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体
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2.烤箱、蒸烤箱等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利用高温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烘烤。为防止门体温度过高,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烤箱等烹饪装置的门体一般通过三层门玻璃结构来隔热。同时,为进一步降低烹饪装置工作时门体的温升,门体一般在结构上会设计一个引导贯通门体内部空气流通的路径,例如专利号为zl201910819853.0(授权公告号为cn112438615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门体及具有该门体的烹饪装置》、专利号为zl202022988961.1(授权公告号为cn2155024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结构及烹饪装置》等。
3.虽然通过设计能降低门体温度,但是烹饪装置工作时产生的油烟同样也会通过上述路径进入门体中,导致门体内部堆积油污。并且,现有的门体一般会固定组装结构,因此累积在门体内部的油污非常难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的门体结构。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稳固且方便清理的门体结构。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
7.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体结构,包括外
门板、内门板以及位于外门板和内门板之间的中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门板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沿外门板高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套,而外门板内表面的上端沿外门板长度方向固定有安装支架,各固定套的下端分别固定有
铰链,而各铰链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且各活动连接件能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锁定,
8.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和内门板的上端分别与上述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上述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也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
9.进一步,各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铰链上,各上述锁定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上述铰链和活动连接件两者中,其中一处的锁扣和另一处并卡入上述锁扣的锁块。方便锁定结构实现解锁和锁定,进而方便门体结构的拆装。
10.进一步,各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具有第一下卡槽和第二下卡槽,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下卡槽中,而上述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
插入对应的第二下卡槽中,并且,解锁状态下,各上述活动连接件相对于对应的铰链转动,各锁块分别脱离对应的锁扣,同时,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下卡槽相脱离,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下卡槽相脱离。一方面在初始状态下实现对中门体和内门体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中门体和内门板的拆装。
11.进一步,各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而各铰链上分别设置有供各转轴穿设且孔道前后延伸的轴孔,各转轴的表面上分别凸设有沿与上述转轴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述锁块,且该锁块自由端的后表面上朝外凸设有第一凸块,各上述转轴的表面上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延伸块,该第一延伸块与上述锁块前后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延伸块的自由端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凸块,该第一凸块与上述第二凸块前后围成上述第一下卡槽,各上述转轴的后端部分别沿与该转轴相垂直的方向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延伸块,该第二延伸块上开设有上述第二下卡槽。从而能较好地实现各活动连接件与对应铰链的转动连接,同时能较好地形成上述锁块结构、第一卡槽结构以及第二卡槽结构。
12.进一步,各所述锁扣分别固定在对应铰链的内侧,且各铰链的内侧还分别固定有前后延伸的轴套,各轴套的中心孔分别构成上述轴孔,从而能使各活动连接件能更好地与对应的铰链转动连接。并且,各所述铰链的内侧面分别构成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各上述第二凸块的外侧端面分别构成第二限位面,各轴套下端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限位弧壁,初始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内外相抵,而解锁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相分离,而各锁块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弧壁相抵。从而能使各活动连接件能更好地被限位在初始状态,进而能更好地保证门体安装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对解锁状的各活动连接件进行限位,方便重新组装门体。
13.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分别前后间隔开设有朝下开口的第一上卡槽和第二上卡槽,其中,第一上卡槽供上述中门板的上端缘卡入,而第二上卡槽供上述内门板的上端缘卡入。这样便于实现中门板上端和内门板上端的可拆卸连接,安装中门板和内门板时,将中门板上推而使中门板的上端缘卡入第一上卡槽中,接着将内门板上推而使内门板的上端缘卡入第二上卡槽中,接着分别朝上转动各活动连接件,则使中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活动连接件的第二下卡槽中,而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活动连接件的第一下卡槽中,同时,各活动连接件上的锁块分别卡入对应铰链的锁扣中。
14.进一步,各所述第二上卡槽的两端分别封设有端壁,上述内门板的上端卡入该第二上卡槽的状态下,该内门板上端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对应的端壁相抵,从而能实现对内门板上端的左右限位。
15.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块,各缓冲块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安装状态下,上述中门板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缓冲块的安装槽中。通过设置缓冲块可对中门板进行保护,避免开关门时中门板与其他部件的硬性碰撞造成中门板损坏。
16.进一步,各所述固定套的后侧面上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安装平面,且该固定套的内侧面的中部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第一延伸板,该第一延伸板的后表面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安装平面,安装状态下,上述内门板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平面前后相抵,而上述中门板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平面前后相抵,且中门板的左右端缘分别沿长度方向与对应固定套的内侧面相抵。
