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人们的救助主要依赖于医院或者救护车,随着人们对医疗急救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中配备了各式各样的急救设施,如急救药箱、轮椅、担架、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但大多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看管,使用简单的箱体容器和普通锁匙进行管理,数据统计和维护起来都很麻烦,实际用户使用起来也会遇到各种不便。
3.同时,目前所配置的急救箱大多比较单一,领取、归还等使用流程依靠人工进行维护,容易出错,难以有效管理和准确统计物品使用情况,而有些自助的急救站因为功能的限制,救治效率不高,管理也较为麻烦。为此,人们希望到更好的救援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包括:急救站和分别与急救站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还相互通讯连接;所述急救站包括内设置有急救用品的急救柜,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处理器模块、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呼救交互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和呼救交互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急救站位置;所述急救用品,包含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担架、急救包。
6.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扫二维码、扫脸、扫身份证或者ic卡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识别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紧急手动开锁机构,用于紧急时刻手动打开急救柜柜门,实现一键取物;所述自动开锁机构,用于接受处理器模块的指令而将急救柜柜门自动开启;所述摄像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急救站前情况的视频,这可以更好地方便志愿者以及管理员了解现场的情况,大大增加救助的效率,对于物品管理也有非常好的追溯效果;所述呼救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电话或视频向110、119、120、志愿者或管理员进行呼救以取得急救服务或医疗救助,所述呼救交互模块上,设有一键呼救键;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接受呼救信息、收集用户开启急救柜柜
门后一定时间内如2分钟内急救站前的情况视频,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交互,以及控制自动开锁机构动作;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志愿者信息并将求救信息传递给指定人和医疗机构,其中指定人包括用户紧急联系人、志愿者以及管理员,并生成急救物品领用、归还的信息数据,以及对急救站物品、志愿者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注册用户信息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数据建档保存,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紧急联系人。
7.作为优选,所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上设置有rfid位置追踪卡。
8.作为优选,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展示屏模块,用于展示急救知识、广告或政务信息,如便民通讯、疫情防控、医保服务、法制宣传、健康知识、企业安全、招聘信息等内容,所述展示屏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
9.作为优选,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自动售卖模块,用于常用医用物品免费领取或售卖,所述自动售卖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
10.作为优选,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感应照明灯和柜体开启报警器,所述感应照明灯和柜体开启报警器均与处理器模块相连。
11.作为优选,所述后台服务器上还包括:地图数据库,用于在地图上显示各急救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开放接口供用户查询;教学数据库,用于存储基本急救知识并开放接口供用户查询。更优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包括:区域医疗数据库,用于存储区域内医院信息;动态志愿者数据库,用于实时提供周边志愿者动态信息。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注册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紧急联系人;2)、后台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存储;3)、当需要医疗救助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急救站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其中求救信息包括用户当前位置信息,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如2分钟内急救站前的情况视频也会一并传递给志愿者和管理员;4)、后台服务器将求救信息传递给指定人和医疗机构,其中指定人包括用户紧急联系人、志愿者以及管理员;医疗机构包括医院或者120急救车等,医疗机构或120急救车可通过医疗大数据获取患者以往病历以早期获知救助方向或救助禁忌,帮助提高救治成功率。
13.5)、施救者自己或在呼救后获得的远程电话或视频的医疗指导下通过急救站获取急救用品并进行施救。
14.作为优选,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a .用户通过接入后台服务器,接入后台数据;b .用户根据需要查询指定区域内的急救站和医疗机构的位置分布,以及对应的目标的信息。
15.作为优选,所述使用方法中急救站急救物品使用以及归还流程为:物品领取流程,包括按下领取按钮-点击物品领用-选择领取方式,包括二维码领取、刷脸领取和身份证领取,其中二维码包括扫描二维码完成操作,刷脸通过扫描面部获取身份信息完成操作,身份证通过刷取身份证获取身份信息完成操作;
