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
分析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集精准
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
背景技术:
2.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是根据最新国家颁布的有关食品检验的国家标准方法,结合快速检测方法和不同用户的实际需要研制出的一种食品安全定量检测仪器。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日常食品、海产品及其制品等食品中农药残毒、甲醛、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吊白块的快速定量测定。
3.现有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使用时不具有精准的自动加药结构,检测时需要使用者手动加药,使用不够方便,而且分析仪检测时不便于进行检测结果的记录,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提出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包括
机体,
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机体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析仪检测的加药机构,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收纳检测数据记录工具的收纳机构。
7.优选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储罐,所述储罐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位于储罐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储罐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电控阀,且电控阀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料滴管。
8.优选的,所述加药机构通过定位套位于机体的检测板的上方的位置,所述叶片的数量为若干组。
9.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后方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储物抽屉,且储物抽屉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收纳槽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安装座的外表面与定位板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板通过固定螺栓位于机体的一侧的位置。
12.优选的,所述储罐的上端位于马达的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加药机构、储罐、马达、连接轴、叶片、进料口、电控阀
和出料滴管,能够实现分析仪的精准自动加药,在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加药,使分析仪的使用更加的精准方便,有效的提高分析仪的使用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收纳机构、固定座、收纳槽、储物抽屉和把手,能够方便分析仪上记录工具的收纳存放,在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的取用记录工具,从而便于将分析仪的分析数据进行记录;
16.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分析仪的精准自动加药,方便分析仪的使用,使分析仪使用时更加方便进行分析数据的记录,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的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的加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机体;2、安装座;3、定位板;4、连接臂;5、定位套;6、加药机构;61、储罐;62、马达;63、连接轴;64、叶片;65、进料口;66、电控阀;67、出料滴管;7、收纳机构;71、固定座;72、收纳槽;73、储物抽屉;7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4,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包括机体1,机体1采用现有技术常用的食品检测分析仪,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定位板3,定位板3和连接座2用于分析仪上加药机构6的安装,定位板3靠近机体1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臂4,连接臂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5,通过连接臂4和定位套5使加药机构6位于分析仪的检测板上方位置,定位套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析仪检测的加药机构6,加药机构6能够实现精准自动加药,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加药,机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收纳检测数据记录工具的收纳机构7,收纳机构7用于记录工具的收纳存放。
24.其中,加药机构6包括储罐61,储罐61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马达62,马达62的输出端位于储罐61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3,且连接轴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64,储罐61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电控阀66,且电控阀66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料滴管67,检测的药物通过进料口65倒入储罐61,马达62带动连接轴63上的叶片64转动,从而将药物搅拌混合,然后根据加药需要,打开电控阀66,药物通过出料滴管67滴在机体1的检测板上,实现药物的精准自动加药。
25.其中,加药机构6通过定位套5位于机体1的检测板的上方的位置,叶片64的数量为
若干组。
26.其中,收纳机构7包括固定座71,固定座71的后方位置开设有收纳槽72,固定座71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储物抽屉73,且储物抽屉7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收纳槽72和储物抽屉73用于收纳存放分析仪的记录工具,在分析仪使用时能够快速取用记录工具,从而方便将分析仪的分析数据进行记录。
27.其中,收纳槽7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收纳槽72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
28.其中,安装座2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安装座2的外表面与定位板3螺纹连接,定位板3通过固定螺栓位于机体1的一侧的位置,通过固定螺栓能够方便将加药机构6的安装结构进行拆卸。
29.其中,储罐61的上端位于马达62的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65,且进料口65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进料口65用于储罐61内药物的添加。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加药机构6通过定位套5和定位板3安装在机体1的检测板上方,检测的药物通过进料口65倒入储罐61,马达62带动连接轴63上的叶片64转动,从而将药物搅拌混合,然后根据加药需要,打开电控阀66,药物通过出料滴管67滴在机体1的检测板上,实现药物的精准自动加药,收纳槽72和储物抽屉73用于收纳存放分析仪的记录工具,在分析仪使用时能够快速取用记录工具,从而方便将分析仪的分析数据进行记录。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靠近机体(1)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5),所述定位套(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析仪检测的加药机构(6),所述机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收纳检测数据记录工具的收纳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机构(6)包括储罐(61),所述储罐(61)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马达(62),所述马达(62)的输出端位于储罐(61)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3),且连接轴(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64),所述储罐(61)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电控阀(66),且电控阀(66)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料滴管(6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机构(6)通过定位套(5)位于机体(1)的检测板的上方的位置,所述叶片(64)的数量为若干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7)包括固定座(71),所述固定座(71)的后方位置开设有收纳槽(72),所述固定座(71)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储物抽屉(73),且储物抽屉(7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7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收纳槽(72)通过隔板分隔为两个腔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安装座(2)的外表面与定位板(3)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板(3)通过固定螺栓位于机体(1)的一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61)的上端位于马达(62)的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进料口(65),且进料口(65)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精准加药自动化与检测为一体的食品检测生化分析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机体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析仪检测的加药机构,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收纳检测数据记录工具的收纳机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储罐,所述储罐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位于储罐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分析仪的精准自动加药,方便分析仪的使用,使分析仪使用时更加方便进行分析数据的记录,具有实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志云 秦超 吕姗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谱优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7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