便于实现对中门板和内门板的正确安装,同时能实现对中门板的左右限位。
17.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安装平面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凹槽,该第一安装凹槽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一缓冲条,内门板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一缓冲条夹设在内门板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一安装平面之间,
18.各所述第二安装平面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凹槽,该第二安装凹槽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二缓冲条,内门板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二缓冲条夹设在中门板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二安装平面之间。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条和第二缓冲条能对中门板和内门板进行保护,避免开关门时各门板与其他部件的硬性碰撞造成门体损坏。
19.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的外形呈罩体状并罩设在各上述固定套的上端部上。一方面能使门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牢固,另一方面能进一步实现对内门板的左右限位。
20.进一步,所述外门板的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把手,而上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各安装孔中分别穿设有紧固件,且各紧固件分别穿过上述外门板而与上述把手的对应端固定。从而能实现对把手的牢固安装。
21.进一步,各所述锁定结构的锁扣分别具有一定弹性且各锁扣的开口大小分别由内至外递减,而各锁块的厚度分别大于对应锁扣的最小开口值。从而能保证各锁块与对应锁扣的稳固锁定,避免锁定状态下,锁块从锁扣中脱出,保证门体结构的安装可靠性。
22.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门体结构。
23.进一步,所述家用电器为蒸箱、烤箱、蒸烤箱、微波炉、消毒柜、清洗机中的其中一个或者其中至少两个的一体组合设备。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中门板和内门板分别可拆卸,这样当需要清理门体内部堆积的油污时,只需将中门板和内门板拆卸即可,方便对门体内部进行清洗。并且,初始状态下(即组装状态下),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从而能将中门板和内门板锁定,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保证门体结构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一端的铰链和活动连接件的状态下);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结构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内门板的状态下);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结构的再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省略内门板和中门板的状态下);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体结构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7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5.如图1~8所示,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为蒸箱、烤箱、微波炉、消毒柜、清洗机中的其中一个或者其中至少两个的一体组合设备,本实施例中该家用电器为烤箱或蒸烤箱。
36.上述家用电器包括门体结构,包括外门板1、内门板3以及位于外门板1和内门板3之间的中门板2。本实施例中,上述外门板1、中门板2以及内门板3均为门玻璃,并且外门板1和中门板2之间以及中门板2与内门板3之间分别形成有通风夹层,从而能降低外门板1表面温度。
37.进一步,上述外门板1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沿外门板1高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套5,而外门板1内表面的上端沿外门板1长度方向固定有安装支架6,各固定套5的下端分别固定有铰链7,而各铰链7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8,且各活动连接件8可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7锁定。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和内门板3的上端分别与上述安装支架6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上述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也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8分别与对应的铰链7锁定。本实施例中,各固定套5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外门板1的内表面上。
38.进一步,各上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铰链7上,各上述锁定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上述铰链7和活动连接件8两者中,其中一处的锁扣71和另一处并卡入上述锁扣71的锁块82,方便锁定结构实现解锁和锁定,进而方便门体结构的拆装。再进一步,如图2所示,各上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具有第一下卡槽84和第二下卡槽851,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下卡槽84中,而上述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下卡槽851中,并且,解锁状态下,各上述活动连接件8相对于对应的铰链7转动,各锁块82分别脱离对应的锁扣71,同时,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下卡槽84相脱离,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下卡槽851相脱离。一方面在初始状态下实现对中门体和内门体的稳固安装,另一方面方便中门体和内门板3的拆装。
39.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各上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81,而各铰链7上分别设置有供各转轴81穿设且孔道前后延伸的轴孔720,各转轴81的表面上分别凸设有沿与上述转轴81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述锁块82,且该锁块82自由端的后表面上朝外凸设有第一凸块821,各上述转轴81的表面上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延伸块83,该第一延伸块83与上述锁块82前后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延伸块83的自由端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凸块831,
