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放式耳机。


背景技术:



2.耳机(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3.耳机包括开放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半入耳式耳机和耳罩式耳机,其中,开放式耳机相比于入耳式耳机,开放式耳机没有了与外界的隔绝感,声音可以泄露、反之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4.现有的开放式耳机会出现声短路现象,声短路是指扬声器的振膜向前或向后运动时声波是反相的,导至声波互相抵消,总体上的向前的声波被向后的声波大大削弱,所以向前的声音也很轻,导致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不能有效率的传到目标人耳朵里,或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虽然能够传到目标人耳朵里,但声音的品质会下降。如专利号为us11122351b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开放式音频设备(open audio device,即开放式耳机),其在扬声器的前后分别设置前腔和后腔,前腔通过前孔与外界连通,后腔通过后孔与外界连通;后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但是后腔降低扬声器向后运动的声波的能力有限,又由于前孔与后孔的距离较近,当扬声器发出声波时,后孔传出的声波辐射至前孔,导致前孔的周围容易出现声短路现象(事实上后孔的周围也会出现声短路,但是后孔出现声短路不会影响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从而降低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式耳机,其后腔由多个腔体组成,以降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进一步的,后腔内还设有吸音材料,进一步降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
6.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将所述腔体分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所述前腔通过所述第一出声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通过所述第二出声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包括第一降音腔和与所述第一降音腔连通的第二降音腔,所述第一降音腔位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第二降音腔之间。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降音腔包括至少两个连通的吸音腔,一个所述吸音腔位于另一个所述吸音腔和所述第一降音腔之间,另一个所述吸音腔通过所述第二出声孔与外界连通。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降音腔的轴心和至少两个所述吸音腔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腔的轴心、所述第一降音腔的轴心和所述第二降音腔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腔的容积大于所述前腔的容积。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后腔内。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材料包括第一吸音件和第二吸音件,所述第一吸音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降音腔内,所述第二吸音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降音腔内。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音件位于所述第一降音腔远离所述扬声器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扬声器的腔槽。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吸音件在所述第二降音腔内呈环形设置。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棉、有机纤维棉、无机纤维棉、无机泡沫和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1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壳体和开设有在壳体内的腔体,腔体内设有扬声器且扬声器将腔体分为的前腔和后腔,后腔包括第一降音腔和与第一降音腔连通的第二降音腔,第一降音腔位于扬声器和第二降音腔之间。当扬声器产生声音时,扬声器产生的向前运动的声波从第一出声孔传到外界,使用时,第一出声孔传出的声音传入用户的耳朵内,以便于用户听到声音;扬声器产生的向后的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和第二降音腔降低后从第二出声孔传到外界,由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的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和第二降音腔降低,使得向后运动的声波显著降低,从而降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影响扬声器产生的向前运动的声波,以减少第一出声孔的周围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之间设有前腔、第一降音腔和第二降音腔,使得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的距离相对变大,有利于减少从第二出声孔传出的声音对从第一出声孔传出的声音的影响,减少第一出声孔的周围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音质,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19.第二降音腔包括至少两个连通的吸音腔,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和至少两个吸音腔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从第二出声孔传出的声音,从而减少第二出声孔传出的声音对第一出声孔传出的声音的影响,减少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耳机的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20.后腔内设有吸音材料,吸音材料吸收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吸音材料、第一降音腔和至少两个吸音腔共同作用以降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进一步降低从第二出声孔传出的声音,减少第二出声孔传出的声音对第一出声孔传出的声音的影响,减少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耳机的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2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2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3.图1是本发明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壳体;11、第一出声孔;12、第二出声孔;2、腔体;3、前腔;4、后腔;41、第一降音腔;42、第二降音腔;421、吸音腔;43、第一降音孔;44、第二降音孔;5、扬声器;6、吸音材料;61、第一吸音件;62、第二吸音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26.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27.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腔体2,腔体2内设有扬声器5,扬声器5将腔体2分为前腔3和后腔4;壳体1还设有第一出声孔11和第二出声孔12,前腔3通过第一出声孔11与外界连通,后腔4通过第二出声孔12与外界连通。后腔4包括第一降音腔41和与第一降音腔41连通的第二降音腔42,第一降音腔41位于扬声器5和第二降音腔42之间,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通过第一降音孔43连通。
