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发光球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红外发光球。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制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教学机器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许多院校已在学生中开设了机器人学方面的课程;
3.目前在举行机器人足球赛、机器人篮球赛等机器人编程挑战活动时,需要一种能发射红外光源的球形物体,以作为机器人追踪检测的标的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红外发光球。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红外发光球,包括上壳、下壳、红外线灯、电源、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所述上壳和下壳组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空心圆球,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透明材质;
7.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由上至下水平设置于空心圆球内部,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位于上壳内,所述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位于下壳内,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 板上都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所述电源设置于壳体内且固定于第一 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三pcb板上,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与电源串联,所有红外线灯均与电源串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均为圆形片体。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若干红外线灯均匀分布设置于第二pcb板边缘内侧一周;
10.所述第三pcb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若干红外线灯均匀分布设置于第三pcb板的边缘内侧一周;
11.所述第一pcb板的上表面中部和第四pcb板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所述第一pcb板和第四pcb板的边缘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
12.所述红外线灯的轴线与壳体的表面垂直,且发光端朝向上壳或下壳的外侧。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的中部均开设有若干竖直圆孔,所述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上的竖直圆孔一一对应,所有竖直圆孔均匀分布于第二pcb板或第三pcb板的轴线外侧,所述第一pcb板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与竖直圆孔对应的电池弹簧或电池片,所述电源包括若干圆柱体电池;
14.所述圆柱体电池的中部设置于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上的竖直圆孔内,且两端分别抵在第一pcb板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的上表面的电池弹簧或电池片上,所述第一pcb板、
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通过连接接口顺次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之间竖直设置有双通螺柱,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顶部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单通螺柱和第二单通螺柱,所述第一单通螺柱的螺纹端贯穿第一pcb板设置于第二单通螺柱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一pcb板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二单通螺柱的螺纹端贯穿第二pcb板设置于双通螺柱顶部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二pcb板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的底部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三单通螺柱和第四单通螺柱,所述第三单通螺柱的螺纹端贯穿第三pcb板且设置于双通螺柱底部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三pcb板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四单通螺柱的螺纹端贯穿第四pcb板设置于第三单通螺柱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四pcb板进行压紧固定,所述双通螺柱、第一单通螺柱、第二单通螺柱、第三单通螺柱和第四单通螺柱的轴线与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的轴线重合;
16.所述上壳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下壳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上壳的顶部和下壳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栓,两个螺栓的螺纹端分别穿过竖直通孔设置于第一单通螺柱的螺纹孔和第四单通螺柱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上壳和下壳进行固定。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和第四pcb板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壳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pcb板上的定位孔配合的竖直导杆,所述下壳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四pcb板上的定位孔配合的竖直导杆。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cb板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上壳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顶部贯穿上壳;
20.所述开关与所有红外线灯串联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灯的型号为l-504frc,波长为940nm,功率0.3w,辐射限度220mw/sr,发散角度60度;
22.所述上壳和下壳均采用透明abs工程塑料制成。
2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4.本实用新型的上壳和下壳组成一个圆形球体,且球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每个pcb板上均匀设置多个红外线灯,能使整个球体发光均匀、无死角,且上壳和下壳均由透明材质制成,能使红外线光穿透壳体;
25.本实用新型整体使用可拆卸结构,使用时将电源卡在竖直圆孔内,且电源的两端设置有电池弹簧和电池片来连接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池弹簧和电池片来固定电源,且电源位于球体中心,使得球体中心均匀,滚动平衡,球体整体采用上壳和下壳的设计,通过双通螺柱和单通螺柱将所有pcb板和上壳与下壳进行连接,方便拆卸,便于对球内的pcb板进行维护,或更换电池。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省略电源);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上壳和下壳);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上壳、下壳和电源);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源部分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pcb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pcb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pcb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pcb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7.1、上壳;2、下壳;3、红外线灯;4、电源;5、第一pcb板;6、第二 pcb板;7、第三pcb板;8、第四pcb板;9、竖直圆孔;10、双通螺柱;11、第一单通螺柱;12、第二单通螺柱;13、第三单通螺柱;14、第四单通螺柱; 15、螺栓;16、定位孔;17、竖直导杆;18、定位槽;19、定位块;2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红外发光球,包括上壳1、下壳2、红外线灯3、电源4、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所述上壳1和下壳2组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空心圆球,所述上壳1和下壳2均为透明材质;
