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衬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衬布是以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为基布,采用热塑性高分子化合物,经过专门机械进行特殊整理加工,用于服装的内层起到补强、挺括等作用,与面料粘合的专用服装辅料,现如今的衬布大多存在透气性差,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褶皱的问题,同时外面料的耐磨性较差,对于一些水平面的服饰,如用于窗帘的衬布,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衬布的边出现脱线或者翘起,通常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衬布的两边进行局部卷边并进行缝制的工作。
3.中国专利cn111940232b公开了一种全拒水性涤纶粘合衬布生产设备,包括上粉设备,所述上粉设备包括: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出胶机构,其包括进浆组件、点胶组件以及导向组件;成型机构,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扯断组件;传输机构;以及喷粉机构。
4.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该方案不能够在对衬布整体打卷过程中对衬布进行同步卷边工作,需要将整体打卷与局部卷边分两个设备进行,工作过程复杂;2、该方案在卷边的时候不能够保证衬布的整体在抹平后在进行卷边,易出现卷边后的衬布面出现褶皱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通过在抹平之前利用与打卷相同的进给速度在不影响衬布继续进给的前提下对衬布进行纵向压紧,防止后续对两侧衬布进行抹平时出现过多的衬布移动到一侧的情形;随后在对衬布压紧的前提下沿着衬布的中部向两侧进行抹平,防止衬布出现在卷边过程中出现褶皱的缺陷,通过转辊将衬布往复的送入卷绕机构内,在逐步过渡形成卷绕面后进行缝制,能够自动将卷边进行精准的缝制,实现了将整体打卷与卷边工作进行一体化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部预紧工序,衬布穿过设于载台上部的预压组件底部,预压组件将衬布中间进行预压并进给后进入收布辊处进行打卷工作;步骤二、抹平工序,凸轮通过推块带动位于预压组件两侧的刮板做往复运动,刮板通过持续转动的转辊与衬布上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作用下将衬布上表面进行抹平工作并将衬布的边推送到与卷边单元内的侧进给辊和上进给辊充分接触;步骤三、卷边工序,转动的转辊将衬布推送到依次与侧进给辊、上进给辊接触形成夹击状态,使得转辊配合侧进给辊与上进给辊将衬布翻转呈半卷绕状态;步骤四、压边工序,收布辊带动依次被侧进给辊、上进给辊卷成半卷绕状态的衬布
继续进给,使得半卷绕状态的衬布的内腔经过渡板进入隆起板,超越隆起板处的卷边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压板压到靠近衬布表面处,随后被与压紧带进给速度相同的预压轮压至与衬布表面接触;步骤五、缝边工序,半卷状态的衬布的边被预压轮压紧后,缝针机构将线插入衬布内,将衬布卷起的边进行连续的缝制工作。
7.作为改进,所述中部预紧工序之前还包括:引布工序:将预存框内的布料依次经第一驱动辊、转接辊、载台并最终在收布辊处进行预打卷,且衬布的两边位于卷边弧面内。
8.作为改进,所述抹平工序与中部预紧工序之间还包括:初卷边工序:侧进给辊将水平的衬布进行向上翻成竖直趋势,上进给辊将竖直趋势的衬布再次翻成水平趋势。
9.作为改进,所述抹平工序包括:拉布工序:在刮板沿着衬布上方移动过程中,转辊始终保持转动状态,并通过与衬布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将衬布始终保持拉直趋势。
10.作为改进,所述拉布工序包括:进给工序:转辊沿着衬布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逐步向位于卷边弧面内的衬布边缘进给,使得衬布的中部先处于拉直趋势,随后在进入卷面弧面内后,通过将转辊与侧进给辊以及上进给辊设置成不同的旋转方向,使得预卷边处被进一步卷绕;回程工序:进给工序结束后,在第一复位弹簧推动滑块沿着导槽移动,滑块通过固定轴带动刮板移动,刮板带动转辊由卷边弧面逐步移动至衬布的中部,且在回程过程中,转辊仍然初始旋转状态。
