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过零点检测电路,使用输入信号和零电位信号进行比较的方法检测。此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类似正弦波的持续周期性信号,当没有信号输入或信号输入一直在零点附近时,过零点检测电路会误触发输出一连串的脉冲信号,造成误检测。
3.此外,现有的过零点检测电路通常适用的频率都较低,一般在工频50hz,但在某些特殊领域,如无线通信、雷达、激光等高速场合,需要超高速的过零检测电路,要求检测频率在几十khz到几百mhz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包括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
7.当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为0v或在0v附近抖动时,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向所述判断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判断单元将该高电平信号与接收的来自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与所述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低电平信号。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包括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
9.当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小于0v时,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向所述判断单元输出0v电压信号,所述判断单元将该0v电压信号与接收的来自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与所述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低电平信号。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
接所述判断单元;
11.当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0v以下变到0v以上或者0v以上变到0v以下时,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向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一段时间0v电压信号后再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判断单元在接收的来自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与所述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电压信号过零的瞬间,跳变为高电平信号后再输出低电平信号。
12.其中较优地,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延时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电压整理模块,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整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整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的输入端。
13.其中较优地,针对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负电压-正电压信号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4.其中较优地,针对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正电压-负电压信号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十一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5.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整理模块的输入端。
16.其中较优地,所述整理模块包括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判断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
17.其中较优地,所述电压跟随单元采用专用电压跟随芯片实现;
18.或者,所述电压跟随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
19.其中较优地,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包括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
20.本发明所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一方面通过设置随动电压基准单元,使得所采集的信号为零时,输出不会出现错误的触发,从而避免发生误检测;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匹配单元,以适应不同种类的信号,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处理,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处理较低频率信号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1;
23.图3为图1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进行过零点检测时相应位置的波形图;
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包括匹配单元1、电压跟随单元2、信号调理单元3、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和判断单元5;匹配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跟随单元2的输入端,电压跟随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调理单元3与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的输入端,信号调理单元3与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的输出端连接判断单元5。
27.匹配单元1,用于将采集的需要进行过零点检测的各种类型模拟信号(以下简称待检测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后级可用的标准电压信号,以便于后级单元可以进行处理。该匹配单元1根据所采集的信号的类型,从电流转电压子电路、低压转高压子电路、高压转低压电路、阻抗匹配子电路、可变电阻采集子电路中选择对应的电路,实现将所采集的信号转换成后级可用的标准电压信号。例如,高压信号需要降压,电流信号需要转换为电压信号,取样电阻需要差分采集等。
2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假设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为50欧姆差分电压信号(如图3示出的所采集的信号vi n),根据所采集的信号,匹配单元1可以采用阻抗匹配子电路实现。如图2所示,当需要50欧姆阻抗匹配时,阻抗匹配子电路可以包括50欧姆的第一电阻r1和差分转单端放大器u1,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正的差分电压信号与差分转单端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负的差分电压信号与差分转单端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差分转单端放大器u1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vcc和vss。其中,第一电阻r1用于实现阻抗匹配;差分转单端放大器u1用于将采集的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单端电压信号。需要强调的是,阻抗匹配子电路的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匹配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29.电压跟随单元2,用于增加匹配单元1输出的信号的输出功率,提高其驱动能力,避免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因驱动功率不够而容易受到干扰且不便处理的问题发生。该电压跟随单元2可以采用专用电压跟随芯片(如射频信号放大器)实现;如图2所示,电压跟随单元2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差分转单端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第二电阻r2,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vcc和vss。
30.信号调理单元3,用于将电压跟随单元2输出的电压信号调理到后级单元适合的电
压vc。例如,当电压跟随单元2输出的电压信号较小,为了使判断单元5更好的识别到该电压信号,可以利用信号调理单元3将该电压信号放大所需倍数。如图2所示,信号调理单元3包括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的输出端,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vcc和vss。其中,第三电阻r3与第五电阻r5用于调整电压跟随单元2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放大倍数,第四电阻r4作为第三电阻r3与第五电阻r5的匹配电阻,不仅使得电压跟随单元2输出的电压信号完整(如图3示出的经信号调理单元3处理后输出的电压信号vc),还使得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工作更稳定。其中,信号调理单元3采用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原因是其时延极小。
31.当电压跟随单元2输出的电压信号中有毛刺时,可以在信号调理单元3中再额外设置滤波模块(图中为未示出),该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的输出端,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判断单元5的输入端。
32.通过滤波模块实现对信号进行必要的滤波以减小干扰。该滤波模块可以采用高通滤波或低通滤波子电路等。
33.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用于按照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改变输出信号,避免进行过零点检测时因没有信号或信号一直在零点附近时输出错误的脉冲信号,从而防止发生误检测。
34.如图2和图4所示,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包括第一延时模块41、第一比较模块42和电压整理模块43,第一延时模块41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跟随单元2的输出端,第一延时模块4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模块42的输入端,第一比较模块42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整理模块43的输入端,电压整理模块43的输出端连接判断单元5的输入端。
35.根据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当需要对该电压信号由负电压-正电压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如图2所示,第一延时模块41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第一延时模块4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模块42的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36.根据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当需要对该电压信号由正电压-负电压变化的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如图4所示,第一延时模块41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u2的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第一延时模块4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模块42的输入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37.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比较模块42包括第一比较器u4、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第一比较器u4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延时模块41的输出端,第一比较器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vcc和vss,第一比较器u4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vcc和vss,第一比较器u4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整理模块43的输入端。
38.如图2和图4所示,电压整理模块43包括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的
一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4的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判断单元5的输入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cc。
