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式混合
车道。
背景技术:
2.随着车流量的增加,etc车道和mtc车道两者相互混合易出现交易异常的情况,从而影响
车辆的快速通行。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适应现阶段具有etc车道和mtc车道识别功能的混合车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以解决etc车道和mtc车道两者相互混合出现交易异常的情况,从而影响车辆的快速通行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优化技术方案:
5.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包括混合车道
控制器、车道类型识别器、车辆检测器、自动栏杆、人工核对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
6.
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内设有etc车道识别系统和mtc车道识别系统,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通信连接;
7.所述人工核对设备包括费额显示屏、数据显示屏和扫码,所述费额显示屏设置在收费亭外面,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收费亭里面,所述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的表面;
8.所述车辆检测器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车辆检测器包括过车检测器、车牌识别器和车辆计重器,所述车辆检测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所述人工核对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9.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通过传输模块智能控制所述自动栏杆开启或闭合。
10.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设有通信光缆,所述通信光缆用于车辆检测器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的连接。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费额显示屏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
12.进一步地,所述etc车道识别系统包括车辆的obu卡,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设有与所述obu卡微波通信的rsu单元。
13.进一步地,所述mtc车道识别系统包括车辆的cpc卡,所述人工核对设备设有与所述cpc卡通信连接的录入系统。
14.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共享设备,所述数据共享设备将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车辆检测器和人工核对设备的数据共享至云端。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设置了etc车道识别系统和mtc车道识别系统,并通过车辆检测器检测车辆的各项
数据,于混合车道控制器和所述人工核对设备显示,当是etc车道时,则进行自动扣费和抬起自动栏杆,当是mtc车道时,则通过扫码人工校验车辆数据,实现了etc车道和mtc车道快速识别并车辆通过的技术效果,减少交易异常导致的车道通行停止等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混合车道的原理框图。
18.图中:1、混合车道控制器;2、车道类型识别器;3、自动栏杆;4、人工核对设备;5、数据传输设备;6、过车检测器;7、车牌识别器;8、车辆计重器;9、车辆检测器;10、数据共享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20.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体式混合车道的原理框图。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包括混合车道控制器1、车道类型识别器2、车辆检测器9、自动栏杆3、人工核对设备4和数据传输设备5;
22.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2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2内设有etc车道识别系统和mtc车道识别系统,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2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5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通信连接;
23.所述人工核对设备4包括费额显示屏、数据显示屏和扫码,所述费额显示屏设置在收费亭外面,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和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收费亭里面,所述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的表面;
24.所述车辆检测器9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车辆检测器9包括过车检测器6、车牌识别器7和车辆计重器8,过车检测器6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检测器9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5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所述人工核对设备4进行通信连接;
25.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通过5g传输模块智能控制所述自动栏杆3开启或闭合。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车辆进入混合车道后,首先,车道类型识别器2内的etc车道识别系统和mtc车道识别系统对车辆进行识别,判定车道类型,同时过车检测器6对车辆过车速度检测,车牌识别器7识别车牌,车辆计重器8对车辆进行称重,上述数据都通过数据传输设备5传输到混合车道控制器1的数据显示屏,以及车辆的费用在人工核对设备4的费额显示屏显示,当判定为etc车道时,混合车道控制器1会自动核对车辆数据,数据都达到相关标准时混合车道控制器1控制控制自动栏杆3抬起,当判定为mtc车道时,员工使用扫码对车辆数据进行人工校验,校验后的数据也传输到混合车道控制器1,混合车道控制器1根据该数据判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控制自动栏杆3是否抬起。
27.数据传输设备5设有通信光缆,所述通信光缆用于车辆检测器9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的连接。通信光缆相对于现有的普通通信线缆的传输速度更快。
2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混合车道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
所述费额显示屏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支架固定在混合车道一侧的路面上,起到固定和支撑费额显示屏的作用。
29.etc车道识别系统包括车辆的obu卡,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1设有与所述obu卡微波通信的rsu单元。obu卡、rsu单元以及两者的通信方式是本领域技术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累述。
30.mtc车道识别系统包括车辆的cpc卡,所述人工核对设备4设有与所述cpc卡通信连接的录入系统。cpc卡、录入系统以及两者的通信方式是本领域技术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累述。
3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混合车道还包括数据共享设备10,所述数据共享设备10将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2、车辆检测器9和人工核对设备4的数据共享至云端。车道管理部门能够根据云端的数据监视各个车道的车辆情况。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车道控制器、车道类型识别器、车辆检测器、自动栏杆、人工核对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内设有etc车道识别系统和mtc车道识别系统,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人工核对设备包括费额显示屏、数据显示屏和扫码,所述费额显示屏设置在收费亭外面,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和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收费亭里面,所述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的表面;所述车辆检测器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车辆检测器包括过车检测器、车牌识别器和车辆计重器,所述车辆检测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所述人工核对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通过传输模块智能控制所述自动栏杆开启或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设有通信光缆,所述通信光缆用于车辆检测器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混合车道一侧,所述费额显示屏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etc车道识别系统包括车辆的obu卡,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设有与所述obu卡微波通信的rsu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mtc车道识别系统包括车辆的cpc卡,所述人工核对设备设有与所述cpc卡通信连接的录入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共享设备,所述数据共享设备将所述车道类型识别器、车辆检测器和人工核对设备的数据共享至云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混合车道,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包括混合车道控制器、车道类型识别器、车辆检测器、自动栏杆、人工核对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车道类型识别器内设有ETC车道识别系统和MTC车道识别系统,车道类型识别器通过数据传输设备与混合车道控制器通信连接;人工核对设备包括费额显示屏、数据显示屏和扫码,数据显示屏设置在混合车道控制器的表面;车辆检测器包括过车检测器、车牌识别器和车辆计重器,车辆检测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所述混合车道控制器、人工核对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混合车道控制器通过传输模块智能控制自动栏杆开启或闭合。本实用新型减少交易异常导致的车道通行停止等情况。异常导致的车道通行停止等情况。异常导致的车道通行停止等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
江旭东 蒋海祥 王建伟 梁永清 周慧琼 罗志军 叶向荣 王萍 谢诗旺 杨国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华南路桥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4
技术公布日:
20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