11.作为改进,所述压边工序包括:过渡工序:收布辊带动呈半卷状态的衬布经过渡板移动到隆起板处,隆起板将半卷状态的衬布的内腔进行支撑;压紧工序:衬布移动到缝针机构侧部时,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压板将衬布进行下压,随后预压轮将衬布卷起的边压到与衬布的上表面接触。
12.作为改进,所述过渡工序包括:初步过渡工序:呈半卷状态的衬布边沿着第二铲起面移动至过渡板上方;二次过渡工序:半卷状态的衬布继续移动,使得衬布的内腔沿着第一铲起面过渡到隆起板上且衬布的卷起处的外部同时被第二弧形面与卷边弧面之间与衬布厚度相适配的间隙限位。
13.作为改进,所述侧进给辊位于所述隆起板侧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进给辊的直径,在衬布进入隆起板之前的位置,侧进给辊的直径与上进给辊相等。作为改进,所述压紧工序包括:下压工序:与衬布进给速度相等的传动轴通过第四皮带带动转接轴转动,转接轴通过间隔压板转动,间隔压板通过外侧等间隔设置的叶片推动下压杆压缩预紧弹簧向下做往复运动,下压杆带动往复压板向下往复压紧向前进给的衬布,使得衬布的卷边沿着导向弧逐步靠近衬布上表面;贴合压工序:被往复压板将衬布卷边压到靠近衬布的上表面时,转接轴通过第三
皮带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预压轮以与衬布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转动,使得衬布的卷边与衬布上表面接触。
14.作为改进,所述缝制工序后还包括打卷工序:缝制后的衬布被进给到收布辊内进行打卷工作,使得卷边后的衬布进行集中收集。
15.此外,基于以上生产工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的生产设备,包括:传送单元;抹平单元,用于将衬布表面褶皱处进行抹平的所述抹平单元设于所述传送单元内部;以及卷边单元,用于将衬布进行卷边并进行缝制的所述卷边单元设于所述抹平单元侧部;所述抹平单元包括:预压组件;刮平组件,用于将衬布表面进行刮平的所述刮平组件设于所述预压组件的驱动端;作为改进,所述传送单元包括:机架;预存框,所述预存框连接在所述机架的进料端;第一驱动辊,用于驱动衬布向前进给的第一驱动辊设于所述机架侧部且位于所述预存框上方;转接辊,用于对衬布进给方向进行切换的所述转接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上方;以及收布辊,用于对卷边后的衬布进行打卷工作的所述收布辊连接在所述机架的出料端。
16.作为改进,所述预压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上内壁;所述固定架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架内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压紧衬布中部的压紧带;所述压紧带侧部通过第一皮带连接在第一驱动辊外侧;作为改进,所述刮平组件包括:刮平机构;所述刮平机构包括:导板;所述导板内部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部滑动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侧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外侧且位于所述导槽内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滑块内部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侧且位于所述滑块上方转动套设有套筒;
所述固定轴下端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侧部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侧部且位于所述刮板内部设有驱动电机;作为改进,所述刮平组件还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连接在所述导板侧部;凸轮,所述凸轮转动连接有在所述延伸板上部,所述凸轮下部设有驱动电机;推块,所述推块连接在所述凸轮侧部;所述延伸板上端且位于所述凸轮的两侧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推块通过第一弧形面与套筒接触;所