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


背景技术:



2.跑车是一种车身线条流畅、车身高度低、性能强悍的汽车,其最大特点是不断追求速度极限。跑车的分类有很多种,按车身结构可分为轿跑、敞篷跑车、双门跑车,按价值可分为平民跑车、超级跑车。由于跑车在设计时非常注重操控性,并且需要极佳的加速性能以达到非常高的车速。所以,跑车的车身都较为轻便,而其发动机一般又比普通轿车发动机的功率强大,从而满足跑车的性能需求。当发动机的使用功率较大时,发动机会发生抖动,从而带动车身的抖动。若车辆在车身抖动的情况下高速行驶,车辆容易发生侧翻,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汽车生产商都会在跑车发动机舱内设置一个支架,以减轻发动机的抖动。
3.目前,跑车使用的发动机舱x形支架均采用管阵式钢架焊接结构,钢架的重量相对较重,从而增加跑车的自身重量,并且,由于钢架采用管件焊接的工艺,各钢管之间连接处的焊接强度会存在不同,稳定性较差,导致其所能提供的扭转强度很有限,跑车扭转刚度可操作性能无法很极致表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发动机舱x形支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具有高强度,高刚性,优越吸震性,达到同等强度重量仅为合金焊接件重量的1/3,并能更好分散产品结构应力,为跑车提供刚好的扭转刚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包括有左上管、右上管、左中管、右中管、左下管、中下管以及右下管;该左上管、右上管、左中管、右中管、左下管、中下管和右下管均为碳纤维材质,该左上管的内端、右上管的内端、左中管的内端和右中管的内端通过四通接头连接固定在一起;该左上管的外端连接有第一立管塞头,该右上管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立管塞头;该左中管的外端与左下管的外端通过第一叉型接头连接固定;该右中管的外端与右下管的外端通过第二叉型接头连接固定;该左下管的内端与中下管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接头连接固定,该中下管的另一端与右下管的内端通过第二二通接头连接固定。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立管塞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一安装腔,该第一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通孔。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立管塞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二安装腔,该第二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二通孔。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叉型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左中管与左下管的第一叉型贴片。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叉型贴片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定位机构定位的第一定位孔。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叉型接头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机构固定的第一固定孔。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叉型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右中管与右下管的第二叉型贴片。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叉型贴片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定位机构定位的第二定位孔。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叉型接头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机构固定的第二固定孔。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二通接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三安装腔,该第三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二二通接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四安装腔,该第四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四通孔。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7.x形支架通过拼接的方式成型,可以更好地分散产品的结构应力,使得管与管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相同,极具稳定性,使其能提供较强的扭转强度,有利于跑车的可操作性能极致地表现出来,再配合x形支架为碳纤维材质,整体重量较轻,不会给跑车带来额外的负担。
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21.附图标识说明:
22.10、左上管
ꢀꢀꢀꢀꢀꢀꢀꢀꢀꢀꢀꢀ
20、右上管
23.30、左中管
ꢀꢀꢀꢀꢀꢀꢀꢀꢀꢀꢀꢀ
40、右中管
24.50、左下管
ꢀꢀꢀꢀꢀꢀꢀꢀꢀꢀꢀꢀ
60、中下管
25.70、右下管
ꢀꢀꢀꢀꢀꢀꢀꢀꢀꢀꢀꢀ
81、四通接头
26.82、第一立管塞头
ꢀꢀꢀꢀꢀꢀ
821、第一安装腔
27.822、第一通孔
ꢀꢀꢀꢀꢀꢀꢀꢀꢀ
831、第二安装腔
28.832、第二通孔
ꢀꢀꢀꢀꢀꢀꢀꢀꢀ
84、第一叉型接头
29.841、第一固定孔
ꢀꢀꢀꢀꢀꢀꢀ
85、第一叉型贴片
30.851、第一定位孔
ꢀꢀꢀꢀꢀꢀꢀ
86、第二叉型接头
31.861、第二固定孔
ꢀꢀꢀꢀꢀꢀꢀ
87、第二叉型贴片
32.871、第二定位孔
ꢀꢀꢀꢀꢀꢀꢀ
88、第一二通接头
33.881、第三安装腔
ꢀꢀꢀꢀꢀꢀꢀ
882、第三通孔
34.89、第二二通接头
ꢀꢀꢀꢀꢀꢀ
891、第四安装腔
35.892、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6.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左上管10、右上管20、左中管30、右中管40、左下管50、中下管60以及右下管70。
37.该左上管10、右上管20、左中管30、右中管40、左下管50、中下管60和右下管70均为碳纤维材质;该左上管10的内端、右上管20的内端、左中管30的内端和右中管40的内端通过四通接头81连接固定在一起。
38.该左上管10的外端连接有第一立管塞头8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立管塞头82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一安装腔821,该第一安装腔821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通孔822。
