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涉及一种冷包裹治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制备导电
泡棉卷料的包裹工艺主要采用包裹成型机实现,包裹成型机体积大,结构上包括机台、包裹通道槽板、前导料轮机构等,并且需要加热机构以热熔胶方式将导电布包裹在泡棉表面,使用时设备的调节所需时间较长,精度稳定性也较差,因此也使得制备的导电泡棉的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包裹泡棉的冷包裹治具。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包裹治具,包括
底板、第一压料
盖板、翻转盖板以及成型盖板;
5.
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在所述出料端上界定出一个供上下叠合的泡棉和导电材料通过的限位通道;
6.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出料端的料槽,所述料槽与所述限位通道相对连通,并且所述料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通道的宽度,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沿着所述料槽的侧壁弯折并包裹至泡棉的侧面;
7.所述翻转盖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折弯至泡棉的表面上;
8.所述成型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并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将导电材料的侧部压紧包裹在泡棉的表面上并形成冷包裹泡棉。
9.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两组相平行间隔排布的凸起结构,每一所述凸起结构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出料端;相邻两组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料槽。
10.优选地,所述料槽朝向所述进料端的开口端呈喇叭导向状。
11.优选地,所述翻转盖板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料槽相对连通。
12.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一端贯穿所述翻转盖板的一侧面并朝向所述出料端,所述导向槽的相对另一端呈封闭端,所述导向槽的宽度自其开放端向封闭端逐渐减小;
13.所述导向槽的封闭端的内壁面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平滑过渡至所述导向槽的两个内侧面。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包括长条状的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第一槽位、位于所述第一槽位的相对两端的两个安装凸台;
15.所述料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槽位和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
16.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出料端上设有凸出的两个定位凸台,两个所述定位凸台分别
位于所述料槽的相对两外侧;
17.所述成型盖板包括基板、凸出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的中部上的压板;所述基板的相对两端分别配合抵接在两个所述定位凸台上,所述压板对应在两个所述定位凸台之间并用于压合在所述料槽中的导电材料和泡棉上。
18.优选地,所述压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的且用于压合在泡棉上的第一压台,所述第一压台的表面中部设有凸出的且用于压合在泡棉表面的导电材料的侧部上的第二压台。
19.优选地,所述冷包裹治具还包括第二压料盖板;所述第二压料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和料槽之间,将泡棉和导电材料压合定位在所述限位通道内。
20.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料盖板包括两个安装柱块、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柱块之间的横杆;所述第二压料盖板通过所述安装柱块安装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横杆通过所述安装柱块撑高在所述限位通道的上方;
21.所述横杆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压块,所述压块对应在所述限位通道和料槽的连通通路上,用于压合在泡棉上。
22.本实用新型的冷包裹治具,用于将导电材料包裹压紧到泡棉表面形成冷包裹泡棉,实现冷包裹泡棉的冷包裹精确成型。
23.本实用新型的冷包裹治具能够适配到覆膜机上,用于制备冷包裹泡棉卷料,包裹成型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调机效率高。
附图说明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的冷包裹治具,用于将导电材料包裹在泡棉的表面,并且包裹的同时导电材料通过双面胶粘附在泡棉表面,形成冷包裹泡棉(无需热熔工序)。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冷包裹治具,可包括底板10、安装在底板10上的第一压料盖板20、第二压料盖板30、翻转盖板40以及成型盖板50。
29.底板10作为承载板,供泡棉组件(也为冷包裹泡棉半成品)通过;泡棉组件为上下叠合的泡棉及导电材料(如导电布或导电膜等等),导电材料在宽度上大于泡棉的宽度,从而导电材料的相对两侧部分别伸出在泡棉外侧。底板10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料端和出料端,即泡棉组件从进料端进入底板10上,沿着底板10的长度方向行进后从其出料端输出。
30.底板10上设有第一安装位11、第二安装位12、第三安装位13以及第四安装位14,该第一安装位11至第四安装位14在底板10上自进料端到出料端依次间隔排布。第一压料盖板20、第二压料盖板30、翻转盖板40以及成型盖板50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位11、第二安装位