物品归还流程,包括点击归还物品按钮-选择归还方式,包括二维码归还、刷脸归还和身份证归还,其中二维码包括扫描二维码,选择归还物品按钮,操作完成,刷脸包括扫描面部获取身份信息,选择归还物品按钮,操作完成,身份证通过刷取身份证获取身份信息,在感应区刷身份证,识别完成后选择归还物品,完成操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急救站可以实现无人值守24小时独立自主运行,用户可根据需要在急救站上自主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实现远程电话或视频呼救和急救物品的领用或归还,尤其包括一键取物以及一键呼救,救助成功率大大提高;急救站会将相应信息主动反馈给后台服务器,实时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不但监控救助过程,也监控急救站内物品使用情况,可及时通知运维人员补充物品和维护,保障急救站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急救站相关功能,突破了传统的需人员看管的急救站模式,可通过扫一扫、刷脸识别以及证件识别等多元化领取方式,轻松、便捷、快速实现急救物品的领用、归还,进一步提高自救、互救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急救站的系统结构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aed存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手机上的app借物交互界面展示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手机上的app购物交互界面展示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手机上的app呼救交互界面展示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手机上的app查询急救站位置交互界面展示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手机上的app急救知识交互界面展示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员手机上的app登录、管理交互界面展示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展示屏中政务信息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12所示,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包括:急救站和分别与急救站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还相互通讯连接;所述急救站包括内设置有急救用品的急救柜,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处理器模块、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呼救交互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和呼救交互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急救站位置;
所述急救用品,包含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担架、急救包。
20.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扫二维码、扫脸、扫身份证或者ic卡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识别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紧急手动开锁机构,用于紧急时刻手动打开急救柜柜门,实现一键取物,本实施例中,所述紧急手动开锁机构如图4中的紧急开关;所述自动开锁机构,用于接受处理器模块的指令而将急救柜柜门自动开启;所述摄像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如2分钟内急救站前情况的视频,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记录模块如图4的摄像头;所述呼救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电话或视频向110、119、120、志愿者或管理员进行呼救以取得急救服务或医疗救助,所述呼救交互模块上,设有一键呼救键;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接受呼救信息、收集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如两分钟内急救站前的情况视频,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交互,以及控制自动开锁机构动作;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志愿者信息并将求救信息传递给指定人和医疗机构,其中指定人包括用户紧急联系人、志愿者以及管理员,并生成急救物品领用、归还的信息数据,以及对急救站物品、志愿者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注册用户信息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数据建档保存,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紧急联系人。
21.所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上设置有rfid位置追踪卡。
22.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展示屏模块,如图13所示,用于展示急救知识、广告或政务信息,如便民通讯、疫情防控、医保服务、法制宣传、健康知识、企业安全、招聘信息等内容,所述展示屏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展示屏模块如图4中的展示屏。
23.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自动售卖模块,用于常用医用物品免费领取或售卖,所述自动售卖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
24.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感应照明灯和柜体开启报警器,所述感应照明灯和柜体开启报警器均与处理器模块相连。
25.所述后台服务器上还包括:地图数据库,用于在地图上显示各急救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开放接口供用户查询;教学数据库,用于存储基本急救知识并开放接口供用户查询。更优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包括:区域医疗数据库,用于存储区域内医院信息;动态志愿者数据库,用于实时提供周边志愿者动态信息。
26.上述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注册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紧急联系人;2)、后台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存储;3)、当需要医疗救助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急救站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其中求救信息包括用户当前位置信息,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如2分钟内急救站前的情况视频也会一并传递给志愿者和管理员;4)、后台服务器将求救信息传递给指定人和医疗机构,其中指定人包括用户紧急联系人、志愿者以及管理员;医疗机构包括医院或者120急救车等,医疗机构或120急救
车可通过医疗大数据获取患者以往病历以早期获知救助方向或救助禁忌,帮助提高救治成功率;5)、施救者自己或在呼救后获得的远程电话或视频的医疗指导下通过急救站获取急救用品并进行施救。
27.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a .用户通过接入后台服务器,接入后台数据;b .用户根据需要查询指定区域内的急救站和医疗机构的位置分布,以及对应的目标的信息。