述推块相对所述凸轮的一侧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外侧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导向轴相对所述推块的一端滑动插接在位于导板上的第一限位板内;作为改进,所述卷边单元包括: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内部设有卷边弧面;所述卷绕机构内部且位于所述卷边弧面内侧转动连接有侧进给辊;所述卷绕机构内部且位于所述卷边弧面上侧转动连接有上进给辊;所述上进给辊与所述卷绕机构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卷绕机构上端连接有用于安装缝针机构的支架;作为改进,所述卷边单元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卷绕机构下部;所述固定板内部转动连接有预压轮;所述预压轮侧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第三皮带连接在转接轴外侧;所述转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卷绕机构侧部;所述转接轴前端连接有间隔压板;所述卷绕机构内部且靠近所述间隔压板侧部滑动插接有往复压板;所述往复压板下侧部设有导向弧;所述往复压板上端连接有由卷绕机构内部延伸出的下压杆;所述转接轴通过第四皮带连接在传动轴外侧。
17.作为改进,所述机架内部倾斜设有载台,所述载台上端悬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初始端设有第二铲起面;所述过渡板上端且位于所述缝针机构正下方设有出针槽;所述过渡板侧部连接有隆起板;所述隆起板初始端设有第一铲起面;所述隆起板侧部设有与所述卷边弧面弧度相等的第二弧形面。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第一皮带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压紧带将衬布中部压紧并随着衬布的进给方向保持同样的进给速度转动,防止后续对两侧衬布进行抹平时出现过多
的衬布移动到一侧。
19.(2)本发明通过衬布在抹平之前先进行初卷边工序形成半卷绕状态,确保转辊在进入卷边弧面内时,能够将位于卷边弧面内的衬布推动至与侧进给辊与上进给辊贴紧,防止在卷边过程之前,转辊将衬布挤压在卷边弧面的内壁造成褶皱现象。
20.(3)本发明通过转辊相对衬布上表面保持持续的转动状态,当转辊沿着衬布由中部向两侧移动时,在压紧带将衬布中部压紧的条件下,转辊相对衬布上表面转动并通过与衬布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将衬布向两侧拉直,当转辊沿着衬布由两侧向中部进行回程工作时,转辊继续转动且通过将转速设置大于回程的速度,使得衬布仍然受到由中部向两侧的拉力,从而达到了在对衬布压紧的前提下沿着衬布的中部向两侧进行抹平的效果,防止衬布出现在卷边过程中出现褶皱的缺陷。
21.(4)本发明通过将侧进给辊位于所述隆起板侧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进给辊的直径,使得衬布进给到过渡板与隆起板时,仅通过侧进给辊与衬布接触并将衬布向上翻,而上进给辊脱离衬布,确保原先呈半卷绕的状态衬布经过渡板将边托起的状态下内腔能够准确的套在隆起板外部,防止卷边出现褶皱的情况。
22.(5)本发明通过往复压板带动导向弧往复向下将半卷状态的衬布边推到与衬布上表面靠近,同时,转接轴通过第三皮带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预压轮沿着衬布上表面滚动将被往复压板下推的衬布边顶到衬布上表面上,上下往复运动的缝针机构将卷边后的衬布进行缝制,从而达到了能够自动将卷边进行精准的缝制的效果。
23.(6)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驱动辊驱动衬布向前进给,同时,第一驱动辊通过第一皮带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四皮带带动转接轴转动,转接轴通过下压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预压轮转动,从而保证衬布进给的速度与压紧带转动的速度、预压轮转动的速度以及往复压板升降的速度相同,确保衬布在打卷过程中,进给的方向不会出现褶皱,从而实现了将整体打卷与卷边工作进行一体化。