12、第三安装位13以及第四安装位14上。
31.为方便各板的可拆调节、更换等,第一压料盖板20、第二压料盖板30、翻转盖板40以及成型盖板50分别可通过五星塑胶螺丝等可拆卸安装在对应的安装位上。对此,第一安装位11至第四安装位14上分别设有贯穿底板10的螺孔,第一压料盖板20、第二压料盖板30、翻转盖板40以及成型盖板50上也设有与对应的螺孔相对连通的安装孔。
32.底板10上设有至少一个料槽100,用于上下叠合的泡棉和导电材料通过。料槽100沿着底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一端朝向底板10的进料端,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0的出料端,泡棉和导电材料通过料槽100后从出料端排出底板10。
33.料槽100朝向进料端的开口端101呈喇叭导向状,对泡棉和导电材料起到引导限位的作用。
34.为了在底板10上形成料槽100,底板10上设有至少两组相平行间隔排布的凸起结构110,每一凸起结构110沿着底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出料端;相邻两组凸起结构110之间的间隔形成料槽100。
35.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板10上设有三组依次相间隔排布的凸起结构110,该三组凸起结构110在底板10上形成两个料槽100,每一料槽100用于一组泡棉和导电材料通过。
36.第一压料盖板20通过与第一安装位11配合安装在底板10的出料端上,在出料端上界定出一个限位通道(未图示),供上下叠合的泡棉和导电材料通过。第一压料盖板20对进入底板10的泡棉和导电材料起压料防止跑偏等作用。
37.限位通道与料槽100在底板上10相对连通,上下叠合的泡棉和导电材料进入限位通道后沿着限位通道行进进入料槽100。
38.第一压料盖板20具体可包括长条状的盖板主体21。盖板主体21朝向底板10的表面设有第一槽位22、位于第一槽位22的相对两端的两个安装凸台23。第一槽位22贯穿盖板主体21相对两侧并且沿着盖板主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安装凸台23位于第一槽位2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当第一压料盖板20配合至第一安装位11后,两个安装凸台23的表面抵接在底板10的表面上,第一槽位22于两个安装凸台23之间并位于底板10的表面上方,料槽100形成在第一槽位22和底板10的表面之间。
39.第二压料盖板30通过与第二安装位12配合安装在底板10的出料端上,并且位于第一压料盖板20和料槽100之间,用于从上方提供一个向下的压力,将泡棉和导电材料压合定位在限位通道内。
40.在结构上,第二压料盖板30可包括两个安装柱块31、连接在两个安装柱块31之间的横杆32。第二压料盖板30通过安装柱块31安装固定在底板10上,横杆32通过安装柱块31撑高在限位通道的上方。横杆32朝向底板10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压块33,压块33对应在限位通道和料槽100的连通通路上,用于压合在泡棉上。压块33的数量与料槽100的数量对应设置。
41.在底板10上,每一料槽100的宽度对应泡棉的宽度设置,可与泡棉的宽度相当或者稍微大于泡棉的宽度,或者等于泡棉的宽度和导电材料的厚度之和。每一料槽100的宽度还小于限位通道的宽度,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沿着料槽100的侧壁弯折并包裹至泡棉的侧面。即:当导电材料及其上的泡棉沿着限位通道进入料槽100时,由于导电材料的侧部凸出在泡棉的外侧,在通过料槽100的开口端101进入料槽100时,泡棉保持平直状态行进,导电材料
凸出在泡棉外侧的侧部受开口端101的导向弯折,形成折弯状态贴合在泡棉侧面与料槽100的侧壁之间。
42.翻转盖板40通过与第三安装位13配合安装在底板10上并位于料槽100的上方,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折弯至泡棉的表面上。
43.其中,翻转盖板40朝向底板40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41;导向槽41与料槽100相对连通。导向槽41的一端贯穿翻转盖板40的一侧面并朝向底板10的出料端,导向槽41的相对另一端呈封闭端。优选地,导向槽41的宽度自其开放端向封闭端逐渐减小。另外,导向槽41的封闭端的内壁面为导向斜面42,导向斜面42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平滑过渡至导向槽41的两个内侧面。
44.对应翻转盖板40,凸起结构110的对应位置可内凹设置形成第一缺口120,翻转盖板40的与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位于导向槽41之间或外侧)可容置在第一缺口120内,导向槽41第三安装位13处。第一缺口120前端的料槽100部分对侧面包裹导电材料的泡棉起到宽度成型作用。
45.成型盖板50通过与第四安装位14配合安装在底板10的出料端上并位于料槽100的上方,将导电材料的侧部压紧包裹在泡棉的表面上并形成冷包裹泡棉,同时对冷包裹泡棉起到厚度成型和包裹成型压紧作用。
46.在第四安装位14,底板10的出料端上设有凸出的两个定位凸台15,两个定位凸台15分别位于料槽100的相对两外侧。并且,两个定位凸台15之间形成的空腔位于料槽100上方并与料槽100相连通。
47.定位凸台15在底板10上的高度高于凸起结构110的高度。
48.具体地,成型盖板50可包括基板51、凸出在基板51朝向底板10的表面上的压板52,压板52位于基板51表面的中部位置,从而基板51的相对两端分别伸出在压板52的相对两端外侧。
49.在底板10上,基板51以其具有压板52的表面朝向底板10,基板51的相对两端分别配合抵接在两个定位凸台15上,压板52对应在两个定位凸台15之间的空腔中,用于压合在料槽100中的导电材料和泡棉上。
50.凸起结构110的对应成型盖板50的位置可内凹设置形成第二缺口130,压板52可对应配合在第二缺口130内。
51.进一步地,压板52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的第一压台53,第一压台53的数量与料槽100的数量对应设置;第一压台53的表面中部设有凸出的第二压台54。其中,第一压台53用于压合在泡棉上,第二压台54用于压合在泡棉表面的导电材料的侧部上。
52.本实用新型的冷包裹治具使用时,将预先形成的泡棉组件送至底板10上。泡棉组件包括导电材料及通过双面胶贴附在导电材料上的泡棉,导电材料的相对两侧部分别伸出泡棉的相对两侧外。进入底板10时,将覆盖在泡棉及导电材料上方的离型膜排出,露出泡棉上的双面胶。
