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护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75883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用于保护坡体,所述坡体的顶部开设有储水池,所述坡体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下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喷头,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喷头左侧的上部活动连接。
4.基于以上检索结合现有技术发现:
5.目前的水利施工护坡结构较为单一,导致渠道边坡稳定性不高、水土流失严重,进而降低了生态护坡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渠道,所述排水渠道包括设置有土体,土体上开设有通水槽,通水槽内设置有排
水道,排水道的顶部为设计水准线,排水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
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顶部为超高水位线,土体上设有
两个植被层,两个植被层位于两个混凝土层的两侧顶部。
8.优选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土工布,两个第一土工布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碎石层,两个碎石层与排水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土工布,第二土工布的底部与土体相接触,两个第一土工布和两个碎石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排水道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土体、混凝土层、第一土工布、碎石层、第二土工布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腔,多个安装腔内均固定连接有桩体,多个所述桩体均匀分布在排水道的两侧。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均开设有排水槽,两个排水槽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排水道、混凝土层、第一土工布、碎石层内均开设有多个流水槽,多个流水槽与多个排水孔内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11.优选的,两个所述排水槽内均放置有过滤板。
12.优选的,所述土体和混凝土层上均开设有阶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4.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土工布的设置,由于土工布具有防渗、反滤、排水、隔离、加固、防护、密封等多种功能,与桩体相互配合,解决了渠道边坡稳定性不高、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传统的硬质护坡降低了渠道水体吸收和消化污染物质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两岸自然景观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生态护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槽和排水管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排水渠道;101、土体;102、排水道;103、混凝土层;104、第一土工布;105、碎石层;106、第二土工布;107、桩体;108、植被层;2、阶梯;3、排水槽;301、排水管;302、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4.如图1-图4所示,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渠道1,排水渠道1包括设置有土体101,土体101上开设有通水槽,通水槽内设置有排水道102,排水道102的顶部为设计水准线,排水道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103,混凝土层103的顶部为超高水位线,土体101上设有两个植被层108,两个植被层108位于两个混凝土层103的两侧顶部;借由上述结构,通过植被层108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的现象。
25.进一步的,两个混凝土层10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土工布104,两个第一土工布10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碎石层105,两个碎石层105与排水道1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土工布106,第二土工布106的底部与土体101相接触,两个第一土工布104和两个碎石层10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排水道102固定连接;借由上述结构,通过排水道102的设置,起到了排水的效果。
26.进一步的,土体101、混凝土层103、第一土工布104、碎石层105、第二土工布106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腔,多个安装腔内均固定连接有桩体107,多个桩体107均匀分布在排水道102的两侧;借由上述结构,通过桩体107的设置,能够对混凝土层103进行加固。
27.进一步的,两个混凝土层103的顶部均开设有排水槽3,两个排水槽3底部开设有多
个排水孔,排水道102、混凝土层103、第一土工布104、碎石层105内均开设有多个流水槽,多个流水槽与多个排水孔内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01;借由上述结构,通过流水槽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引流,实现了混凝土层103和排水道102被冲刷。
28.进一步的,两个排水槽3内均放置有过滤板302;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过滤板302的设置,实现了对较大的杂质起到了过滤的效果。
29.进一步的,土体101和混凝土层103上均开设有阶梯2;借由上述结构,通过阶梯2的设置,实现了便于人们进行行走。
30.工作原理:通过土工布的设置,由于土工布具有防渗、反滤、排水、隔离、加固、防护、密封等多种功能,与桩体107相互配合,解决了渠道边坡稳定性不高、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传统的硬质护坡降低了渠道水体吸收和消化污染物质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两岸自然景观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生态护坡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渠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道(1)包括设置有土体(101),土体(101)上开设有通水槽,通水槽内设置有排水道(102),排水道(102)的顶部为设计水准线,排水道(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103),混凝土层(103)的顶部为超高水位线,土体(101)上设有两个植被层(108),两个植被层(108)位于两个混凝土层(103)的两侧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凝土层(10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土工布(104),两个第一土工布(10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碎石层(105),两个碎石层(105)与排水道(1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土工布(106),第二土工布(106)的底部与土体(101)相接触,两个第一土工布(104)和两个碎石层(10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排水道(10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101)、混凝土层(103)、第一土工布(104)、碎石层(105)、第二土工布(106)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腔,多个安装腔内均固定连接有桩体(107),多个所述桩体(107)均匀分布在排水道(102)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凝土层(103)的顶部均开设有排水槽(3),两个排水槽(3)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排水道(102)、混凝土层(103)、第一土工布(104)、碎石层(105)内均开设有多个流水槽,多个流水槽与多个排水孔内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排水槽(3)内均放置有过滤板(3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101)和混凝土层(103)上均开设有阶梯(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施工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渠道,所述排水渠道包括设置有土体,土体上开设有通水槽,通水槽内设置有排水道,排水道的顶部为设计水准线,排水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顶部为超高水位线,土体上设有两个植被层,两个植被层位于两个混凝土层的两侧顶部;本实用新型能够过土工布的设置,由于土工布具有防渗、反滤、排水、隔离、加固、防护、密封等多种功能,与桩体相互配合,解决了渠道边坡稳定性不高、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传统的硬质护坡降低了渠道水体吸收和消化污染物质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两岸自然景观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生态护坡的安全性。态护坡的安全性。态护坡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赵洪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赵洪洋
技术研发日:
2022.06.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