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水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噪音循环泵。
背景技术:
2.工作原理为将水循环起来所用的泵就叫循环泵,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靠循环泵循环起来的。循环泵在工作过程中,会因震动产生噪音,噪音会影响工作环境,会导致噪音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降低循环泵发出的噪声,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噪音循环泵。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噪音循环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低噪音循环泵,包括泵体与保护壳,
所述泵体位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内壁铺设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保护壳底部通过缓冲组件连接有
底座,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
气囊,各所述气囊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气囊一端与所述保护壳底部连接,所述气囊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可降低泵体在工作时传导至保护壳外的噪音,泵体在工作时产生震动,气囊可起到缓冲作用,以此可降低泵体传导至底座的震动,进而可降低泵体发出的噪音,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7.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固定杆与滑移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移杆一端与所述保护壳底部连接,所述滑移杆另一端插入所述滑移槽中且与所述固定杆内壁滑移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在震动时,滑移杆可在固定杆中滑动,滑移杆一端滑移至固定杆底部时与固定杆抵接,以此可限制泵体震动时的最大抖动幅度,进而可尽量避免气囊因受过度挤压而发生损坏,可保护气囊,可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
9.优选的,所述滑移杆远离所述保护壳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滑移杆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杆在固定杆中滑动时,弹簧可起到缓冲作用,可降低泵体在震动时产生的噪音。
11.优选的,所述气囊套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端与所述保护壳底部连接,所述波纹管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在震动时,波纹管可发生形变,同时,波纹管可保护气囊,可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
13.优选的,所述泵体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靠近所述进水管的内侧壁上铺设有过
滤膜。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水管进入的水首先通过过滤箱过滤,水进入过滤箱初步过滤,经过过滤膜再次过滤后进入进水管中,过滤膜可提高过滤效果,可减少进入进水管中的水中的杂质。
15.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过滤箱侧壁铰接并通过锁定件锁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可通过锁定件打开或锁定底板,打开底板时,可清理过滤箱中的杂质,以此可提高过滤箱的过滤效果。
17.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设有刮板,所述刮板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刮板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过滤箱顶部,所述刮板与所述过滤箱内侧壁、所述过滤膜滑移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推动推杆,推杆带动刮板在过滤箱内移动,刮板在移动时可刮下过滤箱内壁上残留的杂质与过滤膜上残留的杂质,以此可清理过滤箱内的杂质,提高过滤箱的过滤效率。
19.优选的,所述锁定件采用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箱侧壁端部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可通过螺栓将底板锁定在过滤箱侧壁上,锁定方式简单便捷,可提高关闭或打开底板的方便性。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吸音棉可降低泵体在工作时传导至保护壳外的噪音,泵体在工作时产生震动,气囊可起到缓冲作用,以此可降低泵体传导至底座的震动,进而可降低泵体发出的噪音,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23.2.泵体在震动时,滑移杆可在固定杆中滑动,滑移杆一端滑移至固定杆底部时与固定杆抵接,以此可限制泵体震动时的最大抖动幅度,进而可尽量避免气囊因受过度挤压而发生损坏,可保护气囊,可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
24.3.从进水管进入的水首先通过过滤箱过滤,水进入过滤箱初步过滤,经过过滤膜再次过滤后进入进水管中,过滤膜可提高过滤效果,可减少进入进水管中的水中的杂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低噪音循环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低噪音循环泵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低噪音循环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底座。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低噪音循环泵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00、泵体;101、保护壳;102、吸音棉;103、底座;
32.200、缓冲组件;201、气囊;202、固定杆;203、滑移杆;204、滑移槽;205、弹簧;206、波纹管;
33.300、过滤箱;301、过滤膜;302、底板;303、锁定件;304、刮板;30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低噪音循环泵。参照图1、图2与图3,低噪音循环泵包括泵体100与保护壳101,泵体100位于保护壳101内,保护壳101的内周壁上铺设有吸音棉102,吸音棉102与泵体100外壁连接,吸音棉102用于降低泵体100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36.泵体100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均穿过保护壳101后位于保护壳101外。保护壳101底部通过缓冲组件200连接有底座103,底座103呈矩形板状,底座103的长度方向与保护壳101的长度方向一致。
