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转底炉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底炉炉墙
锚固砖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转底炉处理技术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冶金含金属尘泥处理技术,通过将含金属尘泥制成球团,烘干后送入转底炉,在炉内高温(超过1200℃)条件下将球团还原为金属化球团,转底炉炉内的各区段的还原温度必须保持稳定。因此,转底炉炉内耐材的砌筑施工质量,对球团还原过程以及还原后金属化球团的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转底炉炉顶、炉墙、炉底均有大量耐材砌筑施工,其中炉墙耐材包括陶瓷纤维板、黏土砖、浇注料等,耐材砌筑的施工工艺较为繁琐,且炉墙浇筑料施工前,必须将陶瓷纤维板、锚固砖等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以防止锚固砖等在浇注料施工时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炉内耐材的砌筑质量。
3.转底炉常规的铁丝、木楔等绑扎固定的方式不仅步骤繁琐且固定效果不佳。炉墙浇筑料施工过程中易造成锚固砖偏移甚至脱落。因此,发明一种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对保证炉墙耐材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用于在浇筑料施工前对锚固砖进行固定。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炉墙上的定位管以及与
所述定位管相连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锚固砖相连。所述固定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
立杆、第一
横杆、第二立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三立杆相连,所述第二立杆与第三立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及第三立杆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空间垂直,所述锚固砖上开有间距与所述两根第三立杆间距相配的定位孔。
6.进一步地,所述两根第三立杆之间的间距为锚固砖宽度的1/3~1/2。
7.进一步地,所述两根第三立杆以所述第二立杆为轴线中心对称。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杆、第一横杆、第二立杆、第二横杆及第三立杆的外径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杆的外径与所述定位管的内径相配。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且可采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废旧钢管、废旧钢筋制作,成本低廉。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用于炉墙锚固砖的固定,可保证浇筑料施工过程中锚固砖的稳定。具有安全、实用、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安装示意图。
14.其中,1、定位管;2、固定架;2-1、第一立杆;2-2、第一横杆;2-3、第二立杆;2-4、第二横杆;2-5、第三立杆;3、炉墙;4、锚固砖。
15.各图中相同标记代表同一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炉墙3上的定位管1以及与所述定位管1相连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与锚固砖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立杆2-1、第一横杆2-2、第二立杆2-3及第二横杆2-4,所述第二横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三立杆2-5相连,所述第二立杆2-3与第三立杆2-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立杆2-1、第二立杆2-3及第三立杆2-5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横杆2-2与第二横杆2-4空间垂直。
18.所述锚固砖4上开有间距与所述两根第三立杆2-5间距相配的定位孔。所述两根第三立杆2-5之间的间距为锚固砖4宽度的1/3~1/2。所述两根第三立杆2-5以所述第二立杆2-3为轴线中心对称,以保证固定架2的结构稳定性。
19.所述第一横杆2-2的长度根据设计中锚固砖4定位孔与炉墙3的距离决定。
20.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管1可通过现场的废旧钢管制作,固定架2可通过现场的废旧钢筋制作,所述第一立杆2-1、第一横杆2-2、第二立杆2-3、第二横杆2-4及第三立杆2-5采用相同外径的管材。所述第一立杆2-1的外径与所述定位管1的内径相配。所述第一立杆2-1、第一横杆2-2、第二立杆2-3、第二横杆2-4及第三立杆2-5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因此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21.使用时,先通过测量定位,确定炉墙3部位锚固砖4的安装位置,以固定的间距将定位管1焊接在炉墙3上;随后将制作完成的固定架2一端的第一立杆2-1插入所述定位管1中;最后将锚固砖4安装到固定架2另一端的第三立杆2-5上,使锚固砖4得到固定。
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且可采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废旧钢管、废旧钢筋制作,成本低廉。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用于炉墙锚固砖的固定,可保证浇筑料施工过程中锚固砖的稳定。具有安全、实用、高效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炉墙(3)上的定位管(1)以及与所述定位管(1)相连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与锚固砖(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立杆(2-1)、第一横杆(2-2)、第二立杆(2-3)及第二横杆(2-4),所述第二横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三立杆(2-5)相连,所述第二立杆(2-3)与第三立杆(2-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立杆(2-1)、第二立杆(2-3)及第三立杆(2-5)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横杆(2-2)与第二横杆(2-4)空间垂直,所述锚固砖(4)上开有间距与所述两根第三立杆(2-5)间距相配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第三立杆(2-5)之间的间距为锚固砖(4)宽度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第三立杆(2-5)以所述第二立杆(2-3)为轴线中心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2-1)、第一横杆(2-2)、第二立杆(2-3)、第二横杆(2-4)及第三立杆(2-5)的外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2-1)的外径与所述定位管(1)的内径相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底炉炉墙锚固砖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炉墙上的定位管以及与所述定位管相连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锚固砖相连。所述固定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立杆、第一横杆、第二立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三立杆相连,所述第二立杆与第三立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及第三立杆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空间垂直,所述锚固砖上开有间距与所述两根第三立杆间距相配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且可采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废旧钢管、废旧钢筋制作,成本低廉。将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用于炉墙锚固砖的固定,可保证浇筑料施工过程中锚固砖的稳定。具有安全、实用、高效的特点。效的特点。效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
李俊峰 刘晓伟 魏渊博 王新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1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