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质勘察工程中,为了勘查地面以下较深位置的地质状况,往往需要使用打孔装置,将打孔装置打入地面之中,对地面下的泥土进行取样,在取出后,便可通过观察打孔装置带出的泥土来判断地面下的地质状况。
3.而现有的打孔装置,由于现有的打孔装置同时进行转动和钻孔,采用的一般是液压和电机结合的驱动方式,使其整体的重量较重,人员在进行野外勘探时,携带较累,且现有的打孔装置的支撑架都是用尖锥装置,当需要勘测的地面较为松软时,装置整体容易下沉和倾倒,使打孔位置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固定锥突出在外和打孔深度不方便改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包括防护外壳、
螺纹杆和支撑脚,
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下表面设置有锯齿口,所述防护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螺纹杆的上
端面设置有端面
齿轮一,且端面齿轮一的上方啮合有端面齿轮二,所述端面齿轮二连接至电机的输出端,且电机固定在两侧伸缩杆之间,所述防护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防护外壳的下方外表面套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连接有3根支撑杆的一端,且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安装有压板,且支撑脚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锥,所述支撑脚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卡合有卡合杆,且卡合杆连接至固定锥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的上方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外侧啮合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一端连接至增长杆。
6.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中心为中空状,所述锯齿口均匀的设置在螺纹杆下方的端面上。
7.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为与螺纹杆啮合的螺纹状,且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的上端。
8.采用上述设计,将上方电机下端的端面齿轮一与螺纹杆上端面的断面齿轮二连接,当电机转动时,会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会在旋转的同时向下方移动,进行打孔。
9.优选的,所述固定环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支撑杆的一端,且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至支撑脚的外表面,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通过旋转轴连接至防护外壳,所述压板通过旋转轴连接至支撑脚的下端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所述卡合杆从固定锥的外表面穿过定
位槽,预留在支撑脚的外表面。
11.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将固定锥整个收纳在支撑脚的内部,且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改变卡合杆在定位槽中的位置来改变固定锥的长度。
12.优选的,所述增长杆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增长杆均设置为中空状,且每根增长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与螺纹杆表面相同的螺纹,所述增长杆的上端面设置有端面齿轮一。
13.采用上述设计,在进行打孔工作时,可以通过安装增长杆,来使螺纹杆的钻孔深度增加,方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工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
15.1.设置有伸缩杆,使其上方固定的电机可以通过进行安装位置调整,设置有螺纹杆,使螺纹杆在转动时会向下方移动,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锯齿口,使其在旋转时可以起到切割地面的作用,使其挖掘更佳顺畅,且螺纹杆的旋转和上下移动都通过同一个电机带动,降低了整体的重量,方便携带;
16.2.支撑脚设置为中空状,使固定锥可以收进支撑脚内部,支撑脚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槽,使支撑脚可以通过其表面的卡合杆调整固定锥的伸出长度,使其可以改变固定锥的伸出长度,方便进行调整;
17.3.设置有增长杆,方便增加钻地的深度,增长杆的下方设置有外螺纹,螺纹杆和增长杆的上方设置有内螺纹,方便增长杆的安装,使其方便改变挖掘深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收纳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工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左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与压板安装轴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增长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防护外壳;2、螺纹杆;3、锯齿口;4、伸缩杆;5、端面齿轮一;6、端面齿轮二;7、电机;8、固定环;9、支撑杆;10、支撑脚;11、压板;12、固定锥;13、定位槽;14、卡合杆;15、内螺纹;16、外螺纹;17、增长杆;18、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螺纹杆2、锯齿口3、伸缩杆4、端面齿轮一5、端面齿轮二6、电机7、固定环8、支撑杆9、支撑脚10、压板11、固定锥12、定位槽13、卡合杆14、内螺纹15、外螺纹16、增长杆17、固定块18。
28.防护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2,且螺纹杆2的下表面设置有锯齿口3,防护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4,螺纹杆2的上端面设置有端面齿轮一5,且端面齿轮一5的上方啮合有端面齿轮二6,端面齿轮二6连接至电机7的输出端,且电机7固定在两侧伸缩杆4之间,防护外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块18,螺纹杆2的中心为中空状,锯齿口3均匀的设置在螺纹杆2下方的端面上,固定块18的内部设置为与螺纹杆2啮合的螺纹状,且固定块18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1的上端,将防护外壳1放置好,将螺纹杆2下方的锯齿口3对准需要打孔的地面,将伸缩杆4向上方拉动,使伸缩杆4固定住的电机7位于螺纹杆2的上方,伸缩杆4为套装结构,且伸缩杆4的阻尼较小,此时将电机7缓缓放下,电机7会带动伸缩杆4移动到螺纹杆2的上端面上方,此时将电机7下方的端面齿轮二6对准螺纹杆2上方的端面齿轮一5,使端面齿轮二6与端面齿轮一5啮合,此时发动电机7,电机7带动端面齿轮二6转动,端面齿轮二6带动与其啮合的端面齿轮一5转动,端面齿轮一5带动其下方连接的螺纹杆2进行转动,当螺纹杆2进行转动时,由于螺纹杆2外表面的螺纹与固定块18内部的螺纹啮合,因此螺纹杆2会在旋转的同时向下方移动,当螺纹杆2向下方移动时,电机7也会随着自重顺着伸缩杆4向下方移动,使电机7下方的端面齿轮二6始终啮合端面齿轮一5,同时,螺纹杆2的转动会带动螺纹杆2下表面的锯齿口3进行转动,使锯齿口3在地面上进行切割,随着螺纹杆2逐渐向下方移动,锯齿口3便会逐渐切割地面下的泥土,并将泥土保存在中空的螺纹杆2中,当需要取出螺纹杆2时,反向旋转电机7,使电机7反向带动端面齿轮二6进行旋转,当端面齿轮二6反向旋转,便会带动端面齿轮一5反向旋转,使螺纹杆2向上方移动,随着螺纹杆2向上方移动,会带动电机7顺着伸缩杆4逐渐向上方移动。
