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腹安
颗粒浸膏在
肠道菌失调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肠道菌失调指的是由于肠道菌变化而引起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具体来说,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肠道菌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敏感肠道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则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菌失调。目前针对肠道菌失调的药物主要为微生态制剂,如益生元和益生菌制剂。
3.腹安颗粒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功效,主要成分为仙鹤草、火炭母、铁苋菜、鬼针草和土荆芥,临床上主要用于痢疾、急性胃肠炎、腹泻、腹痛等。
4.目前尚无腹安颗粒可用于肠道菌失调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腹安颗粒浸膏的新用途,为肠道菌失调提供一种新的药物。
6.因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腹安颗粒浸膏在制备肠道菌失调的药物中的用途。
7.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腹安颗粒浸膏和双歧杆菌的组合在制备用于肠道菌失调的药物中的用途。
8.本发明中,腹安颗粒浸膏是指按照腹安颗粒的中药处方,通过将用于制备腹安颗粒的中药材原料煎煮后得到的提取液经浓缩后得到的浸膏。所述腹安颗粒浸膏可以由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得到。
9.本发明中,用于制备腹安颗粒的主要中药材原料成分为仙鹤草、火炭母、铁苋菜、鬼针草和土荆芥。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腹安颗粒浸膏可以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仙鹤草160g,火炭母240g,铁苋菜240g,鬼针草480g,土荆芥480g,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即得。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上述配方和方法进行修改和替换,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
11.本发明的药物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剂型,例如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可以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混悬液、锭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和散剂等。
12.所述药物的给药途径可以为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优选为口服给药。所述注射给药可以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等途径。
13.基于质量百分比,所述药物可以包括0.01~99.99%腹安颗粒浸膏,以及99.99~0.01%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4.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可以选自赋形剂、填充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抗氧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风味剂、香精、吸附剂、润滑剂、包衣剂、缓释剂、促进剂、推进剂、着剂、颜料、染料等。
15.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药物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腹安颗粒,国药准字z35020068。
16.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腹安颗粒浸膏具有肠道菌失调的作用。
17.在上文中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本质上仅是例示性,且并不欲限制本发明。此外,本文并不受前述现有技术或发明内容或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任何理论的限制。
18.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在整个申请文件中的数值范围包括其中的任何子范围和以其中给定值的最小子单位递增的任何数值。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在整个申请文件中的数值表示对包括与给定值的微小偏差以及具有大约所提及的值以及具有所提及的精确值的实施方案的范围的近似度量或限制。除了在详细描述最后提供的工作实施例之外,本技术文件(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中的参数(例如,数量或条件)的所有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被理解为被术语“大约”修饰,不管“大约”是否实际出现在该数值之前。“大约”表示所述的数值允许稍微不精确(在该值上有一些接近精确;大约或合理地接近该值;近似)。如果“大约”提供的不精确性在本领域中没有以这个普通含义来理解,则本文所用的“大约”至少表示可以通过测量和使用这些参数的普通方法产生的变化。例如,“大约”可以包括小于或等于10%,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或者小于或等于0.5%的变化。
附图说明
19.图1为显示各组
小鼠体重比较(n=10)的图,其中,f检验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p<0.05。
20.图2为显示四种肠道菌在选择培养基中菌落形态的图。
21.图3为显示四种肠道革兰染生物显微镜下形态的图。
22.图4为显示各组小鼠肠道病理观察(he染400
×
)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在此提供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4.下述实施例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25.下述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6.实施例1
27.1实验材料
28.1.1药物
29.腹安颗粒浸膏,由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90701-b,滤过,除菌分装,4℃
ab255729购于艾博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52.1.4动物
53.icr小鼠,spf级,雌雄各半,18~22g。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hnaslkj20193387。许可证号:scxk(湘)2017-0003。
54.实验环境设施许可证号:syxk(湘)2017-0001。
55.小鼠用全价颗粒饲料由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动物科技服务部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19-0013。
56.1.5主要设备
57.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58.dj-10002电子天平,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59.dt-1000a电子天平,江苏常熟市意欧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60.ay-120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
