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门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小程序的
蓝牙感应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生活成为大多数人的向往。而作为安防系统的门禁系统也越来越智能。手机app开门、扫码开门、人脸识别开门、
云端数据记录等技术和门禁系统的融合越来越常见。门禁系统越来越智能化。但随之也引申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一些新系统产品一味追求智能化而造成系统稳定可靠性问题、老旧系统进行改造投入资金及施工困难的问题等等。
3.从物业项目每年的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可以发现,用户的物业门禁管理方面不满意的程度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主要是反映门禁管理控制不严,很多单元门门禁形同虚设。主要是本身设备系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门禁系统故障甚至瘫痪,有的厂家产品已经淘汰停产,修复改造投入资金非常大;开门方式单一、尤其是刷卡门禁携带造成出入不便而故意挡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包括用户手机端,所述用户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云端服务器,所述用户手机端的输出端连接有蓝牙门禁控制器,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连接有门禁电动锁。
6.优选的,所述用户手机端包括扫描
模块、注册模块和通讯模块;
7.扫描模块为手机摄像头,用于扫描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转化为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8.注册模块用于注册用户信息,并将注册信息反馈给云端服务器;
9.通讯模块用于接通或拨打访客手机。
10.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数据库和密码生成模块;
11.云端数据库用于备份反馈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授权数据信息反馈给蓝牙门禁控制器,用于控制门禁电动锁的开启或关闭;
12.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动态临时密码。
13.优选的,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包括cpu、蓝牙模块、微继电器、红外漫放射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cpu连接有蓝牙模块,所述cpu的输出端可驱动微继电器。
14.优选的,所述cpu的输入端连接有红外漫放射模块和电源模块。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实用新型基于小程序或,不用另外安装app,用户使用操作便
捷,接受程度高;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以直接安装在原门禁开门按钮位置,且采用感应方式替代原开关按钮;该系统硬件不是直接接入网络而是创新性的利用用户手机的网络、蓝牙实现手机、门禁、云端服务三者之间的通讯途径;
17.本实用新型利用用户的手机网络、蓝牙搭建起用户手机、门禁控制器、云端服务器三者之间的通讯途径;这样有搭建成本可以大幅降低,主要是:不需接入网络,免去网络铺设成本;硬件设备可以更为简单,大幅降低硬件成本;
18.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蓝牙与用户手机进行数据通讯,并把接收到的数据通过cpu进行处理后驱动继电器动作,实现开门,以及配合红外漫反射模块,可同时实现感应开门按钮功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蓝牙门禁系统结构原理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感应式蓝牙门禁控制器原理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册用户操作蓝牙门禁原理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访客用户操作蓝牙门禁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案例一
25.如附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包括用户手机端,所述用户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云端服务器,所述用户手机端的输出端连接有蓝牙门禁控制器,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连接有门禁电动锁,通过用户手机无线网络扫码时与云端服务器通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通讯,管理者pc或手机端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通讯,进行权限的管理,用户手机端通过蓝牙与门禁控制器连接,可形成云端服务器与门禁控制的数据通讯路径。
26.本实用新型中,用户手机端包括扫描模块、注册模块和通讯模块;
27.扫描模块为手机摄像头,用于扫描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转化为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28.注册模块用于注册用户信息,并将注册信息反馈给云端服务器;
29.通讯模块用于接通或拨打访客手机,注册用户现场通过扫二维码码或小程序进入软件界面,并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端服务器数据库通讯,而此时,手机通过蓝牙与门]禁控制器通讯,即用户手机、云端服务器、蓝牙门禁控制形成了三者互通的数据通讯途径,用户手机通过云端数据库授权信息,直接通过蓝牙控制门禁控制器,从而实现开门,而开门信息通过蓝牙经用户手再经无线网络完成手机界面与云端服务器对接。
30.本实用新型中,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数据库和密码生成模块;
