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绝缘子导线绑扎卡。
背景技术:
2.目前绝缘子和导线之间的连接标准一般采用2.5mm2的铜塑线进行前三后四“双十字”绑扎工艺。但是由于铜塑线价格昂贵、物资采购也较少导致材料的缺失,导致多年来配网工程施工时,现在一般多采用铝线代替铜塑线进行绑扎,此外由于施工的赶工,绑扎标准不规范、不紧实,绑扎线经常松动导致导线经常从绝缘子的凹槽里面弹跳出来。弹出来的导线长时间与铁质的横担进行摩擦极易造成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给设备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增加设备运营成本。
3.公开号为cn11037957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该发明芯棒顶端的凹槽为下宽上窄的圆弧状,且弧形大于二分之一圆形,使得导线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凹槽内,避免出现长期使用后导线滑脱凹槽的现象,保证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在靠近芯棒的顶端设置有圆角锥,使鸟类无法在绝缘子的上面停留,可以很好的防止生物在绝缘子上活动,在高压线路使用时,杜绝了生物对绝缘子的影响,提升了绝缘子以及线路的整体安全性,方便用户使用。本发明绝缘子本体表面涂层防污闪理化性能及电气性能满足防污闪的条件,应用于绝缘子防污闪性能高,且耐候性、憎水性等各项性能优异。
4.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上述专利主要解决了防污闪及防鸟类停留,虽然设置了大包的凹槽去解决电线稳固问题,但如果本体主体材料为软性材料,凹槽臂很容易断,如果主体材料为软性材料,绝缘子又难于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以解决上述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包括顶部有凹槽的
支柱绝缘子,
所述支柱绝缘子上安装有下卡件,所述下卡件上安装有上卡件,所述上卡件与下卡件中间夹紧有配网线路,所述上卡件上设置有向下的锁紧扣,所述锁紧扣侧面设置有上斜下直的锯齿状部位,所述下卡件上在上卡件的锁紧扣的对应位置开有锁紧扣孔,所述锁紧扣孔的宽度大于锁紧扣的锯齿底厚度,所述锁紧扣孔的宽度小于锁紧扣的锯齿顶厚度。
7.优选的,所述支柱绝缘子有凹槽的顶部下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8.优选的,所述支柱绝缘子上沿轴向设置有等距的伞裙,所述支柱绝缘子为陶瓷材料。
9.优选的,所述下卡件底部中间设置有插入支柱绝缘子顶部下面卡槽的开口槽卡。
10.优选的,所述下卡件上的开口槽卡形状为半圆形。
11.优选的,所述下卡件上的开口槽卡的半圆形直径不小于支柱绝缘子卡槽的直径。
12.优选的,所述下卡件上部设置有放置配网线路的与支柱绝缘子顶部横槽平行且匹配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横槽。
13.优选的,所述上卡件底部设置有与下卡件上配合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横槽。
14.优选的,所述上卡件和下卡件采用非导电原料为树脂的塑料。
15.优选的,所述上卡件和下卡件两者都采用聚丙烯材料。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通过上卡件与下卡件之间的锁紧扣的锁扣形式实现对配网线路的卡紧固定,可稳定实现配网线路在支柱绝缘子上的锁紧固定,将导线用卡子卡在绝缘子凹槽里面,操作简易,方便施工,降低了导线绑扎的时间,降低了绑扎的水平要求;保证了导线在绝缘子中紧固不脱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导线从瓷瓶中脱落的风险,同时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导线脱落造成线路接地故障。所以本方案一方面提升了安全稳定性,同时也减少施工的麻烦,降低了施工的要求,既能提升施工进度也能提升导线稳定性。通过使用高耐磨型的绝缘材料聚丙烯制成上下卡件,卡子质量轻、体积小、有扣子、耐摩擦、耐腐蚀,使得上下卡件与与导线之间不存在较大的磨损,既结实防脱也能保证绝缘对导线无任何伤害,因此导线绝缘脱落老旧时也不至于发生短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部结构安装到位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结构准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上卡件,11-锁紧扣,2-下卡件、21-锁紧扣孔,3-支柱绝缘子,4-配网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包括顶部有凹槽的支柱绝缘子3,所述支柱绝缘子3有凹槽的顶部下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柱绝缘子3上沿轴向设置有等距的伞裙,可以提高爬电比距,所述支柱绝缘子3为陶瓷材料。