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炸锅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
上盖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炸锅是一种采用电加热油炸食品的炊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炸锅已经成为厨房必备电器之一。
3.目前,公开号为cn201091523,公开日为2008年7月3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炸锅,其包括有上盖、锅体、发热管和内锅以及炸篮,内锅、发热管和炸篮依次设置在锅体里,内锅下部的水平面积小于上部的水平面积的台阶式结构。
4.其中电炸锅的上盖内往往安装有
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起到过滤的效果,同时还会设置观察窗,透过观察窗即可观察到锅体内的情况;但是在清理上盖上的油污时,由于过滤网位于上盖内,故而往往无法清理到位,最终就可能导致油污堵塞在过滤网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能够比较方便的拆装过滤网,从而比较方便的对其进行清理。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位于上盖本体内的过滤网、位于上盖本体内的观察窗,
所述上盖本体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过滤网嵌入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上盖本体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盖合在收纳槽上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安装盖的一侧铰接在收纳槽内壁上且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安装盖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呈v字形且一端与连接槽内壁固定的
弹片,所述弹片远离连接槽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凸出于连接槽的定位块,所述收纳槽内壁上开设有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块回缩入连接槽内的驱动件。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开设在安装盖上表面且与收纳槽相通的腰型孔、嵌入在腰型孔内的推动杆、设置在推动杆下端且抵触在弹片靠近定位块一侧外壁上的导轮。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杆上端设置有推动块。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远离弹片的一端呈圆弧形。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周侧设置有加强圈。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当需要取出过滤网时,通过驱动件带动定位块回缩入连接槽内,且弹片的两端被压缩,此时定位块即可与定位槽脱离,随后即可向上转动安装盖,从而取出收纳槽内的过
滤网,此时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拆装过滤网,从而比较方便的对其进行清理;
14.而清理完毕后,将安装盖再次盖在收纳槽上,通过弹片的弹性恢复力带动定位块凸出于连接槽,随后定位块即可嵌入在定位槽内,此时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即可将安装盖限位在收纳槽内;
15.2.通过移动推动杆即可带动导轮沿着腰型孔进行移动,此时导轮即可抵紧在弹片靠近定位块一侧的外壁上,通过导轮对弹片施加的压力,即可使得弹片被压缩,随后定位块即可回缩入连接槽内;
16.而松开推动杆后,利用弹片的弹性恢复力即可带动导轮朝向反方向移动,随后弹片上的定位块即可再次凸出于连接槽;
17.3.利用推动杆上端设置的推动块,通过推动块即可比较方便的带动推动杆移动;
18.4.当需要带动推动块移动时,利用推动块的上表面开设的防滑条纹,手指按压在推动块上表面上后,防滑条纹即可增大摩擦力,从而有利于手指稳定的带动推动块移动;
19.5.利用定位块远离弹片的一端呈圆弧形,此时即可有利于定位块流畅的嵌入在定位槽内;
20.6.利用过滤网的周侧设置的加强圈,加强圈即可增加过滤网的结构强度,避免过滤网发生形变后影响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盖、安装块和弹片之间的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块、连接槽、弹片和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局部剖视图。
25.附图标记:1、上盖本体;11、收纳槽;111、定位槽;12、条形孔;2、过滤网;21、加强圈;3、观察窗;4、安装盖;41、透气孔;42、安装块;421、连接槽;5、弹片;51、定位块;6、驱动件;61、腰型孔;62、推动杆;621、推动块;622、防滑条纹;63、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参照图1、图2,该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1、位于上盖本体1内的过滤网2、位于上盖本体1内的观察窗3,其中上盖本体1的上表面处开设有收纳槽11,过滤网2即可嵌入在收纳槽11内,且过滤网2的周侧焊接有加强圈21,而收纳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12;同时上盖本体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盖合在收纳槽11上的安装盖4,而安装盖4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41。