61.tg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62.elx800光吸收酶标仪,美国宝特公司产品;
63.zqty-70n振荡培养箱(上海知楚仪器有限公司);
64.sw-cj-2fd超净工作台(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65.正置光学显微镜和nikon ds-u3成像系统(日本尼康公司);
66.mulitskan sky酶标仪(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67.minip-2500微孔板离心机和mini-4k微型离心机(杭州米欧仪器有限公司);
68.5418r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
69.xh-c旋涡混合器(金坛市白塔新宝仪器厂);
70.nano-100微量分光光度计(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
71.2实验方法
72.2.1造模、分组及给药
73.2.1.1、菌失调腹泻小鼠模型的制备:青霉素钠注射干粉80万u即0.48g干粉用无菌的蒸馏水2ml溶解后,与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2ml)按体积1:1混匀,再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0.14g/ml均按0.1ml/10g连续灌胃给药3d,每天上、下午各1次,中间间隔6h,造成小鼠肠道菌失调。抗生素灌胃后,再20%冰番泻叶水0.1ml/10g连续3d,方法和时间同抗生素。造成小鼠菌失调苦寒伤脾胃腹泻。同时将小鼠置干净带隔板(鼠笼一分为二),自制的小鼠笼,笼内铺洁净无污迹的白滤纸3层,且每天更换2-3次,观察:小鼠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取粪便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种类、数量,以确定造模成功。
74.2.1.2、腹安颗粒浸膏对菌失调腹泻小鼠作用:icr小鼠150只,体质量18
±
2g,雌雄各半,先按性别、体重分层,然后随机分组。在确定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后称自然恢复组)、腹安颗粒浸膏低剂量组(1.63g/kg)、腹安颗粒浸膏高剂量组(6.52g/kg)、思连康组(1.17g/kg)、腹安颗粒浸膏1.63g/kg+思连康1.17g/kg联合组,每组小鼠25只。
75.2.2观察指标:
76.2.2.1、动物一般情况观察:肉眼观察造模前、造模后和药物灌胃后小鼠的进食量、活动情况、大便颜、毛、精神状况等情况。
77.小鼠腹泻情况观察:观察各组小鼠前、以及的第3天、6天、9天腹泻次数、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的变化。
78.计算
①
稀便率:稀便率=每只动物的稀便次数/每只动物大便的总次数(稀便以滤纸上有无污迹为标准)。
79.②
稀便级:表示稀便的程度,以稀便污染滤纸形成污迹面积的大小定级。分为4级,标准如下:1级:污迹直径<1cm;2级:污迹直径l—1.9cm;3级:污迹直径2~3cm;4级:污迹直径>3cm,计时先遂个统个每一堆稀便的级数,然后将该鼠所有稀便级数相加除以稀便次数得稀便的平均级数,简称稀便级。
80.③
腹泻指数:腹泻指数=稀便率
×
稀便级。国内外文献一般认为腹泻组与对照组比较,腹泻指数有差异认为模型制备成功。
81.2.2.2、粪便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测定:各组动物分别在给药的第3天、6天、9天时各组处死5只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肠道回盲部内容物置无菌doff管(预先称重)内封好口,称得粪便重[粪便重=总重-空管重]后,每管按1:10比例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旋祸混匀,采用倾注法分别接种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每平皿分别接种不同稀释度粪样25μl(每鼠每个菌均做三平皿),37℃厌氧环境中培养48h~22h,计数菌落,并以每克粪便细菌对数值表示细菌数。
[0082]
2.2.3、小肠黏膜组织采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小鼠的第9天给药后2h处死小鼠,冰上取小肠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行病理切片,he染观察药物对小鼠肠道病理的影响。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病变程度,并计分:
[0083]
“‑”
:小肠绒毛结构正常,上皮细胞核排列整齐,固有膜正常,无炎症细胞浸润,无水肿,计“0”分;
[0084]“+”:小肠绒毛结构正常,游离面上皮细胞立方形改变,细胞核排列整齐,固有膜松散,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轻度水肿,计“1”分;
[0085]“++”:小肠绒毛变形,柱状上皮立方形改变,细胞核排列紊乱,固有膜空泡样改变,较多炎症细胞浸润,水肿明显,计“2”分;
[0086]“+++”:小肠绒毛部分脱落,柱状上皮立方形改变,细胞核排列紊乱,固有膜空泡样改变,较多炎症细胞浸润,水肿明显,计“3”分;
[0087]“++++”:小肠绒毛大部分坏死脱落,无完整组织结构,计“4”分。
[0088]
计分时,每张小鼠小肠病理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进行计分,然后将该鼠所有病理计分相加除以5,即为该鼠的平均病理计分(每张病理切片由2人同时观察,计分)。
[0089]
2.2.4、腹安颗粒对菌失调小鼠小肠组织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冰上剪取小肠组织1g加2ml冰冷pbs匀浆,4℃,3000rpm 5min离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4、tnf-α、il-10。
[0090]
3结果
[0091]
3.1腹安颗粒浸膏对菌失调腹泻小鼠作用
[0092]
3.1.1抗生素造模后小鼠肠道粪便菌种类及数目变化:经青霉素钠与庆大霉素注射液灌胃小鼠,造成小鼠肠道菌失调,再用20%冰番泻叶水0.1ml/10g灌胃小鼠,制作小鼠菌失调苦寒伤脾胃腹泻模型,第3天取小鼠粪便培养,结果见表1。
[0093]
表1抗生素造模后小鼠肠道粪便菌种类及数目
[0094]
(单位log cfu.ml-1n=10)
[0095][0096]
注:f检验p<0.05;*与正常组小鼠比较p<0.05。
[0097]
从上表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抗生素造模组小鼠肠道菌及数量与正常组小鼠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
[0098]
3.1.2腹安颗粒浸膏对菌失调腹泻小鼠
[0099]
3.1.2.1、腹安颗粒浸膏前后小鼠一般情况:造模前,小鼠进食和饮水正常,喜欢窜动、相互嬉戏,背毛光亮致密,无烦躁、倦怠表现,粪便干燥呈浅黄,小便淡黄。造模后小鼠身体畏冷、伏地不动、被毛暗淡无光泽、蜷缩成团,精神差,消瘦;小鼠腹泻,拉黑稀便呈黏液状,臭味明显。经各药物后,上述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与正常组比较仍有差异。
[0100]
3.1.2.2、腹安颗粒浸膏前后小鼠腹泻状况比较:造模第3天,小鼠的腹泻次数、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均明显增加,提示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腹安颗粒浸膏低、高剂量组和思连康小鼠的腹泻次数、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明显减少(p《0.05);腹安颗粒浸膏低、高剂量组小鼠腹泻次数、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少于思连康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小鼠腹泻次数、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减少优于腹安颗粒浸膏低、高剂量组(p《0.05),提示两者合用有协同作用。(见表2、3、4、5。)
[0101]
表2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腹泻次数比较(n=10)
