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属于灌注桩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
背景技术:
2.灌注桩在灌注桩身混凝土前,按要求须对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测,如沉渣厚度超过设计要求,则需进行二次清孔。清孔原理是利用循环泥浆使孔底沉渣处于悬浮状态,进而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把沉渣随循环泥浆带出桩孔。传统的清孔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采用正循环直接从护筒孔口抽浆,该方法的缺点是桩底沉渣不容易清干净,影响成桩质量。第二种,采用反循环清孔,将空压机送风胶管绑扎在灌注
导管外壁,随灌注导管一同下入孔内,该种方法在空压机送风时,由于孔内断面大,送入孔内的风量形成的抽吸力相对小,造成清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实现桩基孔底清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后续的成桩质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包括立在灌注桩孔内的
风管和导管,
所述风管与地面上的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所述导管包括插在灌注桩孔内的竖直段和连接竖直段和泥浆池的倒u型段,所述风管与导管的竖直段外壁固定连接,底端插入在导管内,所述灌注桩孔孔口一侧设有沉淀池和循环池,所述沉淀池和循环池之间设有抽浆管,所述抽浆管上设有过滤泵,所述循环池内设有倒u型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出口端设置在灌注桩孔上端。
5.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倒u型段上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吊孔,便于安装导管。
6.优选的,所述风管在距导管底端2m-4m之间插入。
7.优选的,所述导管的竖直段由多个钢管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上端和风管通过扎带固定。
9.优选的,所述抽浆管的进浆口位于沉淀池液面下方,所述循环管的进口端位于循环池底面10-20c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简单,利用二次处理后的浆液作为补充浆液,形成循环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同时从导管底部插入风管进行高压挤压,实现孔底积渣清理,安装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其中:1、空压机,2、风管,3、导管,4、吊耳,5、沉淀池,6、循环管,7、循环池,8、过滤泵,9、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包括立在灌注桩孔内的风管2和导管3,所述风管2与地面上的空压机1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所述导管3包括插在灌注桩孔内的竖直段和连接竖直段和泥浆池的倒u型段,所述风管2与导管3的竖直段外壁固定连接,底端插入在导管3内,灌注桩孔孔口一侧设有沉淀池5和循环池7,所述沉淀池5和循环池7之间设有抽浆管,所述抽浆管上设有过滤泵8,所述循环池7内设有倒u型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的出口端设置在灌注桩孔上端。
15.优选的,所述导管3的倒u型段上设有吊耳4,所述吊耳4上设有吊孔,便于安装导管3。
16.优选的,所述风管2在距导管3底端2m-4m之间插入。
17.优选的,所述导管3的竖直段由多个钢管通过连接法兰9固定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导管3的上端和风管2通过扎带固定。
19.优选的,所述抽浆管的进浆口位于沉淀池5液面下方,所述循环管6的进口端位于循环池7底面10-20cm。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吊机吊运安装清孔的导管3,同时高压风管2绑扎在导管3上,风管2底端在导管3底部以上2m~4m之间插入导管3内部,将风管2与空压机1连接,安装循环管6和抽浆管以及过滤泵8,对灌注桩孔进行清底,通过循环管6的补浆对桩孔底浆液进行挤压,将积渣从孔底清理干净。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在灌注桩孔内的风管(2)和导管(3),所述风管(2)与地面上的空压机(1)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所述导管(3)包括插在灌注桩孔内的竖直段和连接竖直段和泥浆池的倒u型段,所述风管(2)与导管(3)的竖直段外壁固定连接,底端插入在导管(3)内,灌注桩孔孔口一侧设有沉淀池(5)和循环池(7),所述沉淀池(5)和循环池(7)之间设有抽浆管,所述抽浆管上设有过滤泵(8),所述循环池(7)内设有倒u型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的出口端设置在灌注桩孔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的倒u型段上设有吊耳(4),所述吊耳(4)上设有吊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在距导管(3)底端2m-4m之间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的竖直段由多个钢管通过连接法兰(9)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的上端和风管(2)通过扎带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浆管的进浆口位于沉淀池(5)液面下方,所述循环管(6)的进口端位于循环池(7)底面10-2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举反循环清孔装置,包括立在灌注桩孔内的风管和导管,所述风管与地面上的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所述导管包括插在灌注桩孔内的竖直段和连接竖直段和泥浆池的倒U型段,所述风管与导管的竖直段外壁固定连接,底端插入在导管内,所述灌注桩孔孔口一侧设有沉淀池和循环池,所述沉淀池和循环池之间设有抽浆管,所述抽浆管上设有过滤泵,所述循环池内设有倒U型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出口端设置在灌注桩孔上端。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简单,利用二次处理后的浆液作为补充浆液,形成循环清理,提高清理效率,同时从导管底部插入风管进行高压挤压,实现孔底积渣清理,安装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孟祥丰 商春辉 陈全龙 岳奎松 张文华 鲁伟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