31.云端数据库用于备份反馈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授权数据信息反馈给蓝牙门禁控制
器,用于控制门禁电动锁的开启或关闭;
32.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动态临时密码,注册用户通过小程序或申请动态临时一次性开密码,并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访客,访客用户通过现场扫码进入软件控制界面此时,访客手机通过蓝牙、无线网络与门禁控制器、云端服务器三者形成通讯途径。访客在软件界面上输入临时动态开门密码即可开门,或注册用户通过小程序申请生成4位动态临时密码,然后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来.访人员(如外卖)来访人员现场扫码进入软件界面,点击访客码按钮输入4位临时密码即可开门。
33.实施例二
34.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35.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包括cpu、蓝牙模块、微继电器、红外漫放射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cpu连接有蓝牙模块,所述cpu的输出端可驱动微继电器,所述cpu的输入端连接有红外漫放射模块和电源模块,利用蓝牙与用户手机进行数据通讯,并把接收到的数据通过cpu进行处理,后驱动继电器动作,实现开门,同时,按原门门禁开门按钮尺寸制作面板,并嵌入红外漫反射模块(与模块集成一体),即同时实现了感应开门按钮功能,以及由于蓝牙通讯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所以用户需要现场扫码(或小程序)以便实现三者数据通讯,若现场多人扫码,蓝牙门禁与云端通讯依然是利用第一个连接的手机,直到该手机离开蓝牙通讯距离而断开,此时,自动连接另外的手机网络。
36.该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注册用户现场通过扫二维码码或小程序进入软件界面,并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端服务器数据库通讯,而此时,手机通过蓝牙与门禁控制器通讯,即用户手机、云端服务器、蓝牙门禁控制形成了三者互通的数据通讯途径,用户手机通过云端数据库授权信息,直接通过蓝牙控制门禁控制器,利用蓝牙与用户手机进行数据通讯,并把接收到的数据通过cpu进行处理,后驱动继电器动作,实现开门,同时,按原门门禁开门按钮尺寸制作面板,并嵌入红外漫反射模块(与模块集成一体),即同时实现了感应开门按钮功能,以及由于蓝牙通讯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所以用户需要现场扫码(或小程序)以便实现三者数据通讯,若现场多人扫码,蓝牙门禁与云端通讯依然是利用第一个连接的手机,直到该手机离开蓝牙通讯距离而断开,此时,自动连接另外的手机网络;
37.然后,注册用户通过小程序或申请动态临时一次性开密码,并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访客,访客用户通过现场扫码进入软件控制界面此时,访客手机通过蓝牙、无线网络与门禁控制器、云端服务器三者形成通讯途径。访客在软件界面上输入临时动态开门密码即可开门,或注册用户通过小程序申请生成4位动态临时密码,然后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来.访人员(如外卖)来访人员现场扫码进入软件界面,点击访客码按钮输入4位临时密码即可开门。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包括用户手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云端服务器,所述用户手机端的输出端连接有蓝牙门禁控制器,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连接有门禁电动锁,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包括cpu、蓝牙模块、微继电器、红外漫放射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cpu连接有蓝牙模块,所述cpu的输出端可驱动微继电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手机端包括扫描模块、注册模块和通讯模块;扫描模块为手机摄像头,用于扫描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转化为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注册模块用于注册用户信息,并将注册信息反馈给云端服务器;通讯模块用于接通或拨打访客手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数据库和密码生成模块;云端数据库用于备份反馈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授权数据信息反馈给蓝牙门禁控制器,用于控制门禁电动锁的开启或关闭;密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动态临时密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pu的输入端连接有红外漫放射模块和电源模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包括用户手机端,所述用户手机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云端服务器,所述用户手机端的输出端连接有蓝牙门禁控制器,所述蓝牙门禁控制器连接有门禁电动锁。该基于小程序的蓝牙感应门禁系统基于小程序或,不用另外安装APP,用户使用操作便捷,接受程度高;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以直接安装在原门禁开门按钮位置,且采用感应方式替代原开关按钮;该系统硬件不是直接接入网络而是创新性的利用用户手机的网络、蓝牙实现手机、门禁、云端服务三者之间的通讯途径。途径。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
梁世兵 梁晓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梁世兵
技术研发日:
2021.11.26
技术公布日:
202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