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训练和考核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
背景技术:
2.调车车列走行过程中上下车是调车人员的基本技能,也是遇突发情况及时跳车的保命技能。而大部分有调车作业的中间站,由于作业性质、站场设备、人员素质等情况,再加上多年执行停上停下的作业方式,导致了现场的调车人员已经不具备走行中上下车的能力,特别是近几年入路的调车人员,根本就接触不到走行中上下车作业情况,因此,大部门调车人员根本不具备走行中上下车的能力,为了提高调车人员的走行中上下车的能力,现在一般采用使用现场实际调车车列练习,
学员通过实际运行中的车列进行上下车联系,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其一,需要占用实际的火车道,占用场地大,影响
车辆通行或停靠,一般小的车站不具备这样的场地;其二,使用火车在实际的车道联系行进中车列练习上下车,一旦学员在上下车过程中发生跌落等事故时,学员落到站台与火车道之间,造成学员摔伤、挤压伤或被车轮辗轧等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应用范围广、节约场地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包括实训装置和监控考核装置,
所述实训装置包括中心带有固定底座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电机和调速减速机构动力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径向外侧设置有圆形的限行轨迹,在所述转轴上方设置有正多边形的
托盘,所述托盘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在所述托盘上方设置有水平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顶端设置有顶板,在靠近所述托盘各边边缘设置有车辆模型,所述车辆模型车身前进方向与所述托盘的对应边平行;在所述的托盘下方设置有人体感应开关,所述人体感应开关与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机控制连接;所述监控考核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框架外侧的音像采集设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语音警示设备。
6.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7.在所述限行轨迹内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8.在所述托盘的径向外侧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垫片;
9.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为8-10米,所述托盘底部到地面的距离为0.5-1米;
10.在所述托盘下方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托盘内切圆的直径,在所述支撑盘下方设置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盘上表面设置有环状轨道槽,在所述托盘下表面与所述环状轨道槽匹配的环状轨道;
11.所述托盘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实训装置和监控考核装置,所述实训装置包括中心带有固定底座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电机和调速减速机构动力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径向外侧设置有圆形的限行轨迹,在所述转轴上方设置有正多边形的托盘,所述托盘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在所述托盘上方设置有水平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顶端设置有顶板,在靠近所述托盘各边边缘设置有车辆模型,所述车辆模型车身前进方向与所述托盘的对应边平行;在所述的托盘下方设置有人体感应开关,所述人体感应开关与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机控制连接;所述监控考核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框架外侧的音像采集设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语音警示设备,在需要实训时,根据实训内容需要,查看车辆模型中有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如果有,继续下面的步骤,如果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可以在托盘上选取某个位置,更换上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然后继续下列步骤;根据学员练习的时间长短、实训内容需要,开启电机,并调整转速至合适的速度;学员站在限行轨迹的外侧,随着托盘转动,当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从学员身旁经过时,学员进行行进车辆上车练习或攀爬练习,然后再进行行进车辆下车练习;在学员练习过程中,当发生学员跌落等事故时,学员落入托盘下方,位于托盘下方的光敏开关采集到信号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电机停机并制动;等学员出来后继续开始练习;在实训结束后,关闭电机即可;在需要进行考核时,根据考核内容需要,查看车辆模型中有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如果有,继续下面的步骤,如果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可以选取某个位置,更换上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然后继续下列步骤;根据学员考核内容需要,开启电机,并调整转速至合适的转动速度;打开音像采集设备,提示学员准备,学员站在限行轨迹的外侧,随着托盘转动,当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从学员身旁经过时,学员进行行进车辆上车考核或攀爬考核,然后再进行行进车辆下车考核,音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学员考核的音像经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传递到考核监控室内,考核人员可以根据音像内容对学员进行考核,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进行显示和回放;在考核结束后,关闭电机即可,需要场地小,建造成本低,可以任意调节转动速度,不需要占用实际火车道,不影响车辆通行和停靠,而且托盘下面存在很大的安全空间,在实训和考核过程中,即使出现学员跌落等情况下,学员从托盘的径向外侧边缘跌落到托盘下方的的安全空间内,不会发生学员摔伤、挤压伤或被车轮辗轧等事故,使用更加安全,车辆模型可以采用不同型号的类型,训练更加全面,因为托盘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圆形的限行轨迹的直径,托盘的径向外侧边缘与限行轨迹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学员站在限行轨迹外侧,这段距离与现场列车车辆同站台或调车作业通道距离基本相符,使得模拟场景更加贴近实际;其二,由于在所述限行轨迹内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垫,在学员不慎跌落到托盘底部时,可以有效缓冲,避免摔伤;其三,由于在所述托盘的径向外侧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垫片,减轻了因学员跌落碰撞造成的伤害;其四,由于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为8-10米,所述托盘底部到地面的距离为0.5-1米,使得学员跌落后可以落在托盘以下,不会造成碰头等事故,也不会跌落过深造成摔伤,而且学员站在地面上,车辆模型的高度正好与实际车辆的高度一致,模拟场景更加贴近实际;其五,由于在所述托盘下方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托盘内切圆的直径,在所述支撑盘下方设置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盘上表面设置有环状轨道槽,在所述托盘下表面与所述环状轨道槽匹配的环状轨道,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能更好,其六,由于所述托盘为正方形、正五边
形、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最好为正六边形,车辆模型摆放更加合理,也更加接近实际作业的场景。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训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15.图3为实训装置的俯视图;
