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鱿鱼自动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鱿鱼自动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2.鱿鱼也称柔鱼、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贫血,且肉质鲜美,烹饪方法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3.新鲜鱿鱼在制成成品前,需要将头部、鳍部(俗称鱿鱼耳)、触足、内脏等部分进行分解处理,而目前行业内并无相关自动化生产设备,专利cn203015751u公开了一种鱿鱼分解加工装置,包括支架、倾斜放片槽、工作台、原料筐支架、进水管、球形出水管以及鱿鱼耳朵投递口等结构,其使用过程如下:
4.1、去耳:左手拇指、中指握住耳朵,使用道具去除耳朵后,直接放在左手鱿鱼耳朵投递口处,此时耳朵直接进入到承接筐内;
5.2、开片:右手拿刀,从尾部到头部将鱼片剖开;
6.3、放刀:刀具放在鱼中上方;
7.4、去头、去脏:左手压住片,右手掏脏,将脏摔到右侧脏筒内,立即右手去头,将头丢至身后;
8.5、投片:将片投至倾斜放片槽内。
9.整个过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并未实现真正的自动化,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包括机架、鱿鱼传送机构、下料传送机构、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所述鱿鱼传送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料传送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鱿鱼传送机构下侧,所述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沿鱿鱼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按压机构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内脏清理机构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组件、第一转轴、第一按压件、第二转轴以及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一传动轮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传动轮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一按压件,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按压件。
12.进一步地,所述切耳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料传送机构上方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前端设有喇叭型入口,所述喇叭型入口的末端设有切割刃。
13.进一步地,所述开膛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刀片以及第一刀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刀套通过第一连接板设置在鱿鱼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刀片设置在第一刀套内并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套下方设有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刀套两侧且向外倾斜的挡片。
15.进一步地,所述内脏清理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组件、第三转轴、清理单元、第四转轴以及清理毛刷,所述第二传动轮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轮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清理单元,所述第四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清理毛刷。
16.进一步地,所述分割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二刀片,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与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刀片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17.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缸两侧的夹块,所述夹块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
18.进一步地,还包括纵切机构,所述纵切机构包括第二直线模组、第三驱动电机以及第三刀片,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刀片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侧面位于下料传送机构的末端设有第一下料口,所述机架的末端设有第二下料口。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发明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通过鱿鱼传送机构依次将鱿鱼传送至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并进行相应的切耳、开膛、清理内脏、分割等操作,鱿鱼耳、内脏、头部从第一下料口排出,触足从第二下料口排出,从而完成鱿鱼的自动分解,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填补了行业空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施例中鱿鱼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施例中下料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施例中按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施例中切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施例中开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施例中内脏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施例中分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施例中纵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10-机架;
35.20-鱿鱼传送机构;21-驱动电机;22-驱动链轮;23-传送链条;24-鱿鱼固定单元;241-盒体;242-支撑臂;243-触足定位凹槽;244-分割槽;25-传动链条;
36.30-下料传送机构;31-下料驱动电机;32-传送带;33-传动辊;
