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研究水资源、水工结构、水力学及流体动力学、水利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
3.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水进行隔离阻挡,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因此经常需要阻水装置对水进行阻挡隔离,阻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稳定性十分重要,如果阻水装置固定不够牢固则会导致水漫流,对工作环境进行破坏。现有的阻水装置的稳定性不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水流冲开,不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包括l型挡水板,
所述l型挡水板的底面右侧上设有钻地
机构,所述钻地机构包括固定
锚杆,所述固定锚杆贯穿所述l型挡水板的底侧,所述固定锚杆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抓地机构,所述l型挡水板的侧面通过支撑铰接杆铰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可升降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抓地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抓地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在所述腔体的中间,所述抓地组件对称排布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主动楔块、滑动杆和支撑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的顶端,所述主动楔块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前后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的底端,所述滑动杆通过两个滑动座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固安装有被动楔块,所述被动楔块与所述主动楔块匹配设置且接触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卡设在位于下方的滑动座的底端与所述腔体底壁之间。
8.优选的,所述抓地组件包括铰接杆、抓地锚杆和抓地锚杆孔,所述抓地锚杆孔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所述抓地锚杆孔的内部端口处设有滑道,所述抓地锚杆贯穿所述抓地锚杆孔和滑道并且与所述抓地锚杆孔和滑道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抓地锚杆铰接。
9.优选的,所述钻地机构还包括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和升降板,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l型挡水板底面的顶端,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液压缸内部,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底端,所述固定锚杆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四角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柱,所述底板的中间呈矩阵形式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杆孔。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电动推杆可升降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的四角上均开设有升降滑孔,所述升降滑孔与所述滑动柱匹配设置,所述升降滑孔与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杆孔匹配设置,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固定杆孔。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的在l型挡水板上设有钻地机构,钻地机构可将固定锚杆插入地中,从而对l型挡板进行固定,同时在固定锚杆的内部设有抓地机构,该抓地机构在固定锚杆插入地中后将抓地锚杆横向插入土壤中,从而对固定锚杆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从而增大l型挡板对水的抵抗力。
14.2、本实用新型在l型挡板的后侧设有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可在l型挡板的后方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在支撑机构的上方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杆,该固定杆可穿过支撑机构插入地面增大支撑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l型挡板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锚杆的剖视图;
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20.图中:101、液压缸;102、液压伸缩杆;103、升降板;104、固定锚杆; 201、电机;202、主动楔块;203、被动楔块;204、滑动杆;205、滑动座;206、支撑杆;207、弹簧;301、铰接杆;302、抓地锚杆;303、抓地锚杆孔;304、滑道;401、底板;402、滑动柱;403、固定杆孔;501、固定板;502、升降滑孔;503、固定杆;6、l型挡水板;7、支撑铰接杆;8、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5所示,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包括l型挡水板6,l 型挡水板6的底面右侧上设有钻地机构,钻地机构包括固定锚杆104,固定锚杆 104贯穿l型挡水板6的底侧,固定锚杆104的内部设有腔体,腔体的内部设有抓地机构,l型挡水板6的侧面通过支撑铰接杆7铰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可升降设有固定机构,抓地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抓地组件,动力组件设在腔体的中间,抓地组件对称排布在动力组件的两侧。
23.动力组件包括电机201、主动楔块202、滑动杆204和支撑杆206,电机201 固定安装在腔体的顶端,主动楔块202与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杆 206设有两个,两个支撑
杆206前后对称固定安装在腔体的底端,滑动杆204通过两个滑动座205滑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杆206之间,滑动杆204的顶端固安装有被动楔块203,被动楔块203与主动楔块202匹配设置且接触连接,支撑杆 206的底部套设有弹簧207,弹簧207卡设在位于下方的滑动座205的底端与腔体底壁之间。
24.抓地组件包括铰接杆301、抓地锚杆302和抓地锚杆孔303,抓地锚杆孔303 开设在腔体的侧壁上,抓地锚杆孔303的内部端口处设有滑道304,抓地锚杆302贯穿抓地锚杆孔303和滑道304并且与抓地锚杆孔303和滑道304滑动连接,铰接杆301的一端与滑动杆204铰接,另一端与抓地锚杆302铰接。通过电机 201带动主动楔块202转动,在主动楔块202转动前半圈的过程中,主动楔块 202的转动会推动被动楔块203和滑动杆20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铰接杆301向下转动,从而推动抓地锚杆302向腔体的外部运动从而使得抓地锚杆302进入土壤中,实现对固定锚杆104进一步的固定,当需要将固定锚杆104从土地中拔出时,继续转动主动楔块202,在弹簧207的作用下被动楔块203和滑动杆 204恢复原位,从而使得抓地锚杆302从土地中拔出,进入腔体内部,解除对土地的固定。
25.钻地机构还包括液压缸101、液压伸缩杆102和升降板103,液压缸101固定安装在l型挡水板6底面的顶端,液压伸缩杆102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液压缸 101内部,液压伸缩杆102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升降板103的底端,固定锚杆104 的顶端与升降板103固定连接。当需要将对l型挡水板6进行固定时,启动液压缸101,液压缸101带动液压伸缩杆102向下运动,液压伸缩杆102带动升降板103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固定锚杆104进入土地中,对l型挡水板6进行固定。