24.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能够防止卷边过程出现褶皱、能够将打卷与卷边工作进行一体化进行等优点。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抹平单元与传送单元的配合关系图;图5为本发明预压组件与刮平组件的配合关系图;图6为本发明抹平单元的运动状态图;图7为本发明抹平单元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在图7中a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预压组件与衬布的配合关系图;图10为本发明在图9中b处的放大图;图11为本发明间隔压板与下压杆的配合关系图;图12为本发明缝针机构缝布的工作状态图;
图13为本发明隆起板与过渡板的配合关系图。
26.图中,1、传送单元;2、抹平单元;3、卷边单元;101、机架;1011、载台;102、预存框;103、第一驱动辊;104、转接辊;105、收布辊;21、预压组件;22、刮平组件;210、固定架;211、压紧带;212、传动轴;213、第一皮带;221、刮平机构;2211、导板;22111、导槽;22112、第一限位板;2212、滑块;2213、导杆;2214、第一复位弹簧;2215、固定轴;2216、套筒;2217、刮板;22171、转辊;222、延伸板;2221、第二限位板;223、凸轮;224、推块;2241、第一弧形面;2242、导向轴;2243、第二复位弹簧;301、卷绕机构;3011、卷边弧面;3012、支架;3013、缝针机构;302、侧进给辊;3021、第二皮带;303、上进给辊;304、固定板;3041、预压轮;3042、转轴;3043、第三皮带;305、转接轴;3051、间隔压板;3052、第四皮带;306、往复压板;3061、预紧弹簧;3062、导向弧;3063、下压杆;307、隆起板;3071、第二弧形面;3072、第一铲起面;308、过渡板;3081、第二铲起面;3082、出针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部预紧工序,衬布穿过设于载台1011上部的预压组件21底部,预压组件21将衬布中间进行预压并进给后进入收布辊105处进行打卷工作;步骤二、抹平工序,凸轮223通过推块224带动位于预压组件21两侧的刮板2217做往复运动,刮板2217通过持续转动的转辊22171与衬布上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作用下将衬布上表面进行抹平工作并将衬布的边推送到与卷边单元3内的侧进给辊302和上进给辊303充分接触;步骤三、卷边工序,转动的转辊22171将衬布推送到依次与侧进给辊302、上进给辊303接触形成夹击状态,使得转辊22171配合侧进给辊302与上进给辊303将衬布翻转呈半卷绕状态;步骤四、压边工序,收布辊105带动依次被侧进给辊302、上进给辊303卷成半卷绕状态的衬布继续进给,使得半卷绕状态的衬布的内腔经过渡板308进入隆起板307,超越隆起板307处的卷边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压板306压到靠近衬布表面处,随后被与压紧带
211进给速度相同的预压轮3041压至与衬布表面接触;步骤五、缝边工序,半卷状态的衬布的边被预压轮3041压紧后,缝针机构3013将线插入衬布内,将衬布卷起的边进行连续的缝制工作。
30.作为改进,所述中部预紧工序之前还包括:引布工序:将预存框102内的布料依次经第一驱动辊103、转接辊104、载台1011并最终在收布辊105处进行预打卷,且衬布的两边位于卷边弧面3011内。
31.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6所示,在第一驱动辊103与收布辊105以相同的转速带动衬衣向前进给,同时,第一驱动辊103通过第一皮带213带动传动轴212转动,传动轴212带动压紧带211将衬布中部压紧并随着衬布的进给方向保持同样的进给速度转动,从而达到了在抹平之前利用与打卷相同的进给速度在不影响衬布继续进给前提下对衬布进行纵向压紧,防止后续对两侧衬布进行抹平时出现过多的衬布移动到一侧的效果。
32.作为改进,所述抹平工序与中部预紧工序之间还包括:初卷边工序:侧进给辊302将水平的衬布进行向上翻成竖直趋势,上进给辊303将竖直趋势的衬布再次翻成水平趋势,进而形成半卷绕状态。
3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8所示,将衬布在抹平之前先进行初卷边工序形成半卷绕状态,确保转辊22171在进入卷边弧面3011内时,能够将位于卷边弧面3011内的衬布推动至与侧进给辊302与上进给辊303贴紧,防止在卷边过程之前,转辊22171将衬布挤压在卷边弧面3011的内壁造成褶皱现象。
