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便型口腔
正畸间接
粘接导板。
背景技术:
2.托槽是固定矫治技术的重要部件,用粘接剂直接粘接于牙冠表面,弓丝通过托槽对牙齿施以各种类型的矫治力。在口腔固定正畸领域,托槽的精准定位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3.相关技术中记载有,目前的托槽定位粘接方式主要为直接粘接,医护人员将托槽逐个粘接至牙面,粘接速度慢且粘接准确性不高。
4.有些机构还会采用间接粘接技术,能够提高托槽粘接的速度,同时提升托槽粘接的准确性。一种间接粘接导板是在石膏模型上粘接托槽后压制膜片,再对膜片进行手工修剪,但是整个过程误差大,且成本高,造成间接粘接托盘的制造效率低,且手工制作的间接粘接托盘设计程度低,使用性能欠佳。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托槽粘接无论是直接粘接还是手工制作粘接导板,在粘接过程中均存在操作时间长,准确性低,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有效解决采用直接粘接与手工制作粘接导板的方式而导致的托槽粘接准确率低,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包括与
患者牙齿个性化匹配的定位部、用于夹持正畸托槽的夹持部,以及连接定位部与夹持部的连接体,在夹持部上开设有利于正畸粘接剂溢出的溢出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正畸托槽夹持于导板内,在正畸托槽底板上涂抹正畸粘接剂,使用间接粘接导板将正畸托槽安装至患者牙面,粘接完成后将间接粘接导板拆除,间接粘接导板向牙面安装时,托槽与牙面间的多余树脂粘接机主要向牙合方溢出,溢出孔能够容纳与通过溢出的多余的正畸粘接剂,避免间接粘接导板与牙面发生粘连而导致导板脱位困难,减小残余粘接剂的处理难度;由于定位部与患者牙齿个性化匹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间接粘接导板能够与患者牙齿高度吻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夹持部位的位置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设计时,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患者牙列数据,将扫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在齿科cad软件中设计托槽的位置,创建覆盖于牙列和托槽的壳状实体模型,以实体模型为基础设计导板的定位部和夹持部,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医生需求分段设计或单颗设计;间接粘接导板的定位部与夹持部均为根据患者牙面所个性化定制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托槽粘接的准确性与粘接速度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10.可选的,溢出孔呈u型,溢出孔沿夹持部的周向开设。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与牙齿的形状更加贴合,能够为正畸粘接剂提供多方
位的溢出空间,降低正畸粘接剂的残余量,进而有效降低间接粘接导板与牙面发生粘连导致导板脱位的困难。
12.可选的,连接体位于定位部的上部,连接体也位于溢出孔的上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体位于定位部的上部能够有效避开正畸托槽与牙面间正畸粘接剂的挤出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间接粘接导板与牙面发生粘连而导致导板脱位的困难。
14.可选的,在间接粘接导板内部移除倒凹,有利于粘接导板顺利就位于脱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间接粘接导板顺利就位与脱位,能够有效避免导板出现安装或拆除困难的情况。
16.可选的,间接粘接导板的通体厚度间大于或等于1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厚度能够有效保证导板的结构强度,保证操作时的正常使用;同时该厚度能够提高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较薄的厚度也能够减轻间接粘接导板的重量,较为轻便,便于医生操作。
18.可选的,间接粘接导板的边缘部位均加工圆润光滑。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过程中,间接导板会与患者接触,因此,圆润光滑的边缘部位能够保护患者的口腔,提高托槽粘接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20.可选的,间接粘接导板为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而成的间接粘接导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计时,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患者牙列数据,将扫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在齿科cad软件中设计托槽的位置,创建覆盖于牙列和托槽的壳状实体模型,以实体模型为基础设计导板的定位部和夹持部,整个设计流程简单,与患者适配度高,能够节省加工材料成本,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2.可选的,间接粘接导板为采用韧性材料加工成型的间接粘接导板。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定位部和夹持部,能够有效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性与托槽粘接的效率,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5.2.通过在夹持部上开设溢出孔,能够有效避免间接粘接导板与牙面粘连难以脱位,降低残余粘接剂的处理难度;
