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
操作机构,属于生物样本存储领域。
背景技术:
2.公知的,为了使生物样本长期活性保存,需要将生物样本直接存放在冻存管中,再将冻存管借由板架放置到充满液氮的储存设备中进行冻存。在对储存设备中的冻存管进行存取或提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全程冷链的效果,往往用到同样以液氮维持低温的转运罐。
3.使用中,转运罐内的板架常常要存储至样本库的存储设备中,但是由于存储在转运罐内的冻存管结霜冻等原因,存取板架内的冻存管时,无法提取出,导致提取失败,大大降低了样本的存储效率,或者二维码被霜冻盖住,无法识别录入信息。
4.此外,常规的对转运罐或者其他较为便捷的存储设备进行加液时,都是直接用液氮对着需要加液的设备进行充液氮,这样会有大量的液氮挥发,浪费液氮的同时易对人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相关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结构更优化,降温效果更均匀,降温效率更高,更经济、安全。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挑管加液操作区,
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设置有加液机构,所述加液机构可转动式向外供液氮。
7.可选的,所述加液机构包括操作控制件、加液管、控量储液筒及第一储氮筒;所述第一储氮筒上端与供氮管连通,所述第一储氮筒的下端连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密封延伸入控量储液筒内,且所述控量储液筒在所述操作控制件的控制下可相对所述导流管做升降运动和/或旋转运动;所述加液管上端与所述控量储液筒下端连通。
8.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氮筒上端连通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消音缓冲器。
9.可选的,所述操作控制件包括操作控制电机、第一操控
轨道、操控板及第一滑动操控件;所述操作控制电机及第一操控轨道固定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所述操作控制电机同轴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啮合,且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操控轨道上;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量储液筒上;所述操作控制电机的外壳向外延伸有过渡控制件,所述过渡控制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储氮筒上,且所述过渡控制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开设有操控通道,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的另一端向操控板上延伸有限制轴,且所述限制轴延伸入操控通道内,所述操控通道对限制轴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
10.可选的,所述操控通道包括竖直轴向通道及与竖直轴向通道圆滑过渡连接的周向通道。
11.可选的,所述操控通道包括一段走向为向下的圆弧通道及竖直向下的轴向通道,
两个通道依次贯通成一体结构。
12.优选的,所述加液管为l型或c型管道。
13.优选的,所述加液管与所述控量储液筒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14.可选的,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提取模组,通过移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的上方,可对转运罐内的板架或转运罐的上盖进行抓取,和或可对板架上的冻存管进行吸取。
15.可选的,所述提取模组包括用于抓取板架或转运罐上盖的抓取机构以及用于吸取冻存管的吸取机构。
16.可选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抓取单元和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单元整体上下位移的抓取机构驱动器,所述抓取机构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移动模组上。
17.可选的,所述吸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吸取单元和用于带动所述吸取单元整体上下位移的吸取机构驱动器,所述吸取机构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移动模组上,所述吸取单元均通过第二滑动操控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吸取机构驱动器的缸体上;所述吸取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和吸取控制件,所述吸取组件包括上下依次同轴连接的通气筒,所述通气筒的上端与气源机构连通,下端连接通气头,所述吸取组件的外侧套设有保冷组件,所述保冷组件由所述加液机构提供液氮,在所述吸取控制件的控制下,所述吸取组件在所述保冷组件内上下位移。
18.可选的,所述保冷组件包括导冷管和第二储氮筒,所述导冷管套设在所述通气筒的外部,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上,所述第二储氮筒套设在所述导冷管的下端且与之连通。
19.可选的,所述吸取控制件包括吸取控制电机和第二传动丝杆,所述吸取控制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上,所述吸取控制电机同轴依次连接第二传动丝杆和通气筒,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啮合。
