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水泵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泵滚动
轴承体总成。
背景技术:
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水泵内部的滚动体轴承是支撑水泵转子部件的重要零部件,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其与水泵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水泵转子部件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也带动轴承同步转动。
3.但是转子在高速转动过程中,轴承体和水泵机身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振动,当转子和机身的振动频率不一致时,会影响转子的正常转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轴承体和转轴产生磨损,最终导致水泵设备出现停机和损坏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包括管座,
所述管座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座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管座外侧的中部连接有管套,所述管套底部连接有螺套,所述管套底部通过螺套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有下轴承夹,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下轴承夹连接有上轴承夹,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上轴承夹以及下轴承夹共同连接有轴承件,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管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管座相连接,两个所述轴承件内侧共同连接有转轴,所述轴承件包括外圈,所述外圈内侧连接有内圈,所述外圈内侧通过内圈连接有保持架,所述外圈内侧通过保持架连接有若干个滚动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轴承夹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下轴承夹顶部通过连接轴与上轴承夹相连接,所述下轴承夹和上轴承夹另一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轴承夹和上轴承夹通过圆形通孔共同连接有连接螺栓。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套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固定旋钮,所述管套通过固定旋钮与管座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底部连接有安装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两个轴承件可以分别从两端对转轴进行支撑,能够有效地提高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轴承件与管座之间通过轴承夹和连接管进行连接,便于整体的安装或拆卸,便于零部件故障时进行检修和更换;螺杆和螺套结构便于对高度进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水泵的连接需要;通过管套和螺杆结构可以实现轴承体总成和泵体的连接,为轴承体总成提供支撑,能够有效地提高转轴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16.图3为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中轴承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管座;2、连接管;3、管套;4、螺套;5、螺杆;6、下轴承夹;7、上轴承夹;8、轴承件;9、安装板;10、安装孔;11、转轴;12、连接轴;13、连接螺栓;31、固定旋钮;81、外圈;82、内圈;83、保持架;84、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包括管座1,管座1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管座1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管2,两个连接管2可以分别从两端旋紧固定在管座1内,管座1外侧的中部连接有管套3,管座1嵌入管套3的内部进行连接,管套3可以在管座1表面水平移动,管套3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固定旋钮31,管套3通过固定旋钮31与管座1相连接,在旋紧固定旋钮31后可以限制管套3的移动,实现管座1与管套3的固定连接,管套3底部焊接连接有螺套4,管套3底部通过螺套4连接有螺杆5,螺杆5底部焊接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0,转动螺杆5可以调整螺杆5旋入螺套4内的长度,从而实现螺杆5和螺套4整体的长度的调整,通过螺杆5高度的调整可以实现管套3和连接管2整体的高度位置的调整,通过安装板9可以实现管套3与水泵泵体的固定连接,利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可以将安装板9固定在水泵的机身上,使轴承体总成和机身组成一体,使整体的振动频率达成一致,提高水泵工作时的稳定性,连接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下轴承夹6,连接管2一端通过下轴承夹6连接有上轴承夹7,连接管2一端通过上轴承夹7以及下轴承夹6共同夹持固定轴承件8,可以为轴承件8提供稳定的夹具,限制轴承件8的活动,连接管2另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管2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管座1相连接,两个轴承件8内侧共同连接有转轴11,通过两个轴承件8可以为转轴11提供水平支撑,转轴11可以在两个轴承件8内转动。
19.在图2中:下轴承夹6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轴12,下轴承夹6顶部通过连接轴12与上轴承夹7进行连接,上轴承夹7可以沿着连接轴12向一侧翻转,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另一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通过圆形通孔共同连接有连接螺栓13,将轴承件8放在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之间后,可以将连接螺栓13穿入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的通孔中,实现轴承件8的夹紧连接。
20.在图3中:轴承件8为一种滚动轴承,轴承件8包括外圈81,通过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可以夹持外圈81,限制外圈81的转动,外圈81内侧嵌入连接有内圈82,外圈81内侧通过
内圈82共同连接有保持架83,外圈81内侧通过保持架83连接有若干个滚动体84,通过滚动体84可以将外圈81和内圈82分隔,使得内圈82可以自由转动,从而可以减少摩擦阻力。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水泵泵体内部的高度调整螺杆5的长度,转动螺杆5可以调整螺杆5旋入螺套4内的长度,从而实现螺杆5和螺套4整体的长度的调整,通过螺杆5高度的调整可以实现管套3和连接管2整体的高度位置的调整,通过安装板9可以实现管套3与水泵泵体的固定连接,利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可以将安装板9固定在水泵的机身上,使轴承体总成和机身组成一体,使整体的振动频率达成一致,提高水泵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安装板9和安装孔10将管套3固定在泵体的内部,将管座1穿入管套3内部,旋紧管套3两侧的固定旋钮31,可以使固定旋钮31深入管套3夹紧管座1,实现管套3和管座1的组合连接,分别在管座1的两端旋入连接管2,将两个轴承件8分别置入两端的下轴承夹6中,扣紧上轴承夹7并旋紧连接螺栓13,通过上轴承夹7和下轴承夹6共同夹紧轴承件8,将转轴11从其中一个轴承件8中部穿入,顺着连接管2和管座1向另一端穿出,使转轴11同时穿入两个轴承件8,通过两个轴承件8共同为转轴11提供转动支撑,使转轴11可以在轴承件8转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转轴工作时的稳定性。
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包括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1)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座(1)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管座(1)外侧的中部连接有管套(3),所述管套(3)底部连接有螺套(4),所述管套(3)底部通过螺套(4)连接有螺杆(5),所述连接管(2)一端连接有下轴承夹(6),所述连接管(2)一端通过下轴承夹(6)连接有上轴承夹(7),所述连接管(2)一端通过上轴承夹(7)以及下轴承夹(6)共同连接有轴承件(8),所述连接管(2)另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管(2)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管座(1)相连接,两个所述轴承件(8)内侧共同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轴承件(8)包括外圈(81),所述外圈(81)内侧连接有内圈(82),所述外圈(81)内侧通过内圈(82)连接有保持架(83),所述外圈(81)内侧通过保持架(83)连接有若干个滚动体(8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夹(6)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下轴承夹(6)顶部通过连接轴(12)与上轴承夹(7)相连接,所述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另一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夹(6)和上轴承夹(7)通过圆形通孔共同连接有连接螺栓(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3)两侧均贯穿连接有固定旋钮(31),所述管套(3)通过固定旋钮(31)与管座(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底部连接有安装板(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泵滚动轴承体总成,包括管座,所述管座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管座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管座外侧的中部连接有管套,所述管套底部连接有螺套,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有下轴承夹,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下轴承夹连接有上轴承夹,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上轴承夹以及下轴承夹共同连接有轴承件,两个所述轴承件内侧共同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轴承件可以分别从两端对转轴进行支撑,能够有效地提高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轴承件与管座之间通过轴承夹和连接管进行连接,便于整体的安装或拆卸;通过管套和螺杆结构可以实现轴承体总成和泵体的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转轴工作时的稳定性。作时的稳定性。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殷小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兴化市丽云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8
技术公布日: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