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


背景技术:



2.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能源消耗剧增,与之相反的是化石燃料等常规能源已经发生严重短缺且价格不断升高,所以在进行金属冶炼的时候需要节约能源,但现在的金属冶炼用加热炉余热回收效果较差,在排放烟气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具备余热回收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在的金属冶炼用加热炉余热回收效果较差,在排放烟气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炉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外侧且位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体,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头,所述回收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腔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保温板,所述保温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过滤箱体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取机,所述抽取机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排风管,所述回收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
5.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与回收箱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加热管的顶部与第二管道的底部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回收箱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的左侧与炉体的右侧相连接,所述进气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
7.优选的,所述管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右侧与过滤箱体的左侧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内侧活动卡设有过滤网板。
9.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取机的设置,抽取机进行抽风,可以直接将炉体内腔产生的热量向过滤箱体内腔吸入,且通过过滤网板可以对热风内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且在过滤后的热风可以通过第二管道进入至回收箱,通过加热管的同时,加热管可以产生热量保证热量不会流失,且可以保证温度不会过低,保证了回收后的使用率,同时解决了现在的金属
冶炼用加热炉余热回收效果较差,在排放烟气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板和隔热板的设置,可以对热量较好的进行保温,通过轨道的设置,可以带动过滤网板向外抽出进行清理更换。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体结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收箱结构剖视图。
16.图中:1、底座;2、炉体;3、管头;4、第一管道;5、过滤箱体;6、第二管道;7、横板;8、回收箱;9、竖杆;10、电磁阀;11、进气箱;12、轨道;13、过滤网板;14、抽取机;15、排风管;16、保温箱;17、保温板;18、通风管;19、隔热板;20、加热箱;21、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炉体2,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箱8,回收箱8的外侧且位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9,竖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7,横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体5,炉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头3,回收箱8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温箱16,保温箱16内腔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7,保温箱1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加热管21,过滤箱体5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取机14,抽取机1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排风管15,回收箱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20,过滤箱体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6的底部与回收箱8的顶部相连接,加热管21的顶部与第二管道6的底部相连接,回收箱8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箱11,进气箱11的左侧与炉体2的右侧相连接,进气箱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管头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4,第一管道4的右侧与过滤箱体5的左侧相连接,过滤箱体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轨道12,轨道12的内侧活动卡设有过滤网板13,加热箱20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9,加热箱2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管18,通过保温板17和隔热板19的设置,可以对热量较好的进行保温,通过轨道12的设置,可以带动过滤网板13向外抽出进行清理更换,通过抽取机14的设置,抽取机14进行抽风,可以直接将炉体2内腔产生的热量向过滤箱体5内腔吸入,且通过过滤网板13可以对热风内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且在过滤后的热风可以通过第二管道6进入至回收箱8,通过加热管21的同时,加热管21可以产生热量保证热量不会流失,且可以保证温度不会过低,保证了回收后的使用率,同时解决了现在的金属冶炼用加热炉余热回收效果较差,在排放烟气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19.使用时,抽取机14进行抽风,可以直接将炉体2内腔产生的热量向过滤箱体5内腔吸入,且通过过滤网板13可以对热风内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且在过滤后的热风可以通过
第二管道6进入至回收箱8,通过加热管21的同时,加热管21可以产生热量保证热量不会流失,且可以保证温度不会过低,保证了回收后的使用率,保温板17和隔热板19可以对热量较好的进行保温,通过轨道12可以带动过滤网板13向外抽出进行清理更换。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炉体(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箱(8),所述回收箱(8)的外侧且位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9),所述竖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7),所述横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箱体(5),所述炉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头(3),所述回收箱(8)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温箱(16),所述保温箱(16)内腔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7),所述保温箱(1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加热管(21),所述过滤箱体(5)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取机(14),所述抽取机(1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排风管(15),所述回收箱(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的底部与回收箱(8)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加热管(21)的顶部与第二管道(6)的底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8)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箱(11),所述进气箱(11)的左侧与炉体(2)的右侧相连接,所述进气箱(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道(4),所述第一管道(4)的右侧与过滤箱体(5)的左侧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5)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轨道(12),所述轨道(12)的内侧活动卡设有过滤网板(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20)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9),所述加热箱(2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管(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余热回收率高的加热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炉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外侧且位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抽取机的设置,抽取机进行抽风,可以直接将炉体内腔产生的热量向过滤箱体内腔吸入,且通过过滤网板可以对热风内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且在过滤后的热风可以通过第二管道进入至回收箱,通过加热管的同时,加热管可以产生热量保证热量不会流失,且可以保证温度不会过低,保证了回收后的使用率,同时解决了现在的金属冶炼用加热炉余热回收效果较差,在排放烟气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黄文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华之邦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06:36: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56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箱体   加热炉   余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