30.当扬声器5产生声音时,扬声器5产生的向前运动的声波从第一出声孔11传到外界,使用时,第一出声孔11传出的声音传入用户的耳朵内,以便于用户听到声音;扬声器5产生的向后的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降低后从第二出声孔12传到外界,由于扬声器5产生的向后的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降低,使得向后运动的声波显著降低,从而降低扬声器5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影响扬声器5产生的向前运动的声波,以减少第一出声孔11的周围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第一出声孔11和第二出声孔12之间设有前腔3、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使得第一出声孔11和第二出声孔12的距离相对变大,有利于减少从第二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对从第一出声孔11传出的声音的影响,减少第一出声孔11的周围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音质,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降音腔42包括至少两个连通的吸音腔421,一个吸音腔421位于另一个吸音腔421和第一降音腔41之间,另一个吸音腔421通过第二出声孔12与外界连通。当扬声器5产生声音时,扬声器5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41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从第二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从而减少第二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对第一出声孔11传出的声音的影响,减少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耳机的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降音腔41的轴心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一降音腔41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依次设置;当然,第一降音腔41的轴心和至少
两个吸音腔421的轴心也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即第一降音腔41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没有依次设置,根据具体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降音腔41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的位置。前腔3的轴心、第一降音腔41的轴心和第二降音腔42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即前腔3、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依次设置;当然,前腔3的轴心、第一降音腔41的轴心和第二降音腔42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前腔3、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没有依次设置,根据具体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前腔3、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的位置。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腔4的容积大于前腔3的容积,以便于后腔4设置为多个连通的内腔,扬声器5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经多个内腔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从第二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
34.其中,第一出声孔11和第二出声孔12均由多个小孔组成;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通过第一降音孔43连通,第一降音孔43用于维持第一降音腔41内的声压的平衡;相邻两个吸音腔421通过第二降音孔44连通,第二降音孔44用于维持至少两个吸音腔421中靠近第一降音腔41的吸音腔421内的声压的平衡,第二出声孔12用于维持至少两个吸音腔421中远离第一降音腔41的吸音腔421内的声压的平衡;第一降音孔43和第二降音孔44均由多个小孔组成。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音材料6,吸音材料6包括吸音棉、有机纤维棉、无机纤维棉、无机泡沫和泡沫塑料等,吸音材料6可以为吸音棉、有机纤维棉、无机纤维棉、无机泡沫和泡沫塑料中的一种,吸音材料6也可以为吸音棉、有机纤维棉、无机纤维棉、无机泡沫和泡沫塑料中的多种。吸引材料设置在后腔4内,进一步的,吸引材料设置在第一降音腔41和第二降音腔42内,更进一步的,吸音材料6设置在至少两个吸音腔421内,即第一降音腔41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内均设置有吸音材料6。吸音材料6包括第一吸音件61和第二吸音件62,第一吸音件61设置在第一降音腔41内,第一吸音件61位于第一降音腔41远离扬声器5的一侧,第一吸音件61形成有开口朝向扬声器5的腔槽;比如第一吸音件61可以呈“c”字形设置,第一吸音件61也可以呈“w”字形设置,第一吸音件61还可以呈“u”字形设置,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吸音件61的形状,此处不做限制。第二吸音件62设置在第二降音腔42内,即第二吸音件62设置在吸音腔421内,第二吸音件62在第二降音腔42内呈环形设置;此处的呈环形设置包括呈“口”字形设置和椭圆形状设置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吸音件62的形状,此处不做限制。
36.使用时,吸音材料6、第一降音腔41和至少两个吸音腔421共同作用以降低扬声器5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进一步降低从第二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减少第二出声孔12传出的声音对第一出声孔11传出的声音的影响,减少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耳机的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
3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腔体(2),所述腔体(2)内设有扬声器(5),所述扬声器(5)将所述腔体(2)分为前腔(3)和后腔(4);所述壳体(1)设有第一出声孔(11)和第二出声孔(12),所述前腔(3)通过所述第一出声孔(11)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4)通过所述第二出声孔(12)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4)包括第一降音腔(41)和与所述第一降音腔(41)连通的第二降音腔(42),所述第一降音腔(41)位于所述扬声器(5)和所述第二降音腔(4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音腔(42)包括至少两个连通的吸音腔(421),一个所述吸音腔(421)位于另一个所述吸音腔(421)和所述第一降音腔(41)之间,另一个所述吸音腔(421)通过所述第二出声孔(12)与外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音腔(41)的轴心和至少两个所述吸音腔(421)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3)的轴心、所述第一降音腔(41)的轴心和所述第二降音腔(42)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4)的容积大于所述前腔(3)的容积。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音材料(6),所述吸音材料(6)设置在所述后腔(4)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6)包括第一吸音件(61)和第二吸音件(62),所述第一吸音件(61)设置在所述第一降音腔(41)内,所述第二吸音件(62)设置在所述第二降音腔(42)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件(61)位于所述第一降音腔(41)远离所述扬声器(5)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件(61)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扬声器(5)的腔槽。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件(62)在所述第二降音腔(42)内呈环形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6)包括吸音棉、有机纤维棉、无机纤维棉、无机泡沫和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将所述腔体分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所述前腔通过所述第一出声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通过所述第二出声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包括第一降音腔和与所述第一降音腔连通的第二降音腔,所述第一降音腔位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第二降音腔之间。扬声器产生的向后的运动的声波经第一降音腔和第二降音腔降低后从第二出声孔传到外界,使得向后运动的声波显著降低,从而降低扬声器产生的向后运动的声波影响扬声器产生的向前运动的声波,以减少第一出声孔的周围出现声短路现象,有利于优化音质,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体验。机的体验。机的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

易嘉权 沈晓斌 万神发 李亚番 王云峰 麦照权 何芊 何辉 赖少兵 陈卓奇 王勇 陈嘉宝 包磊 冯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由我(万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22

本文发布于:2022-12-24 11:1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42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出声   扬声器   声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