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
轴承套圈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用于与轴承装配构成传动组件,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3.现有的锻造装置,大多数通过夹持机构对工件进行夹持,使用锤子等进行敲击,然后将敲击好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每个步骤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操作较为麻烦,浪费一定量的劳动力。
4.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工作板,
所述底板与工作板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滑轮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
绳索卷筒,所述绳索卷筒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拉升绳索,所述拉升绳索的外表面与定滑轮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拉升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柱,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一端与绳索卷筒的一端之间通过脱离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连通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连通有导向斗,所述导向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盘,所述定盘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斗相适配的第一下料孔,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管相适配的第二下料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设置有间歇机构,通过导向管对轴承套圈进行限位,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通过电动机的设置,可以自动将配重柱提升,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对轴承套圈进行敲击,自动化设计,节省一定量的劳动力。
7.优选地,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伸缩杆,所述挤压伸缩杆的数量设置有四个,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橡胶板,所述挤压伸缩杆的外表面与第一橡胶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板,所述挤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橡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侧板用于安装挤压伸缩杆,挤压伸缩杆用于安装第一橡胶板,第一橡胶板与挤压伸缩杆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二橡胶板用于挤压拉升绳索,使拉升绳索限位固定。
8.优选的,所述脱离机构包括脱离伸缩杆,所述脱离伸缩杆的外表面与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
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的外表面滑
动连接有脱离花键轴套,脱离伸缩杆用于带动脱离花键轴套移动,第一花键轴用于带动脱离花键轴套转动,脱离花键轴套用于带动第二花键轴使绳索卷筒转动,所述脱离花键轴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的一端与绳索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脱离花键轴套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脱离推板,所述脱离伸缩杆的一端与脱离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脱离推板用于连接脱离伸缩杆和脱离花键轴套。
9.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转动杆,所述工作板的顶部通过轴承与下料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下料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定盘并固定连接有下料动盘,所述定盘的顶部与下料动盘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动盘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下料孔相适配的放置孔,所述下料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工作板并与水箱的内表面转动连接,转动杆用于安装下料动盘,下料动盘用于挤压轴承套圈,使轴承套圈通过第一下料孔掉入导向斗内,放置孔用于放置轴承套圈,所述下料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下料孔相适配的下料抵板,所述下料抵板的顶部与工作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下料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拨动条,所述拨动条的数量设置有四个,所述拨动条与下料抵板错位设置,下料抵板用于支撑轴承套圈,使配重柱下降可以对轴承套圈进行敲击,加强杆增加下料抵板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拨动条用于将第二下料孔下方的轴承套圈拨走,防止轴承套圈相互撞击损伤。
10.优选地,所述间歇机构包括间歇转动杆,所述间歇转动杆的一端与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间歇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间歇圆板,所述间歇圆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歇月牙板,所述下料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间歇月牙板相适配的间歇弧形板,间歇转动杆用于安装间歇圆板,间歇圆板用于安装间歇月牙板,间歇月牙板用于限位间歇弧形板,间歇月牙板的凹口为间歇弧形板转动提供空间,所述间歇圆板的顶部且位于间歇月牙板的凹口处固定连接有间歇联动柱,所述间歇弧形板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间歇联动柱相适配的间歇联动槽,间歇联动柱用于带动间歇弧形板转动,间歇联动槽与间歇联动柱相适配,为间歇联动柱转动提供空间,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联动转动杆,所述脱离花键轴套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脱离第一锥齿轮,所述联动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脱离第一锥齿轮相适配的脱离第二锥齿轮,所述间歇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间歇第一锥齿轮,所述联动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间歇第一锥齿轮相适配的间歇第二锥齿轮,联动转动杆用于安装脱离第二锥齿轮和间歇第二锥齿轮,从而完成装置的传动,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通过导向管对轴承套圈进行限位,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通过电动机的设置,可以自动将配重柱提升,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对轴承套圈进行敲击,自动化设计,节省一定量的劳动力;