34.作为改进,所述抹平工序包括:拉布工序:在刮板2217沿着衬布上方移动过程中,转辊22171始终保持转动状态,并通过与衬布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将衬布始终保持拉直趋势。
35.进一步的,所述拉布工序包括:进给工序:转辊22171沿着衬布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逐步向位于卷边弧面3011内的衬布边缘进给,使得衬布的中部先处于拉直趋势,随后在进入卷面弧面内后,通过将转辊22171与侧进给辊302以及上进给辊303设置成不同的旋转方向,使得预卷边处被进一步卷绕;回程工序:进给工序结束后,在第一复位弹簧2214推动滑块2212沿着导槽22111移动,滑块2212通过固定轴2215带动刮板2217移动,刮板2217带动转辊22171由卷边弧面3011逐步移动至衬布的中部,且在回程过程中,转辊22171仍然初始旋转状态。
3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在刮板2217往复移动过程中,通过转辊22171相对衬布上表面保持持续的转动状态,当转辊22171沿着衬布由中部向两侧移动时,在压紧带211将衬布中部压紧的条件下,转辊22171相对衬布上表面转动并通过与衬布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将衬布向两侧拉直,当转辊22171沿着衬布由两侧向中部进行回程工作时,转辊22171继续转动且通过将转速设置大于回程的速度,使得衬布仍然受到由中部向两侧的拉力,从而达到了在对衬布压紧的前提下沿着衬布的中部向两侧进行抹平的效果,防止衬布出现在卷边过程中出现褶皱的缺陷。
37.更进一步的,所述压边工序包括:过渡工序:收布辊105带动呈半卷状态的衬布经过渡板308移动到隆起板307处,隆起板307将半卷状态的衬布的内腔进行支撑;
压紧工序:衬布移动到缝针机构侧部时,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压板306将衬布进行下压,随后预压轮3041将衬布卷起的边压到与衬布的上表面接触。
38.其中所述过渡工序包括:初步过渡工序:呈半卷状态的衬布边沿着第二铲起面3081移动至过渡板308上方;二次过渡工序:半卷状态的衬布继续移动,使得衬布的内腔沿着第一铲起面3072过渡到隆起板307上且衬布的卷起处的外部同时被第二弧形面3071与卷边弧面3011之间与衬布厚度相适配的间隙限位。
39.此外,所述侧进给辊302位于所述隆起板307侧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进给辊303的直径,在衬布进入隆起板307之前的位置,侧进给辊302的直径与上进给辊303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13所示,抹平后的衬布在第一驱动辊103与收布辊105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进给并依次经过过渡板308、隆起板307,且在经过过渡板308与隆起板307时,通过将侧进给辊302位于所述隆起板307侧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进给辊303的直径,使得衬布进给到过渡板308与隆起板307时,仅通过侧进给辊302与衬布接触并将衬布向上翻,而上进给辊303脱离衬布,确保原先呈半卷绕的状态衬布经过渡板308将边托起的状态下内腔能够准确的套在隆起板307外部,防止卷边出现褶皱的情况。
40.作为改进,所述压紧工序包括:下压工序:与衬布进给速度相等的传动轴212通过第四皮带3052带动转接轴305转动,转接轴305通过间隔压板3051转动,间隔压板3051通过外侧等间隔设置的叶片推动下压杆3063压缩预紧弹簧3061向下做往复运动,下压杆3063带动往复压板306向下往复压紧向前进给的衬布,使得衬布的卷边沿着导向弧3062逐步靠近衬布上表面;贴合压工序:被往复压板306将衬布卷边压到靠近衬布的上表面时,转接轴305通过第三皮带3043带动转轴3042转动,转轴3042带动预压轮3041以与衬布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转动,使得衬布的卷边与衬布上表面接触。
41.作为改进,所述缝制工序后还包括打卷工序:缝制后的衬布被进给到收布辊105内进行打卷工作,使得卷边后的衬布进行集中收集。