16.图4为带有支撑盘的实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包括实训装置1和监控考核装置2,实训装置1包括中心带有固定底座3的转轴4,转轴4底部与电机5和调速减速机构6动力连接,在固定底座4径向外侧设置有圆形的限行轨迹7,在转轴4上方设置有正多边形的托盘8,托盘8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限行轨迹7的直径;在托盘8上方设置有水平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框架9,在框架9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0,在靠近托盘8各边边缘设置有车辆模型11,车辆模型11车身前进方向与托盘8的对应边平行;在托盘8下方设置有人体感应开关12,人体感应开关12与控制机构13控制连接,控制机构13与电机5控制连接。监控考核装置2包括位于框架9外侧的音像采集设备14、无线数据传输设备15、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16、语音警示设备17。
19.在需要实训时,根据实训内容需要,查看车辆模型中有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11,如果有,继续下面的步骤,如果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11,可以在托盘8上选取某个位置,更换上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11,然后继续下列步骤;根据学员练习的时间长短、实训内容需要,开启电机5,并调整转速至合适的速度;学员站在限行轨迹7的外侧,随着托盘8转动,当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11从学员身旁经过时,学员进行行进车辆上车练习或攀爬练习,然后再进行行进车辆下车练习;在学员练习过程中,当发生学员跌落等事故时,学员落入托盘8下方,位于托盘8下方的光敏开关12采集到信号后,通过控制机构13控制电机5停机并制动;等学员起来来后继续开始练习;在实训结束后,关闭电机即可;在需要进行考核时,根据考核内容需要,查看车辆模型11中有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如果有,继续下面的步骤,如果没有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可以在托盘8上方选取某个位置,更换上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11,然后继续下列步骤;根据学员考核内容需要,开启电机5,并调整转速至合适的转动速度;打开音像采集设备14,提示学员准备,学员站在限行轨迹7的外侧,随着托盘转动,当适合型号的车辆模型从学员身旁经过时,学员进行行进车辆上车考核或攀爬考核,然后再进行行进车辆下车考核,音像采集设备14采集的学员考核的音像经无线数据传输设备15,传递到考核监控室24内,考核人员可以根据音像内容对学员进行考核,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16进行显示和回放;在考核结束后,关闭电机即可。需要场地小,建造成本低,可以任意调节转动速度,不需要占用实际火车道,不影响车辆通行和停靠,而且托盘下面存在很大的安全空间,在实训和考核过程中,即使出现学员跌落等情况下,学员从托
盘的径向外侧边缘跌落到托盘下方的的安全空间内,不会发生学员摔伤、挤压伤或被车轮辗轧等事故,使用更加安全,车辆模型可以采用不同型号的类型,训练更加全面,因为托盘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圆形的限行轨迹的直径,托盘的径向外侧边缘与限行轨迹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学员站在限行轨迹外侧,这段距离与现场列车车辆同站台或调车作业通道距离基本相符,使得模拟场景更加贴近实际。
20.在限行轨迹内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垫18,在学员不慎跌落到托盘底部时,可以有效缓冲,避免摔伤。
21.在托盘的径向外侧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垫片19,减轻了因学员跌落碰撞造成的伤害。
22.限行轨迹7的直径为8-10米,托盘8底部到地面的距离为0.5-1米,使得学员跌落后可以落在托盘以下,不会造成碰头等事故,也不会跌落过深造成摔伤,而且学员站在地面上,车辆模型的高度正好与实际车辆的高度一致,模拟场景更加贴近实际。
23.如图4所示,在托盘8下方设置有支撑盘20,支撑盘20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托盘8内切圆的直径,在所述支撑盘下方设置有支撑柱21,在支撑盘20上表面设置有环状轨道槽22,在托盘20下表面与环状轨道槽22匹配的环状轨道23,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能更好。
24.托盘8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最好为正六边形,车辆模型摆放更加合理,也更加接近实际作业的场景。
25.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实用新型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结构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包括实训装置和监控考核装置,所述监控考核装置包括音像采集设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语音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装置包括中心带有固定底座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电机和调速减速机构动力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径向外侧设置有圆形的限行轨迹,在所述转轴上方设置有正多边形的托盘,所述托盘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在所述托盘上方设置有水平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顶端设置有顶板,在靠近所述托盘各边边缘设置有车辆模型,所述车辆模型车身前进方向与所述托盘的对应边平行;在所述的托盘下方设置有人体感应开关,所述人体感应开关与控制机构控制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机控制连接,所述音像采集设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实时显示及回放设备、语音警示设备位于所述框架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行轨迹内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的径向外侧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为8-10米,所述托盘底部到地面的距离为0.5-1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下方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托盘内切圆的直径,在所述支撑盘下方设置有支撑柱,在所述支撑盘上表面设置有环状轨道槽,在所述托盘下表面与所述环状轨道槽匹配的环状轨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车调车人员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车人员实训考核专用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实训装置和监控考核装置,所述实训装置包括中心带有固定底座的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电机和调速减速机构动力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径向外侧设置有圆形的限行轨迹,在所述转轴上方设置有正多边形的托盘,所述托盘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限行轨迹的直径;在靠近所述托盘各边边缘设置有车辆模型,所述车辆模型车身前进方向与所述托盘的对应边平行。开启电机,托盘转动,模拟车辆行进场景进行实训和考核,需要场地小,建造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全性能好。全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
张铸 田乐 李万春 马昆 刘森 张清华 郝红瑞 郭宇翔 曹奎英 殷飞 吴海清 解立 游斌 乌铮 郭俊飞 刘振广 张云彬 赵刚权 张勇 刘占东 张迎啸 李义 闫新亮 呼万郡 崔秋月 周胜军 刘树壮 安兵 徐建良 孙健起 郭志刚 王彬 宋波 焦磊 邵迎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衡水车务段
技术研发日:
2022.04.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