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中涉及
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
背景技术:
2.萎凋,别称萎雕,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泽暗绿,青草气散失,在萎凋过程中需要多次翻动茶叶,以保证茶叶均匀萎凋,从而便于后续制作,保证茶叶的品质。
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翻动茶叶,翻动效率较低,且人工翻动易导致翻动不够均匀,因此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翻动茶叶,翻动效率较低,且人工翻动易导致翻动不够均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包括萎凋架和萎凋框,
所述萎凋架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萎凋框包括框体和框盖,所述框盖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框盖一侧均与框体内壁一侧铰接,其中一个所述框盖位于框体顶部,另一个框盖位于框体底部,所述框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框盖一侧的
侧壁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所述框体相对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支撑块并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框体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柱,所述连接轴上转动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面与卡块一侧的侧壁抵紧,所述安装柱远离框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对限位板进行限位的限位体。
7.优选地,两个所述框盖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与框盖筛孔相适配的通孔。
8.优选地,所述连接轴远离框体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限位孔。
9.优选地,所述转动盘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孔插接,所述限位柱贯穿限位孔的一端与萎凋架侧壁插接。
10.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侧壁与限位柱远离萎凋架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板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卡接板,两个所述卡接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与萎凋架抵紧,所述连接板另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操作杆。
11.优选地,所述萎凋架一侧的侧壁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主
传动带和副传动带,所述驱动轮套设于固定杆上并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萎凋框、转动盘和限位组件均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萎凋框、转动盘和限位组件沿萎凋架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主传动带套设于驱动轮与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的转动盘上,所述副传动带套设于两个转动盘之间,所述驱动轮远离萎凋架一侧的侧壁固定有转
动杆。
12.优选地,所述萎凋架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横截面呈l形,所述放置架与连接板卡接。
13.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萎凋框的设置,当需要翻动茶叶时,使用者只需转动框体,使得框体翻转,框体带动框体内的茶叶翻转,从而便于对萎凋中的茶叶进行翻动,提高了萎凋时翻动茶叶的效率,同时使得茶叶翻动的更加均匀。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当需要转动多个萎凋框时,使用者只需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主传动带带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的转动盘转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的转动盘通过副传动带带动其它转动盘转动,从而对多个萎凋框同时进行翻转,有利于提高茶叶萎凋过程中翻动茶叶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中萎凋架、转动盘和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中上侧框盖打开时的萎凋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中:1、萎凋架;11、支撑块;12、固定杆;2、萎凋框;21、框体;211、卡槽;212、安装柱;213、连接轴;22、框盖;221、卡块;222、垫板;3、限位板;4、转动盘;41、限位孔;5、限位组件;51、限位柱;52、连接板;521、卡接板;522、操作杆;6、驱动组件;61、驱动轮;611、转动杆;62、主传动带;63、副传动带;7、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包括萎凋架1和萎凋框2,萎凋架1上固定有支撑块11,萎凋框2包括框体21和框盖22,框盖22上开有便于通风的通风孔,通风孔孔径为0.5-1cm,通风孔开设有多个,多个通风孔均匀分布在框盖22上,框盖22设置有两个,两个框盖22一侧均与框体21内壁一侧铰接,其中一个框盖22位于框体21顶部,另一个框盖22位于框体21底部,框体21上开设有卡槽211,框盖22一侧的侧壁固定有卡块221,卡块221与卡槽211卡接,框体21相对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连接轴213,连接轴213贯穿支撑块11并与支撑块11转动连接。
25.基于上述结构,使用者将上端框盖22打开,将茶叶均匀的铺设在框体21内,之后将框盖22闭合,使得卡块221与卡槽211卡接,此时,两个框盖22将框体21内的茶叶夹紧,茶叶在框体21内进行萎凋,当需要翻动茶叶时,使用者只需转动框体21,使得框体21翻转,框体21带动框体21内的茶叶翻转,从而便于对萎凋中的茶叶进行翻动,提高了萎凋时翻动茶叶的效率,同时使得茶叶翻动的更加均匀。
26.如图3所示,框体2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柱212,连接轴213上转动套设有限位板3,限位板3底面与卡块221一侧的侧壁抵紧,安装柱212远离框体2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对限位板3进行限位的限位体,两个框盖22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固定有垫板222,垫板222上开设与框盖22的通风孔相适配的通孔。
27.基于上述结构,限位板3沿安装柱212转动一定角度后,限位板3底面与卡块221一侧的侧壁抵紧,以此通过对卡块221的限位实现对框盖22进行限位,降低了框盖22在框体21转动过程中打开的概率;垫板222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板体,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当两个框盖22配合夹紧茶叶时,垫板222在压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降低了茶叶损坏的概率,有利于保证经过该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萎凋后茶叶的品质。
28.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连接轴213远离框体2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转动盘4,转动盘4上开设有限位孔41,转动盘4上安装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柱51,限位柱51与限位孔41插接,限位柱51贯穿限位孔41的一端与萎凋架1侧壁插接,限位组件5还包括连接板52,连接板52一侧的侧壁与限位柱51远离萎凋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板52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卡接板521,两个卡接板521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与萎凋架1抵紧,连接板52另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操作杆522。