4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12所示,在衬布内腔被隆起板307撑起后,衬布继续向前进给,在衬布进给到预压轮3041下部之前,传动轴212通过第四皮带3052带动转接轴305转动,转接轴305通过间隔压板3051带动下压杆3063往复向下压缩预紧弹簧3061,下压杆3063通过往复压板306带动导向弧3062往复向下将半卷状态的衬布边推到与衬布上表面靠近,同时,转接轴305通过第三皮带3043带动转轴3042转动,转轴3042带动预压轮3041沿着衬布上表面滚动将被往复压板306下推的衬布边顶到衬布上表面上,随后,上下往复运动的缝针机构3013将卷边后的衬布进行缝制,从而达到了通过转辊22171将衬布往复的送入卷绕机构301内,在逐步过渡形成卷绕面后进行缝制,能够自动将卷边进行精准的缝制的效果;此外,本发明采用第一驱动辊103驱动衬布向前进给,同时,第一驱动辊103通过第一皮带213带动传动轴212转动,传动轴212通过第四皮带3052带动转接轴305转动,转接轴305通过下压杆3063带动转轴3042转动,转轴3042带动预压轮3041转动,从而保证衬布进给的速度与压紧带211转动的速度、预压轮3041转动的速度以及往复压板306升降的速度相同,确保衬布在打卷过程中,进给的方向不会出现褶皱,从而实现了将整体打卷与卷边工作进行一体化。
43.实施例二如图2-1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的生产设备,包括:传送单元1;抹平单元2,用于将衬布表面褶皱处进行抹平的所述抹平单元2设于所述传送单元1内部;以及卷边单元3,用于将衬布进行卷边并进行缝制的所述卷边单元3设于所述抹平单元2侧部;所述抹平单元2包括:预压组件21;刮平组件22,用于将衬布表面进行刮平的所述刮平组件22设于所述预压组件21的驱动端;作为改进,如图2-3所示,所述传送单元1包括:机架101;预存框102,所述预存框102连接在所述机架101的进料端;第一驱动辊103,用于驱动衬布向前进给的第一驱动辊103设于所述机架101侧部且位于所述预存框102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辊103侧部设有驱动电机;转接辊104,用于对衬布进给方向进行切换的所述转接辊104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01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辊103上方;以及收布辊105,用于对卷边后的衬布进行打卷工作的所述收布辊105连接在所述机架101的出料端。
44.作为改进,如图4-5所示,所述预压组件21包括:固定架210,所述固定架210连接在所述机架101的上内壁;所述固定架210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12;所述传动轴212外侧且位于所述固定架210内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压紧衬布中部的压紧带211;所述压紧带211侧部通过第一皮带213连接在第一驱动辊103外侧;进一步的,如图6-8所示,所述刮平组件22包括:刮平机构221;所述刮平机构221包括:导板2211;所述导板2211内部设有导槽22111;所述导槽22111内部滑动插接有滑块2212;所述滑块2212侧部连接有导杆2213;所述导杆2213外侧且位于所述导槽22111内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14;滑块2212内部安装有固定轴2215;
所述固定轴2215外侧且位于所述滑块2212上方转动套设有套筒2216;所述固定轴2215下端连接有刮板2217;所述刮板2217侧部转动连接有转辊22171,所述转辊22171侧部且位于所述刮板2217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更进一步的,所述刮平组件22还包括:延伸板222,所述延伸板222连接在所述导板2211侧部;凸轮223,所述凸轮223转动连接有在所述延伸板222上部,所述凸轮223下部设有驱动电机;推块224,所述推块224连接在所述凸轮223侧部;所述延伸板222上端且位于所述凸轮223的两侧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221;所述推块224通过第一弧形面2241与套筒2216接触;所述推块224相对所述凸轮223的一侧连接有导向轴2242;所述导向轴2242外侧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43;所述导向轴2242相对所述推块224的一端滑动插接在位