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及其洗鼻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及其洗鼻器。


背景技术:



2.洗鼻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它通常借用一定压力(或气囊式洗鼻器、或用重力如简单瓶罐式、或用机械压力如电动式)将生理盐水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露在头部外面的部分)、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通过以上路径,借助于生理盐水自身的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力,将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及污垢排出,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恢复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达到保护鼻腔的目的。
3.洗鼻器一般由洗鼻头和洗鼻器本体(也称之为机身)组成。现有的洗鼻器一般将进气孔开设在洗鼻器本体的底部,通过从下到上的方式进行进气,这种进气方式在使用洗鼻器清洗患者鼻腔时,洗鼻器内产生的回流液会出现倒灌到进气孔的问题。同时,洗鼻头内一般将储液腔和废液腔通过隔板隔开,这样使用时回流的废液如果比较多,容易进入到储液腔内。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包括储液腔,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开设有气流通道,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置有与洗鼻器本体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储液腔外壁的下部和/或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洗鼻器本体内的腔体与气流通道相连通。
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气流通道上套设有进水管道,在所述进水管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管道与气流通道之间设置有进水间隙。
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套装有废液腔,在所述废液腔的内部开设有吸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喷雾孔,所述吸水管道套设在所述进水管道上。
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废液腔与所述吸水管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吸水管道从下至上呈减缩状设置。
1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吸水管道横截面积至少是所述气流通道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且所述气流通道的顶部出气孔与所述第一喷雾孔相适配。
1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废液腔的顶部设置有杯盖组件;
12.所述杯盖组件包括底部基座,所述底部基座卡扣在所述废液腔的顶部,在所述底部基座上设置有喷雾鼻塞,在所述喷雾鼻塞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喷雾孔,所述喷雾鼻塞套设在所述吸水管道上,所述第二喷雾孔与第一喷雾孔相对应。
1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喷雾鼻塞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回液孔,所述回液孔与其下部的废液腔相连通。
1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回液孔沿着所述喷雾鼻塞的底部圆周呈扇形均匀分布,在所述回液孔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挡板。
1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废液腔的容积为所述储液腔容积的1/3-1/2。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本体,还包括所述的洗鼻头,所述洗鼻头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洗鼻器本体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在储液腔外壁的下部和/或底部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气流通道相连通,这样通过从储液腔外壁进气的方式改变了现有的从底部进气的方式,解决了回流液倒灌到进气孔的问题,使得在使用洗鼻器的过程中,进气孔内不会有回流液的流入,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19.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通过将废液腔套设在储液腔的内部,将回流液孔与废液腔相连通,这样实现了储液腔与废液腔的分离,使得回流液不会进入到储液腔内,避免了清洗鼻腔后的洗鼻液回流的废水乱流,提升了洗鼻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洗鼻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洗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1.1、储液腔;2、气流通道;3、洗鼻器本体;4、连接部;5、进气孔;6、废液腔;7、吸水管道;8、第一喷雾孔;9、出气孔;10、杯盖组件;101、底部基座;102、喷雾鼻塞;103、第二喷雾孔;104、回液孔;105、环形挡板;11、进水管道;12、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5.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具体包括用于存储清洗液的储液腔1,在储液腔1的底部开设有气流通道2,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2开设在储液腔1的中间位置,在气流通道2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9。在储液腔1的底部设置有与洗鼻器本体3进行连接的连接部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为螺纹结构设置,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洗鼻头与洗鼻头本体3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在储液腔1外壁的下部和/或底部开设有进气孔5(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5设置在储液腔1外壁的底部位置),进气孔5与洗鼻器本体3内的腔体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从进气孔5内进入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2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实现高速气体和雾化流体(储液腔1内储存清洗液)的喷出,对人体的鼻腔进行清洁。在气流通道2上套设有进水管道11,在进水管道1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孔12,进水管道11与气流通道1之间设置有进水间隙。具体的,储液腔1内的清洗液在吸虹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进水管道11内,然后从出水孔12内喷出到吸水通道7内。
