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
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双注塑
模具。
背景技术:
2.双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组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注塑机,双模具在市场上日益盛行,于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而可以不用喷涂,但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
3.现有的双模具在塑胶产品成型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塑造单一的材质和颜,对塑胶的产品有着很强的限制性,而在对产品进行二次塑胶的过程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并且在最终产品脱模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逐一地将模板上形成的密封圈进行脱模操作,虽然一次注塑双的产品,但是脱模采用人工的方式却大幅度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高效注塑脱膜设备,通过注塑口向设备内部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型腔内部进行产品注塑,当产品注塑成型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自动拉伸装置和顶部
气缸的活塞增压装置相互配合,将冷却成型的产品通过收集槽口收集到收集柜中,这样一来,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的生产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台,
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表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口,所述第一凹槽口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口,所述第二凹槽口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凸模,所述第一模具的外表壁开设有四个限位槽,四个所述限位槽的内表壁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壁之间均活动套设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凹模,且凹模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凸模,所述第一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外表壁之间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壁开设有气缸槽,所述气缸槽的内表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
6.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注塑装置。
7.优选的,两个所述注塑装置的顶部均开设有漏孔,两个所述漏孔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漏斗。
8.优选的,所述固定台外壁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收集柜,所述收集柜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具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两个注塑口。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注塑装置从注塑口向内部前后分别注塑两种原料,并且在凹模和凸模之间的型腔内部注塑成型,一段时间后当模具冷却完成之后,电动伸缩杆自动将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分离开,产品模具会冷却套设在凸模的外表壁之间,此时限位杆滑动将第一模具分离成两块,使凸模向内运转,成型的产品会第一模具的外壁一侧,最后通过第一模具顶部的对塑胶的气缸装置,气缸装置控制内部的活塞杆,使活塞杆底部安装的软垫将第一模具外壁的注塑产品捣松动,从而收集在收集柜中,这样一来,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的生产率。
13.2、本实用新型中,当固定台底部设置有收集柜,当设备自动化开始运行工作,使得注塑成型的产品能够源于那不断的通过收集槽口收集到收集柜中,当产品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进行集中统一处理,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大大节省了人工的工作时间,而且还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中主视结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中侧视结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的顶视结构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部分的结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中的气缸装置立体图。
19.图例说明:1、固定台;2、第一固定板;3、第一凹槽口;4、电动伸缩杆;5、第一模具;6、第二凹槽口;7、凸模;8、限位槽;9、限位杆;10、第二模具;11、凹模;12、固定杆;13、支撑板;14、气缸槽;15、气缸装置;16、软垫;17、第二固定板;18、注塑装置;19、漏孔;20、漏斗;21、滑动槽;22、收集柜;23、把手;24、注塑口;25、收集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2的外表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口3,第一凹槽口3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5,第一模具5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口6,第二凹槽口6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凸模7,第一模具5的外表壁开设有四个限位槽8,四个限位槽8的内表壁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限位杆9,四个限位杆9的外表壁之间均活动套设有第二模具10,第二模具10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凹模11,且凹模11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凸模7,第一模具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
杆12,两个固定杆12的顶部外表壁之间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外表壁开设有气缸槽14,气缸槽14的内表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缸装置15,气缸装置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16,本装置在开始工作时,当注塑装置18注塑完成之后,首先将模具进行合并,凸模7和凹模11之间会产生一个模具型腔,注塑装置18通过注塑口24向内部注塑原料,冷却之后,电动伸缩杆4将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10相分离,之后通过第一模具5插设的限位杆9将第一模具5分开,凸模7向内部缩短直至与第一模具5外壁一侧相平行,而后通过顶部的气缸装置15活动伸缩内部的活塞杆,从而使顶部固定安装的软垫16将第一模具5外壁一侧注塑成型的产品松动下来。
23.固定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7,两个第二固定板1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注塑装置18,当装置开始运转时,通过两个注塑装置18向设备内部注塑原料,从而形成一种双的注塑模具。
24.两个注塑装置18的顶部均开设有漏孔19,两个漏孔19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漏斗20,是方便当装置在工作的通过,通过漏斗20经过漏孔19向注塑装置18内部增添注塑原料。
25.固定台1外壁一侧开设有滑动槽21,滑动槽21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收集柜22,收集柜2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23,当设备源源不断的在注塑产品的时候,通过底部设置的的收集柜22能源源不断的收集产品,当产品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进行集中统一处理。
26.所述第二模具10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两个注塑口24,两个注塑装置18分别然通过两个注塑口24向内部注塑原料。
27.固定台1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口25,是当设备在注塑产品时,通过收集槽口25收集到收集柜22中。
28.其整个结构所达到的效果为:将不同的两种液体塑料分别通过漏斗20,经过底部漏孔19进入到注塑装置18的内部,通过两个注塑装置18分别将两种液体塑料输送到第二模具10的内部,经过第二模具10内部通道,将熔化塑料送至凸模7和凹模11的型腔处,当原料注塑成型冷却完成之后,电动伸缩杆4自动拉伸第一模具5,使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10分离开,从而使内部的凸模7和凹模11也随之分离,注塑后的产品套设在凸模7的外表壁之间,且和第一模具5的外壁一侧相连接,当第一模具5和第二模具10分开之后,限位杆9和限位槽8之间插设移动,使第一模具5内部自行分离,而后部分的第一模具5带动凸模7向后移动,使注塑产品慢慢脱离凸模7的外表壁,凸模7和第一模具5外壁一侧相平齐,使产品最终固定在第一模具5的外壁一侧,顶部安装的气缸装置15通过内部活塞增压,经过气缸槽14带动气缸装置15插设的活塞杆向下挤压,气缸装置15底部安装有软垫16,当软垫16触碰到第一模具5外壁一侧的注塑产品时,将注塑产品向下推挤,将产品脱离第一模具5的外壁一侧,通过固定台1顶部开设的收集槽口25,收集到收集柜22中,当注塑产品收集到一定的数量是,通过拉收集柜22外壁一侧的把手23,将收集柜22从滑动槽21内部抽取出来,对收集柜22内部的产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即可。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1),所述固定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表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口(3),所述第一凹槽口(3)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5),所述第一模具(5)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口(6),所述第二凹槽口(6)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凸模(7),所述第一模具(5)的外表壁开设有四个限位槽(8),四个所述限位槽(8)的内表壁之间均固定插设有限位杆(9),四个所述限位杆(9)的外表壁之间均活动套设有第二模具(10),所述第二模具(10)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凹模(11),且凹模(11)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套设有凸模(7),所述第一模具(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杆(12),两个所述固定杆(12)的顶部外表壁之间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外表壁开设有气缸槽(14),所述气缸槽(14)的内表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缸装置(15),所述气缸装置(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软垫(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7),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注塑装置(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注塑装置(18)的顶部均开设有漏孔(19),两个所述漏孔(19)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漏斗(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外壁一侧开设有滑动槽(21),所述滑动槽(21)的内表壁之间活动嵌设有收集柜(22),所述收集柜(2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10)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两个注塑口(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口(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双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表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口,所述第一凹槽口的内表壁之间固定插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口,所述第二凹槽口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凸模,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高效注塑脱膜设备,通过注塑口向设备内部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型腔内部进行产品注塑,当产品注塑成型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拉伸装置和顶部的气缸装置相互配合,将冷却成型的产品通过收集槽口收集到收集柜中,这样一来,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的生产率。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的生产率。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的生产率。
技术研发人员:
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集盛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