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骨粘合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骨粘合剂是骨科医疗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医用耗材,在某些特殊的骨科手术(如粉碎性骨折)中,需要将骨折的地方暴露出来,将骨粘合剂粘附于碎骨之上以促进其修复。然而,传统的骨粘合剂存在固化时间长的缺点,这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的效率并增加了患者的痛楚。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固化时间短的骨粘合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固化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取100-120重量份的β-磷酸三钙、30-35重量份的si稳定α-磷酸三钙、3-4重量份的光引发剂tepo和质量浓度为3-5%的na2hpo4溶液混合到注射器中,得到糊状的骨粘合剂。
5.优选地,所述na2hpo4溶液的体积为60-100ml。
6.优选地,所述糊状的骨粘合剂还包括纳米抗菌金属。
7.优选地,所述抗菌金属为ag、zn、cu中的一种或多种。
8.优选地,所述抗菌金属的用量为β-磷酸三钙的1-3wt%。
9.优选地,所述抗菌金属为zn。
10.优选地,所述抗菌金属的用量为β-磷酸三钙的2.7wt%。
11.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光固化骨粘合剂。
12.添加光引发剂可以加快骨粘合剂的固化速率,并且,随着引发剂的用量增加,缩短固化时间的效果越明显,与此同时,光引发剂会一定程度地降低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这可以看作是提高固化速率所带来的副作用。
13.另一方面,掺入纳米抗菌金属银、锌或铜可以赋予骨粘合剂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少量抗菌金属粒子的掺入对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影响不大。令人意外的是,在大量的试验中,发明人偶然发现当掺入2.7wt%的纳米zn时可以提高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如此,即可解决由于光引发剂的使用导致的生物相容性恶化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15.本发明使用的β-磷酸三钙和si稳定α-磷酸三钙由以下方法制备而得:
16.β-磷酸三钙的制备方法:配置0.9mm的丝素蛋白水溶液,将0.475g的(nh4)2hpo4加入到该溶液中搅拌均匀。同时配置0.3m cacl2溶液,将含有丝素蛋白的水溶液以1ml/min的速度滴加到cacl2溶液中,持续搅拌并用0.1m氨水保持溶液的ph值为9.5
±
0.5。反应1h后,
以500rpm/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将离心后的产品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于60℃下烘干6h,最后放入马弗炉中以880℃下烧结3h即可得到β-磷酸三钙粉体。
17.si稳定α-磷酸三钙的制备方法参照现有技术(nano-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 based on si-stabilizedα-tricalcium phosphate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 c》)。
18.实施例1
19.取100gβ-磷酸三钙、30g si稳定α-磷酸三钙、3g光引发剂tepo和80ml质量浓度为5%的na2hpo4溶液混合到注射器中,得到糊状物,而后将糊状物注射到容器内,在氮气保护下使其充分凝固。
20.实施例2
21.取100gβ-磷酸三钙、30g si稳定α-磷酸三钙、5g光引发剂tepo和80ml质量浓度为5%的na2hpo4溶液混合到注射器中,得到糊状物,而后将糊状物注射到容器内,在氮气保护下使其充分凝固。
22.实施例3
23.取100gβ-磷酸三钙、30g si稳定α-磷酸三钙、10g光引发剂tepo和80ml质量浓度为5%的na2hpo4溶液混合到注射器中,得到糊状物,而后将糊状物注射到容器内,在氮气保护下使其充分凝固。
24.对比例
25.取100gβ-磷酸三钙、30g si稳定α-磷酸三钙和80ml质量浓度为5%的na2hpo4溶液混合到注射器中,得到糊状物,而后将糊状物注射到容器内,在氮气保护下使其充分凝固。
26.接下来我们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的固化时间和生物相容性进行表征,具体方法如下:
27.生物相容性:通过溶血试验评价各样品的血液相容性,其原理在于:将样品与血液直接接触,测定红细胞膜破裂后释放的血红蛋白量,以检测各样品体外溶血程度。血红蛋白的吸收波长为545nm,可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8.(1)从健康家兔心脏采血100ml,加入2%草酸钾5ml,制成新鲜抗凝血。取抗凝血4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进行稀释。
29.(2)取3支硅化试管,一支试管装入试验样品和氯化钠注射液10ml,一支试管空白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10ml,另外一支试管空白作为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10ml蒸馏水。
30.(3)所有试管在37℃水浴中恒温30min,分别加入5ml抗凝兔血,并在37℃条件下保温60min。