20.可选的,所述移动模组包括x轴移动臂和y轴移动臂,所述x轴移动臂又包括一个x轴移动轨道,所述y轴移动臂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y轴移动轨道,两个所述y轴轨道分设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的上部两侧,所述x轴轨道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y轴轨道上,所述提取模组设置在所述x轴轨道上,需要实现在y轴上的运动时,x轴轨道带动所述提取模组在y轴轨道上滑动。
21.可选的,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松动机构,所述松动机构可将冻存管与板架脱离。
22.可选的,所述松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提取模组的移动轨迹上松动座,所述松动座的上端设有能够在垂直方向上顶升冻存管的突起。
23.可选的,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板架扫码机构和冻存管扫码机构,所述板架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提取模组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冻存管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板架扫码机构的下方并交错布置,还正对所述运动轨迹。
24.优选的,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的下方还设有用于传输转运罐的样本传输区,所述样本传输区内设有顶升机构和水平输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将转运罐由所述样本传输区运送到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将转运罐在不同操作机构的样本传输区之间转运。
25.可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转运罐顶升驱动器,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的顶端设有放置转运罐的升降板。
26.可选的,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包括驱动电缸、滑块和升降臂,所述升降板固定在所述升降臂的上端,所述升降臂与驱动电缸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臂以相对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样本传输区内。
27.优选的,所述样本传输区为整体形状呈c形或u形的样本传输通道。
28.可选的,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主要由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下方的第二操控轨道以及安装在第二操控轨道上的转运小车构成,所述第二操控轨道固定在所述样本传输区内,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操控轨道的下端。
29.本技术方案设置的旋转加液过程避免了直冲、局部注入液氮的各种弊端,使降温的均匀性和高效性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加注液氮过程的液氮挥发或外溢,因此经济性和安全性也更高。
附图说明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1.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个不同角度的整体内部结构图,其中省略了顶升机构的展示。
32.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挑管加液操作区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挑管加液操作区的核心组成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吸取机构的的立体图。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吸取机构的半剖视图。
3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液机构的立体图。
38.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加液机构的俯视图。
39.图10是图9中b处的剖视图。
40.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挑管加液操作区,2、样本传输区,3、加液机构,311、操作控制电机,312、第一操控轨道,313、操控板,3131、操控通道,314、第一滑动操控件,3141、限制轴,315、过渡控制件,316、第一传动丝杆,32、加液管, 33、控量储液筒,34、第一储氮筒,35、气液分离器,36、消音缓冲器,37、导流管,4、提取模组,41、抓取机构,42、吸取机构,421、吸取机构驱动器, 422、第二滑动操控件,4231、吸取控制电机,4232、第二传动丝杆,4241、通气筒,4242、通气头,4251、导冷管,4252、第二储氮筒,5、移动模组,51、 x轴移动臂,52、y轴移动臂,6、松动机构,61、松动座,7、扫码机构,71、板架扫码机构,72、冻存管扫码机构,8、操作平台,81、暂存罐,82、置盖槽, 83、提取对接口,9、摄像机构,10、感测机构,11、顶升机构,111、转运罐顶升驱动器,1111、驱动电缸,1112、滑块,1113、升降臂,112、升降板,12、水平输送机构,121、第二操控轨道,122、转运小车,13、转运罐。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包括挑管加液操作区1,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内设置有加液机构3,所述加液机构3可转动式向外供液氮。
44.生物样本在转运的过程依然需要维持深低温,需要往转运罐13内加注液氮,单独直冲式注液,既容易外溅带来浪费和伤害,又不利于罐内各处空间的均匀降温。本实施例采用可旋转的自动加液机构3,能够将液氮均匀地进入罐内,带来更稳定、均衡的低温环境,可有效降低样本损伤概率,另外动态的加注方式也减弱了冲击力,更温和,防护性更好,经济效益更高。