53.泡棉组件进入底板10上的限位通道,在第二压料盖板30的压合定位下进入料槽100。进入料槽100后,导电材料的侧部翻转呈直立状包裹在泡棉的侧面。泡棉组件继续行进到达翻转盖板40时,通过翻转盖板40的翻转导向,导电材料的侧部翻转弯折至泡棉的表面上。到达成型盖板50,受成型盖板50的压合以及定位凸台15的限位,导电材料的侧部被压紧
粘附在泡棉的表面上,与泡棉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冷包裹泡棉。
54.冷包裹泡棉从底板10的出料端排出,可进行后续的底材定位形成卷料。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压料盖板、翻转盖板以及成型盖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在所述出料端上界定出一个供上下叠合的泡棉和导电材料通过的限位通道;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出料端的料槽,所述料槽与所述限位通道相对连通,并且所述料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通道的宽度,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沿着所述料槽的侧壁弯折并包裹至泡棉的侧面;所述翻转盖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折弯至泡棉的表面上;所述成型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并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将导电材料的侧部压紧包裹在泡棉的表面上并形成冷包裹泡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两组相平行间隔排布的凸起结构,每一所述凸起结构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出料端;相邻两组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料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朝向所述进料端的开口端呈喇叭导向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盖板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料槽相对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一端贯穿所述翻转盖板的一侧面并朝向所述出料端,所述导向槽的相对另一端呈封闭端,所述导向槽的宽度自其开放端向封闭端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槽的封闭端的内壁面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平滑过渡至所述导向槽的两个内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包括长条状的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第一槽位、位于所述第一槽位的相对两端的两个安装凸台;所述料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槽位和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出料端上设有凸出的两个定位凸台,两个所述定位凸台分别位于所述料槽的相对两外侧;所述成型盖板包括基板、凸出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的中部上的压板;所述基板的相对两端分别配合抵接在两个所述定位凸台上,所述压板对应在两个所述定位凸台之间并用于压合在所述料槽中的导电材料和泡棉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出的且用于压合在泡棉上的第一压台,所述第一压台的表面中部设有凸出的且用于压合在泡棉表面的导电材料的侧部上的第二压台。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包裹治具还包括第二压料盖板;所述第二压料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和料槽之间,将泡棉和导电材料压合定位在所述限位通道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包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料盖板包括两个安装柱块、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柱块之间的横杆;所述第二压料盖板通过所述安装柱块安装固
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横杆通过所述安装柱块撑高在所述限位通道的上方;所述横杆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压块,所述压块对应在所述限位通道和料槽的连通通路上,用于压合在泡棉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包裹治具,包括底板、第一压料盖板、翻转盖板以及成型盖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压料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在所述出料端上界定出一个限位通道;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料槽,所述料槽与所述限位通道相对连通,驱使导电材料的侧部沿着所述料槽的侧壁弯折并包裹至泡棉的侧面;所述翻转盖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所述成型盖板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并位于所述料槽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冷包裹治具,用于将导电材料包裹压紧到泡棉表面形成冷包裹泡棉,实现冷包裹泡棉的冷包裹精确成型。冷包裹精确成型。冷包裹精确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
巫泽文 陈元林 李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2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