37.缓冲组件200包括气囊201、固定杆202与滑移杆203,气囊201有多个,各气囊201沿底座103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底座103顶面上且分布呈两行。气囊201一端与保护壳101底部连接,气囊201另一端与底座103顶面连接。各气囊201均套设有波纹管206,波纹管206一端与保护壳101底部连接,波纹管206另一端与底座103顶面连接,波纹管206用于保护气囊201。
38.固定杆202长度方向与滑移杆203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底座103顶面,固定杆202与滑移杆203均为圆杆,且固定杆202的中心轴线与滑移杆203的中心轴线共线。固定杆202一端与底座103顶部连接,固定杆202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204。滑移杆203一端与保护壳101底部连接,滑移杆203另一端插入滑移槽204中并沿滑移槽204长度方向与滑移槽204周壁滑移连接。滑移杆203位于滑移槽204中的一端连接有弹簧205,弹簧205一端与滑移杆203端部连接,弹簧205另一端与滑移槽204端壁抵接。
39.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01有六个,固定杆202与滑移杆203有四组,每组固定杆202与滑移杆203位于相邻两个气囊201之间。
40.参照图2与图5,进水管连通有过滤箱300,过滤箱300呈长方体状,其由多个过滤板拼接而成。过滤箱300内设置有过滤膜301,过滤膜301铺设于过滤箱300靠近进水管的内侧壁上。
41.过滤箱300包括底板302,底板302与过滤箱300靠近进水管的侧壁铰接,并通过锁定件303锁定。锁定件303采用螺栓,过滤箱300远离进水管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螺孔,螺栓穿过底板302的一端与螺孔螺纹可拆卸连接。
42.过滤箱300内设有刮板304,刮板304呈方形,刮板304四周与过滤箱300三个内侧壁与过滤膜301接触。刮板304顶部中心连接有推杆305,推杆305一端穿过过滤箱300顶部后位于过滤箱300外。操作员推拉推杆305,推杆305可带动刮板304在过滤箱300中移动,刮板304可刮下过滤箱300内侧壁上与过滤膜301上的杂质。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低噪音循环泵的实施原理为:水通过过滤箱300与过滤膜301过滤后进入进水管,泵体100在工作时,因震动产生噪音,吸音棉102可降低传出保护壳101的噪音,保护壳101底部的气囊201可起到缓冲作用,滑移杆203在滑移槽204中滑移可起到缓冲作用,气囊201与滑移杆203减震,以此可降低泵体100发出的噪音,进而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00)与保护壳(101),所述泵体(100)位于所述保护壳(101)内,所述保护壳(101)内壁铺设有吸音棉(102),所述吸音棉(102)与所述泵体(100)连接,所述保护壳(101)底部通过缓冲组件(200)连接有底座(103),所述缓冲组件(200)包括多个气囊(201),各所述气囊(201)沿所述底座(103)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气囊(201)一端与所述保护壳(101)底部连接,所述气囊(201)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03)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00)还包括固定杆(202)与滑移杆(203),所述固定杆(202)一端与所述底座(103)顶部连接,所述固定杆(202)另一端开设有滑移槽(204),所述滑移槽(204)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杆(202)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移杆(203)一端与所述保护壳(101)底部连接,所述滑移杆(203)另一端插入所述滑移槽(204)中且与所述固定杆(202)内壁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杆(203)远离所述保护壳(101)的一端连接有弹簧(205),所述弹簧(205)一端与所述滑移杆(203)连接,所述弹簧(205)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02)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1)套设有波纹管(206),所述波纹管(206)一端与所述保护壳(101)底部连接,所述波纹管(206)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03)顶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00)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有过滤箱(300),所述过滤箱(300)靠近所述进水管的内侧壁上铺设有过滤膜(3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00)包括底板(302),所述底板(302)与所述过滤箱(300)侧壁铰接并通过锁定件(303)锁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00)内设有刮板(304),所述刮板(304)连接有推杆(305),所述推杆(305)一端与所述刮板(304)连接,所述推杆(305)另一端穿过所述过滤箱(300)顶部,所述刮板(304)与所述过滤箱(300)内侧壁、所述过滤膜(301)滑移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03)采用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底板(302)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箱(300)侧壁端部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噪音循环泵,其包括泵体与保护壳,所述泵体位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内壁铺设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与所述泵体连接,所述保护壳底部通过缓冲组件连接有底座,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气囊,各所述气囊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气囊一端与所述保护壳底部连接,所述气囊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部连接。本申请具以下效果:可降低泵体发出的噪音,以此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以此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以此可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
李鱼清 李建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绍兴市雪花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