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
背景技术:
2.医疗包装袋,是用于医疗器械类产品的包装,并且可将包装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从而让医疗器械在一定期限内维持无菌状态,便于后期直接使用。医用包装袋常用于医用物品的外包装,根据包装材料的半透过性和阻菌性,可以有效的防止医用物品受到灰尘和细菌等外来物的污染,同时也便于医用物品的存放。现有的医用包装袋在袋体内的医疗物品取出后便会放置一边,待需再次使用时,医护人员需要重拾然后将物品放入,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医疗物品的掉落或者污染,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能够在袋体打开时自动展开对袋体进行支撑,在袋体回收时可以快速收叠且不占用空间,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
所述袋体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各个侧边、顶边和
底边均设有热合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的各个热合部经过热合后形成封闭袋体,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医疗物品的放置腔,所述袋体的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可将放置腔打开的易撕口,所述第一膜层上固定设有自封公带,第二膜层上设有与自封公带对应的自封母带,自封公带自放置腔的一侧延伸至放置腔的另一侧,自封公带和自封母带均位于易撕口的下方,自封公带通过与自封母带的配合将打开的放置腔再次封闭,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均设有可在放置腔打开后对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进行支撑的支撑板,第一膜层上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的外壁上,第二膜层上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的外壁上,各个支撑板在放置腔打开后对袋体进行支撑。
5.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膜层的底边和第二膜层的底边之间设有底部膜层,第一膜层底边上的热合部和第二膜层底边上的热合部均热合固定在底部膜层上,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底边的热合部上均设有底部
折痕,底部折痕水平设置且沿袋体的一侧延伸至袋体的另一侧,底部膜层经底部折痕翻折至水平后对袋体进行支撑。
6.进一步的,各个支撑板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折痕、以及第二折痕,第二折痕竖直设置且由支撑板底边的中点向上延伸,各个第一折痕非共线设置,且各个第一折痕沿支撑板的侧边延伸至第二折痕处并与第二折痕交汇,支撑板在放置腔打开后经各个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翻折后对袋体进行支撑。
7.进一步的,上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公扣,各个第一公扣对称设置在第二折痕的两侧,且各个第一公扣均位于第一折痕的下方,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外侧均设有与各个第一公扣对应的第一母扣,第一膜层上的支撑板在袋体未张开时通过各个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的配合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上,第二膜层上的支撑板在袋体未张开
时通过各个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的配合固定连接在第二膜层上。
8.进一步的,上述底部膜层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公扣,第一膜层上设有多个可与第二公扣对应的第二母扣,底部膜层未转动时或放置腔封闭后通过各个第二公扣和第二母扣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膜层上。
9.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膜层,各个连接膜层从自封公带和自封母带的下方延伸至袋体的底部,各个连接膜层的两侧热合固定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并将放置腔分隔成多个单独的分隔腔。
10.进一步的,上述袋体上设有可供袋体与外部挂钩连接的挂槽。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热合后形成密封的放置腔,并通过易撕口方便医护人员将放置腔打开,自封公带和自封母带的配合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将放置腔再次封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的支撑板在放置腔撑开的过程中自动撑开,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对袋体进行支撑,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袋体再次取出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不便,通过支撑板支撑后的袋体竖直设置,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直接将医疗物品放入,结构巧妙,安全实用。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底边设置底部膜层,底部膜层经过底部折痕翻折后形成可以支撑袋体的支撑平面,进一步的加强了袋体竖直放置的稳定性。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便于支撑板在伸出使形成三角支撑,保证了对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稳定支撑,避免了袋体在使用时的晃动,安全实用。
