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交换机的
外壳。
背景技术:
2.网络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网络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它具有性能价格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所以,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交换机也就成为了最普及的交换机。
3.但是现阶段的网络交换机其外壳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网络交换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将这些热量散去,就需要在外壳上开设散热口,这样以来外界的灰尘就容易从散热口进入外壳内部,灰尘附着在电路板表面后,会更加阻碍电路板上元器件的散热,因此现有的网络交换机外壳散热效果非常差。其次,现有的网络交换机外壳其结构是一侧设有可拆卸的侧盖或顶盖,当将该侧盖或顶盖拆卸后进行检修和组装时,由于只能拆卸这一个侧盖,外壳内部空间较小,导致组装和检修空间小,电路板和元器件的组装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包括外壳本体,
所述外壳本体包括
底板、面板、l形
盖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面板底端与底板一侧固定连接,且面板与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l形盖板的竖边底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远离面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底端均通过铰链与底板另外两侧转动连接,所述l形盖板顶端两侧设有两个散热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面板顶端且靠近l形盖板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片,所述l形盖板靠近多个第一连接片处开设有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片中部设有螺孔,通过在第一连接片的螺孔和第一连接孔内穿设螺钉,可以将l形盖板与第一连接片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l形盖板靠近两个侧板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片,两个所述侧板顶端靠近多个第二连接片处开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片中部设有螺孔,通过在第二连接片的螺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设螺钉,可以将侧板与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该安装孔用于安装交换机的控制电路板。
9.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预留口,预留口用于穿设网络接口和电源口。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风扇和贯穿l形盖板的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底端位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风扇底端两侧均设有安装片,所述风扇通过安装片固定于l形盖板表面,且风扇位于多个散热片一侧,通过散热片可以传导外壳本体内的热量,配
合风扇的转动可以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快速带走,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11.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散热片均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片的导热系数好,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底板、面板、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组成外壳本体,且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与底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使得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可以围绕底板侧边转动打开,此时底板表面的空间被完全释放,有利于对底板表面的电路板进行检修,且外壳设计成该结构,在底板表面组装电路板时空间更大,大大降低组装难度。
14.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在l形盖板顶端设置若干散热片和风扇,若干散热片底端穿过l形盖板位于外壳内部,使得该交换机在使用时,外壳内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片散发到外壳外部,配合风扇的转动,可以迅速带走散热片表面的热量,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该方式散热,不需要在外壳上开设散热孔,也就避免了外界灰尘从散热口进入外壳内部对电路板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本体展开后俯视图。
18.图例说明:
19.1、底板;2、面板;3、l形盖板;4、侧板;5、第一连接片;6、第一连接孔;7、第二连接片;8、第二连接孔;9、安装孔;10、预留口;11、散热片;12、风扇;13、安装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图3所示,涉及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包括底板1、面板2、l形盖板3和两个侧板4,面板2底端与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且面板2与底板1为一体结构,l形盖板3的竖边底端通过铰链与底板1远离面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侧板4底端均通过铰链与底板1另外两侧转动连接,l形盖板3顶端两侧设有两个散热结构。底板1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9,安装孔9用于安装交换机的控制电路板,可以根据实际电路板的尺寸选择开设安装孔9的位置,面板2上开设有若干预留口10,预留口10用于穿设网络接口和电源接口等,其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开设。
21.面板2顶端且靠近l形盖板3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片5,l形盖板3靠近多个第一连接片5处开设有对应的第一连接孔6,第一连接片5中部设有螺孔。l形盖板3靠近两个侧板4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片7,两个侧板4顶端靠近多个第二连接片7处开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8,第二连接片7中部设有螺孔,通过第一连接片5可以将l形盖板3的自由端与面板2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片7可以将侧板4的自由端与l形盖板3固定连接,实现该外壳本体的固定组装。
22.两个散热结构包括风扇12和贯穿l形盖板3的多个散热片11,多个散热片11底端位于外壳本体内部,风扇12底端两侧均设有安装片13,风扇12通过安装片13固定于l形盖板3表面,且风扇12位于多个散热片11一侧。多个散热片11均为铝合金材质,通过设置散热片
11,避免了再外壳本体上开设散热口,杜绝了灰尘从散热口进入外壳本体内部。
23.工作原理:组装该交换机时,首先在底板1表面通过安装孔9安装电路板,并将网络接口和电源口等插入对应的预留口10中,组装完成后,将l形盖板3转动与面板2顶端搭接,然后通过在第一连接片5和第一连接孔6拧上螺钉,从而对l形盖板3进行固定,接着转动两侧的侧板4,使得侧板4顶端与l形盖板3搭接,再在第二连接片7与第二连接孔8内拧上螺钉,使得侧板4固定,由此完成该交换机的组装。检修时,拧掉l形盖板3和侧板4上的螺钉,并将其转动打开,此时底板1表面电路板完全暴露,检修空间更大。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底板(1)、面板(2)、l形盖板(3)和两个侧板(4),所述面板(2)底端与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且面板(2)与底板(1)为一体结构,所述l形盖板(3)的竖边底端通过铰链与底板(1)远离面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4)底端均通过铰链与底板(1)另外两侧转动连接,所述l形盖板(3)顶端两侧设有两个散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顶端且靠近l形盖板(3)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片(5),所述l形盖板(3)靠近多个第一连接片(5)处开设有对应的第一连接孔(6),所述第一连接片(5)中部设有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盖板(3)靠近两个侧板(4)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片(7),两个所述侧板(4)顶端靠近多个第二连接片(7)处开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8),所述第二连接片(7)中部设有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上开设有若干预留口(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风扇(12)和贯穿l形盖板(3)的多个散热片(11),多个所述散热片(11)底端位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风扇(12)底端两侧均设有安装片(13),所述风扇(12)通过安装片(13)固定于l形盖板(3)表面,且风扇(12)位于多个散热片(11)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11)均为铝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络交换机的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底板、面板、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面板底端与底板一侧固定连接,且面板与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L形盖板的竖边底端通过铰链与底板远离面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侧板底端均通过铰链与底板另外两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底板、面板、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组成外壳本体,且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与底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使得L形盖板和两个侧板可以围绕底板侧边转动打开,此时底板表面的空间被完全释放,有利于对底板表面的电路板进行检修,且外壳设计成该结构,在底板表面组装电路板时空间更大,大大降低组装难度。装难度。装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
柯智 周敏 尹传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昊宇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