39.该右上管20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立管塞头8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立管塞头83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二安装腔831,该第二安装腔831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二通孔832。
40.该左中管30的外端与左下管50的外端通过第一叉型接头84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叉型接头8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左中管30与左下管50的第一叉型贴片85,且该第一叉型贴片85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定位机构定位的第一定位孔851,另外,该第一叉型接头84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机构固定的第一固定孔841。
41.该右中管40的外端与右下管60的外端通过第二叉型接头86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叉型接头8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右中管40与右下管60的第二叉型贴片87,且该第二叉型贴片87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定位机构定位的第二定位孔871;另外,该第二叉型接头86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机构固定的第二固定孔861。
42.该左下管50的内端与中下管60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接头87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二通接头88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三安装腔881,该第三安装腔881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三通孔882。
43.该中下管60的另一端与右下管70的内端通过第二二通接头88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二通接头89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四安装腔881,该第四安装腔891的底端面开设有第四通孔892。
4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x形支架通过拼接的方式成型,可以更好地分散产品的结构应力,使得管与管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相同,极具稳定性,使其能提供较强的扭转强度,有利于跑车的可操作性能极致地表现出来,再配合x形支架为碳纤维材质,整体重量较轻,不会给跑车带来额外的负担。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上管、右上管、左中管、右中管、左下管、中下管以及右下管;该左上管、右上管、左中管、右中管、左下管、中下管和右下管均为碳纤维材质,该左上管的内端、右上管的内端、左中管的内端和右中管的内端通过四通接头连接固定在一起;该左上管的外端连接有第一立管塞头,该右上管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立管塞头;该左中管的外端与左下管的外端通过第一叉型接头连接固定;该右中管的外端与右下管的外端通过第二叉型接头连接固定;该左下管的内端与中下管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接头连接固定,该中下管的另一端与右下管的内端通过第二二通接头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管塞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一安装腔,该第一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管塞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二安装腔,该第二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型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左中管与左下管的第一叉型贴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型贴片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定位机构定位的第一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型接头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机构固定的第一固定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型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右中管与右下管的第二叉型贴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型贴片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定位机构定位的第二定位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型接头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机构固定的第二固定孔。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通接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三安装腔,该第三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二二通接头具有一用于与外部安装件安装固定的第四安装腔,该第四安装腔的底端面开设有第四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包括有左上管、右上管、左中管、右中管、左下管、中下管以及右下管;该左上管的内端、右上管的内端、左中管的内端和右中管的内端通过四通接头连接固定在一起;该左中管的外端与左下管的外端连接固定;该右中管的外端与右下管的外端连接固定;该左下管的内端与中下管的一端连接固定,该中下管的另一端与右下管的内端连接固定。X形支架通过拼接的方式成型,可以更好地分散产品的结构应力,使得管与管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相同,极具稳定性,使其能提供较强的扭转强度,有利于跑车的可操作性能极致地表现出来,再配合X形支架为碳纤维材质,整体重量较轻,不会给跑车带来额外的负担。不会给跑车带来额外的负担。不会给跑车带来额外的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

廖元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艾可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

本文发布于:2022-12-21 12:3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40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跑车   所述   支架   机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