4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式中,所述加液机构3包括操作控制件、加液管 32、控量储液筒33及第一储氮筒34;所述第一储氮筒34上端与供氮管连通,所述第一储氮筒34的下端连通设置有导流管37,所述导流管37下端密封延伸入控量储液筒33内,且所述控量储液筒33在所述操作控制件的控制下可相对所述导流管37做升降运动和/或旋转运动;所述加液管32上端与所述控量储液筒33下端连通。
46.所述控量储液筒33具有储存液氮功能,这点和其上部储氮筒的功能相同,另外基于内部气压差的原理,类似打气筒的工作原理,所述控量储液筒33还可以做上下运动:当其上升时,液氮从导流管37进入加液管32,用于其转运罐13或其内部暂存设备提供液氮,保证样本存储的深低温环境,其下降时,其气液分离器35流入多余的液氮可用于存储在控量储液筒33内。为了进一步优化该加液过程的最终效果,优选的,所述加液管32为l型或c型管道。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液管32与所述控量储液筒33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4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储氮筒34上端连通设置有气液分离器35,所述气液分离器35上设置有消音缓冲器36。气液分离器35分离出来的氮气,经消音缓冲器36喷出,具有除湿上舱室的功能,达到进一步优化存储环境的目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可以通过在消音缓冲器36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孔,用于排氮气,使气液分离后多余的氮气进入挑管加液操作区1中,用于除湿。
48.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式中,所述操作控制件包括操作控制电机311、第一操控轨道312、操控板313及第一滑动操控件314;所述操作控制电机311及第一操控轨道312固定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内,所述操作控制电机311同轴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316,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314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 316啮合,且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操控轨道312上;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 31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量储液筒33上;所述操作控制电机311的外壳向外延伸有过渡控制件315,所述过渡控制件31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储氮筒 34上,且所述过渡控制件31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操控板313;所述操控板313 上开设有操控通道3131,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314的另一端向操控板313上延伸有限制轴3141,且所述限制轴3141延伸入操控通道3131内,所述操控通道 3131对限制轴314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所述操控通道3131的设计,使加液获得了旋转和升降的叠加运动效果,能够更好地克服直冲、局部加注的弊端。
49.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操控通道3131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操控通道3131包括
竖直轴向通道及与竖直轴向通道圆滑过渡连接的周向通道。所述加液管32整体随所述操作控制件旋转,具有竖直轴向通道的所述操控通道3131使加液管32又叠加了一个动态的上下伸缩运动,对于缓和注液力度能够能够起到更好的控制作用。
50.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操控通道3131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操控通道 3131包括一段走向为向下的圆弧通道及竖直向下的轴向通道,两个通道依次贯通成一体结构。走向为向下的圆弧通道+竖直向下的轴向通道,在整体走势上一样,上下运动位置,但这种具体形状,使运动行程更加缓和也更有梯度,增加了加液管32的自由度,同时喷液效果进一步优化。
51.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内还设置有提取模组4,通过移动模组5设置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的上方,可对转运罐13内的板架或转运罐13的上盖进行抓取,和或可对板架上的冻存管进行吸取。
52.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取模组4包括用于抓取板架或转运罐13上盖的抓取机构41以及用于吸取冻存管的吸取机构42。
53.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抓取机构41包括至少一个抓取单元和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单元整体上下位移的抓取机构驱动器,所述抓取机构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移动模组5上。所述抓取机构41的具体构造为能够实现对板架完成抓取的各类已有结构均可,所述抓取机构41通过吸取机构驱动器421实现部分运动。
54.再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吸取机构42包括至少一个吸取单元和用于带动所述吸取单元整体上下位移的吸取机构驱动器,所述吸取机构驱动器421固定在所述移动模组5上,所述吸取单元均通过第二滑动操控件42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吸取机构驱动器421的缸体上;所述吸取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和吸取控制件,所述吸取组件包括上下依次同轴连接的通气筒4241,所述通气筒4241的上端与气源机构连通,下端连接通气头4242,所述吸取组件的外侧套设有保冷组件,所述保冷组件由所述加液机构3提供液氮,在所述吸取控制件的控制下,所述吸取组件在所述保冷组件内上下位移。
