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
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也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在纺织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
布料进行烘干以及卷布等步骤,布料卷起来堆放不仅可以提高布料的堆积数量,而且还可以使布料看起来更加整齐,因此会使用到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由于布料都是先经过烘干机烘干后,再将布料卷起来进行堆放,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对布料进行烘干整理,然后再利用卷布装置将布料卷起来,这样使布料在生产时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导致布料的生产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4.(一)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在烘干时存在着布料都是先经过烘干机烘干后,再将布料卷起来进行堆放,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对布料进行烘干整理,然后再利用卷布装置将布料卷起来,这样使布料在生产时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导致布料的生产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固定安装有5个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运料室,所述装置主体的顶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烘干室,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顶端
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垫高基座,所述垫高基座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风机底座,所述风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的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输风通道,所述输风通道的底侧外表面左端、中端和右端位置均各贯穿连通有1个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的上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运料室的上端左部位置旋转安装有第一运料轮,所述运料室的上端右部位置旋转安装有第二运料轮,所述第一运料轮和所述第二运料轮的外表面均环绕转动安装有平皮带,所述装置主体的右方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放料轮,所述放料轮的外表面环绕转动安装有纺织布料卷,所述纺织布料卷的尾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装置主体的左方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收料槽,所述收料槽的顶
端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卷料轴,所述卷料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卷料轮,所述收料槽的后侧外表面上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匣,所述电机匣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外表面顶端前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前侧外表面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开启控制按钮,所述控制器的前侧外表面右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关闭控制按钮。
8.优选地,所述分流管道的尾端位置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扩风斗,所述扩风斗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滤风层。
9.优选地,所述烘干室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开设有渗气孔,所述收料槽的底侧内表面左端位置和右端位置均开设有叉车槽。
10.优选地,所述卷料轮的内部顶端位置开设9个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排列在一个俯视横截面上呈9行1列,所述固定带的尾端位置固定安装有9个固定件。
11.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9行1列,所述固定件通过插入所述固定凹槽内而使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卷料轮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端与所述卷料轴的后端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开启控制按钮和所述关闭控制按钮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鼓风机、加热装置和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14.(三)有益效果
15.该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通过设置有运料室、第一运料轮、第二运料轮、平皮带、固定带、收料槽、叉车槽、卷料轴、卷料轮、固定凹槽、固定件、电机匣、电机底座、驱动电机、驱动轴、控制器、开启控制按钮和关闭控制按钮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将布料在烘干的同时还能同步进行卷料,从而不仅在布料生产过程中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提高了对布料的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匣结构与收料槽结构连接时的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中:1-装置主体、2-支撑架、3-运料室、4-烘干室、5-固定板、 6-垫高基座、7-风机底座、8-鼓风机、9-鼓风管、10-输风通道、11
‑ꢀ
分流管道、12-加热装置、13-扩风斗、14-滤风层、15-第一运料轮、 16-第二运料轮、17-平皮带、18-渗气孔、19-放料槽、20-放料轮、21
‑ꢀ
纺织布料卷、22-固定带、23-收料槽、24-叉车槽、25-卷料轴、26-卷料轮、27-固定凹槽、28-固定件、29-电机匣、30-电机底座、31-驱动电机、32-驱动轴、33-控制器、34-开启控制按钮、35-关闭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至图3: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固定安装有5个支撑架2,装置主体1 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运料室3,装置主体1的顶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烘干室4,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5,固定板5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垫高基座6,垫高基座6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风机底座7,风机底座7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8,鼓风机8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鼓风管9,鼓风管9的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输风通道10,输风通道10的底侧外表面左端、中端和右端位置均各贯穿连通有1个分流管道11,分流管道11的上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12,运料室3的上端左部位置旋转安装有第一运料轮15,运料室3的上端右部位置旋转安装有第二运料轮16,第一运料轮15和第二运料轮16 的外表面均环绕转动安装有平皮带17,装置主体1的右方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放料槽19,放料槽19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放料轮 20,放料轮20的外表面环绕转动安装有纺织布料卷21,纺织布料卷 21的尾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2,装置主体1的左方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收料槽23,收料槽23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卷料轴25,卷料轴25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卷料轮26,收料槽23的后侧外表面上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匣29,电机匣29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30,电机底座30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装置主体1的左侧外表面顶端前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3,控制器33的前侧外表面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开启控制按钮34,控制器33的前侧外表面右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关闭控制按钮35。