该第一凸块821与上述第二凸块831前后围成上述第一下卡槽84,各上述转轴81的后端部分别沿与该转轴81相垂直的方向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延伸块85,该第二延伸块85上开设有上述第二下卡槽851。从而能较好地实现各活动连接件8与对应铰链7的转动连接,同时能较好地形成上述锁块82结构、第一卡槽结构以及第二卡槽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各上述锁定结构的锁扣71分别具有一定弹性且各锁扣71的开口大小分别由内至外递减,而各锁块82的厚度分别大于对应锁扣71的最小开口值,从而能保证各锁块82与对应锁扣71的稳固锁定,避免锁定状态下,锁块82从锁扣71中脱出,保证门体结构的安装可靠性。
40.进一步,优选地,各上述锁扣71分别固定在对应铰链7的内侧,且各铰链7的内侧还分别固定有前后延伸的轴套72,各轴套72的中心孔分别构成上述轴孔720,从而能使各活动连接件8能更好地与对应的铰链7转动连接。并且,各上述铰链7的内侧面分别构成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70,各上述第二凸块831的外侧端面分别构成第二限位面8310,各轴套72下端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限位弧壁721,初始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7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8310内外相抵,而解锁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7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8310相分离,而各锁块82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弧壁721相抵。从而能使各活动连接件8能更好地被限位在初始状态,进而能更好地保证门体安装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对解锁状的各活动连接件8进行限位,方便重新组装门体。
41.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安装支架6的下端分别前后间隔开设有朝下开口的第一上卡槽61和第二上卡槽62,其中,第一上卡槽61供上述中门板2的上端缘卡入,而第二上卡槽62供上述内门板3的上端缘卡入。这样便于实现中门板2上端和内门板3上端的可拆卸连接,安装中门板2和内门板3时,将中门板2上推而使中门板2的上端缘卡入第一上卡槽61中,接着将内门板3上推而使内门板3的上端缘卡入第二上卡槽62中,接着分别朝上转动各活动连接件8,则使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活动连接件8的第二下卡槽851中,而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活动连接件8的第一下卡槽84中,同时,各活动连接件8上的锁块82分别卡入对应铰链7的锁扣71中。
42.优选地,各上述第二上卡槽62的两端分别封设有端壁,上述内门板3的上端卡入该第二上卡槽62的状态下,该内门板3上端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对应的端壁相抵,从而能实现对内门板3上端的左右限位。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安装支架6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块91,各缓冲块91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911,安装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缓冲块91的安装槽911中。通过设置缓冲块91可对中门板2进行保护,避免开关门时中门板2与其他部件的硬性碰撞造成中门板2损坏。
43.此外,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上述固定套5的后侧面上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安装平面5a,且该固定套5的内侧面的中部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第一延伸板51,该第一延伸板51的后表面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安装平面5b,安装状态下,上述内门板3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平面5a前后相抵,而上述中门板2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平面5b前后相抵,且中门板2的左右端缘分别沿长度方向与对应固定套5的内侧面相抵。便于实现对中门板2和内门板3的正确安装,同时能实现对中门板2的左右限位,此外,便于实现上述各通风夹层结构。优选地,各上述第一安装平面5a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凹槽52,该第一安装凹槽52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一缓冲条92,内门板3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一缓冲条92夹设在内门板3的前
表面与上述第一安装平面5a之间。各上述第二安装平面5b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凹槽53,该第二安装凹槽53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二缓冲条93,内门板3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二缓冲条93夹设在中门板2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二安装平面5b之间。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条92和第二缓冲条93能对中门板2和内门板3进行保护,避免开关门时各门板与其他部件的硬性碰撞造成门体损坏。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支架6的外形呈罩体状并罩设在各上述固定套5的上端部上。一方面能使门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牢固,另一方面能进一步实现对内门板3的左右限位。
44.此外,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上述外门板1的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把手4,而上述安装支架6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63,各安装孔63中分别穿设有紧固件10,且各紧固件10分别穿过上述外门板1而与上述把手4的对应端固定。从而能实现对把手4的牢固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门体结构,包括外门板(1)、内门板(3)以及位于外门板(1)和内门板(3)之间的中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1)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沿外门板(1)高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套(5),而外门板(1)内表面的上端沿外门板(1)长度方向固定有安装支架(6),各固定套(5)的下端分别固定有铰链(7),而各铰链(7)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8),且各活动连接件(8)能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7)锁定,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和内门板(3)的上端分别与上述安装支架(6)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上述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也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8)分别与对应的铰链(7)锁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对应的铰链(7)上,各上述锁定结构分别包括设置在上述铰链(7)和活动连接件(8)两者中,其中一处的锁扣(71)和另一处并卡入该锁扣(71)的锁块(8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具有第一下卡槽(84)和第二下卡槽(851),初始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