55.在本实施例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冷组件包括导冷管4251和第二储氮筒4252,所述导冷管4251套设在所述通气筒4241的外部,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422上,所述第二储氮筒4252套设在所述导冷管4251的下端且与之连通。导冷管4251内多出的液氮可以通过所述的第二储氮筒4252暂存,满足维持深低温和补充液氮的需要。
56.在本实施例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取控制件包括吸取控制电机4231 和第二传动丝杆4232,所述吸取控制电机4231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422 上,所述吸取控制电机4231同轴依次连接第二传动丝杆4232和通气筒4241,所述第二传动丝杆4232与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422啮合。在吸取控制电机4231 的作用下,第二传动丝杠与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422相对运动,达到控制通气筒4241升降的目的,以精准吸取冻存管。
57.在本实施例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模组5包括x轴移动臂51和y 轴移动臂52,所述x轴移动臂51又包括一个x轴移动轨道,所述y轴移动臂 5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y轴移动轨道,两个所述y轴轨道分设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的上部两侧,所述x轴轨道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y轴轨道上,所述提取模组4设置在所述x轴轨道上,需要实现在y轴上的运动时,x轴轨道带动所述提取模组4在y轴轨道上滑动。所述提取模组4设置在所述x轴轨道上,需要实现在y轴上的运动时,x轴轨道带动提取模组4在两个y轴轨道上滑动,这种
轨道布置避免了各操作之前间的干涉。
58.在本实施例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松动机构6,所述松动机构6可将冻存管与板架脱离。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松动机构6 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提取模组的移动轨迹上松动座61,所述松动座61的上端设有能够在垂直方向上顶升冻存管的突起。更具体地,所述松动座61可以设为两个,第一个松动座上的突起数量为48个,第二个松动座上的突起数量为96 个,二者间隔布置在所述提取机构的运动轨迹上,可同时适用于常规48孔和96 孔的板架进行松动冻存管。
59.可选的,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内还设置有扫码机构7,所述扫码机构7包括板架扫码机构71和冻存管扫码机构72,所述板架扫码机构71设置在所述提取模组4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冻存管扫码机构72设置在所述板架扫码机构71 的下方并交错布置,还正对所述运动轨迹。具体实施中,所述冻存管扫码机构 72可以包括智能读码器、条形光源和玻璃窗,所述玻璃窗设置在所述提取机构的运动轨迹上,所述智能读码器配备有条形光源,且所述智能读码器正对所述玻璃窗设置,所述玻璃窗可以由单层或双层玻璃构成,条形光源可以设在智能读码器上方两侧并一起设在操作平台8的下方,便于对移动过程中的冻存管进行扫码。所述板架扫码机构71包括设置在操作平台8上的读码器,所述读码器可以设置在松动座61的侧部,这个角度可达到全面扫码的目的,优选地,还可在所述读码器外部安装遮光架,避免外部光线的反光影响,以优化扫码效果。
6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的下方还设有用于传输转运罐 13的样本传输区2,所述样本传输区2内设有顶升机构11和水平输送机构12,所述顶升机构11将转运罐13由所述样本传输区2运送到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2将转运罐13在不同操作机构的样本传输区2之间转运。在优化转运方面优选的,为了更方便对接其内放置了存储生物样本的板架的转运罐13,所述样本传输区2为整体形状呈c形或u形的样本传输通道。实施例中的所述样本传输区2和挑管加液操作区1可以通过操作平台8在空间上分隔而成,在所述操作平台8上相应的可以直接设置上述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的机构,包括扫码机构7、松动机构6、移动模组5等,所述操作平台8上还应设置连通挑管加液操作区1和样本传输区2的提取对接口83,用于与转运罐13衔接。
61.再进一步地,考虑到全程低温环境,最好是在细节环节也尽可能保持存储的密闭性和液氮的挥发,因此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操作平台8上还可以设有舱室圆盖和用于放置转运罐13的上盖的置盖槽82,所述舱室圆盖放置在所述提取对接口83之上,所述置盖槽82位于提取对接口83和暂存罐81之间的所述提取机构的运动轨迹上,其中暂存罐81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板架固定架来限定放置进去的板架位置稳固。使用时,在通过顶升机构11将转运罐13上升至舱室圆盖下方后,先让抓取机构41移动舱室圆盖上方,将转运罐13的上盖抓取并移入置盖槽82中暂时存放,然后从转运罐13中抓取出板架,之后可随即将上盖放回转运罐13,避免了液氮挥发带来的浪费及危害,也利于转运罐13内低温环境的维持以被再次使用。