31.(4)取试管上层清液,在54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每一样品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并取平均值。
32.溶血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33.溶血率(%)=(试样平均吸光度-阴性组吸光度)/(阳性组吸光度-阴性组吸光度)
×
100
34.固化时间:样品初步固化成型后将其悬挂于半空,30s内不发生形变或糊状物质滴落则认为其已经充分凝固。其中,各样品在固化时对其进行uv光照,光照强度为480mw/cm2。
35.各样品的固化时间及生物相容性数据如表1所示。
36.表1
37.编号固化时间/s溶血率/%实施例12547.1实施例21517.7实施例312710.2对比例4375.9
38.从表1可以看到,添加光引发剂可以加快骨粘合剂的固化速率,并且,随着引发剂的用量增加,缩短固化时间的效果越明显,与此同时,光引发剂会一定程度的降低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这可以看作是提高固化速率所带来的副作用。
39.进一步地,出于骨粘合剂抗菌性能的需求,本发明人分别向实施例2的骨粘合剂中掺入了纳米抗菌金属银、锌或铜(平均粒径为100nm),并进一步表征其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其中,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
40.选择菌液浓度为4
×
102cfu/ml的金黄葡萄球菌作为试验用菌液,分别取0.2ml试验用菌液滴加在样品表面,在37℃、相对湿度rh》90%的条件下,培养8h,然后取出样品进行活菌计数,并通过计数得到抗菌率。每个样品做5个平行试验。其中,抗菌率计算公式为:
41.r(%)=(a-b)/a
×
100
42.式中:r表示抗菌率;
43.a表示对照组(不含抗菌金属)平均回收菌数;
44.b表示实施例平均回收菌数。
45.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ag-1%”表示ag的掺入量为β-磷酸三钙质量的1%,其他样品以此类推。
46.表2
47.编号抗菌率/%溶血率/%ag-1%》997.5ag-2.7%》997.3ag-3%》997.6zn-1%91.28.1zn-2.7%》995.7zn-3%》997.5cu-1%93.87.6cu-2.7%》998.1cu-3%》998.2
48.从表2可以看到,掺入掺入纳米抗菌金属银、锌或铜可以赋予骨粘合剂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少量抗菌金属粒子的掺入对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影响不大。令人意外的是,在大量的试验中,发明人偶然发现当掺入2.7wt%的纳米zn时可以提高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如此即可解决由于光引发剂的使用导致的生物相容性恶化的问题。遗憾的是,这其中的原理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处便不再赘述。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固化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取100-120重量份的β-磷酸三钙、30-35重量份的si稳定α-磷酸三钙、3-4重量份的光引发剂tepo和质量浓度为3-5%的na2hpo4溶液混合到注射器中,得到糊状的骨粘合剂。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2hpo4溶液的体积为60-100ml。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糊状的骨粘合剂还包括纳米抗菌金属。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金属为ag、zn、cu中的一种或多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金属的用量为β-磷酸三钙的1-3wt%。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金属为zn。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金属的用量为β-磷酸三钙的2.7wt%。8.一种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光固化骨粘合剂。

技术总结


一种光固化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添加光引发剂可以加快骨粘合剂的固化速率,并且,随着引发剂的用量增加,缩短固化时间的效果越明显掺入掺入纳米抗菌金属银、锌或铜可以赋予骨粘合剂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少量抗菌金属粒子的掺入对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影响不大。令人意外的是,在大量的试验发现当掺入2.7wt%的纳米Zn时可以提高骨粘合剂的生物相容性,如此即可解决由于光引发剂的使用导致的生物相容性恶化的问题。容性恶化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朱剑熹 陈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1.03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

本文发布于:2022-12-28 19:2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74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粘合剂   磷酸   相容性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