下卡槽(84)中,而上述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下卡槽(851)中,并且,解锁状态下,各上述活动连接件(8)相对于对应的铰链(7)转动,各锁块(82)分别脱离对应的锁扣(71),同时,中门板(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下卡槽(84)相脱离,内门板(3)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下卡槽(851)相脱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活动连接件(8)分别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81),而各铰链(7)上分别设置有供各转轴(81)穿设且孔道前后延伸的轴孔(720),各转轴(81)的表面上分别凸设有沿与上述转轴(81)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上述锁块(82),且该锁块(82)自由端的后表面上朝外凸设有第一凸块(821),各上述转轴(81)的表面上还分别凸设有第一延伸块(83),该第一延伸块(83)与上述锁块(82)前后平行间隔设置,该第一延伸块(83)的自由端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凸块(831),该第一凸块(821)与上述第二凸块(831)前后围成上述第一下卡槽(84),各上述转轴(81)的后端部分别沿与该转轴(81)相垂直的方向朝外延伸而形成第二延伸块(85),该第二延伸块(85)上开设有上述第二下卡槽(85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锁扣(71)分别固定在对应铰链(7)的内侧,且各铰链(7)的内侧还分别固定有前后延伸的轴套(72),各轴套(72)的中心孔分别构成上述轴孔(720),并且,各所述铰链(7)的内侧面分别构成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70),各上述第二凸块(831)的外侧端面分别构成第二限位面(8310),各轴套(72)下端的管壁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限位弧壁(721),初始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7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8310)内外相抵,而解锁状态下,各第一限位面(7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面(8310)相分离,而各锁块(82)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弧壁(721)相抵。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6)的下端分别前后间隔开设有朝下开口的第一上卡槽(61)和第二上卡槽(62),其中,第一上卡槽(61)供上述中门板(2)的上端缘卡入,而第二上卡槽(62)供上述内门板(3)的上端缘卡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上卡槽(62)的两端分别封设
有端壁,上述内门板(3)的上端卡入该第二上卡槽(62)的状态下,该内门板(3)上端的左右端面分别与对应的端壁相抵。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6)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块(91),各缓冲块(91)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911),安装状态下,上述中门板(2)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卡入对应缓冲块(91)的安装槽(911)中。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套(5)的后侧面上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平面(5a),且该固定套(5)的内侧面的中部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第一延伸板(51),该第一延伸板(51)的后表面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平面(5b),安装状态下,上述内门板(3)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平面(5a)前后相抵,而上述中门板(2)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平面(5b)前后相抵,且中门板(2)的左右端缘分别沿长度方向与对应固定套(5)的内侧面相抵。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安装平面(5a)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凹槽(52),该第一安装凹槽(52)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一缓冲条(92),内门板(3)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一缓冲条(92)夹设在内门板(3)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一安装平面(5a)之间,各所述第二安装平面(5b)上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凹槽(53),该第二安装凹槽(53)中沿其长度方向嵌装有第二缓冲条(93),内门板(3)安装状态下,上述第二缓冲条(93)夹设在中门板(2)的前表面与上述第二安装平面(5b)之间。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6)的外形呈罩体状并罩设在各上述固定套(5)的上端部上。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1)的外表面的上端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把手(4),而上述安装支架(6)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63),各安装孔(63)中分别穿设有紧固件(10),且各紧固件(10)分别穿过上述外门板(1)而与上述把手(4)的对应端固定。13.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锁定结构的锁扣(71)分别具有一定弹性且各锁扣(71)的开口宽度大小分别由内至外递减,而各锁块(82)的厚度分别大于对应锁扣(71)的开口的最小宽度。14.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为蒸箱、烤箱、蒸烤箱、微波炉、消毒柜、清洗机中的其中一个或者其中至少两个的一体组合设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体结构及具有该门体结构的家用电器,外门板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套,而外门板内表面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支架,各固定套的下端分别固定有铰链,而各铰链上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接件,且各活动连接件可分别通过锁定结构与对应的铰链锁定,初始状态下,中门板和内门板的上端分别与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而中门板及内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活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而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本实用新型中中门板和内门板分别可拆卸,方便对门体内部进行清洗。初始状态下,各活动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铰链锁定,从而能将中门板和内门板锁定,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进而能使整个门体保持在稳固的安装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
郑伟 付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