m。
8.所述的钢筋桩采用φ6的钢筋制作。
9.所述的钢筋桩的架管托环为u形或圆弧形;圆弧形的架管托环的弧度与水平收面杆圆周相匹配,弧度小于或等于1/2圆周。
10.所述的水平收面杆等间距平行设置。
11.尾水隧洞断面宽度方向每隔3m设置一根纵向的水平收面杆。
12.使用铁丝把所述的水平收面杆和钢筋桩绑扎固定在一起。
13.所述的水平收面杆顺直且表面无锈蚀。
14.所述的钢筋桩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均设为3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水电站大型尾水隧洞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难以控制的难题。
17.2、采用本实用新型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可减少后期因尾水隧洞底板混凝土面平整度不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打磨修补费用。
18.3、采用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既有的施工资源,收面杆采用φ48架管,钢筋桩采用φ6的钢筋制作,均为常规使用材料,花费的成本低。
19.4、本实用新型的制作、使用均简单便利,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平收面杆平面布置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收面杆、钢筋桩连接结构截面大样图。
23.图中附图标记:
24.1-水平收面杆、2-钢筋桩、3-尾水隧洞、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包括若干水平收面杆1和钢筋桩2;单根水平收面杆1由若干钢筋桩2支撑。本实施例的水电站尾水隧洞3为城门洞型断面,衬砌后断面尺寸为15m
×
16.5m(宽
×
高),底板4浇筑分仓长度为12m。尾水隧洞3断面宽度方向每隔3m设置一根纵向的水平收面杆1,各水平收面杆1等间距平行设置,水平收面杆1使用6m长的φ48架管,水平收面杆1沿尾水隧洞3纵向方向设置,与纵向设置的底板钢筋平行布置。单个钢筋桩2包括架管托环和支撑杆,架管托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顶部,架管托环为u形或圆弧形,圆弧形的架管托环的弧度与水平收面杆1圆周相匹配,弧度小于或等于1/2圆周,钢筋桩2的支撑杆焊接在水电站大型尾水隧洞3的底板钢筋上;水平收面杆1置于若干钢筋桩2的架管托环内,通过若干架管托环托住φ48架管,钢筋桩2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均设为3m,钢筋桩2采用φ6的钢筋制作。测量放线、校核水平收面杆1顶部的高程确保满足设计高程,各水平收面杆1顶部高度一致。使用铁丝把水平收面杆1和钢筋桩2绑扎固定在一起,确保架管不松动、不起翘。选用的架管要求顺直且表面无锈蚀,不得使用弯曲、破损的架管。
27.混凝土浇筑至水平收面杆1顶部,并使用振捣棒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面高于水平收面杆1顶部2cm左右,人工使用4m长的铝合金刮尺紧贴水平收面杆1顶部刮除多余的混凝土,重复进行2~3次确保刮后的混凝土面大面平整,之后先使用木抹子抹平,待水平收面杆1纵向方向的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取出水平收面杆1并割除钢筋桩2,填平水平收面杆1处的混凝土。再使用铁抹子人工抹光,待底板4大面全部抹光后使用混凝土抹面机进行整体抹光抹平。底板4整体浇筑效果好,每仓浇筑完成后使用2m长的靠尺对底板4的平整度进行检查,最大不平整不超过5mm,即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又节约了施工资源。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若干水平收面杆(1)和钢筋桩(2);单根水平收面杆(1)由若干钢筋桩(2)支撑;钢筋桩(2)等间距设于水电站大型尾水隧洞(3)的底板钢筋上,单个钢筋桩(2)包括架管托环和支撑杆,架管托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尾水隧洞(3)的底板钢筋上;水平收面杆(1)沿尾水隧洞(3)纵向方向设置,与纵向设置的底板钢筋平行布置;水平收面杆(1)置于若干钢筋桩(2)的架管托环内,若干架管托环托住水平收面杆(1);各水平收面杆(1)顶部高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收面杆(1)采用φ48架管,长6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桩(2)采用φ6的钢筋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桩(2)的架管托环为u形或圆弧形;圆弧形的架管托环的弧度与水平收面杆(1)圆周相匹配,弧度小于或等于1/2圆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收面杆(1)等间距平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尾水隧洞(3)断面宽度方向每隔3m设置一根纵向的水平收面杆(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使用铁丝把所述的水平收面杆(1)和钢筋桩(2)绑扎固定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收面杆(1)顺直且表面无锈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钢筋桩(2)的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均设为3m。
技术总结
一种过水混凝土面平整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水平收面杆和钢筋桩,单根水平收面杆由若干钢筋桩支撑;单个钢筋桩包括架管托环和支撑杆,架管托环为U形或圆弧形,固定设置在支撑杆顶部,钢筋桩的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尾水隧洞的底板钢筋上;尾水隧洞断面宽度方向均匀设置纵向的水平收面杆,各水平收面杆平行设置,水平收面杆与沿尾水隧洞纵向方向设置的底板钢筋平行布置;水平收面杆置于若干钢筋桩的架管托环内,若干架管托环托住水平收面杆;各水平收面杆顶部高度一致。该装置能够有效控制水电站大型尾水隧洞过水底板混凝土面的平整度,确保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且充分利用既有的施工资源,制作、使用均简单便利,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
周强 王建兴 肖丁 易晓强 弋瑞 韩宝栓 张华 曹望远 马京城 张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