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2.工程造价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等的工作过程,而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过程中需要一种平台进行统计信息管理。
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大多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时候,内部的热量会导致运行速度有所下降,并且可能会损坏其数据,并且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内部的运行机不能够便捷的移动更换修理,使得更麻烦的更换,并且内部的线路没有对其整理,导致更换修理内部零件的时候,导致线路纠缠到一起,使用较麻烦并且耗费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具备可以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内部运行的时候进行散热,加快运行速度,减少损坏数据的发生,并且还可以便捷的对内部主机的移动更换修理和对内部线路的整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多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时候,内部的热量会导致运行速度有所下降,并且可能会损坏其数据,并且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内部的运行机不能够便捷的移动更换修理,使得更麻烦的更换,并且内部的线路没有对其整理,导致更换修理内部零件的时候,导致线路纠缠到一起,使用较麻烦并且耗费时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主体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上滑动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可拆卸安装有主机,所述放置槽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放置槽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放置盒,所述排线放置盒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排线组件,所述主体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主体后侧开设有与安装板对应的螺纹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拉把手。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防尘盖和固定盒,所述防尘盖与固定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壁固定安装有扇叶。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排线组件包括接线盒和排线柱,所述接线盒与排线柱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接线盒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排线柱固定连接,所述排线柱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接线盒下表面两端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上设置有第二螺杆,两组所述第二螺杆相对侧对应设置有固定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接线盒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对应的排线孔,所述排线放置盒下表面开设有与排线孔相对应的通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槽上滑动安装防护壳的设计,可以轻易的将主机移动出来进行修理和更换,放置槽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散热组件的设计,散热组件可以对运行中的主机进行散热处理,从而可以加减少热量对主机的运行速度,并且主体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可以达到辅助散热组件进行散热的效果,排线放置盒下表面固定安装多组排线组件的设计,从而可以对主体内部扰乱的连接线进行整理,从而达到了减少更换内部零件的时候,缠绕的线路对使用者阻挡的时间。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孔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并且主体后侧和安装板对应设置有螺纹孔,从而达到了安装板可以通过第一螺杆对主体内的主机进行防护的作用。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与防护壳固定连接的设计,防护壳可以通过滑块在滑槽上滑动,防护壳一端固定安装抽拉把手,从而可以更轻松的将防护壳带动主机移动的效果。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设计,使得电机可以带动扇叶转动,固定盒下端与防尘盖固定连接的设计,从而达到了可以防止大量灰尘飘到散热组件内,也避免了使用者不小心碰到扇叶受伤的效果。
17.5、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盒与排线柱转动连接的设计,使得线路从排线孔进入到内部的时候,然后通过转动排线柱,从而达到了可以将线路整理的效果。
18.6、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第二螺杆相对侧对应设置固定夹的设计,可以使得线路穿过排线孔的时候,通过第二螺杆带动固定夹将线路固定的效果。
19.7、本实用新型通过排线放置盒下表面开设有与排线孔相对应的通孔的设计,从而达到了线路通过排线孔穿过后达到排线放置盒内部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孔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壳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线放置盒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主体;2、柜门;3、散热孔;4、放置槽;5、主机;6、防护壳;7、排线组件;8、安装板;9、第一螺杆;10、散热组件;11、滑槽;12、排线放置盒;13、抽拉把手;14、滑块;101、防尘盖;102、扇叶;103、连接杆;104、电机;105、固定盒;701、第二螺杆;702、固定夹;703、转动轴;704、限位圈;705、排线柱;706、接线盒;707、排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31.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主体1,主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柜门2,主体1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3,主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上滑动安装有防护壳6,防护壳6上可拆卸安装有主机5,放置槽4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10,放置槽4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放置盒12,排线放置盒1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排线组件7,主体1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8。
3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放置槽4上滑动安装防护壳6的设计,可以轻易的将主机5移动出来进行修理和更换,放置槽4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散热组件10的设计,散热组件10可以对运行中的主机5进行散热处理,从而可以加减少热量对主机5的运行速度,并且主体1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3,可以达到辅助散热组件10进行散热的效果,排线放置盒12下表面固定安装多组排线组件7的设计,从而可以对主体1内部扰乱的连接线进行整理,从而达到了减少更换内部零件的时候,缠绕的线路对使用者阻挡的时间。
33.参考图2和图3,安装板8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设置有第一螺杆9,主体1后侧开设有与安装板8对应的螺纹孔。