26.支撑机构包括底板401,底板401顶端的四角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柱402,底板401的中间呈矩阵形式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杆孔403。
27.固定机构通过电动推杆8可升降设在底板401上,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501,电动推杆8的底端与底板401的顶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8的顶端与固定板501 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板501的底端的四角上均开设有升降滑孔502,升降滑孔 502与滑动柱402匹配设置,升降滑孔502与滑动柱402滑动连接,固定板501 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固定杆503,固定杆503与固定杆孔403匹配设置,固定杆 503贯穿固定杆孔403。当需要对底板401进行固定时,启动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带动固定板501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固定杆503穿过固定杆孔403进而进入地里,从而对底板401进行固定,防止底板401在支撑的过程中滑动,使得其支撑更加牢固。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启动液压缸101,液压缸101带动液压伸缩杆102向下运动,液压伸缩杆102带动升降板103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固定锚杆104进入土地中,然后启动电机201,通过电机201带动主动楔块202转动,在主动楔块202转动半圈的过程中,主动楔块202的转动会推动被动楔块203和滑动杆20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铰接杆301向下转动,从而推动抓地锚杆302向腔体的外部运动从而使得抓地锚杆302进入土壤中,对固定锚杆104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当需要将固定锚杆104从土地中拔出时,继续转动主动楔块202,在弹簧207的作用下被动楔块203和滑动杆204恢复原位,从而使得抓地锚杆302从土地中拔出,进入所述腔体内部,解除对土地的固定。然后将底板401与地面接触,然后启动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带动固定板501 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固定杆503穿过固定杆孔403进而进入地里,从而对底板 401进行固定,防止底板401在支撑的过程中滑动,使得其支撑
更加牢固。
29.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挡水板(6),所述l型挡水板(6)的底面右侧上设有钻地机构,所述钻地机构包括固定锚杆(104),所述固定锚杆(104)贯穿所述l型挡水板(6)的底侧,所述固定锚杆(104)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抓地机构,所述l型挡水板(6)的侧面通过支撑铰接杆(7)铰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可升降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抓地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抓地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在所述腔体的中间,所述抓地组件对称排布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201)、主动楔块(202)、滑动杆(204)和支撑杆(206),所述电机(201)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的顶端,所述主动楔块(202)与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206)前后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的底端,所述滑动杆(204)通过两个滑动座(205)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杆(206)之间,所述滑动杆(204)的顶端固安装有被动楔块(203),所述被动楔块(203)与所述主动楔块(202)匹配设置且接触连接,所述支撑杆(206)的底部套设有弹簧(207),所述弹簧(207)卡设在位于下方的滑动座(205)的底端与所述腔体底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组件包括铰接杆(301)、抓地锚杆(302)和抓地锚杆孔(303),所述抓地锚杆孔(303)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所述抓地锚杆孔(303)的内部端口处设有滑道(304),所述抓地锚杆(302)贯穿所述抓地锚杆孔(303)和滑道(304)并且与所述抓地锚杆孔(303)和滑道(304)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301)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20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抓地锚杆(302)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地机构还包括液压缸(101)、液压伸缩杆(102)和升降板(103),所述液压缸(101)固定安装在所述l型挡水板(6)底面的顶端,所述液压伸缩杆(102)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液压缸(101)内部,所述液压伸缩杆(102)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103)的底端,所述固定锚杆(104)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板(10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401),所述底板(401)顶端的四角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柱(402),所述底板(401)的中间呈矩阵形式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杆孔(4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通过电动推杆(8)可升降设在所述底板(401)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501),所述电动推杆(8)的底端与所述底板(4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8)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板(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01)的底端的四角上均开设有升降滑孔(502),所述升降滑孔(502)与所述滑动柱(402)匹配设置,所述升降滑孔(502)与所述滑动柱(40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50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固定杆(503),所述固定杆(503)与所述固定杆孔(403)匹配设置,所述固定杆(503)贯穿所述固定杆孔(40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用阻水装置。包括L型挡水板,L型挡水板的底面右侧上设有钻地机构,钻地机构包括固定锚杆,固定锚杆贯穿L型挡水板的底侧,固定锚杆的内部设有腔体,腔体的内部设有抓地机构,L型挡水板的侧面通过支撑铰接杆铰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可升降设有固定机构,抓地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抓地组件,动力组件设在腔体的中间,抓地组件对称排布在动力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挡水装置稳定性不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水的阻挡隔离。离。离。
技术研发人员:
郝国慧 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郝国慧
技术研发日:
2022.06.0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