13.2、通过下料动盘的设置,使装置可以自动下料,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同时向下料动盘上放置轴承套圈相比向配重柱的正下方放置轴承套圈更加安全,保证工人的安全;
14.3、通过联动转动杆的设置,减少电动机的使用,从而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15.4、通过导向斗的设置,对拉升绳索进行挤压固定,降低脱离花键轴套与第二花键
轴之间的摩擦力,使脱离花键轴套更轻松的远离第二花键轴,减小零件的磨损,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工作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下料抵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下料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联动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间歇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脱离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脱离花键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第二橡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板;2、工作板;3、滑轮架;4、定滑轮;5、绳索卷筒;6、拉升绳索;7、配重柱;8、电动机;9、导向管;10、导向斗;11、定盘;12、第一下料孔;13、第二下料孔;14、水箱;15、联动转动杆;16、侧板;17、挤压伸缩杆;18、第一橡胶板;19、第二橡胶板;120、脱离机构;121、脱离伸缩杆;122、脱离推板;123、第一花键轴;124、脱离花键轴套;125、第二花键轴;126、脱离第一锥齿轮;127、脱离第二锥齿轮;130、下料机构;131、下料转动杆;132、下料动盘;133、放置孔;134、下料抵板;135、加强杆;136、拨动条;140、间歇机构;141、间歇转动杆;142、间歇圆板;143、间歇月牙板;144、间歇弧形板;145、间歇联动柱;146、间歇联动槽;147、间歇第一锥齿轮;148、间歇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工作板2,底板1与工作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工作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架3,滑轮架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滑轮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滑轮4,工作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绳索卷筒5,绳索卷筒5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拉升绳索6,拉升绳索6的外表面与定滑轮4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拉升绳索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柱7,工作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8,电动机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与绳索卷筒5的一端之间通过脱离机构120传动连接,工作板2的顶部连通有导向管9,
导向管9的一端连通有导向斗10,导向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盘11,定盘11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斗10相适配的第一下料孔12,工作板2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管9相适配的第二下料孔13,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4,工作板2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机构130,工作板2的顶部设置有间歇机构140,通过导向管9对轴承套圈进行限位,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通过电动机8的设置,可以自动将配重柱7提升,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对轴承套圈进行敲击,自动化设计,节省一定量的劳动力。
30.下料机构130包括下料转动杆131,工作板2的顶部通过轴承与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下料转动杆131的一端贯穿定盘11并固定连接有下料动盘132,定盘11的顶部与下料动盘132的底部滑动连接,下料动盘132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下料孔12相适配的放置孔133,下料转动杆131的另一端贯穿工作板2并与水箱1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转动杆131用于安装下料动盘132,下料动盘132用于挤压轴承套圈,使轴承套圈通过第一下料孔12掉入导向斗10内,放置孔133用于放置轴承套圈。
32.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下料孔13相适配的下料抵板134,下料抵板134的顶部与工作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35,加强杆135的一端与下料抵板134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且位于水箱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拨动条136,拨动条136的数量设置有四个,拨动条136与下料抵板134错位设置。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抵板134用于支撑轴承套圈,使配重柱7下降可以对轴承套圈进行敲击,加强杆135增加下料抵板134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拨动条136用于将第二下料孔13下方的轴承套圈拨走,防止轴承套圈相互撞击损伤。
34.间歇机构140包括间歇转动杆141,间歇转动杆141的一端与工作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间歇转动杆1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间歇圆板142,间歇圆板1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歇月牙板143,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间歇月牙板143相适配的间歇弧形板144。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歇转动杆141用于安装间歇圆板142,间歇圆板142用于安装间歇月牙板143,间歇月牙板143用于限位间歇弧形板144,间歇月牙板143的凹口为间歇弧形板144转动提供空间。
36.间歇圆板142的顶部且位于间歇月牙板143的凹口处固定连接有间歇联动柱145,间歇弧形板144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间歇联动柱145相适配的间歇联动槽146。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歇联动柱145用于带动间歇弧形板144转动,间歇联动槽146与间歇联动柱145相适配,为间歇联动柱145转动提供空间,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38.工作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16,侧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伸缩杆17,挤压伸缩杆17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侧板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橡胶板18,挤压伸缩杆17的外表面与第一橡胶板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橡胶板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板19,挤压伸缩杆17的一端与第二橡胶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16用于安装挤压伸缩杆17,挤压伸缩杆17用于安装第一橡胶板18,第一橡胶板18与挤压伸缩杆17的外壳固定连接,第二橡胶板19用于挤压拉升绳索6,使拉升绳索6限位固定。