29.基于上述结构,当需要转动框体21时,使用者只需转动转动盘4即可,转动至适用角度后,使用者通过手握操作杆522将限位柱51与限位孔41插接配合,并将限位柱51与萎凋架1插接配合,以此对转动盘4进行限位,从而通过转动盘4和连接轴213对框体21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在萎凋过程中,框体21受外力影响发生偏移的概率。
30.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萎凋架1一侧的侧壁固定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上安装有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轮61、主传动带62和副传动带63,驱动轮61套设于固定杆12上并与固定杆12转动连接,萎凋框2、转动盘4和限位组件5均设置有多组,多组萎凋框2、转动盘4和限位组件5沿萎凋架1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主传动带62套设于驱动轮61与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61的转动盘4上,副传动带63套设于两个转动盘4之间,驱动轮61远离萎凋架1一侧的侧壁固定有转动杆611。
31.基于上述结构,当需要转动多个萎凋框2时,使用者只需转动转动杆611,使得转动杆611带动驱动轮61转动,驱动轮61通过主传动带62带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61的转动盘4转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61的转动盘4通过副传动带63带动其它转动盘4转动,从而对多个萎凋框2同时进行翻转,有利于提高茶叶萎凋过程中翻动茶叶的效率。
32.如图1和图4所示,萎凋架1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放置架7,放置架7横截面呈l形,放置架7与连接板52卡接。
33.基于上述结构,当使用者将限位柱51与限位孔41分离后,将连接板52与放置架7卡接,以此将限位组件5妥善放置,以便于下次使用,降低了拔出限位组件5后限位组件5丢失的概率。
3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将上端框盖22打开,将茶叶均匀的铺设在框体21内,之后将框盖22闭合,使得卡块221与卡槽211卡接,将限位板3沿安装柱212转动一定角度后,限位板3底面与卡块221一侧的侧壁抵紧,以此通过对卡块221的限位实现对框盖22进行限位,降低了框盖22在框体21转动过程中打开的概率;垫板222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板体,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当两个框盖22配合夹紧茶叶时,垫板222在压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降低了茶叶损坏的概率,有利于保证经过该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萎凋后茶叶的品质;茶叶在框体21内进行萎凋,当需要翻动茶叶时,使用者只需转动转动杆611,使得转动杆611带动驱动轮61转动,驱动轮61通过主传动带62带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61的转动盘4转动,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61的转动盘4通过副传动带63带动其它转动盘4转动,从而对多个萎凋框2同时进行翻转,使得框体21内的茶叶翻转,从而便于对萎凋中的茶叶进行翻动,提高了萎凋时翻动茶叶的效率,同时使得茶叶翻动的更加均匀。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包括萎凋架(1)和萎凋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架(1)上固定有支撑块(11),所述萎凋框(2)包括框体(21)和框盖(22),所述框盖(2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框盖(22)一侧均与框体(21)内壁一侧铰接,其中一个所述框盖(22)位于框体(21)顶部,另一个框盖(22)位于框体(21)底部,所述框体(21)上开设有卡槽(211),所述框盖(22)一侧的侧壁固定有卡块(221),所述卡块(221)与卡槽(211)卡接,所述框体(21)相对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连接轴(213),所述连接轴(213)贯穿支撑块(11)并与支撑块(1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1)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柱(212),所述连接轴(213)上转动套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底面与卡块(221)一侧的侧壁抵紧,所述安装柱(212)远离框体(2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对限位板(3)进行限位的限位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盖(22)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固定有垫板(222),所述垫板(222)上开设与框盖(22)筛孔相适配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13)远离框体(2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上开设有限位孔(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上安装有限位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柱(51),所述限位柱(51)与限位孔(41)插接,所述限位柱(51)贯穿限位孔(41)的一端与萎凋架(1)侧壁插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还包括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一侧的侧壁与限位柱(51)远离萎凋架(1)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板(52)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卡接板(521),两个所述卡接板(521)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与萎凋架(1)抵紧,所述连接板(52)另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操作杆(52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架(1)一侧的侧壁固定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安装有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轮(61)、主传动带(62)和副传动带(63),所述驱动轮(61)套设于固定杆(12)上并与固定杆(12)转动连接,所述萎凋框(2)、转动盘(4)和限位组件(5)均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萎凋框(2)、转动盘(4)和限位组件(5)沿萎凋架(1)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主传动带(62)套设于驱动轮(61)与其中一个靠近驱动轮(61)的转动盘(4)上,所述副传动带(63)套设于两个转动盘(4)之间,所述驱动轮(61)远离萎凋架(1)一侧的侧壁固定有转动杆(61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架(1)一侧的侧壁固定有放置架(7),所述放置架(7)横截面呈l形,所述放置架(7)与连接板(52)卡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萎凋装置,涉及到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萎凋架和萎凋框,萎凋架上固定有支撑块,萎凋框包括框体和框盖,框盖设置有两个,两个框盖一侧均与框体内壁一侧铰接,其中一个框盖位于框体顶部,另一个框盖位于框体底部,框体上开设有卡槽,框盖一侧的侧壁固定有卡块,卡块与卡槽卡接,框体相对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贯穿支撑块并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萎凋框的设置,当需要翻动茶叶时,使用者只需转动框体,使得框体翻转,框体带动框体内的茶叶翻转,从而便于对萎凋中的茶叶进行翻动,提高了萎凋时翻动茶叶的效率,同时使得茶叶翻动的更加均匀。叶翻动的更加均匀。叶翻动的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
周发磊 贾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鹤峰县全益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