37.40-按压机构;41-第一传动轮;42-第一转轴;43-第一按压件;44-第二转轴;45-第二按压件;46-传动带轮一;47-传动带轮二;48-传动带轮三;49-传动带一;410-第一连接块;411-第一销轴;412-第一弹簧;
38.50-切耳机构;51-分隔板;52-切割刃;
39.60-夹持机构;61-驱动气缸;62-夹臂;63-活塞杆;64-活动腔;65-销轴一;66-连接片;67-销轴二;68-缺口;
40.70-开膛机构;71-第一驱动电机;72-第一刀片;73-第一刀套;74-第一连接板;75-挡片;
41.80-内脏清理机构;81-第二传动轮;82-第三转轴;83-清理单元;84-第四转轴;85-清理毛刷;86-传动带轮四;87-传动带轮五;88-传动带轮六;89-传动带二;
42.90-分割机构;91-第一直线模组;92-第二驱动电机;93-第二刀片;94-第二连接板;95-第二刀套;
43.100-纵切机构;101-第二直线模组;102-第三驱动电机;103-第三刀片;104-第三连接板;105-第三刀套;
44.110-第一下料口;
45.120-第二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7.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8.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49.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包括机架10、鱿鱼传送机构20、下料传送机构30、按压机构40、切耳机构50、夹持机构60、开膛机构70、内脏清理机构80、分割机构90以及纵切机构100。
51.鱿鱼传送机构20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10上,鱿鱼传送机构20包括传送驱动电机21、驱动链轮22、传送链条23以及鱿鱼固定单元24,传送驱动电机21设置在机架10一端并通过传动链条25与驱动链轮22连接,机架10两端各设有一组驱动链轮22,传送链条23与两端
的驱动链轮22传动连接,鱿鱼固定单元24沿横向间隔设置在传送链条23上。
52.按压机构40、切耳机构50、夹持机构60、开膛机构70、内脏清理机构80、分割机构90以及纵切机构100均设置在机架10上,且沿鱿鱼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53.机架10的侧面位于下料传送机构30的末端设有第一下料口110,机架10上位于鱿鱼传送机构20的末端位置设有第二下料口120。
54.如图2所示,鱿鱼固定单元24包括盒体241、支撑臂242以及触足定位凹槽243,所述盒体241两侧通过支撑臂242与传送链条23固定连接,触足定位凹槽243设置在盒体241内,盒体241末端还设有分割槽244。鱿鱼沿纵向放置在鱿鱼固定单元24上,其中鱿鱼的触足部分位于盒体241内,头部位于盒体241外部并通过下方的下料传送机构30承托,鱿鱼头部与触足的连接处卡在分割槽244内。
55.下料传送机构30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10上且位于鱿鱼传送机构20下侧,如图3所示,下料传送机构30包括下料驱动电机31、传送带32以及传动辊33,下料驱动电机31设置在机架10一侧,传送带32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10上,机架10两端各设有一传动辊33,传送带32与两侧的传动辊33传动连接,下料驱动电机31与其中一传动辊33传动连接。
56.如图4所示,按压机构40包括第一传动轮41、第一传动组件、第一转轴42、第一按压件43、第二转轴44以及第二按压件45,第一传动轮41与鱿鱼传送机构20的传送链条23同步传动连接。
57.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带轮一46、传动带轮二47、传动带轮三48以及传动带一49,第一传动轮41与传动带轮一46同轴连接,传动带轮一46、传动带轮二47以及传动带轮三48通过传动带一49同步传动连接,第一转轴42两端分别连接传动带轮二47和第一按压件43,第二转轴44两端分别连接传动带轮三48和第二按压件45。
58.第一转轴42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块410,第一按压件43通过第一销轴411与第一连接块410转动连接,第一按压件43的上端通过第一弹簧412与第一连接块410的上端连接。
59.第二按压件45和第二转轴44的连接方式与上述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60.传送链条23带动第一传动轮41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转轴42和第二转轴4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按压件43和第二按压件45周期性地转动,实现对鱿鱼的按压动作。其中,第一按压件43和第二按压件45均为弧形的薄片状结构。
61.如图5所示,切耳机构50包括设置在传送带32上方的分隔板51,分隔板51前端设有喇叭型入口,喇叭型入口的末端设有切割刃52。分隔板51与传送带32之间设有能够容纳鱿鱼鳍部通过的间隙,当鱿鱼跟随鱿鱼固定单元24通过分隔板51上方时,第二按压件45转动到分隔板51上方将鱿鱼头部按压在分隔板51上,鱿鱼鳍部沿喇叭型入口滑入分隔板51底部的间隙,鱿鱼头部从分隔板51经过,并通过切割刃52将鳍部与头部的连接处切断,鱿鱼头部继续跟随鱿鱼固定单元24向前输送,鱿鱼鳍部落在传送带32上,并从第一下料口110排出。
62.如图6所示,夹持机构60包括驱动气缸61以及设置在驱动气缸61两侧的夹臂62,夹臂62与驱动气缸61的活塞杆63传动连接。驱动气缸61底部设有活动腔64,活动腔64的两侧各设有一销轴一65,活塞杆63下端设有连接片66,连接片66两侧各设有一销轴二67;夹臂62的一端设有缺口68,夹臂62的一端与销轴一65转动连接,销轴二67可滑动地设置在缺口68内。
63.驱动气缸61的活塞杆63上下往复运动,通过销轴二67与缺口68滑动配合,实现两
侧夹臂62的内外摆动。当两侧的夹臂62运动到垂直位置时,两夹臂62并不完全合拢,二者之间具有容纳鱿鱼头部的间隙,以便将鱿鱼的头部聚拢起来,方便后续的开膛工作。
64.如图7所示,开膛机构7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71、第一刀片72以及第一刀套73,第一驱动电机71和第一刀套73通过第一连接板74设置在传送带32上方,第一刀片72设置在第一刀套73内并与第一驱动电机71传动连接。
65.第一刀套73下方设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刀套73两侧且向外倾斜的挡片75。
66.当鱿鱼跟随鱿鱼固定单元24运动到开膛机构70下方时,第一驱动电机71带动第一刀片72旋转,将鱿鱼头部的上侧面沿中间一分为二;随着鱿鱼继续向前输送,第一刀套73两侧的挡片75沿切缝将鱿鱼头部撑开,使其内脏完全暴露出来,方便后续的内脏清理工作。
67.如图8所示,内脏清理机构80包括第二传动轮81、第二传动组件、第三转轴82、清理单元83、第四转轴84以及清理毛刷85,第二传动轮81与鱿鱼传送机构20的传送链条23同步传动连接。
68.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带轮四86、传动带轮五87、传动带轮六88以及传动带二89,第二传动轮81与传动带轮四86同轴连接,传动带轮四86、传动带轮五87以及传动带轮六88通过传动带二89同步传动连接,第三转轴82两端分别连接传动带轮五87和清理单元83,第四转轴84两端分别连接传动带轮六88和清理毛刷85。其中,清理单元83为扇形结构。
69.传送链条23带动第二传动轮81同步转动,并进一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三转轴82和第四转轴84转动,进而带动清理单元83和清理毛刷85周期性地转动。当鱿鱼运动到内脏清理机构80下方时,清理单元83将内脏勾出并掉落到传送带32上,随后从第一下料口110排出;清理毛刷85对去除内脏后的头部内侧作进一步的清理。