62.在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机构11包括转运罐顶升驱动器 111,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111的顶端设有放置转运罐13的升降板11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111包括驱动电缸1111、滑块1112和升降臂 1113,所述升降板112固定在所述升降臂1113的上端,所述升降臂1113与驱动电缸1111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臂1113以相对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块1112 上,所述滑块1112固定在所述样本传输区2内。作为一种具
体变形,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111也可以直接驱动所述滑块1112,这时就需要和所述升降臂 1113固定不动即可,最终同样能实现相对升降运动,实现对所述转运罐13的顶升功能。利用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111将转运罐13顶升至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下方或内部,以进行后续操作。
63.可选的,所述水平输送机构12主要由位于所述升降板112的下方的第二操控轨道121以及安装在第二操控轨道121上的转运小车122构成,所述第二操控轨道121固定在所述样本传输区2内,所述滑块1112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操控轨道121的下端。
64.所述转运罐13先以所述转运小车122为载体沿在所述第二操控轨道121在本机构与其他外部设备间转运。为了更好地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或者出于对所述转运罐13的充电需要,所述转运小车122的上表面和所述升降板112的下表面配设有卡接机构,此卡接机构的具体构造根据功能选配即可。
65.为了智能化过程的实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他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1内还可以设有摄像机构9和感测机构10,其中所述摄像机构9可以包括监控摄像头,用于对内部各种机构的各项作业实时监测。所述感测机构10 包括温度采集模块和露点传感器,用于舱内温度精准检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所述操作机构还可以设置阀门控制柜和阀门组件,所述阀门控制柜与安装在通氮管上的阀门组件控制连接,进而调控向暂存罐81的进液以及向旋转的加液机构3的进液。显然自动化方面,还需要配备显示控制器和其控制按钮及电控箱。
66.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的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首先利用旋转的加液机构3对挑管加液操作区1内进行除湿,样本传输区2的转运罐13在顶升机构11作用下上升至挑管加液操作区1,然后通过提取模组4将转运罐13中的板架抓取出,在松动机构6位置对板架进行冻存管松动,具体是板架下放到松动机构6上顶出被结冻的冻存管,松动好冻存管后继续由提取模组4将板架放入暂存罐81,接着还是利用提取模组4在暂存罐81内进行冻存管的挑管动作,这样保证了每个冻存管都可以正常提取或放下,降低了在样本库存储中的存取失误率。同时,由于本方案中的加液机构3兼具了除湿、旋转加液和储液功能,进而创造了更持久、稳定、安全的样本存储的深低温环境。
6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出任何简单修改和同等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挑管加液操作区,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设置有加液机构,所述加液机构可转动式向外供液氮;所述加液机构包括操作控制件、加液管、控量储液筒及第一储氮筒;所述第一储氮筒上端与供氮管连通,所述第一储氮筒的下端连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密封延伸入控量储液筒内,且所述控量储液筒在所述操作控制件的控制下可相对所述导流管做升降运动和/或旋转运动;所述加液管上端与所述控量储液筒下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储氮筒上端连通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消音缓冲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控制件包括操作控制电机、第一操控轨道、操控板及第一滑动操控件;所述操作控制电机及第一操控轨道固定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所述操作控制电机同轴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啮合,且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操控轨道上;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量储液筒上;所述操作控制电机的外壳向外延伸有过渡控制件,所述过渡控制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储氮筒上,且所述过渡控制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开设有操控通道,所述第一滑动操控件的另一端向操控板上延伸有限制轴,且所述限制轴延伸入操控通道内,所述操控通道对限制轴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操控通道包括竖直轴向通道及与竖直轴向通道圆滑过渡连接的周向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操控通道包括一段走向为向下的圆弧通道及竖直向下的轴向通道,两个通道依次贯通成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加液管为l型或c型管道。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加液管与所述控量储液筒之间设置有单向阀。