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氧化铝松装
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需对进厂原材料氧化铝、氟化铝物理性能指标松装密度及安息角进行测定,氧化铝、氟化铝的物理性能指标松装密度和安息角反映了氧化铝、氟化铝的流动性,在生产中对铝电解的生产工艺有一定影响,日常分析时采用手动下料,下料高度和流速控制不稳定,不能完全保证试样满足gb/t 6609.25-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松装密度的测定》及gb/t 6609.24-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安息角的测定》规定的下料高度和下料量,且先后测定两个试样时,两个测定值之差的绝对值因为下料高度和下料量不能完全统一而不能保证在允许差范围内,对进厂原材料氧化铝、氟化铝物理性能的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不准确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之前人工下料无法精准控制,提高对进厂原材料氧化铝、氟化铝物理性能指标松装密度及安息角进行测定的准确度的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包括下料机构、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和安息角测定机构,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基座、支柱和支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所述支柱,所述支柱上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柱垂直设置的所述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杆上下端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盛料
漏斗,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料口端设置有开关阀,且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料口内径为3mm;所述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包括松装密度底座,所述松装密度底座上设置有带有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松装密度漏斗,所述盛料漏斗的下
端面到所述松装密度漏斗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松装密度漏斗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松装密度漏斗内物料的圆筒形容器;所述安息角测定机构包括安息角底座,所述安息角底座上设置有带有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安息角漏斗,所述盛料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安息角漏斗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安息角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安息角底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
6.所述圆筒形容器设置在所述松装密度底座上,所述松装密度漏斗位于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方,所述盛料漏斗、松装密度漏斗和圆筒形容器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7.所述松装密度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圆筒形容器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8.所述安息角漏斗位于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方,所述安息角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米字型图案,且所述安息角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刻度值。
9.所述盛料漏斗、安息角漏斗和安息角底座上的米字型图案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
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和安息角测定机构上加装下料机构,并通过固定盛料漏斗下料口的内径,以及盛料漏斗到松装密度漏斗和安息角漏斗之间的距离来保证所有的试样在测定同一个指标时,都具有相同的下料高度以及下料量,从而保证物料的下料速度处于20g/min—60g/min之间,可实现ys/t 581.13-2006《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安息角的测定》和ys/t 581.14-2006《氟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松装密度的测定》中下料高度和下料速度的控制,也满足了gb/t 6609.25-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松装密度的测定》以及gb/t 6609.24-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安息角的测定》规程,改善了之前的人工下料无法精准控制的缺陷,提高了对进厂原材料氧化铝、氟化铝物理性能指标松装密度及安息角进行测定的准确度。
12.另外,本装置也适用于对氧化铝分析有下料高度和下料速度有要求的所有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中氧化铝松装密度测定时的组合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中氧化铝安息角测定时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
17.需要注意,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18.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19.参见图1和图2,图中:1-基座,2-支柱,3-支杆,4-第一蝶形螺栓,5-放置孔,6-盛料漏斗,7-松装密度底座,8-第一支架,9-第一支撑杆,10-第二蝶形螺栓, 11-松装密度漏斗,12-圆筒形容器,13-安息角底座,14-第二支架,15-第二支撑杆,16-安息角漏斗,17-米字型图案。
20.实施例: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包括下料机构、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和安息角测定机构。
21.下料机构包括基座1、支柱2和支杆3,基座1上设置有支柱2,支柱2上远离基座1的
一端设置有与支柱2垂直设置的支杆3,支杆3的一端套在支柱2上后,利用第一蝶形螺栓4进行顶紧固定,类似实验室内的铁架台。