14.(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一公扣,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设置第一母扣,支撑板通过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可以在袋体使用前和使用后极大的节省了空间,同时在使用时仅需将将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分离后即可展开,或者放置腔在打开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将第一公扣和第一母扣脱离,从而实现支撑板的自动展开,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15.(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部膜层上设置第二公扣,底部膜层通过第二公扣和第二母扣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膜层上,一方面可以在放置腔未打开或者封闭后节省了底部膜层的使用空间,并使其不会随意翻转,另一方面也便于医护人员对底部膜层的使用,便捷实用。
16.(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置腔内设置多个连接膜层,将放置腔分隔成多个分隔腔,便于医护人员同时放置多种不同的医疗物品,且各个分隔腔之间彼此完全分隔,因此各个医疗物品之间不会发生交替污染,并保证了医疗物品的安全性。
17.(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体上设置挂槽,便于袋体在使用前和使用后有序的摆放。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袋体撑开后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翻折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所述袋体包括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的各个侧边、顶边和底边均设有热合部,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的各个热合部经过热合后形成封闭袋体,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医疗物品的放置腔4,所述袋体的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可将放置腔4打开的易撕口3,所述第一膜层1上固定设有自封公带11,第二膜层2上设有与自封公带11对应的自封母带21,自封公带11自放置腔4的一侧延伸至放置腔4的另一侧,自封公带11和自封母带21均位于易撕口3的下方,自封公带11通过与自封母带21的配合将打开的放置腔4再次封闭,所述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均设有可在放置腔4打开后对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进行支撑的支撑板5,第一膜层1上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1的外壁上,第二膜层2上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1的外壁上,各个支撑板5在放置腔4打开后对袋体进行支撑。
23.所述第一膜层1的底边和第二膜层2的底边之间设有底部膜层6,第一膜层1底边上的热合部和第二膜层2底边上的热合部均热合固定在底部膜层6上,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底边的热合部上均设有底部折痕7,底部折痕7水平设置且沿袋体的一侧延伸至袋体的另一侧,底部膜层6经底部折痕7翻折至水平后对袋体进行支撑。
24.各个支撑板5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折痕52、以及第二折痕53,第二折痕53竖直设置且由支撑板5底边的中点向上延伸,各个第一折痕52非共线设置,且各个第一折痕52沿支撑板5的侧边延伸至第二折痕53处并与第二折痕53交汇,支撑板5在放置腔4打开后经各个第一折痕52和第二折痕53翻折后对袋体进行支撑。
25.所述支撑板5上固定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公扣51,各个第一公扣51对称设置在第二折痕53的两侧,且各个第一公扣51均位于第一折痕52的下方,所述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的外侧均设有与各个第一公扣51对应的第一母扣10,第一膜层1上的支撑板5在袋体未张开时通过各个第一公扣51和第一母扣10的配合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1上,第二膜层2上的支撑板5在袋体未张开时通过各个第一公扣51和第一母扣10的配合固定连接在第二膜层2上。
26.所述底部膜层6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公扣61,第一膜层1上设有多个可与第二公扣61对应的第二母扣12,底部膜层6未转动时或放置腔4封闭后通过各个第二公扣61和第二母扣12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膜层1上。
27.所述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膜层9,各个连接膜层9从自封公带11和自封母带21的下方延伸至袋体的底部,各个连接膜层9的两侧热合固定在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并将放置腔4分隔成多个单独的分隔腔。
28.所述袋体上设有可供袋体与外部挂钩连接的挂槽8。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先将易撕口3撕开,然后把自封公带11和自封母带21解开,从而将放置腔4打开,将医疗物品从放置腔4内取出,放置腔4在打开时,第一膜层1上的支撑板5上的第一公扣51与第一膜层1上的第一母扣10分离,第二膜层2上的支撑板5上的第一公扣51与第二膜层2上的第一母扣10分离,放置腔4在撑开的过程中第一膜层1带动第一膜层1上的支撑板5外伸,第二膜层2带动第二膜层2上的支撑板5外伸,各个支撑板5在外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折痕52和第二折痕53形成支撑三角对袋体进行支撑,袋体底部的底部膜层6通过底部折痕7翻转至水平位置,底部膜层6为硬膜,因为在转动至水平后形成袋体底部的支撑平面,放置腔4在打开时弯折在放置腔4内的连接膜层9展