所述支柱绝缘子3上通过卡槽安装有下卡件2,所述下卡件2底部中间设置有插入支柱绝缘子3顶部下面卡槽的开口槽卡,所述下卡件2上的开口槽卡形状为半圆形,所述下卡件2上的开口槽卡的半圆形直径不小于支柱绝缘子2卡槽的直径。所述下卡件2上部还设置有放置配网线路4的与支柱绝缘子3顶部横槽平行且匹配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横槽,所述横截面的半圆形直径与配网线路4的直径。所述下卡件2上安装有上卡件1,所述上卡件1底部设置有与下卡件2上配合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横槽,所述上卡件1与下卡件2中间通过这两个长横槽夹紧有配网线路4,所述上卡件1上的四边设置有四个向下的锁紧扣11,所述锁紧扣11侧面外侧设置有上斜下直的锯齿状部位,所述下卡件2上在上卡件1的锁紧扣11的对应位置开有四个锁紧扣孔21,所述锁紧扣孔21的宽度大于锁紧扣11的锯齿底厚度,所述锁紧扣孔21的宽度小于锁紧扣11的锯齿顶厚度,所述上卡件1和下卡件2两者都采用聚丙烯
材料,既能保证绝缘,同时耐磨损性能好,能保证上下卡件夹紧配网线路4在上下卡件及配网线路4热胀冷缩、老化及风摆运动下耐摩擦、耐腐蚀。
23.所述锁紧扣11也可以反过来设置在下卡件2上,锁紧扣孔21设置在上卡件上,同样属于本方案保护范围内。
24.使用时,将下卡件2上的开口槽卡在分离状态下卡入到支柱绝缘子3上的卡槽,旋转支柱绝缘子3,使支柱绝缘子3顶部的凹槽与下卡件2上的长横槽在一条直线上,将配网线路4稳定放入支柱绝缘子3上的上横槽内,这样下卡件2就能通过配网线路4与支柱绝缘子3固定,待下卡件2固定到位后,上卡件1由上向下运动,使上卡件的锁紧扣11卡入到下卡件2的四个锁紧扣孔21内,实现配网线路的固定。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包括顶部有凹槽的支柱绝缘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绝缘子(3)上安装有下卡件(2),所述下卡件(2)上安装有上卡件(1),所述上卡件(1)与下卡件(2)中间夹紧有配网线路(4),所述上卡件(1)上设置有向下的锁紧扣(11),所述锁紧扣(11)侧面设置有上斜下直的锯齿状部位,所述下卡件(2)上在上卡件(1)的锁紧扣(11)的对应位置开有锁紧扣孔(21),所述锁紧扣孔(21)的宽度大于锁紧扣(11)的锯齿底厚度,所述锁紧扣孔(21)的宽度小于锁紧扣(11)的锯齿顶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绝缘子(3)有凹槽的顶部下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绝缘子(3)上沿轴向设置有等距的伞裙,所述支柱绝缘子(3)为陶瓷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底部中间设置有插入支柱绝缘子(3)顶部下面卡槽的开口槽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上的开口槽卡形状为半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上的开口槽卡的半圆形直径不小于支柱绝缘子(3)卡槽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件(2)上部设置有放置配网线路(4)的与支柱绝缘子(3)顶部横槽平行且匹配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横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1)底部设置有与下卡件(2)上配合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长横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1)和下卡件(2)采用非导电原料为树脂的塑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件(1)和下卡件(2)两者都采用聚丙烯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导线绑扎卡,包括顶部有凹槽的支柱绝缘子,所述支柱绝缘子上安装有下卡件,所述下卡件上安装有上卡件,所述上卡件与下卡件中间夹紧有配网线路,所述上卡件上设置有向下的锁紧扣,所述锁紧扣侧面设置有上斜下直的锯齿状部位,所述下卡件上在上卡件的锁紧扣的对应位置开有锁紧扣孔,所述锁紧扣孔的宽度大于锁紧扣的锯齿底厚度,所述锁紧扣孔的宽度小于锁紧扣的锯齿顶厚度,通过上卡件与下卡件之间的锁紧扣实现对配网线路的卡紧固定,解决了原先绝缘子和导线绑扎容易松动的问题,达到了稳定实现配网线路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且与导线之间磨损小的有益效果。缘子上的固定且与导线之间磨损小的有益效果。缘子上的固定且与导线之间磨损小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王涛 白玉东 高扬 刘尧生 薛峰峰 周雪丽 颜中秋 张晓林 杨利 樊晓玲 沈文斌 李宏雷 张二帅 张冬岩 张家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邳州市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