22.支杆3上设置有两个贯通支杆3上下端的放置孔5,根据需要在其中一个放置孔5内设置有盛料漏斗6,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端伸出支杆3的下端面,且伸出支杆3下端面的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上设置有开关阀(图中未画出),开关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下料口,以方便盛料漏斗6内的物料流出下料口或暂存在盛料漏斗6内。
23.在盛料漏斗6的下方放置一个松装密度测定机构,用来测定氧化铝的松装密度。
24.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包括松装密度底座7,松装密度底座7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带有第一支架8的第一支撑杆9,第一支架8设置在第一支撑杆9上远离松装密度底座7的一端,且与第一支撑杆9垂直设置,第一支架8的一端套在第一支撑杆9上后,利用第二蝶形螺栓10进行顶紧固定,另一端伸向的方向与松装密度底座7上下平行,第一支架8上设置有第一漏斗孔,第一漏斗孔内设置有松装密度漏斗11,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松装密度漏斗11内物料的圆筒形容器12,圆筒形容器12设置在松装密度底座7上。
25.松装密度漏斗11位于盛料漏斗6的下方,盛料漏斗6、松装密度漏斗11和圆筒形容器12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方便物料的顺利下落。
26.在对氧化铝进行松装密度测定时,要满足gb/t 6609.25-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松装密度的测定》规定的下料高度和下料量,规程中规定的下料流量为“20g/min—60g/min”,
27.氧化铝的松装密度的计算公式为:(1)
28.上式中: m0为圆筒形容器12的质量,单位为g;
29.m1为装满蒸馏水后的圆筒形容器12的质量,单位为g;
30.m2为装满物料后的圆筒形容器12的质量,单位为g;
31.因为圆筒形容器12内装满物料后的质量m2的大小与其物料的压实度有关,压实度越大,m2越大;而压实度的大小,又与下料的流量有关,下料的流量规定是20g/min-60g/min。
32.下料的流量又与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内径和其下料高度有关,所以为了实现下料流量能够在20g/min—60g/min之间,本实施例中,将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内径设置为3mm,盛料漏斗6的下端面到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0mm,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下端面到圆筒形容器1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m,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下料口的内径为6mm。
33.这样,盛料漏斗6下料口的内径、松装密度漏斗11下料口的内径、盛料漏斗6的下端面到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下端面到圆筒形容器1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个确定的值,这些数据组合起来,能够满足物料的下料流量规定,方便操作人员对下料高度和速度进行的精准控。
34.在盛料漏斗6的下方放置一个安息角测定机构,用来测定氧化铝的安息角。
35.安息角测定机构包括安息角底座13,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带有第二支架14的第二支撑杆15,第二支架14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5上远离安息角底座13的一端,且与第二支撑杆15垂直设置,第二支架1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5上后,另一端伸向的方
向与安息角底座13上下平行,第二支架14上设置有第二漏斗孔,第二漏斗孔内设置有安息角漏斗16,安息角漏斗16位于盛料漏斗6的下方。
36.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米字型图案17,且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上随米字型图案17设置有刻度值,盛料漏斗6、安息角漏斗16和安息角底座13上的米字型图案17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37.在安息角漏斗16内的物料流到安息角底座13上后,会自然的形成一个锥形体,设置刻度值,就是为了方便知道锥形体下端面的尺寸。
38.在对氧化铝进行安息角测定时,要满足gb/t 6609.24-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安息角的测定》规定的下料高度和下料量,规程中规定的下料流量为“20g/min—60g/min”,
39.氧化铝的安息角的计算公式为:
ꢀꢀꢀꢀꢀ
(2)
40.上式中: h为锥形体高度,即安息角底板上端面到安息角漏斗16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m;
41.d0为锥形体底端的四条直径的算数平均值,单位为mm;
42.di为安息角漏斗16下料口的内径,单位为mm;
43.在本实施例中,标准的锥形体是指高度不能再增加的锥形体,锥形体底端的四条直径可以直接按照安息角底座13上的米字型图案17来进行取值,安息角漏斗16下料口的内径为6mm。
44.因为锥形体的大小与下料的流量有关,下料的流量又与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内径和其下料高度有关,所以为了实现下料流量能够在规程规定的20g/min—60g/min之间,本实施例中,将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内径设置为3mm,盛料漏斗6的下端面到安息角漏斗16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0mm,安息角漏斗16的下端面到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0mm。
45.这样,盛料漏斗6下料口的内径、盛料漏斗6的下端面到安息角漏斗16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以及安息角漏斗16的下端面到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都是一个确定的值,这些数据组合起来,不仅能够满足物料的下料流量规定,还方便操作人员对下料高度和速度进行的精准控制。