40.脱离机构120包括脱离伸缩杆121,脱离伸缩杆121的外表面与侧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花键轴123,第一花键轴12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脱离花键轴套124。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离伸缩杆121用于带动脱离花键轴套124移动,第一花键轴123用于带动脱离花键轴套124转动,脱离花键轴套124用于带动第二花键轴125使绳索卷筒5转动。
42.脱离花键轴套12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轴125,第二花键轴125的一端与绳索卷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脱离花键轴套124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脱离推板122,脱离伸缩杆121的一端与脱离推板1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离推板122用于连接脱离伸缩杆121和脱离花键轴套124。
44.工作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联动转动杆15,脱离花键轴套124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脱离第一锥齿轮126,联动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脱离第一锥齿轮126相适配的脱离第二锥齿轮127,间歇转动杆141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间歇第一锥齿轮147,联动转动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间歇第一锥齿轮147相适配的间歇第二锥齿轮148。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转动杆15用于安装脱离第二锥齿轮127和间歇第二锥齿轮148,从而完成装置的传动,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46.工作原理:启动电动机8带动第一花键轴123使脱离花键轴套124转动,脱离花键轴套124带动第二花键轴125使绳索卷筒5转动,绳索卷筒5转动将拉升绳索6缠绕在绳索卷筒5上,经过定滑轮4的变向,拉升绳索6缩短带动配重柱7上升,完成配重柱7的升高,启动挤压伸缩杆17带动第二橡胶板19靠近第一橡胶板18,第二橡胶板19挤压拉升绳索6与第一橡胶板18紧密接触,从而将拉升绳索6固定,启动脱离伸缩杆121带动脱离推板122使脱离花键轴套124移动,脱离花键轴套124远离第二花键轴125,从而脱离第二花键轴125,同时脱离花键轴套124带动脱离第一锥齿轮126移动,脱离第一锥齿轮126与脱离第二锥齿轮127啮合,完成与绳索卷筒5的脱离,将轴承套圈放置在放置孔133内,启动电动机8带动第一花键轴123带动脱离花键轴套124使脱离第一锥齿轮126转动,脱离第一锥齿轮126带动脱离第二锥齿轮127使联动转动杆15转动,联动转动杆15带动间歇第二锥齿轮148使间歇第一锥齿轮147转动,间歇第一锥齿轮147带动间歇转动杆141使间歇圆板142转动,间歇圆板142带动间歇月牙板143转动,由于间歇月牙板143的限位,间歇弧形板144静止不动,同时间歇圆板142带动间歇联动柱145转动,当间歇联动柱145进入间歇联动槽146内时,间歇联动柱145继续转动带动间歇弧形板144转动,间歇弧形板144带动下料转动杆131转动,下料转动杆131带动下料动盘132转动,当放置孔133与第一下料孔12吻合时,放置孔133内的轴承套圈依次通过第一下料孔12、导向斗10、导向管9和第二下料孔13落在下料抵板134的顶部,从而完成下料,启动挤压伸缩杆17带动第二橡胶板19远离第一橡胶板18,从而将拉升绳索6松动,同时绳索卷筒5未与电动机8连接,配重柱7由于重力产生自由落体,配重柱7依次通过放置孔133、第一下料孔12、导向斗10、导向管9和第二下料孔13砸向下料抵板134顶部的轴承套圈,同理将电动机8复位,启动电动机8将配重柱7升高进入循环锻造,下料转动杆131带动下料动盘132转动的同时,下料转动杆131带动下料抵板134转动,下料抵板134转动远离第二下料孔13,下料抵板134上锻造后的轴承套圈掉落进入水箱14内,由于拨动条136与下料抵板
134错位设置,下料转动杆131带动拨动条136转动,拨动条136转动将上一个轴承套圈移动,防止轴承套圈掉落时砸到上一个轴承套圈。
4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工作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工作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架(3),所述滑轮架(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滑轮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滑轮(4),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绳索卷筒(5),所述绳索卷筒(5)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拉升绳索(6),所述拉升绳索(6)的外表面与定滑轮(4)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拉升绳索(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柱(7),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8),所述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与绳索卷筒(5)的一端之间通过脱离机构(120)传动连接,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连通有导向管(9),所述导向管(9)的一端连通有导向斗(10),所述导向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盘(11),所述定盘(11)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斗(10)相适配的第一下料孔(12),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管(9)相适配的第二下料孔(13),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4),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设置有下料机构(130),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设置有间歇机构(1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130)包括下料转动杆(131),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通过轴承与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下料转动杆(131)的一端贯穿定盘(11)并固定连接有下料动盘(132),所述定盘(11)的顶部与下料动盘(13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动盘(132)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下料孔(12)相适配的放置孔(133),所述下料转动杆(131)的另一端贯穿工作板(2)并与水箱(1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下料孔(13)相适配的下料抵板(134),所述下料抵板(134)的顶部与工作