41.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由上至下水平设置于空心圆球内部,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二pcb板6位于上壳1内,所述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位于下壳2内,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 pcb板7和第四pcb板8上都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3,所述电源4设置于壳体内且固定于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三pcb板7上,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与电源串联,所有红外线灯3均与电源4串联。
4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 pcb板8均为圆形片体。
4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pcb板6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 3,若干红外线灯3均匀分布设置于第二pcb板6边缘内侧一周;
44.所述第三pcb板7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3,若干红外线灯3均匀分布设置于第三pcb板7的边缘内侧一周;
45.所述第一pcb板5的上表面中部和第四pcb板8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3,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四pcb板8的边缘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3;
46.所述红外线灯3的轴线与壳体的表面垂直,且发光端朝向上壳1或下壳2 的外侧。
4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的中部均开设有若干竖直圆孔9,所述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上的竖直圆孔9一一对应,所有竖直圆孔9均匀分布于第二pcb板6或第三pcb板7的轴线外侧,所述第一pcb板5 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与竖直圆孔9对应的电池弹簧或电池片,所述电源4包括若干圆柱体电池;
48.所述圆柱体电池的中部设置于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上的竖直圆孔9 内,且两端分别抵在第一pcb板5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8的上表面的电池弹簧或电池片上,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通过连接接口顺次连接。
4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之间竖直设置有双通螺柱10,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二pcb板6的顶部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单通螺柱 11和第二单通螺柱12,所述第一单通螺柱11的螺纹端贯穿第一pcb板5设置于第二单通螺柱12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一pcb板5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二单通螺柱12的螺纹端贯穿第二pcb板6设置于双通螺柱10顶部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二pcb板6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的底部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三单通螺柱13和第四单通螺柱14,所述第三单通螺柱13的螺纹端贯穿第三pcb板7且设置于双通螺柱10底部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三pcb板7 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四单通螺柱14的螺纹端贯穿第四pcb板8设置于第三单通螺柱13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四pcb板8进行压紧固定,所述双通螺柱10、第一单通螺柱11、第二单通螺柱12、第三单通螺柱13和第四单通螺柱14的轴线与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的轴线重合;
50.所述上壳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下壳2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上壳1的顶部和下壳2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栓15,两个螺栓15的螺纹端分别穿过竖直通孔设置于第一单通螺柱11的螺纹孔和第四单通螺柱14 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上壳1和下壳2进行固定。
5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四pcb板8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6,所述上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pcb板5上的定位孔16配合的竖直导杆17,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四pcb板8上的定位孔16配合的竖直导杆17。
5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pcb板6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8,所述上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19。
5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pcb板5的顶部设置有开关20,所述开关20 的顶部贯穿上壳1;
54.所述开关20与所有红外线灯3串联连接。
5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红外线灯3的型号为l-504frc,波长为940nm,功率0.3w,辐射限度220mw/sr,发散角度60度;
56.所述上壳1和下壳2均采用透明abs工程塑料制成,表面光洁度高,透光性好,且韧性好不易开裂,能够耐受一般性冲击,同时复符合电气阻燃要求。
57.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上均设置有六个红外线灯3,第一pcb 板5和第四pcb板8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五个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一个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3,第一pcb板5的上表面中部和第四pcb板8的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3;
58.电源4包括4节7号电池,第一pcb板5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8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与
竖直圆孔9一一对应的电池正极(电池片)/负极接口(电池弹簧)。
5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
60.将第三pcb板7和第二pcb板6分别水平放置于双通螺柱10的底部和顶部,再将第二单通螺柱12的螺纹端穿过第二pcb板后旋进双通螺柱10顶部的螺纹孔内,第三单通螺柱13的螺纹端穿过第三pcb板7后旋进双通螺柱10底部的螺纹孔内,将4节7号电池(电源4)分别穿过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上对应的竖直圆孔内9,将第一pcb板5水平放置于第二单通螺柱12的顶部,再将第一单通螺柱11的螺纹端穿过第一pcb板5后旋进第二单通螺柱12顶部的螺纹孔内,将第四pcb板8水平放置于第三单通螺柱13的底部,再将第四单通螺柱14 的螺纹端穿过第四pcb板8后旋进第三单通螺柱13底部的螺纹孔内,并使7号电池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抵在第一pcb板和第四pcb板上的电池正极/负极接口;
