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座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船用
多功能座椅。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cn212828954u揭示了一种游艇防水座椅结构。设置于一游艇上,游艇的驾控台靠近船尾的一侧突出设置有储物箱,储物箱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游艇防水座椅结构包括突出设置于开口的周向外侧的第一防水凸缘、活动地覆盖于开口处的上盖板及活动地位于上盖板上方的座椅;上盖板朝向开口的一侧的周向边缘突出设置有第二防水凸缘,上盖板覆盖于开口处时,第二防水凸缘位于第一防水凸缘的外侧。如此便于维修、更换、合理利用空间且防水性能较好。这种座椅存在以下缺陷:1.放置或拿取物品时需要先移开座椅,操作比较麻烦;2.座椅无法调节方向,如转向180度以方便与后方的乘客互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存放或拿取物品、可任意角度旋转、方便使用的船用多功能座椅,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一游艇上,游艇上设置有活动区,活动区靠近船首的部分为驾驶舱,所述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驾驶舱的甲板与船舷之间,包括座椅安装架及设置于座椅安装架上的座椅主体;座椅安装架包括与甲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部及与船舷的内侧垂直连接的水平部,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部;竖直部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
支柱,两个第一支柱朝向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内挡板,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倾斜连接有若干隔板,内挡板、隔板及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形成收纳格;水平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柱,两个第二支柱的顶面设置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座椅主体安装于转动座上。
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区两侧的船舷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支撑架。
6.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舱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甲板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撑板与船舷的内侧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活动座滑动连接于导轨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与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一滑动解锁手柄。
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与转动座之间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角度限位机构具有一旋转解锁手柄。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形成放置空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一游艇上,游艇上设置有活动区,活动区靠近船首的部分为驾驶舱,所述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驾驶舱的甲板与船
舷之间,包括座椅安装架及设置于座椅安装架上的座椅主体;座椅安装架包括与甲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部及与船舷的内侧垂直连接的水平部,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部;竖直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两个第一支柱朝向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内挡板,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倾斜连接有若干隔板,内挡板、隔板及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形成收纳格;水平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柱,两个第二支柱的顶面设置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座椅主体安装于转动座上。内挡板、隔板及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形成收纳格,如此方便存放或拿取物品,转动座可相对活动座转动,如此可旋转任意角度、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14.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15.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多功能座椅的船只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多功能座椅的立体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多功能座椅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多功能座椅1安装于一游艇100上。
20.游艇100上设置有活动区110,船舷位于活动区110的两侧,活动区110两侧的船舷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孔120,安装孔120用于安装支撑架,钓鱼竿可放置于支撑架上。
21.活动区110靠近船首的部分为驾驶舱,驾驶舱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130。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多功能座椅1设置于驾驶舱的甲板与船舷之间。
23.请参考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多功能座椅1包括座椅安装架11及设置于座椅安装架11上的座椅主体12。
24.座椅安装架11的形状为l形,包括与甲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部及与船舷的内侧垂直连接的水平部。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部。
25.竖直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111,第一支柱111的底端通过第一支撑板13与甲板连接,以增加接触面积。
26.水平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柱112,第二支柱112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撑板14与船舷的内侧连接,以增加接触面积。
27.第一支柱111与第二支柱112之间形成放置空间101,可用于放置体积较大的物品,如储物箱、钓鱼箱等。
28.两个第一支柱111朝向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内挡板113,两个第一支柱111之间倾斜连接有若干隔板114,内挡板113、隔板114及两个第一支柱111之间形成收纳格,用于放置物品,如鱼饵、钓鱼配件等。
29.两个第二支柱112的顶面设置有安装底座15,安装底座1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座16,活动座16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7,座椅主体12安装于转动座17上。
30.本实施方式中,导轨与活动座16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一滑动解锁手柄161,通过扳动滑动解锁手柄161,可使得定位机构解除锁定。活动座16与转动座17之间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角度限位机构具有一旋转解锁手柄171,通过扳动旋转解锁手柄171,可使得角度限位机构解除锁定。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一游艇100上,游艇100上设置有活动区110,活动区110靠近船首的部分为驾驶舱,所述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驾驶舱的甲板与船舷之间,包括座椅安装架11及设置于座椅安装架11上的座椅主体12;座椅安装架11包括与甲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部及与船舷的内侧垂直连接的水平部,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部;竖直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111,两个第一支柱111朝向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内挡板113,两个第一支柱111之间倾斜连接有若干隔板114,内挡板113、隔板114及两个第一支柱111之间形成收纳格;水平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柱112,两个第二支柱112的顶面设置有安装底座15,安装底座15上设置有活动座16,活动座16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7,座椅主体12安装于转动座17上。内挡板113、隔板114及两个第一支柱111之间形成收纳格,如此方便存放或拿取物品,转动座17可相对活动座16转动,如此可旋转任意角度、方便使用。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一游艇上,游艇上设置有活动区,活动区靠近船首的部分为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多功能座椅设置于驾驶舱的甲板与船舷之间,包括座椅安装架及设置于座椅安装架上的座椅主体;座椅安装架包括与甲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部及与船舷的内侧垂直连接的水平部,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部;竖直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两个第一支柱朝向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内挡板,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倾斜连接有若干隔板,内挡板、隔板及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形成收纳格;水平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柱,两个第二支柱的顶面设置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座椅主体安装于转动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区两侧的船舷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支撑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甲板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撑板与船舷的内侧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活动座滑动连接于导轨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活动座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一滑动解锁手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与转动座之间设置有角度限位机构,角度限位机构具有一旋转解锁手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形成放置空间。
技术总结
一种船用多功能座椅,包括座椅安装架及设置于座椅安装架上的座椅主体;座椅安装架包括与甲板垂直连接的竖直部及与船舷的内侧垂直连接的水平部,竖直部与水平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部;竖直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柱,两个第一支柱朝向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内挡板,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倾斜连接有若干隔板,内挡板、隔板及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形成收纳格;水平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柱,两个第二支柱的顶面设置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座椅主体安装于转动座上。内挡板、隔板及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形成收纳格,如此方便存放或拿取物品,转动座可相对活动座转动,如此可旋转任意角度、方便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范廷祥 范緁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金铂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1.19
技术公布日:
20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