开,并将放置腔4分隔成多个分隔腔,可以放置各种不同的医疗物品,并且相邻的分隔腔之间彼此分隔,各个分隔腔内的医疗物品不会发生交替污染,在医疗物品使用完成后若要放回各个分隔腔,则竖直放置的袋体可以便于医护人员直接放入,放入后将自封公带11和自封母带21扣合后将放置腔4封闭,然后将底部膜层6翻转至竖直方向,并通过第二公扣61和第二母扣12的配合将底部膜层6固定在第一膜层1上,各个支撑板5通过第一公扣51与第一膜层1上的第一母扣10、以及第二膜层2上的第一母扣10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然后通过挂槽8与外部挂钩的配合将袋体有序的放置,结构巧妙,便捷实用。
3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具有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的各个侧边、顶边和底边均设有热合部,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的各个热合部经过热合后形成封闭袋体,袋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医疗物品的放置腔(4),所述袋体的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可将放置腔(4)打开的易撕口(3),所述第一膜层(1)上固定设有自封公带(11),第二膜层(2)上设有与自封公带(11)对应的自封母带(21),自封公带(11)自放置腔(4)的一侧延伸至放置腔(4)的另一侧,自封公带(11)和自封母带(21)均位于易撕口(3)的下方,自封公带(11)通过与自封母带(21)的配合将打开的放置腔(4)再次封闭,所述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均设有可在放置腔(4)打开后对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进行支撑的支撑板(5),第一膜层(1)上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1)的外壁上,第二膜层(2)上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1)的外壁上,各个支撑板(5)在放置腔(4)打开后对袋体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1)的底边和第二膜层(2)的底边之间设有底部膜层(6),第一膜层(1)底边上的热合部和第二膜层(2)底边上的热合部均热合固定在底部膜层(6)上,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底边的热合部上均设有底部折痕(7),底部折痕(7)水平设置且沿袋体的一侧延伸至袋体的另一侧,底部膜层(6)经底部折痕(7)翻折至水平后对袋体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各个支撑板(5)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折痕(52)、以及第二折痕(53),第二折痕(53)竖直设置且由支撑板(5)底边的中点向上延伸,各个第一折痕(52)非共线设置,且各个第一折痕(52)沿支撑板(5)的侧边延伸至第二折痕(53)处并与第二折痕(53)交汇,支撑板(5)在放置腔(4)打开后经各个第一折痕(52)和第二折痕(53)翻折后对袋体进行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固定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公扣(51),各个第一公扣(51)对称设置在第二折痕(53)的两侧,且各个第一公扣(51)均位于第一折痕(52)的下方,所述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的外侧均设有与各个第一公扣(51)对应的第一母扣(10),第一膜层(1)上的支撑板(5)在袋体未张开时通过各个第一公扣(51)和第一母扣(10)的配合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1)上,第二膜层(2)上的支撑板(5)在袋体未张开时通过各个第一公扣(51)和第一母扣(10)的配合固定连接在第二膜层(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膜层(6)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公扣(61),第一膜层(1)上设有多个可与第二公扣(61)对应的第二母扣(12),底部膜层(6)未转动时或放置腔(4)封闭后通过各个第二公扣(61)和第二母扣(12)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膜层(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膜层(9),各个连接膜层(9)从自封公带(11)和自封母带(21)的下方延伸至袋体的底部,各个连接膜层(9)的两侧热合固定在第一膜层(1)和第二膜层(2)上,并将放置腔(4)分隔成多个单独的分隔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设有可供袋体与外部挂钩连接的挂槽(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支撑式医用包装袋,具有袋体;袋体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各个侧边、顶边和底边均设有热合部,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的各个热合部经过热合后形成封闭袋体,袋体内设有放置腔,袋体的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可将放置腔打开的易撕口,第一膜层上固定设有自封公带,第二膜层上设有自封母带,自封公带和自封母带均位于易撕口的下方,自封公带通过与自封母带的配合将打开的放置腔再次封闭,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上均设有支撑板,第一膜层上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的外壁上,第二膜层上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膜层的外壁上,各个支撑板在放置腔打开后对袋体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便捷实用。便捷实用。便捷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
梁小峰 庄小峰 郭建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常州市双鹤医用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