61.将上壳1放置于第一单通螺柱11的顶部,并使上壳1下表面的竖直导杆17 插入第一pcb板5上对应的定位孔16内、上壳1下表面的定位块19位于定位槽 18内以及上壳1上的竖直通孔与第一单通螺柱11顶部的螺纹孔对齐,随后将螺栓15的螺纹端穿过竖直通孔后旋入第一单通螺柱11顶部的螺纹孔内使上壳1固定;将下壳2放置于第四单通螺柱14的底部,并使下壳2下表面的竖直导杆17插入第四pcb板8上对应的定位孔16内,下壳2上的竖直通孔与第四单通螺柱14底部的螺纹孔对齐,随后将螺栓15的螺纹端穿过竖直通孔后旋入第四单通螺柱14底部的螺纹孔内使下壳2固定,上壳1和下壳2均固定后组成一个完整的空心球体。
62.当需要更换电源4时,将上壳1顶部或下壳2底部的螺栓15拧出,再拆卸第一pcb板5或第四pcb板8即可取出电源4,再更换新的电源4。
63.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下壳(2)、红外线灯(3)、电源(4)、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所述上壳(1)和下壳(2)组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空心圆球,所述上壳(1)和下壳(2)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由上至下水平设置于空心圆球内部,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二pcb板(6)位于上壳(1)内,所述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位于下壳(2)内,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上都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3),所述电源(4)设置于壳体内且固定于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三pcb板(7)上,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与电源串联,所有红外线灯(3)均与电源(4)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均为圆形片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6)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3),若干红外线灯(3)均匀分布设置于第二pcb板(6)边缘内侧一周;所述第三pcb板(7)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红外线灯(3),若干红外线灯(3)均匀分布设置于第三pcb板(7)的边缘内侧一周;所述第一pcb板(5)的上表面中部和第四pcb板(8)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3),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四pcb板(8)的边缘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红外线灯(3);所述红外线灯(3)的轴线与壳体的表面垂直,且发光端朝向上壳(1)或下壳(2)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的中部均开设有若干竖直圆孔(9),所述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上的竖直圆孔(9)一一对应,所有竖直圆孔(9)均匀分布于第二pcb板(6)或第三pcb板(7)的轴线外侧,所述第一pcb板(5)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与竖直圆孔(9)对应的电池弹簧或电池片,所述电源(4)包括若干圆柱体电池;所述圆柱体电池的中部设置于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上的竖直圆孔(9)内,且两端分别抵在第一pcb板(5)的下表面和第四pcb板(8)的上表面的电池弹簧或电池片上,所述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通过连接接口顺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6)和第三pcb板(7)之间竖直设置有双通螺柱(10),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二pcb板(6)的顶部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单通螺柱(11)和第二单通螺柱(12),所述第一单通螺柱(11)的螺纹端贯穿第一pcb板(5)设置于第二单通螺柱(12)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一pcb板(5)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二单通螺柱(12)的螺纹端贯穿第二pcb板(6)设置于双通螺柱(10)顶部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二pcb板(6)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的底部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三单通螺柱(13)和第四单通螺柱(14),所述第三单通螺柱(13)的螺纹端贯穿第三pcb板(7)且设置于双通螺柱(10)底部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三pcb板(7)进行压紧固定,所述第四单通螺柱(14)的螺纹端贯穿第四pcb板(8)设置于第三单通螺柱(13)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第四pcb板(8)进行压紧固定,所述双通螺柱(10)、第一单通螺柱(11)、第二单通螺柱(12)、第三单通螺柱(13)和第四单通螺柱(14)的轴线与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第三pcb板(7)和第四pcb板(8)的轴线重合;
所述上壳(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下壳(2)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竖直通孔,所述上壳(1)的顶部和下壳(2)的底部均设置有螺栓(15),两个螺栓(15)的螺纹端分别穿过竖直通孔设置于第一单通螺柱(11)的螺纹孔和第四单通螺柱(14)的螺纹孔内并用于对上壳(1)和下壳(2)进行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5)和第四pcb板(8)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6),所述上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一pcb板(5)上的定位孔(16)配合的竖直导杆(17),所述下壳(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四pcb板(8)上的定位孔(16)配合的竖直导杆(17)。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6)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8),所述上壳(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1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5)的顶部设置有开关(20),所述开关(20)的顶部贯穿上壳(1);所述开关(20)与所有红外线灯(3)串联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条所述的红外发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灯(3)的型号为l-504frc,波长为940nm,功率0.3w,辐射限度220mw/sr,发散角度60度;所述上壳(1)和下壳(2)均采用透明abs工程塑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发光球,包括上壳、下壳、红外线灯、电源、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所述上壳和下壳组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空心圆球,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的上壳和下壳组成一个圆形球体,且球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和第四PCB板,每个PCB板上均匀设置多个红外线灯,能使整个球体发光均匀、无死角,且上壳和下壳均由透明材质制成,能使红外线光穿透壳体。能使红外线光穿透壳体。能使红外线光穿透壳体。


技术研发人员:

黄梅丽 肖彭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智动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

本文发布于:2022-12-23 03:5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2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螺纹   红外线   表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