36.请参阅图1~7所示,在储液腔1的顶部套装有废液腔6,在废液腔6的内部开设有吸水管道7,吸水管道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喷雾孔8,吸水管道7套设在进水管道11上。废液腔6与吸水管道7为一体式结构,吸水管道7从下至上呈减缩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从出水孔12中出来的喷液进入到吸水管道7内,经过吸水管道7的二次压缩雾化,使得更细的雾液从第一喷雾孔8中喷出。同时通过将废液腔6套设在储液腔1的内部,这样可以实现储液腔1与废液腔6的分离,使得回流液不会进入到储液腔1内,避免了清洗鼻腔后的洗鼻液回流的废水乱流,提升了洗鼻的效果。同时,吸水管道7横截面积至少是气流通道2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且气流通道2的顶部出气孔9与第一喷雾孔8相适配,这样可以增加清洗液的雾化效果。
37.请参阅图1~7所示,在废液腔6的顶部设置有杯盖组件10;杯盖组件10包括底部基座101,底部基座101卡扣在废液腔6的顶部,在底部基座101上设置有喷雾鼻塞102,在喷雾鼻塞1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喷雾孔103,喷雾鼻塞102套设在所述吸水管道7上,第二喷雾孔103与第一喷雾孔8相对应。在喷雾鼻塞102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回液孔104,回液孔104与其下部的废液腔6相连通。回液孔104沿着喷雾鼻塞102的底部圆周呈扇形均匀分布,在回液孔10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挡板105。在本实施例中,喷雾鼻塞102内部为中空设计,喷雾鼻塞102套设在吸水管道7的第一喷雾孔8上,将第一喷雾孔8与第二喷雾孔103相对应。喷雾鼻塞102的设置可避免洗鼻头伸入鼻孔内对鼻孔造成磕伤,让使用者更加舒适。当清洗液的雾化颗粒从喷雾鼻塞102的第二喷雾孔103喷出并清洗鼻腔后,这些雾化颗粒会再次汇聚成水流,从回液孔104回流到废液腔6内,从而避免清洗后的废液进入到储液腔内。在本实施例
中,废液腔6的容积为储液腔1容积的1/3-1/2(在本实施例中,废液腔6的容积为储液腔1容积的1/3),这样可以保证两者的适配,同时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38.请参阅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本体3,还包括所述的洗鼻头,将洗鼻头通过连接部4可拆卸的与洗鼻器本体3固定安装在一起。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腔(1),在所述储液腔(1)的底部开设有气流通道(2),在所述储液腔(1)的底部设置有与洗鼻器本体(3)进行连接的连接部(4),在所述储液腔(1)外壁的下部和/或底部开设有进气孔(5),所述进气孔(5)通过洗鼻器本体(3)内的腔体与气流通道(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流通道(2)上套设有进水管道(11),在所述进水管道(1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孔(12),所述进水管道(11)与气流通道(2)之间设置有进水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液腔(1)的顶部套装有废液腔(6),在所述废液腔(6)的内部开设有吸水管道(7),所述吸水管道(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喷雾孔(8),所述吸水管道(7)套设在所述进水管道(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腔(6)与所述吸水管道(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吸水管道(7)从下至上呈减缩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道(7)横截面积至少是所述气流通道(2)横截面积的2倍以上,且所述气流通道(2)的顶部出气孔(9)与所述第一喷雾孔(8)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废液腔(6)的顶部设置有杯盖组件(10);所述杯盖组件(10)包括底部基座(101),所述底部基座(101)卡扣在所述废液腔(6)的顶部,在所述底部基座(101)上设置有喷雾鼻塞(102),在所述喷雾鼻塞(1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喷雾孔(103),所述喷雾鼻塞(102) 套设在所述吸水管道(7)上,所述第二喷雾孔(103)与第一喷雾孔(8)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雾鼻塞(102)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回液孔(104),所述回液孔(104)与其下部的废液腔(6)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孔(104)沿着所述喷雾鼻塞(102)的底部圆周呈扇形均匀分布,在所述回液孔(10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挡板(105)。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腔(6)的容积为所述储液腔(1)容积的1/3-1/2。10.一种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洗鼻头,所述洗鼻头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洗鼻器本体(3)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及其洗鼻器,包括储液腔,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开设有气流通道,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置有与洗鼻器本体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储液腔外壁的下部和/或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外部的洗鼻器本体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洗鼻器用洗鼻头及其洗鼻器,在储液腔外壁的下部和/或底部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气流通道相连通,这样通过从储液腔外壁进气的方式改变了现有的从底部进气的方式,解决了回流液倒灌到进气孔的问题,使得在使用洗鼻器的过程中,进气孔内不会有回流液的流入,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

刘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门轩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2:4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6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废液   气孔   鼻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