28.所述使用方法中急救站急救物品使用以及归还流程为:物品领取流程,包括按下领取按钮-点击物品领用-选择领取方式,包括二维码领取、刷脸领取和身份证领取,其中二维码包括扫描二维码完成操作,刷脸通过扫描面部获取身份信息完成操作,身份证通过刷取身份证获取身份信息完成操作;物品归还流程,包括点击归还物品按钮-选择归还方式,包括二维码归还、刷脸归还和身份证归还,其中二维码包括扫描二维码,选择归还物品按钮,操作完成,刷脸包括扫描面部获取身份信息,选择归还物品按钮,操作完成,身份证通过刷取身份证获取身份信息,在感应区刷身份证,识别完成后选择归还物品,完成操作。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急救站和分别与急救站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还相互通讯连接;所述急救站包括内设置有急救用品的急救柜,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处理器模块、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呼救交互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和呼救交互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急救站位置;所述急救用品,包含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担架、急救包。2.所述身份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扫二维码、扫脸、扫身份证或者ic卡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识别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紧急手动开锁机构,用于紧急时刻手动打开急救柜柜门;所述自动开锁机构,用于接受处理器模块的指令而将急救柜柜门自动开启;所述摄像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急救站前情况的视频;所述呼救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电话或视频向110、119、120、志愿者或管理员进行呼救以取得急救服务或医疗救助,所述呼救交互模块上,设有一键呼救键;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接受呼救信息、收集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急救站前的情况视频,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交互,以及控制自动开锁机构动作;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志愿者信息并将求救信息传递给指定人和医疗机构,其中指定人包括用户紧急联系人、志愿者以及管理员,并生成急救物品领用、归还的信息数据,以及对急救站物品、志愿者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注册用户信息并上传到后台服务器数据建档保存,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紧急联系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上设置有rfid位置追踪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展示屏模块,所述展示屏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自动售卖模块,用于常用医用物品免费领取或售卖,所述自动售卖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感应照明灯和柜体开启报警器,所述感应照明灯和柜体开启报警器均与处理器模块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上还包括:地图数据库,用于在地图上显示各急救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开放接口供用户查询;教学数据库,用于存储基本急救知识并开放接口供用户查询。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的使用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注册用户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紧急联系人;2)、后台服务器接收注册用户信息,进行存储;3)、当需要医疗救助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急救站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求救信息,其中求救信息包括用户当前位置信息,用户开启急救柜柜门后一定时间内急救站前的情况视频也会一并传递给志愿者和管理员;4)、后台服务器将求救信息传递给指定人和医疗机构,其中指定人包括用户紧急联系人、志愿者以及管理员;5)、施救者自己或在呼救后获得的远程电话或视频的医疗指导下通过急救站获取急救用品并进行施救。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优选,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a .用户通过接入后台服务器,接入后台数据;b .用户根据需要查询指定区域内的急救站和医疗机构的位置分布,以及对应的目标的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中急救站急救物品使用以及归还流程为:物品领取流程,包括按下领取按钮-点击物品领用-选择领取方式,包括二维码领取、刷脸领取和身份证领取,其中二维码包括扫描二维码完成操作,刷脸通过扫描面部获取身份信息完成操作,身份证通过刷取身份证获取身份信息完成操作;物品归还流程,包括点击归还物品按钮-选择归还方式,包括二维码归还、刷脸归还和身份证归还,其中二维码包括扫描二维码,选择归还物品按钮,操作完成,刷脸包括扫描面部获取身份信息,选择归还物品按钮,操作完成,身份证通过刷取身份证获取身份信息,在感应区刷身份证,识别完成后选择归还物品,完成操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急救站和分别与急救站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之间还相互通讯连接;所述急救站包括内设置有急救用品的急救柜,所述急救柜上还设有处理器模块、定位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紧急手动开锁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摄像记录模块、呼救交互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后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本发明的物联网智能型全民自救互救系统,急救站可以实现无人值守24小时独立自主运行,用户可根据需要在急救站上自主操作,根据用户操作,实现快速远程呼救和急救物品进行领用或归还,进一步提高自救、互救效率。互救效率。互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李全兴 吴江华 蒋靓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阴万事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3

技术公布日:

2022/12/22

本文发布于:2022-12-31 00:4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8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急救站   模块   用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