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
背景技术:
2.控制阀由两个主要的组合件构成:阀体组合件和执行机构组合件(或执行机构系统),分为四大系列:单座系列控制阀、双座系列控制阀、套筒系列控制阀和自力式系列控制阀。四种类型阀门的变种可导致许许多多不同的可应用的结构,每种结构有其特殊的应用、特点、优点和缺点。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控制阀在实际使用时当内部水流产生颤震时,很容易对控制阀造成水锤冲击,导致阀芯密闭处受损,使得很容易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在控制阀内部的对接套上设置
瓣膜,当控制阀内部水流冲击较大时会将瓣膜的开口度扩大,从而增加控制阀的流通性,防止产生较大冲击,解决了现有的控制阀在实际使用时当内部水流产生颤震时,很容易对控制阀造成水锤冲击,导致阀芯密闭处受损,使得很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包括控制阀
本体和侧管,
所述控制阀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两个所述对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对接套,两个所述对接套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等距固定有多个瓣膜,多个所述瓣膜分为两组,位于每个所述对接套上的多个瓣膜为一组,两组所述瓣膜在两个对接套上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对接套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六角块。
6.优选的,两个所述六角块的一侧均对应与控制阀本体的两侧外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对接套的外表面与两个对接槽的内壁之间均螺纹连接。
7.优选的,两个所述对接套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对接头,两个所述对接头的一侧均固定有对接管。
8.优选的,两个所述对接管的一侧均与多个瓣膜的一侧相贴合,两个所述对接管的一侧均与两个六角块的一侧相贴合。
9.优选的,所述侧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接柱,所述对接柱的顶部延伸至侧管的上方,所述对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柄。
10.优选的,所述对接柱的底部固定有阀芯,所述阀芯位于控制阀本体的内部,所述控制阀本体的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挡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在控制阀本体内部的对接套上设置瓣膜,当控制阀本体内部水流冲击较大时会将瓣膜的开口度扩大,从而增加控制阀本体的流通
性,防止产生较大冲击,解决了现有的控制阀本体在实际使用时当内部水流产生颤震时,很容易对控制阀造成水锤冲击,导致阀芯密闭处受损,使得很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使用时,当控制阀本体内部水流正常流通时瓣膜的开口度只会开合一半,当控制阀本体内部水流产生瞬时冲击形成水锤现象时,在高压冲击下会将瓣膜全部打开,从而增加控制阀本体的通透性,使得减小水锤冲击对控制阀本体内部阀芯的损伤,并且在对接时通过手柄和对接柱,使得可以方便人们转动阀芯。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17.图例说明:1、控制阀本体;2、挡环;3、对接套;4、六角块;5、侧管;6、对接柱;7、手柄;8、对接管;9、阀芯;10、瓣膜;11、对接头;12、对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技术方案:包括控制阀本体1和侧管5,控制阀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12,两个对接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对接套3,两个对接套3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等距固定有多个瓣膜10,多个瓣膜10分为两组,位于每个对接套3上的多个瓣膜10为一组,两组瓣膜10在两个对接套3上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对接套3 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六角块4。
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在控制阀本体1内部的对接套3上设置瓣膜10,当控制阀本体1内部水流冲击较大时会将瓣膜10的开口度扩大,从而增加控制阀本体1的流通性,防止产生较大冲击,解决了现有的控制阀本体1在实际使用时当内部水流产生颤震时,很容易对控制阀造成水锤冲击,导致阀芯9密闭处受损,使得很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
22.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两个六角块4的一侧均对应与控制阀本体1的两侧外表面相贴合,两个对接套3的外表面与两个对接槽12的内壁之间均螺纹连接,两个对接套3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对接头11,两个对接头11的一侧均固定有对接管8,两个对接管8的一侧均与多个瓣膜10的一侧相贴合,两个对接管8的一侧均与两个六角块4的一侧相贴合,侧管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接柱6,对接柱6的顶部延伸至侧管5的上方,对接柱6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柄7,对接柱6的底部固定有阀芯9,阀芯9位于控制阀本体1的内部,控制阀本体1的外表面靠
近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挡环2。
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实际使用时,当控制阀本体1内部水流正常流通时瓣膜10的开口度只会开合一半,当控制阀本体1内部水流产生瞬时冲击形成水锤现象时,在高压冲击下会将瓣膜10全部打开,从而增加控制阀本体1的通透性,使得减小水锤冲击对控制阀本体1内部阀芯9的损伤,并且在对接时通过手柄7和对接柱6,使得可以方便人们转动阀芯9。
24.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在控制阀本体1内部的对接套3上设置瓣膜10,当控制阀本体1内部水流冲击较大时会将瓣膜10的开口度扩大,从而增加控制阀本体1的流通性,防止产生较大冲击,当控制阀本体1内部水流正常流通时瓣膜10的开口度只会开合一半,当控制阀本体1内部水流产生瞬时冲击形成水锤现象时,在高压冲击下会将瓣膜10全部打开,从而增加控制阀本体1的通透性,使得减小水锤冲击对控制阀本体1内部阀芯9的损伤,并且在对接时通过手柄7和对接柱6,使得可以方便人们转动阀芯9。
25.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多种标准件均是可以从市场上得到的,非标准件则是可以特别定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连接方式比如螺栓连接、焊接等也是机械领域中非常常见的手段,发明人在此不再赘述。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包括控制阀本体(1)和侧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12),两个所述对接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对接套(3),两个所述对接套(3)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等距固定有多个瓣膜(10),多个所述瓣膜(10)分为两组,位于每个所述对接套(3)上的多个瓣膜(10)为一组,两组所述瓣膜(10)在两个对接套(3)上的倾斜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对接套(3)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六角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六角块(4)的一侧均对应与控制阀本体(1)的两侧外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对接套(3)的外表面与两个对接槽(12)的内壁之间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接套(3)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对接头(11),两个所述对接头(11)的一侧均固定有对接管(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接管(8)的一侧均与多个瓣膜(10)的一侧相贴合,两个所述对接管(8)的一侧均与两个六角块(4)的一侧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对接柱(6),所述对接柱(6)的顶部延伸至侧管(5)的上方,所述对接柱(6)的外表面设置有手柄(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6)的底部固定有阀芯(9),所述阀芯(9)位于控制阀本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阀本体(1)的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挡环(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控两阶段速闭防水锤智能控制阀,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阀本体和侧管,所述控制阀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对接槽,两个所述对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对接套,两个所述对接套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等距固定有多个瓣膜,多个所述瓣膜分为两组,位于每个所述对接套上的多个瓣膜为一组,两组所述瓣膜在两个对接套上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阀内部的对接套上设置瓣膜,当控制阀内部水流冲击较大时会将瓣膜的开口度扩大,从而增加控制阀的流通性,防止产生较大冲击,解决了现有的控制阀在实际使用时当内部水流产生颤震时,很容易对控制阀造成水锤冲击,导致阀芯密闭处受损,使得很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陈福生 杜保怀 黄思华 詹昆 凌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阀智控(宁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