3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纹孔上设置有第一螺杆9,并且主体1后侧和安装板8对应设置有螺纹孔,从而达到了安装板8可以通过第一螺杆9对主体1内的主机5进行防护的作用。
35.参考图4和图5,主体1内部下端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与防护壳6固定连接,防护壳6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拉把手13。
3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块14与防护壳6固定连接的设计,防护壳6可以通过滑块14在滑槽11上滑动,防护壳6一端固定安装抽拉把手13,从而可以更轻松的将防护壳6带动主机5移动的效果。
37.参考图6,散热组件10包括防尘盖101和固定盒105,防尘盖101与固定盒105下端固定连接,固定盒10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4,电机10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3,连接杆103侧壁固定安装有扇叶102。
3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电机10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03的设计,使得电机104可以带动扇叶102转动,固定盒105下端与防尘盖101固定连接的设计,从而达到了可以防止大量灰尘飘到散热组件10内,也避免了使用者不小心碰到扇叶102受伤的效果。
39.参考图8,排线组件7包括接线盒706和排线柱705,接线盒706与排线柱705转动连接。
4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接线盒706与排线柱705转动连接的设计,使得线路从排线孔707进入到内部的时候,然后通过转动排线柱705,从而达到了可以将线路整理的效果。
41.参考图8,接线盒706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703,转动轴703与排线柱705固定连接,排线柱7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704,接线盒706下表面两端均开设有螺孔,螺孔上设置有第二螺杆701,两组第二螺杆701相对侧对应设置有固定夹702。
4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两组第二螺杆701相对侧对应设置固定夹702的设计,可以使得线路穿过排线孔707的时候,通过第二螺杆701带动固定夹702将线路固定的效果。
43.参考图7和图8,接线盒706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对应的排线孔707,排线放置盒12下表面开设有与排线孔707相对应的通孔。
4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排线放置盒12下表面开设有与排线孔707相对应的通孔的设计,从而达到了线路通过排线孔707穿过后达到排线放置盒12内部的效果。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6.在使用时,将主机5的连接线路穿过排线孔707,然后绕排线柱705转动,最后连接线路达到排线放置盒12内,打开电机104,电机104输出轴带动连接杆103,连接杆103会带动扇叶102转动,从而可以对主机5进行散热,若需要对主机5进行更换或修理,拉动抽拉把手13,抽拉把手13会带动防护壳6,防护壳6会在滑槽11上滑动,并带动主机5移动,使用者更换完成后,将安装板8安装在主体1一侧,然后第一螺杆9将安装板8螺纹固定。
47.综上所述:该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通过1主体;2柜门;3散热孔;4放置槽;5主机;6防护壳;7排线组件;8安装板;9第一螺杆;10散热组件;11滑槽;12排线放置盒;13抽拉把手;14滑块;101防尘盖;102扇叶;103连接杆;104电机;105固定盒;701第二螺杆;702固定夹;703转动轴;704限位圈;705排线柱;706接线盒;707排线孔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大多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时候,内部的热量会导致运行速度有所下降,并且可能会损坏其数据,并且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内部的运行机不能够便捷的移动更换修理,使得更麻烦的更换,并且内部的线路没有对其整理,导致更换修理内部零件的时候,导致线路纠缠到一起,使用较麻烦并且耗费时间的问题。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柜门(2),所述主体(1)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3),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上滑动安装有防护壳(6),所述防护壳(6)上可拆卸安装有主机(5),所述放置槽(4)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10),所述放置槽(4)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放置盒(12),所述排线放置盒(1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排线组件(7),所述主体(1)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设置有第一螺杆(9),所述主体(1)后侧开设有与安装板(8)对应的螺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部下端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防护壳(6)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6)一端固定安装有抽拉把手(1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0)包括防尘盖(101)和固定盒(105),所述防尘盖(101)与固定盒(10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10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3),所述连接杆(103)侧壁固定安装有扇叶(1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组件(7)包括接线盒(706)和排线柱(705),所述接线盒(706)与排线柱(705)转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706)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轴(703),所述转动轴(703)与排线柱(705)固定连接,所述排线柱(7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704),所述接线盒(706)下表面两端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上设置有第二螺杆(701),两组所述第二螺杆(701)相对侧对应设置有固定夹(70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706)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对应的排线孔(707),所述排线放置盒(12)下表面开设有与排线孔(707)相对应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一侧固定安装有排线放置盒,所述排线放置盒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排线组件,所述主体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具备通过放置槽上滑动安装防护壳的设计,可以轻易的将主机移动出来进行修理和更换,放置槽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散热组件的设计,并且主体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排线放置盒下表面固定安装多组排线组件的设计,从而可以对主体内部扰乱的连接线进行整理,从而达到了减少更换内部零件的时候,缠绕的线路对使用者阻挡的时间的优点。缠绕的线路对使用者阻挡的时间的优点。缠绕的线路对使用者阻挡的时间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邵小聪 王建忠 张晓春 黄春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0

本文发布于:2022-12-22 17:0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16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排线   主体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