[0102][0103]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比较p<0.05;#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04]
表3各组小鼠稀便级比较(n=10)
[0105][0106]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比较p<0.05;#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07]
表4各组小鼠稀便率的比较(n=10)
[0108][0109]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比较p<0.05;#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高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低、高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10]
表5各组小鼠腹泻指数比较(n=10)
[0111][0112]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比较p<0.05;#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低、高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低、高低剂量)组,与思连康组比
较p<0.05。
▲
表示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13]
3.1.2.3、腹安颗粒浸膏前后小鼠体重变化
[0114]
从统计图1中可以看出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前后其体重均低于正常组小鼠(p<0.05);腹安颗粒浸膏高、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在第6天、9天与混合组小鼠体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0115]
3.1.2.4、药物促进菌失调腹泻小鼠肠道正常菌恢复作用
[0116]
菌失调小鼠分别通过腹安颗粒浸膏高剂量、低剂量、思连康以及腹安颗粒与思连康联合后,肠道正常菌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第9天与正常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安颗粒浸膏有较好的恢复肠道正常菌作用(见表6a和表6b)。腹安颗粒浸膏低剂量与思连康混合的联合组能较快的促进腹泻小鼠的肠道正常菌恢复,与单一使用思量康或单一使用腹安颗粒浸膏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安颗粒浸膏与思连康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0117]
表6a药物对小鼠肠道正常菌恢复作用比较(一)
[0118]
(n=5重复管n=3)
[0119][0120]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p<0.05;#表示与自然恢复组(模型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21]
表6b药物对小鼠肠道正常菌恢复作用比较(二)
[0122]
(n=5重复管=3)
[0123]
[0124]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p<0.05;#表示与自然恢复组(模型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低剂量组比较p<0.05。
▲
表示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25]
3.2腹安颗粒浸膏对菌失调腹泻小鼠肠道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0126]
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小肠黏膜匀浆组织液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下调p<0.05,il-10含量上调p<0.05;腹安颗粒浸膏低剂量组il-1β、tnf-α高于腹安颗粒浸膏高剂量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思连康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小鼠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单一腹安颗粒浸膏低、高剂量组,高于思连康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安颗粒浸膏高剂量组il-4、il-10含量高于低剂量组、思连康组(p<0.05),低于联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安颗粒浸膏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il-1β、tnf-α分泌,提高炎症抑制因子il-4、il-10的含量,从而改善菌失调小鼠肠道炎症。(见表7)
[0127]
表7药物对菌失调小鼠肠道il-1β、il-4、tnf-α、il-10水平的影响(n=10)
[0128][0129]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正常组比较p<0.05;#表示与自然恢复组(模型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腹安颗粒浸膏低剂量组、思连康组比较p<0.05。
▲
表示与联合组比较p<0.05。
[0130]
3.3药物对菌失调小鼠肠道病理改善作用: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断裂,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脱落,炎性细胞增多,提示造模成功。给药的第9天腹安颗粒浸膏各组小鼠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病理积分均低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p<0.05)。见表8,图4。
[0131]
表8药物对菌失调小鼠肠道病理改善作用(n=10)
[0132][0133]
注:f检验p<0.05。*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
技术特征:
1.腹安颗粒浸膏在制备肠道菌失调的药物中的用途。2.腹安颗粒浸膏和双歧杆菌的组合在制备用于肠道菌失调的药物中的用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形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混悬液、锭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或散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的给药途径为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内注射或皮下注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基于质量百分比,所述药物包括0.01~99.99%腹安颗粒浸膏,以及99.99~0.01%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赋形剂、填充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抗氧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风味剂、香精、吸附剂、润滑剂、包衣剂、缓释剂、促进剂、推进剂、着剂、颜料、染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腹安颗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腹安颗粒浸膏在肠道菌失调中的应用。失调中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
关斌 许玉珍 赖志成 车莉 詹志学 陈晓琳 陈西翌 郑珊珊 肖惠琳 林水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6.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