70.如图9所示,分割机构90包括第一直线模组91、第二驱动电机92以及第二刀片93,第一直线模组91设置在机架10一侧,第一直线模组91与第二驱动电机92通过第二连接板94连接,第二刀片93与第二驱动电机92传动连接,第二刀片93外侧设有第二刀套95。
71.第二刀片93沿横向设置在鱿鱼传送机构20上方,第一直线模组91通过第二连接板94带动第二驱动电机92上下运动,当鱿鱼运动到第一下料口110上方时,第一直线模组91带动第二驱动电机92向下运动,将鱿鱼从头部与触足之间的连接处切断,头部掉落至第一下料口110,并沿第一下料口110排出设备外部。
72.如图10所示,纵切机构100包括第二直线模组101、第三驱动电机102以及第三刀片103,第二直线模组101设置在机架10一侧,第二直线模组101与第三驱动电机102通过第三连接板104连接,第三刀片103与第三驱动电机102传动连接,第三刀片103外侧设有第三刀套105。
73.第三刀片103沿纵向设置在鱿鱼传送机构20上方,当鱿鱼运动到纵切机构100下方时,第二直线模组101带动第三驱动电机102向下移动,使第三刀片103沿鱿鱼的触手根部纵向切开,然后跟随鱿鱼固定单元24掉落至第二下料口120,并沿第二下料口120排出设备外部。
74.本发明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通过鱿鱼传送机构20依次将鱿鱼传送至按压机构40、切耳机构50、夹持机构60、开膛机构70、内脏清理机构80、分割机构90以及纵切机构100,并进行相应的切耳、开膛、清理内脏、分割等操作,鱿鱼耳、内脏、头部从第一下料口110排出,
触足从第二下料口120排出,从而完成鱿鱼的自动分解,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填补了行业空白。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鱿鱼传送机构、下料传送机构、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所述鱿鱼传送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料传送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鱿鱼传送机构下侧,所述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沿鱿鱼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按压机构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内脏清理机构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组件、第一转轴、第一按压件、第二转轴以及第二按压件,所述第一传动轮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传动轮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一按压件,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按压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耳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料传送机构上方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前端设有喇叭型入口,所述喇叭型入口的末端设有切割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膛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刀片以及第一刀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刀套通过第一连接板设置在鱿鱼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刀片设置在第一刀套内并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套下方设有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刀套两侧且向外倾斜的挡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脏清理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组件、第三转轴、清理单元、第四转轴以及清理毛刷,所述第二传动轮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轮同步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清理单元,所述第四转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清理毛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二刀片,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与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刀片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气缸两侧的夹块,所述夹块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切机构,所述纵切机构包括第二直线模组、第三驱动电机以及第三刀片,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刀片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侧面位于下料传送机构的末端设有第一下料口,所述机架的末端设有第二下料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鱿鱼自动分解装置,包括机架、鱿鱼传送机构、下料传送机构、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沿鱿鱼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按压机构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内脏清理机构与鱿鱼传送机构同步传动连接。该装置通过鱿鱼传送机构依次将鱿鱼传送至按压机构、切耳机构、开膛机构、内脏清理机构以及分割机构,并进行相应的切耳、开膛、清理内脏、分割等操作,鱿鱼耳、内脏、头部从第一下料口排出,触足从第二下料口排出,从而完成鱿鱼的自动分解,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填补了行业空白。业空白。业空白。


技术研发人员:

蔡新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小利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4

技术公布日:

2022/12/1

本文发布于:2022-12-29 14:2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7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鱿鱼   机构   所述   转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