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市政工程中,预制构件因其施工快捷方便已经代替传统现浇构件成为施工首选,预制构件是指按照设计规格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成的钢、木或混凝土构件,预制构件模具有多种,常见的有混凝土构件模具、构件模具、六角水库护坡模具、桥梁盖板模具、城市道路侧石、水泥构件模具、水泥制品构件模具、混凝土制品模具、水渠盖板模具、空心六角护坡砖模具、路桥盖板模具、电缆槽盖板模具、路基盖板模具、电力盖板模具、水利灌溉模具、塑料井盖模具、水利盖板模具、沟渠盖板模具、隧道盖板模具、沟盖板模具。
3.现有技术中,由于小型预制构件中部分倒角及内部预留洞口,可能导致构件内膜形状及尺寸不规则,混凝土在终凝后内膜脱模难度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包括主轴管,所述主轴管的侧壁处上下设置有两层骨架,两层所述骨架均由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共同组成,两个所述第一钢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吊装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钢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上的各端处均设置有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侧壁上均通过调节装置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相连接。
7.优选地,位于同层的所述第一钢管、第二钢管之间共同通过钢管卡扣与主轴管相连接。
8.优选地,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或者第二钢管侧壁上的两个挂环,两个所述挂环均垂直朝上,两个所述挂环之间的间距为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或者第二钢管的二分之一长。
9.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腿侧壁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转动接头与支撑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远离支撑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钢管或者第二钢管上与连接板相邻的一端处贯穿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槽内。
10.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钢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多个所述防滑块的位置均与各个支撑腿的位置相对应。
11.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均设计有防滑纹。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预制的小型构件尺寸调节支撑腿与钢管之间的长度,在内膜安装完成后安装此装置,钢管可通过调节来改变长度作为对撑材料,以防止构件涨模,待混凝土浇筑完成进入初凝阶段后,只需将吊装设备挂至事先预留的挂环处,即可完成内膜脱离,装置整体简单,效用明显,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的支撑腿侧面示意图。
16.图中:1主轴管、2钢管卡扣、3第一钢管、4第二钢管、5挂环、6螺纹杆、7连接板、8支撑腿、9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2,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包括主轴管1,主轴管1的侧壁处上下设置有两层骨架,两层骨架均由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共同组成,位于同层的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之间共同通过钢管卡扣2与主轴管1相连接,两个第一钢管3与两个第二钢管4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侧壁上的两个挂环5,两个挂环5均垂直朝上,两个挂环5之间的间距为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的二分之一长。
19.其中,两个第一钢管3与两个第二钢管4上的各端处均设置有支撑腿8,多个支撑腿8的侧壁上均通过调节装置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相连接,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腿8侧壁上的连接板7,连接板7通过转动接头与支撑腿8相连接,连接板7上远离支撑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上与连接板7相邻的一端处贯穿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杆6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槽内。
20.具体地,两个第一钢管3与两个第二钢管4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9,多个防滑块9的位置均与各个支撑腿8的位置相对应,防滑块9可以给操作人员当做受力点,防止打滑,多个连接板7的侧壁上均设计有防滑纹,设计防滑纹可以让操作人员转动连接板7带动螺纹杆6在螺纹槽内改变位置时有更好的受力点。
21.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各处的支撑腿8到对应的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之间的长度,在内膜安装完成后安装本装置,通过调节各处的螺纹杆6在螺纹槽内的位置继而来调节各个支撑腿8的位置,可以作为对撑,可以防止构件涨膜,在混凝土初凝时,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吊装设备连接到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侧壁上的挂环5上即可将本装置整体吊出。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包括主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管(1)的侧壁处上下设置有两层骨架,两层所述骨架均由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共同组成,两个所述第一钢管(3)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4)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吊装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钢管(3)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4)上的各端处均设置有支撑腿(8),多个所述支撑腿(8)的侧壁上均通过调节装置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层的所述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之间共同通过钢管卡扣(2)与主轴管(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侧壁上的两个挂环(5),两个所述挂环(5)均垂直朝上,两个所述挂环(5)之间的间距为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的二分之一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腿(8)侧壁上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通过转动接头与支撑腿(8)相连接,所述连接板(7)上远离支撑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钢管(3)或者第二钢管(4)上与连接板(7)相邻的一端处贯穿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6)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螺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钢管(3)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4)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9),多个所述防滑块(9)的位置均与各个支撑腿(8)的位置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板(7)的侧壁上均设计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内膜脱模装置,包括主轴管,所述主轴管的侧壁处上下设置有两层骨架,两层所述骨架均由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共同组成,两个所述第一钢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吊装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钢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钢管上的各端处均设置有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侧壁上均通过调节装置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可以方便内膜脱离,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好处。调节方便的好处。调节方便的好处。


技术研发人员:

庞佳斯 秦亚涛 李勇 王志宇 魏宏宇 巩艳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2-12-20 03:5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8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管   所述   侧壁   内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