29.防护外壳1的下方外表面套装有固定环8,固定环8的外侧连接有3根支撑杆9的一端,且支撑杆9的另一端连接至支撑脚10,支撑脚10的下端安装有压板11,且支撑脚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锥12,支撑脚10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槽13,定位槽13中卡合有卡合杆14,且卡合杆14连接至固定锥12的外表面,固定环8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支撑杆9的一端,且支撑杆9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至支撑脚10的外表面,支撑脚10的上端通过旋转轴连接至防护外壳1,压板11通过旋转轴连接至支撑脚10的下端表面,支撑脚10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卡合杆14从固定锥12的外表面穿过定位槽13,预留在支撑脚10的外表面,将防护外壳1放置在需要打孔的表面,将支撑脚10拉开,当支撑脚10拉开时,会带动支撑杆9进行倾斜,当支撑杆9倾斜时,会带动固定环8在防护外壳1的表面向上方移动,方便支撑脚10达到各种角度的支撑,将卡合杆14从定位槽13的正上方进行移动,将卡合杆14向下方移动,带动固定锥12向下方移动,进而从支撑脚10的内部伸出,此时将卡合杆14卡合在定位槽13中,便完成了固定锥12的长度更改,将固定锥12的下方插进泥土里,方便进行固定,而在不需要使用固定锥12时,压板11会贴合在地面上,方便进行稳定。
30.螺纹杆2的上方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5,内螺纹15的外侧啮合有外螺纹16,外螺纹16的一端连接至增长杆17,增长杆17设置有多根,每根增长杆17均设置为中空状,且每根增长杆17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与螺纹杆2表面相同的螺纹,增长杆17的上端面设置有端面齿轮一5,当螺纹杆2整个旋进防护外壳1内部时,停止电机7的转动,将增长杆17下方外螺纹16旋进螺纹杆2上方的内螺纹15中,由于内螺纹15与增长杆17的外表面留有一段距离,因此在固定内螺纹15与外螺纹16时,不会被螺纹杆2上方的端面齿轮一5所干涉,完成安装后,将电机7按照与螺纹杆2上方的端面齿轮一5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增长杆17上方的端面齿轮一5之上,
便可完成增长杆17的连接,且增长杆17的上方内部同样设置有内螺纹15,因此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再次连接所需数量的增长杆17。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时,螺纹杆2的上方设置有端面齿轮一5,使螺纹杆2在旋转的同时向下方移动,方便打孔;固定锥12安装在支撑脚10内部,防止固定锥12伤人;增长杆17的上方设置有内螺纹15,下方设置有外螺纹16,方便进行加装增长杆17,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螺纹杆(2)和支撑脚(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2),且螺纹杆(2)的下表面设置有锯齿口(3),所述防护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螺纹杆(2)的上端面设置有端面齿轮一(5),且端面齿轮一(5)的上方啮合有端面齿轮二(6),所述端面齿轮二(6)连接至电机(7)的输出端,且电机(7)固定在两侧伸缩杆(4)之间,所述防护外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块(18);所述防护外壳(1)的下方外表面套装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的外侧连接有3根支撑杆(9)的一端,且支撑杆(9)的另一端连接至支撑脚(10),所述支撑脚(10)的下端安装有压板(11),且支撑脚(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锥(12),所述支撑脚(10)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槽(13)中卡合有卡合杆(14),且卡合杆(14)连接至固定锥(12)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2)的上方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5),所述内螺纹(15)的外侧啮合有外螺纹(16),所述外螺纹(16)的一端连接至增长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的中心为中空状,所述锯齿口(3)均匀的设置在螺纹杆(2)下方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8)的内部设置为与螺纹杆(2)啮合的螺纹状,且固定块(18)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1)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支撑杆(9)的一端,且支撑杆(9)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至支撑脚(10)的外表面,所述支撑脚(10)的上端通过旋转轴连接至防护外壳(1),所述压板(11)通过旋转轴连接至支撑脚(10)的下端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0)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所述卡合杆(14)从固定锥(12)的外表面穿过定位槽(13),预留在支撑脚(10)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长杆(17)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增长杆(17)均设置为中空状,且每根增长杆(17)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与螺纹杆(2)表面相同的螺纹,所述增长杆(17)的上端面设置有端面齿轮一(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包括防护外壳、螺纹杆和支撑脚,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下表面设置有锯齿口,所述防护外壳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面设置有端面齿轮一,且端面齿轮一的上方啮合有端面齿轮二,所述端面齿轮二连接至电机的输出端,且电机固定在两侧伸缩杆之间,所述防护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块。该地质勘察用便捷式打孔装置,设置有伸缩杆,使其上方固定的电机可以通过进行安装位置调整,设置有螺纹杆,使螺纹杆在转动时会向下方移动,螺纹杆的下方设置有锯齿口,使其在旋转时可以起到切割地面的作用,解决了在进行钻地和取出时需要依托人力的问题。钻地和取出时需要依托人力的问题。钻地和取出时需要依托人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马强 赵文强 甘斌 薛海林 李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4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