23.其中,分流管道11的尾端位置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扩风斗13,扩风斗13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滤风层14,此处的扩风斗13 是为扩大热风的吹烘面积,而滤风层14是为均衡热风对布料的烘干。
24.其中,烘干室4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开设有渗气孔18,收料槽23 的底侧内表面左端位置和右端位置均开设有叉车槽24,此处渗气孔 18是为加速布料中水分烘干散发,而叉车槽24方便转移收料槽23。
25.其中,卷料轮26的内部顶端位置开设9个固定凹槽27,固定凹槽27的排列在一个俯视横截面上呈9行1列,固定带22的尾端位置固定安装有9个固定件28,此处固定凹槽27为填插固定件28所设。
26.其中,固定件28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9行1列,固定件28 通过插入固定凹槽27内而使固定带22与卷料轮26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件28最终是为方便卷料轮26转动时带动纺织布料卷21传动。
27.其中,驱动电机31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驱动轴32,驱动轴32的前端与卷料轴25的后端固定连接,此处的驱动轴32是为在自身转动后带动卷料轴25及其上卷料轮26的转动而设。
28.其中,开启控制按钮34和关闭控制按钮35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鼓风机8、加热装置12和驱动电机31的启动与停止,此处的开启控制按钮34和关闭控制按钮35作为总控制开关方便操作。
29.使用时:首先将装置连通至外界电源,然后将纺织布料卷21的固定带22的左端自
右向左依次经过第二运料轮16、第一运料轮15 和卷料轮26直至将固定带22尾端上的各固定件28向下插入至固定凹槽27内以将固定带22固定住卷料轮26,接着按下开启控制按钮 34,则使鼓风机8开始启动鼓风,加热装置12开始启动加热,驱动电机31开始启动驱动,通过驱动轴32的转动带动卷料轴25及卷料轮26的转动,从而使固定带22自左向右拉动纺织布料卷21在放料轮20上进行放料以将纺织布料卷21依次自左向右传入至运料室3内,此时烘干室4内的加热装置12所产生的高温热量被鼓风机8吹风依次经分流管道11、扩风斗13和滤风层14后至纺织布料卷21的表面上,其中纺织布料卷21在烘干过程中所蒸发的水分被吹下经渗气孔 18所散发至装置外,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将所有需要烘干的纺织布料卷21悉数烘干并经卷料轮26卷料完毕后,接着按下关闭控制按钮 35停止鼓风机9鼓风、加热装置12加热和驱动电机31转动卷料,然后将装置断开至外界电源,最后通过叉车将货叉插入至叉车槽24 内以将收料槽23移动至指定区域进行堆放。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固定安装有5个支撑架(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运料室(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烘干室(4),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外表面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垫高基座(6),所述垫高基座(6)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风机底座(7),所述风机底座(7)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鼓风管(9),所述鼓风管(9)的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输风通道(10),所述输风通道(10)的底侧外表面左端、中端和右端位置均各贯穿连通有1个分流管道(11),所述分流管道(11)的上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12),所述运料室(3)的上端左部位置旋转安装有第一运料轮(15),所述运料室(3)的上端右部位置旋转安装有第二运料轮(16),所述第一运料轮(15)和所述第二运料轮(16)的外表面均环绕转动安装有平皮带(17),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方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放料槽(19),所述放料槽(19)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放料轮(20),所述放料轮(20)的外表面环绕转动安装有纺织布料卷(21),所述纺织布料卷(21)的尾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2),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方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收料槽(23),所述收料槽(23)的顶端中部位置转动安装有卷料轴(25),所述卷料轴(25)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卷料轮(26),所述收料槽(23)的后侧外表面上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匣(29),所述电机匣(29)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30),所述电机底座(30)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外表面顶端前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3),所述控制器(33)的前侧外表面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开启控制按钮(34),所述控制器(33)的前侧外表面右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关闭控制按钮(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道(11)的尾端位置均贯穿固定安装有扩风斗(13),所述扩风斗(13)的底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滤风层(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4)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开设有渗气孔(18),所述收料槽(23)的底侧内表面左端位置和右端位置均开设有叉车槽(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料轮(26)的内部顶端位置开设9个固定凹槽(27),所述固定凹槽(27)的排列在一个俯视横截面上呈9行1列,所述固定带(22)的尾端位置固定安装有9个固定件(2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8)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9行1列,所述固定件(28)通过插入所述固定凹槽(27)内而使所述固定带(22)与所述卷料轮(26)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1)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驱动轴(32),所述驱动轴(32)的前端与所述卷料轴(25)的后端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控制按钮(34)和所述关闭控制按钮(35)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鼓风机(8)、加热装置(12)和驱动电机(31)的启动与停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底侧外表面分列固定安装有5个支撑架,装置主体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运料室,装置主体的顶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烘干室,装置主体的右侧外表面顶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垫高基座,垫高基座的顶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风机底座,风机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鼓风管,鼓风管的左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输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将布料在烘干的同时还能同步进行卷料,不仅在布料生产过程中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提高对布料的生产速度的作用。还提高对布料的生产速度的作用。还提高对布料的生产速度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
李有双 陈琼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李有双
技术研发日:
2020.10.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