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35),所述加强杆(135)的一端与下料抵板(13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且位于水箱(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拨动条(136),所述拨动条(136)的数量设置有四个,所述拨动条(136)与下料抵板(134)错位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机构(140)包括间歇转动杆(141),所述间歇转动杆(141)的一端与工作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间歇转动杆(1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间歇圆板(142),所述间歇圆板(1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间歇月牙板(143),所述下料转动杆(131)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间歇月牙板(143)相适配的间歇弧形板(14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圆板(142)的顶部且位于间歇月牙板(143)的凹口处固定连接有间歇联动柱(145),所述间歇弧形板(144)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间歇联动柱(145)相适配的间歇联动槽(14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16),所述侧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伸缩杆(17),所述挤压伸缩杆(17)的数量设置有四个,所述侧板(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橡胶板(18),所述挤压伸缩杆(17)的外表面与第一橡胶板(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板(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橡胶板(19),所述挤压伸缩杆(17)的一端与第二橡胶板(19)的一侧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机构(120)包括脱离伸缩杆(121),所述脱离伸缩杆(121)的外表面与侧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花键轴(123),所述第一花键轴(12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脱离花键轴套(12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花键轴套(12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轴(125),所述第二花键轴(125)的一端与绳索卷筒(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脱离花键轴套(124)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脱离推板(122),所述脱离伸缩杆(121)的一端与脱离推板(1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联动转动杆(15),所述脱离花键轴套(124)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脱离第一锥齿轮(126),所述联动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脱离第一锥齿轮(126)相适配的脱离第二锥齿轮(127),所述间歇转动杆(141)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间歇第一锥齿轮(147),所述联动转动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间歇第一锥齿轮(147)相适配的间歇第二锥齿轮(148)。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拉升,启动电动机(8)带动第一花键轴(123)使脱离花键轴套(124)转动,脱离花键轴套(124)带动第二花键轴(125)使绳索卷筒(5)转动,绳索卷筒(5)转动将拉升绳索(6)缠绕在绳索卷筒(5)上,经过定滑轮(4)的变向,拉升绳索(6)缩短带动配重柱(7)上升,完成配重柱(7)的升高;步骤二:固定,启动挤压伸缩杆(17)带动第二橡胶板(19)靠近第一橡胶板(18),第二橡胶板(19)挤压拉升绳索(6)与第一橡胶板(18)紧密接触,从而将拉升绳索(6)固定;步骤三:脱离,启动脱离伸缩杆(121)带动脱离推板(122)使脱离花键轴套(124)移动,脱离花键轴套(124)远离第二花键轴(125),从而脱离第二花键轴(125),同时脱离花键轴套(124)带动脱离第一锥齿轮(126)移动,脱离第一锥齿轮(126)与脱离第二锥齿轮(127)啮合,完成与绳索卷筒(5)的脱离;步骤四:下料,将轴承套圈放置在放置孔(133)内,启动电动机(8)带动第一花键轴(123)带动脱离花键轴套(124)使脱离第一锥齿轮(126)转动,脱离第一锥齿轮(126)带动脱离第二锥齿轮(127)使联动转动杆(15)转动,联动转动杆(15)带动间歇第二锥齿轮(148)使间歇第一锥齿轮(147)转动,间歇第一锥齿轮(147)带动间歇转动杆(141)使间歇圆板(142)转动,间歇圆板(142)带动间歇月牙板(143)转动,由于间歇月牙板(143)的限位,间歇弧形板(144)静止不动,同时间歇圆板(142)带动间歇联动柱(145)转动,当间歇联动柱(145)进入间歇联动槽(146)内时,间歇联动柱(145)继续转动带动间歇弧形板(144)转动,间歇弧形板(144)带动下料转动杆(131)转动,下料转动杆(131)带动下料动盘(132)转动,当放置孔(133)与第一下料孔(12)吻合时,放置孔(133)内的轴承套圈依次通过第一下料孔(12)、导向斗(10)、导向管(9)和第二下料孔(13)落在下料抵板(134)的顶部,从而完成下料;步骤五:锻造,启动挤压伸缩杆(17)带动第二橡胶板(19)远离第一橡胶板(18),从而将拉升绳索(6)松动,同时绳索卷筒(5)未与电动机(8)连接,配重柱(7)由于重力产生自由落体,配重柱(7)依次通过放置孔(133)、第一下料孔(12)、导向斗(10)、导向管(9)和第二下料孔(13)砸向下料抵板(134)顶部的轴承套圈,同理将电动机(8)复位,启动电动机(8)将配重柱(7)升高进入循环锻造;步骤六:冷却,下料转动杆(131)带动下料动盘(132)转动的同时,下料转动杆(131)带
动下料抵板(134)转动,下料抵板(134)转动远离第二下料孔(13),下料抵板(134)上锻造后的轴承套圈掉落进入水箱(14)内,由于拨动条(136)与下料抵板(134)错位设置,下料转动杆(131)带动拨动条(136)转动,拨动条(136)转动将上一个轴承套圈移动,防止轴承套圈掉落时砸到上一个轴承套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锻造装置及方法,涉及轴承套圈锻造技术领域;改善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而本发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工作板,所述底板与工作板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滑轮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绳索卷筒,所述绳索卷筒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拉升绳索,所述拉升绳索的外表面与定滑轮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本发明通过导向管对轴承套圈进行限位,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通过电动机的设置,可以自动将配重柱提升,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对轴承套圈进行敲击,自动化设计,节省一定量的劳动力。节省一定量的劳动力。节省一定量的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
史冬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万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