28.参照图1、图3、图4,安装盖4的一侧铰接在收纳槽11内壁上且另一侧一体设置有安装块42,此时安装盖4即可翻转连接在收纳槽11处,其中安装块42远离安装盖4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421,而连接槽421内设置有弹片5,同时弹片5呈v字形且一端与连接槽421内壁粘结固定,而弹片5远离连接槽421内壁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定位块51,且定位块51凸出于连接槽421,而定位块51远离弹片5的一端呈圆弧形;其中收纳槽11内壁上开设有供定位块51嵌入的定位槽111,且定位槽111呈长条形。
29.参照图1、图3、图4,安装盖4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块51回缩入连接槽421内的驱动件6,该种驱动件6包括腰型孔61、推动杆62和导轮63,其中腰型孔61开设在安装盖4上表面且与收纳槽11相通,而推动杆62则是嵌入在腰型孔61内,且推动杆62的外径与腰型孔61的宽度相等,同时导轮63转动连接在推动杆62下端且抵触在弹片5靠近定位块51一侧的外壁上;其中推动杆62上端焊接有推动块621,而推动块621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622。
30.原理:当需要取出过滤网2时,按压推动块621从而带动导轮63沿着腰型孔61进行移动,此时导轮63即可抵紧在弹片5靠近定位块51一侧的外壁上,通过导轮63对弹片5施加的压力,即可使得弹片5被压缩,随后定位块51即可回缩入连接槽421内,此时定位块51即可与定位槽111脱离,随后即可向上转动安装盖4,从而取出收纳槽11内的过滤网2,此时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拆装过滤网2,从而比较方便的对其进行清理。
31.而清理完毕后,将清理完的过滤网2放入收纳槽11内,再次按压推动块621使得定位块51回缩入连接槽421内,当安装盖4盖在收纳槽11上后,松开推动杆62后,利用弹片5的弹性恢复力即可带动导轮63朝向反方向移动,随后弹片5上的定位块51即可再次凸出于连接槽421,使得定位块51嵌入在定位槽111内,此时通过定位块51与定位槽111即可将安装盖4限位在收纳槽11内。
3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1)、位于上盖本体(1)内的过滤网(2)、位于上盖本体(1)内的观察窗(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本体(1)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过滤网(2)嵌入的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12),所述上盖本体(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盖合在收纳槽(11)上的安装盖(4),所述安装盖(4)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41),所述安装盖(4)的一侧铰接在收纳槽(11)内壁上且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块(42),所述安装块(42)远离安装盖(4)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421),所述连接槽(421)内设置有呈v字形且一端与连接槽(421)内壁固定的弹片(5),所述弹片(5)远离连接槽(421)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凸出于连接槽(421)的定位块(51),所述收纳槽(11)内壁上开设有供定位块(51)嵌入的定位槽(111),所述安装盖(4)上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块(51)回缩入连接槽(421)内的驱动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包括开设在安装盖(4)上表面且与收纳槽(11)相通的腰型孔(61)、嵌入在腰型孔(61)内的推动杆(62)、设置在推动杆(62)下端且抵触在弹片(5)靠近定位块(51)一侧外壁上的导轮(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62)上端设置有推动块(6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621)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6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51)远离弹片(5)的一端呈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的周侧设置有加强圈(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炸锅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型电炸锅上盖结构,包括上盖本体、位于上盖本体内的过滤网、位于上盖本体内的观察窗,上盖本体的上表面处开设有供过滤网嵌入的收纳槽,收纳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上盖本体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盖合在收纳槽上的安装盖,安装盖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安装盖的一侧铰接在收纳槽内壁上且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远离安装盖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呈V字形且一端与连接槽内壁固定的弹片,弹片远离连接槽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凸出于连接槽的定位块,收纳槽内壁上开设有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将定位块回缩入连接槽内的驱动件。定位块回缩入连接槽内的驱动件。定位块回缩入连接槽内的驱动件。
技术研发人员:
秦海娜 高慧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绍兴市鹏盛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