39.针对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匹配单元1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负电压-正电压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第一比较模块42中的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分压得到的电压为负电压;当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正电压-负电压变化(由大至小)时,第一二极管d1阴极端的压降小于其阳极端的压降,使得第一二极管d1导通,第一电容c1上电容随输入的电压信号变化,同时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阻r6输入到第一比较器u4(其中流过第一二极管d1的电压信号远大于流过第六电阻r6的电压信号),并且很快达到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分压值;当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负电压-正电压变化时,第一二极管d1不导通,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组成rc子电路,第一电容c1上电压缓慢减小,形成延时效果,即过一段时间输入到第一比较器u4的电压才会达到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分压值,使得第一比较器u4输出负电压信号时间要长于正电压信号的时间。
40.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若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为0v,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为高电平;若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小于0v,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为0v;若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0v以下变到0v以上,由于第一延时模块41延时的存在,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仍为0v,当第一延时模块41延时结束,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为高电平。其中,根据电源电压vcc,预先计算出使得输出的电压vr为0v时,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的阻值。
41.针对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匹配单元1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正电压-负电压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第一比较模块42中的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分压得到的电压为正电压;当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负电压-正电压变化时,第二二极管d2导通,第二电容c2上电容随输入的电压信号变化,同时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第二二极管d2、第十一电阻r11输入到第一比较器u4,并且很快达到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分压值;当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正电压-负电压变化时,第二二极管d1不导通,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二电容c2组成rc子电路,第二电容c2上电压缓慢减小,形成延时效果,即过一段时间输入到第一比较器u4的电压才会达到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的分压值,使得第一比较器u4输出正电压信号时间要长于负电压信号的时间。
42.具体的说,若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为0v,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为高电平;若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小于0v,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为0v;若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0v以上变到0v以下,由于第一延时模块41延时的存在,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仍为0v,当第一延时模块41延时结束,经过第一比较器u4以及第七电阻r7与第八电阻r8后,输出的电压vr为高电平。
43.判断单元5,用于将信号调理单元3和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输出的两个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所需的过零点信号。判断单元5可以采用第二比较器实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的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的输出端),第二比较器u5的正相输入端
连接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u3的输出端,第二比较器u5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vcc和vss。第二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输入一个与所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信号,反相输入端由于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存在,输入一个与所采集信号一致,零电位时间稍晚于所采集信号过零点时间的信号。
44.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当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输出的电压vr为高电平时,第二比较器u5输出的电压vout为低电平;当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输出0v时,第二比较器u5输出的电压vout为低电平;当匹配单元1输出的电压信号由0v以下变到0v以上或者由0v以上变到0v以下时,第二比较器u5在电压信号过零的瞬间,跳变为高电平。当第一延时模块41延时结束时,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输出高电平,第二比较器u5输出的电压vout为低电平。
45.综上所述,通过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使得在所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为零或者在零点附近抖动时,本过零点检测电路会输出一个低电平的信号,避免造成误检测,而在所采集信号不为零且信号从负电压向正电压变化时,电路输出一个上升沿信号。
46.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通过将各个单元的相应器件选用高速器件,使得该过零点检测电路可处理的信号频率最高达到数百mhz,解决现有技术使用频率低且单一的问题。例如,匹配单元1的阻抗匹配子电路可以选用差分转单端高速放大器,电压跟随单元2与信号调理单元可以分别选用高速电流反馈放大器,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的第一延时模块41的二极管可以选用高速二极管,随动电压基准单元4的第一比较模块42与判断单元5的比较器可以选用高速比较器,根据所需采集信号的频率,调整第一延时模块41的电阻和电容的参数,以适用对不同频率信号。其中,所需采集信号的频率越高,第一延时模块41中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子电路的充电时间越短,及第一延时模块41的延时时间越短。
47.本发明所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一方面通过设置随动电压基准单元,使得所采集的信号为零时,输出不会出现错误的触发,从而避免发生误检测;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匹配单元,以适应不同种类的信号,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处理,解决现有技术只能处理频率较低的信号的问题。
48.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过零点检测电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属于本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当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为0v或在0v附近抖动时,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向所述判断单元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判断单元将该高电平信号与接收的来自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与所述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低电平信号。2.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当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小于0v时,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向所述判断单元输出0v电压信号,所述判断单元将该0v电压信号与接收的来自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与所述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低电平信号。3.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当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0v以下变到0v以上或者0v以上变到0v以下时,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向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一段时间0v电压信号后再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判断单元在接收的来自所述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与所述模拟信号相位一致的电压信号过零的瞬间,跳变为高电平信号后再输出低电平信号。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延时模块、第一比较模块和电压整理模块,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整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整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的输入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针对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负电压-正电压信号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针对采集的待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单元转换成的电压信号,由正电压-负电压信号变化过程中进行过零点检测时,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十一电阻和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整理模块的输入端。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模块包括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判断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跟随单元采用专用电压跟随芯片实现;或者,所述电压跟随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零点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包括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放大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电源电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零点检测电路。该电路匹配单元、电压跟随单元、信号调理单元、随动电压基准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匹配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与所述随动电压基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判断单元。本发明一方面通过设置随动电压基准单元,使得所采集的信号为零时,输出不会出现错误的触发,从而避免发生误检测;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匹配单元,以适应不同种类的信号,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处理,解决现有技术处理信号单一的问题。有技术处理信号单一的问题。有技术处理信号单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学 曹沛 徐向宇 江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科益虹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5.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6:0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3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电压   单元   信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