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提取模组,其通过移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的上方,可对转运罐内的板架或转运罐的上盖进行抓取,和或可对板架上的冻存管进行吸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提取模组包括用于抓取板架或转运罐上盖的抓取机构以及用于吸取冻存管的吸取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抓取单元和用于带动所述抓取单元整体上下位移的抓取机构驱动器,所述抓取机构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移动模组上。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吸取单元和用于带动所述吸取单元整体上下位移的吸取机构驱动器,所述吸取机构驱动器固定在所述移动模组上,所述吸取单元均通过第二滑动操控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吸取机构驱动器的缸体上;所述吸取单元包括吸取组件和吸取控制件,所述吸取组件包括上下依次同轴连接的通气筒,所述通气筒的上端与气源机构连通,下端连接通气头,所述吸取组件的外侧套设有保
冷组件,所述保冷组件由所述加液机构提供液氮,在所述吸取控制件的控制下,所述吸取组件在所述保冷组件内上下位移。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保冷组件包括导冷管和第二储氮筒,所述导冷管套设在所述通气筒的外部,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上,所述第二储氮筒套设在所述导冷管的下端且与之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取控制件包括吸取控制电机和第二传动丝杆,所述吸取控制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上,所述吸取控制电机同轴依次连接第二传动丝杆和通气筒,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操控件啮合。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模组包括x轴移动臂和y轴移动臂,所述x轴移动臂又包括一个x轴移动轨道,所述y轴移动臂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y轴移动轨道,两个所述y轴轨道分设在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的上部两侧,所述x轴轨道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y轴轨道上,所述提取模组设置在所述x轴轨道上,需要实现在y轴上的运动时,x轴轨道带动所述提取模组在y轴轨道上滑动。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松动机构,所述松动机构可将冻存管与板架脱离。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松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提取模组的移动轨迹上松动座,所述松动座的上端设有能够在垂直方向上顶升冻存管的突起。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板架扫码机构和冻存管扫码机构,所述板架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提取模组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冻存管扫码机构设置在所述板架扫码机构的下方并交错布置,还正对所述运动轨迹。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的下方还设有用于传输转运罐的样本传输区,所述样本传输区内设有顶升机构和水平输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将转运罐由所述样本传输区运送到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将转运罐在不同操作机构的样本传输区之间转运。19.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转运罐顶升驱动器,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的顶端设有放置转运罐的升降板。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转运罐顶升驱动器包括驱动电缸、滑块和升降臂,所述升降板固定在所述升降臂的上端,所述升降臂与驱动电缸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臂以相对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样本传输区内。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样本传输区为整体形状呈c形或u形的样本传输通道。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主要由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下方的第二操控轨道以及安装在第二操控轨道上的转运小车构成,所述第二操控轨道固定在所述样本传输区内,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操控轨道的下端。
技术总结
一种挑管加液自动化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包括挑管加液操作区,所述挑管加液操作区内设置有加液机构,所述加液机构可转动式向外供液氮。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每个冻存管都可以正常提取或放下,降低在样本库存储中的存取失误率,还能创造更持久、稳定、安全的样本存储的深低温环境。温环境。温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
瞿建国 乔胜 王建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11
技术公布日:
2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