于导板2211上的第一限位板22112内;作为改进,如图8-13所示,所述卷边单元3包括:卷绕机构301;所述卷绕机构301内部设有卷边弧面3011;所述卷绕机构301内部且位于所述卷边弧面3011内侧转动连接有侧进给辊302;所述卷绕机构301内部且位于所述卷边弧面3011上侧转动连接有上进给辊303;所述上进给辊303与所述卷绕机构301通过第二皮带3021连接;所述卷绕机构301上端连接有用于安装缝针机构3013的支架3012;作为改进,如图11-12所示,所述卷边单元3还包括:固定板304,所述固定板304连接在所述卷绕机构301下部;所述固定板304内部转动连接有预压轮3041;所述预压轮3041侧部连接有转轴3042;所述转轴3042通过第三皮带3043连接在转接轴305外侧;所述转接轴305转动连接在所述卷绕机构301侧部;所述转接轴305前端连接有间隔压板3051;所述卷绕机构301内部且靠近所述间隔压板3051侧部滑动插接有往复压板306;所述往复压板306下侧部设有导向弧3062;所述往复压板306上端连接有由卷绕机构301内部延伸出的下压杆3063;所述往复压板306外侧套设有预紧弹簧3061;所述转接轴305通过第四皮带3052连接在传动轴212外侧。
45.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机架101内部倾斜设有载台1011,所述载台1011上端悬置有过渡板308;所述过渡板308和所述隆起板307的底部与载台1011之间设有与衬布厚度相适配的间隙;优选的,所述过渡板308采用连杆连接在延伸板222下端。
46.所述过渡板308初始端设有第二铲起面3081;所述过渡板308上端且位于所述缝针机构3013正下方设有出针槽3082;所述过渡板308侧部连接有隆起板307;所述隆起板307初始端设有第一铲起面3072;所述隆起板307侧部设有与所述卷边弧面3011弧度相等的第二弧形面3071。
47.需要补充的是,所述侧进给辊302侧部且位于所述卷绕机构301内部单独设有驱动电机。
48.还需要补充的是,本发明中的卷边单元3沿着衬布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且每侧的卷边单元3均对应有转辊22171。
49.需要说明的是,该设备在使用时,将未卷边的衬布卷放在预存框102中,并将衬布依次经第一驱动辊103、转接辊104、载台1011引流至收布辊105处进行卷绕,分别启动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辊103、凸轮223、转辊22171以及侧进给辊302运转的驱动电机,如图6-8所示,第一驱动辊103与收布辊105将衬布同步进行打卷,同时第一驱动辊103通过第一皮带213带动压紧带211将衬布上表面进行转动压紧,同时,如图8所示,凸轮223通过推块224带动固定轴2215沿着导槽22111往复移动,衬布被抹平并将衬布的边推送至与正在转动的侧进给辊302和上进给辊303接触,使得衬布的边形成半卷状态,随后,如图9-13所示,半卷状态的衬布的内腔沿着过渡板308过渡到隆起板307外侧,再后,如图11所示,半卷状态的衬布在导向弧3062的向下推动作用下使得衬布向下推动,并被预压轮3041将半卷状态的衬布边压到衬布上表面上,最终,衬布被缝针机构3013进行卷边缝制并被收布辊105收集。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部预紧工序,衬布穿过设于载台上部的预压组件底部,预压组件将衬布中间进行预压并进给后进入收布辊处进行打卷工作;步骤二、抹平工序,凸轮通过推块带动位于预压组件两侧的刮板做往复运动,刮板通过持续转动的转辊与衬布上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作用下将衬布上表面进行抹平工作并将衬布的边推送到与卷边单元内的侧进给辊和上进给辊充分接触;步骤三、卷边工序,转动的转辊将衬布推送到依次与侧进给辊、上进给辊接触形成夹击状态,使得转辊配合侧进给辊与上进给辊将衬布翻转呈半卷绕状态;步骤四、压边工序,收布辊带动依次被侧进给辊、上进给辊卷成半卷绕状态的衬布继续进给,使得半卷绕状态的衬布的内腔经过渡板进入隆起板,超越隆起板处的卷边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压板压到靠近衬布表面处,随后被与压紧带进给速度相同的预压轮压至与衬布表面接触;步骤五、缝边工序,半卷状态的衬布的边被预压轮压紧后,缝针机构将线插入衬布内,将衬布卷起的边进行连续的缝制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预紧工序之前还包括:引布工序:将预存框内的布料依次经第一驱动辊、转接辊、载台并