46.操作的时候,如果想进行氧化铝松装密度的测试,只需要将下料机构和松装密度测定机构组合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根据第一支架8的长度来选择将盛料漏斗6放置在对应的放置孔5内,使盛料漏斗6、松装密度漏斗11和圆筒形容器12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其中,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内径设置为3mm,盛料漏斗6的下端面到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0mm,松装密度漏斗11的下端面到圆筒形容器1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m,安装前,先测量空圆筒形容器12的质量m0以及装满蒸馏水后的圆筒形容器12的质量m1,安装好后,将盛料漏斗6上的开关阀关闭,使盛料漏斗6下端闭合,往盛料漏斗6内加满物料,随后打开开关阀,使盛料漏斗6内的物料下滑到松装密度漏斗11内,并通过松装密度漏斗11下滑到圆筒形容器12内部,一直到圆筒形容器12装满,停止下料即可,随后测量装满物料的圆筒形容器12的质量m2,将m
0、m1、
m2带入公式(1)即可得出氧化铝的松装密度。
47.如果想进行氧化铝安息角的测试,只需要将下料机构和和安息角测定机构组合在
一起,如附图2所示,根据第二支架14的长度来选择将盛料漏斗6放置在对应的放置孔5内,使盛料漏斗6、安息角漏斗16和米字形图案17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其中,盛料漏斗6的下料口内径设置为3mm,盛料漏斗6的下端面到安息角漏斗16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0mm,安息角漏斗16的下端面到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0mm,安装好后,将盛料漏斗6上的开关阀关闭,使盛料漏斗6下端闭合,往盛料漏斗6内加满物料,随后打开开关阀,使盛料漏斗6内的物料下滑到安息角漏斗16内,并通过安息角漏斗16下滑到安息角底座13的上端面上,一直到物料在安息角底座13上形成的锥形体的高度不再增加位置,此时,锥形体的顶部与安息角漏斗16的下端面接触,停止下料。
48.随后测量锥形体高度,本实施例中高度是一个固定值,为40mm,即安息角底板上端面到安息角漏斗16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40mm,计算锥形体底端的四条直径的算数平均值d0,由前面可知di=6mm,将h、d0和di带入公式(2)即可得出氧化铝的安息角。
49.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也适用于氟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的测定,测定方法和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方法一样,在此不再赘叙。
50.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包括下料机构、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和安息角测定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基座、支柱和支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所述支柱,所述支柱上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柱垂直设置的所述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支杆上下端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盛料漏斗,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料口端设置有开关阀,且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料口内径为3mm;所述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包括松装密度底座,所述松装密度底座上设置有带有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松装密度漏斗,所述盛料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松装密度漏斗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松装密度漏斗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松装密度漏斗内物料的圆筒形容器;所述安息角测定机构包括安息角底座,所述安息角底座上设置有带有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安息角漏斗,所述盛料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安息角漏斗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安息角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安息角底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圆筒形容器设置在所述松装密度底座上,所述松装密度漏斗位于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方,所述盛料漏斗、松装密度漏斗和圆筒形容器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松装密度漏斗的下端面到所述圆筒形容器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息角漏斗位于所述盛料漏斗的下方,所述安息角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米字型图案,且所述安息角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刻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盛料漏斗、安息角漏斗和安息角底座上的米字型图案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化铝松装密度及安息角测定装置,包括下料机构、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和安息角测定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基座、支柱和支杆,基座上设置有带有支杆的支柱,支杆上设置有放有盛料漏斗的放置孔,盛料漏斗的下料口内径为3mm;松装密度测定机构包括松装密度底座和松装密度漏斗,盛料漏斗的下端面到松装密度漏斗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松装密度漏斗的下方设置有圆筒形容器;安息角测定机构包括安息角底座和安息角漏斗,盛料漏斗的下端面到安息角漏斗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安息角漏斗的下端面到安息角底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人工下料无法精准控制的缺陷,提高了松装密度及安息角的测定精准度。测定精准度。测定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
张海燕 孙雅琴 陈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南科创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