26.3.通过设置连接体位于定位部的上部,连接体位于定位部的上部能够有效避开正畸托槽与牙面间正畸粘接剂的挤出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间接粘接导板与牙面发生粘连而导致导板脱位的困难。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的俯视图。
28.图2是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的正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部;2、夹持部;3、溢出孔;4、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
32.结合图1以及图2,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包括与患者牙齿个性化匹配的定位部1、用于夹持正畸托槽的夹持部2,以及连接定位部1与夹持部2的连接体4,在夹持部2上开设有呈u型的溢出孔3,溢出孔3沿夹持部2的周向开设,在本实施例中,溢出孔3的宽度为1mm,连接体4位于定位部1的上部,且连接体4也位于溢出孔3的上部,溢出孔3的u型开口朝向连接体4。
33.结合图1以及图2,间接粘接导板的通体厚度大于或等于1mm,在本实施例中,间接粘接导板的厚度为1mm,该厚度能够保证导板的结构强度,提高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够减轻间接粘接导板的重量,更加方便医护人员拿取操作。间接粘接导板整体采用韧性材料制成,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34.结合图1以及图2,夹持部2呈槽状,夹持部2与定位部1连通。间接粘接导板的边缘部位均加工圆润光滑,能够保护患者的口腔,提高托槽粘接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35.使用口内3d扫描仪及齿科桌面3d扫描仪扫描患者牙齿,扫描完成后将上下颌以3d模型文件格式导出。将口内扫描文件导入计算机存储,将患者牙齿的三维模型导入计算机中,并对牙齿的三维模型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将模型导入齿科cad软件。
36.通过在牙列牙龈线上选点画线圈定牙齿边界,在牙齿模型上分离处牙冠、牙龈,选中牙齿调整牙齿轴向角度,以计算牙齿的位置和角度。
37.在托槽数据库中选择托槽系列,将托槽安装至牙面位置,参照fa点法、高度法、边缘嵴平齐法、以终为始等定位方法确定托槽在牙齿上的位置。将托槽与牙齿模型合并,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托槽与牙齿外表面生成壳状实体模型,实体模型和托槽与牙齿模型完全贴合匹配。
38.在壳状实体模型上设计出u型孔,保留连接体4的厚度为1mm,将间接粘接导板内部倒凹完全移除,完成后将导板导出格式为stl格式。
39.将stl文件导出至3d打印前处理切片软件进行模型排版,将间接粘接导板牙合面向下放置,支撑密度选择选择0.7、支撑点大小选择0.4mm,支撑高度选择1.5mm。完成后将切片文件传输至3d打印机。打印完成后对打印件进行后处理,使用98%纯度酒精清洗打印件10min,取出后在自然风下吹干导板表面的水分,放入光固化箱紫外线光照15min,取出后使用支撑去除剪剪断支撑,去除基座。
40.结合图1以及图2,将托槽放置于导板夹持部2,在托槽底板上涂抹树脂粘接剂,将粘接剂铺平。将导板覆盖于患者牙列,将导板安装到位后使用探针刮除溢出的固化树脂粘接剂,保证导板上无残留。自牙龈方向使用光固化灯光照粘接部位,使粘接剂凝固,将托槽粘接至牙面。完成后轻力均匀撬动导板,使导板从托槽牙合方向脱位。导板拆除后从牙合方做二次光固化增加粘接强度,清除多余粘接剂,托槽粘接完成。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的实施原理为:将托槽夹持于夹持部2,在托槽底板涂抹适量树脂粘接剂,将导板覆盖于牙面上,在导板安装到位后将溢出的粘接剂,在粘接剂凝固,托槽粘接至牙面后,将导板拆除。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患者牙齿个性化匹配的定位部(1)、用于夹持正畸托槽的夹持部(2),以及连接定位部(1)与夹持部(2)的连接体(4),在夹持部(2)上开设有利于正畸粘接剂溢出的溢出孔(3);溢出孔(3)呈u型,溢出孔(3)沿夹持部(2)的周向开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连接体(4)位于定位部(1)的上部,连接体(4)也位于溢出孔(3)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在间接粘接导板内部移除倒凹,有利于粘接导板顺利就位与脱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间接粘接导板的通体厚度间大于或等于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间接粘接导板的边缘部位均加工圆润光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间接粘接导板为采用3d打印方式制作而成的间接粘接导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间接粘接导板为采用韧性材料加工成型的间接粘接导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公开了一种轻便型口腔正畸间接粘接导板,其包括与患者牙齿个性化匹配的定位部、用于夹持正畸托槽的夹持部,以及连接定位部与夹持部的连接体,在夹持部上开设有利于正畸粘接剂溢出的溢出孔。本申请具有效解决采用直接粘接与手工制作粘接导板的方式而导致的托槽粘接准确率低,效率低下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陈永达 于学保 王吕武 姜英奇 韩世烁 张宝祥 廖赞 李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1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