最终在收布辊处进行预打卷,且衬布的两边位于卷边弧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平工序与中部预紧工序之间还包括:初卷边工序:侧进给辊将水平的衬布进行向上翻成竖直趋势,上进给辊将竖直趋势的衬布再次翻成水平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平工序包括:拉布工序:在刮板沿着衬布上方移动过程中,转辊始终保持转动状态,并通过与衬布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力将衬布始终保持拉直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布工序包括:进给工序:转辊沿着衬布的上表面中间位置逐步向位于卷边弧面内的衬布边缘进给,使得衬布的中部先处于拉直趋势,随后在进入卷面弧面内后,通过将转辊与侧进给辊以及上进给辊设置成不同的旋转方向,使得预卷边处被进一步卷绕;回程工序:进给工序结束后,在第一复位弹簧推动滑块沿着导槽移动,滑块通过固定轴带动刮板移动,刮板带动转辊由卷边弧面逐步移动至衬布的中部,且在回程过程中,转辊仍然初始旋转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工序包括:过渡工序:收布辊带动呈半卷状态的衬布经过渡板移动到隆起板处,隆起板将半卷状态的衬布的内腔进行支撑;压紧工序:衬布移动到缝针机构侧部时,上下往复运动的往复压板将衬布进行下压,随
后预压轮将衬布卷起的边压到与衬布的上表面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工序包括:初步过渡工序:呈半卷状态的衬布边沿着第二铲起面移动至过渡板上方;二次过渡工序:半卷状态的衬布继续移动,使得衬布的内腔沿着第一铲起面过渡到隆起板上且衬布的卷起处的外部同时被第二弧形面与卷边弧面之间与衬布厚度相适配的间隙限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进给辊位于所述隆起板侧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进给辊的直径,在衬布进入隆起板之前的位置,侧进给辊的直径与上进给辊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工序包括:下压工序:与衬布进给速度相等的传动轴通过第四皮带带动转接轴转动,转接轴通过间隔压板转动,间隔压板通过外侧等间隔设置的叶片推动下压杆压缩预紧弹簧向下做往复运动,下压杆带动往复压板向下往复压紧向前进给的衬布,使得衬布的卷边沿着导向弧逐步靠近衬布上表面;贴合压工序:被往复压板将衬布卷边压到靠近衬布的上表面时,转接轴通过第三皮带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预压轮以与衬布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转动,使得衬布的卷边与衬布上表面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工序后还包括打卷工序:缝制后的衬布被进给到收布辊内进行打卷工作,使得卷边后的衬布进行集中收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气防皱型耐磨衬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部预紧工序;步骤二、抹平工序,凸轮通过推块带动位于预压组件两侧的刮板做往复运动,刮板通过持续转动的转辊与衬布上表面之间的相对摩擦作用下将衬布上表面进行抹平工作并将衬布的边推送到与卷边单元内的侧进给辊和上进给辊充分接触;步骤三、卷边工序;步骤四、压边工序;步骤五、缝边工序。本发明通过第一皮带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压紧带将衬布中部压紧并随着衬布的进给方向保持同样的进给速度转动,防止后续对两侧衬布进行抹平时出现过多的衬布移动到一侧。动到一侧。动到一侧。


技术研发人员:

李国华 田东超 李国荣 朱国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长兴维美丝特衬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4:3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衬布   所述   工序   预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