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电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3.光电耦合器在通过ccd检测装置检测完外观后一般需要进行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种类分选,现有技术中均通过人工根据ccd检测装置的判断结果进行人工分类,将相应的不合格品依次装入至不同相应的收集管内,同时将合格品也同步分类装入至相应的收集管内,并做好标签记录。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ccd检测装置已经检测完产品的合格或者对应的不合格状态,再次由人工进行分类容易将合格品与不合格混在一起放置,造成不良品的流出,同时通过人工分类的方式效率较慢。因此,如何设计一款针对ccd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识别外观后还能实现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种类自动分流收集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光电耦合器需要由人工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种类分类且分类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包含支撑架本体及输送轨道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一斜面,所述输送轨道固定安装在所述斜面上,所述输送轨道的前端设置有ccd检测装置,所述输送轨道内设置有供光电耦合器流转的第一中心滑槽,所述输送轨道上活动设置有一段分流轨道,所述分流轨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心滑槽相连通的第二中心滑槽,所述斜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不合格收集管及合格收集管,所述分流轨道的底部设置有滑移机构;
7.当所述ccd检测装置检测到对应的光电耦合器不合格时,所述滑移机构控制分流轨道的输出端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此时不合格光电耦合器被收纳到不合格收集管内;当所述ccd检测装置检测到对应的光电耦合器合格时,所述滑移机构不工作,此时所述分流轨道呈静止状态,继续与所述输送轨道的第一中心滑槽相连通,所述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连通于合格收集管,此时合格光电耦合器被收纳到合格收集管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电耦合器经过ccd检测装置检测完外观后继续沿着输送轨道内的第一中心滑槽流转,系统程序根据ccd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当产品合格时,滑
移机构不工作,此时分流轨道未脱离输送轨道,第二中心滑槽继续与输送轨道的第一中心滑槽相连通,合格产品通过输送轨道流转至合格收集管内收纳;当产品不合格时,系统控制滑移机构工作,此时分流轨道在滑移机构的控制下脱离输送轨道,使得分流轨道的输出端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不合格产品通过分流轨道流转至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内收纳。
9.可选的,各个所述不合格收集管相互平行且与所述输送轨道相平行,所述合格收集管与所述输送轨道共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机构控制分流轨道进行水平滑移,当各个不合格收集管相互平行且与输送轨道相平行时,滑移机构才能平移控制分流轨道对接在相应的不合格收集管处形成分流收纳。
11.可选的,各个所述不合格收集管及所述合格收集管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通孔的外周设置有一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不合格收集管及合格收集管均套接在对应通孔内且通过紧固件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块便于实现不合格收集管及合格收集管套设抵接,且通过设置紧固件使得不合格收集管及合格收集管能够固定安装在通孔内,不会造成滑脱。
13.可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含伸缩件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连接在所述伸缩件的驱动端,另一侧连接在所述分流轨道上,所述伸缩件通过连接块带动分流轨道脱离所述输送轨道,并抵接在对应的所述不合格收集管的固定块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的驱动端控制连接块水平位移,连接块在位移的过程中同步带动分流轨道脱离输送轨道,使得分流轨道的第二中心滑槽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的固定块上。
15.可选的,所述滑移机构的外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块滑移的让位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罩,使得伸缩件带动连接块平移时不会造成安全隐患,让位槽使得连接块在滑移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
17.可选的,所述分流轨道的外周设置有防护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板,使得分流轨道在平移滑动时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19.可选的,若干所述不合格收集管的侧边设置有一组限位臂,两个所述限位臂的内侧分别对称开设有u形槽,当所述不合格收集管收纳满不合格品时,将所述不合格收集管取下通过u形槽限位放置在所述限位臂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组限位臂,用于安放不合格收集管,当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收纳满不良品时,将不合格收集管从对应的固定块上取下,然后利用限位臂的u形槽稳固安放在一组限位臂之间。
21.可选的,所述分流轨道上设置有拦截组件,所述拦截组件包含驱动件及隔档件,所述隔档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隔档件上下位移,所述隔档件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中心滑槽内,用于控制光电耦合器停留在所述第二中心滑槽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ccd检测装置检测到对应产品不合格时,该产品预流经第二中心滑槽时,驱动件带动隔档件向下位移,隔档件穿过分流轨道插设在第二中心滑槽
内,实现光电耦合器的停留,然后滑移机构控制分流轨道脱离输送轨道,当分流轨道连通于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时,驱动件带动隔档件向上位移,使得光电耦合器流转至不合格收集管内。
23.可选的,所述拦截组件的前端设置有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包含控制阀及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连通于所述控制阀,所述吹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二中心滑槽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上连通有外部气管,为了保证光电耦合器在第二中心滑槽流转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现象,不合格品预流转至不合格收集管内时,通过吹气管辅助对光电耦合器进行吹气,使得光电耦合器顺畅进入至不合格收集管内。
25.可选的,所述合格收集管的侧边设置有容纳盒,当所述合格收集管收纳满合格品时,将所述合格收集管取下放置在所述容纳盒内。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容纳盒,用于安放合格收集管,当对应的合格收集管收纳满合格品时,将合格收集管从对应的固定块上取下,然后放入至容纳盒进行统一收纳。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当产品合格时,滑移机构不工作,此时分流轨道未脱离输送轨道,第二中心滑槽继续与输送轨道的第一中心滑槽相连通,合格产品通过输送轨道流转至合格收集管内收纳;当产品不合格时,系统控制滑移机构工作,此时分流轨道在滑移机构的控制下脱离输送轨道,使得分流轨道的输出端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不合格产品通过分流轨道流转至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内收纳,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29.2.伸缩件的驱动端控制连接块水平位移,连接块在位移的过程中同步带动分流轨道脱离输送轨道,使得分流轨道的第二中心滑槽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的固定块上;
30.3.通过吹气管辅助对光电耦合器进行吹气,使得光电耦合器顺畅进入至不合格收集管内,不会造成流转干涉。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对应图1中隐藏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对应图2中分流轨道滑移至不合格收集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分流管道、拦截组件及吹气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对应图4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0、支撑架本体;110、斜面;120、ccd检测装置;200、输送轨道;210、第一中心滑槽;300、分流轨道;310、第二中心滑槽;320、防护板;330、拦截组件;331、驱动件;332、隔档件;340、吹气组件;341、控制阀;342、吹气管;400、滑移机构;410、伸缩件;420、连接块;430、防护罩;431、让位槽;500、不合格收集管;510、引脚不良收集管;520、印字不良收集管;530、其他不良收集管;540、限位臂;541、u形槽;600、合格收集管;610、容纳盒;700、固定块;710、通孔;72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1: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含支撑架本体100、ccd检测装置120及输送轨道200,支撑架本体100上设置有一斜面110,ccd检测装置120及输送轨道200由斜面110的高点朝向低点直线设置,ccd检测装置120位于输送轨道200的前端。输送轨道200内设置有供光电耦合器流转的第一中心滑槽210,输送轨道200上活动设置有一段分流轨道300,分流轨道300内设置有与第一中心滑槽210相连通的第二中心滑槽310,分流轨道300与输送轨道200的截面形状相同,分流轨道300底部设置有滑移机构400。
40.斜面110上还设置有若干不合格收集管500及一个合格收集管600,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干不合格收集管500包含引脚不良收集管510、印字不良收集管520及其他不良收集管530,引脚不良收集管510、印字不良收集管520及其他不良收集管530之间相互平行且与输送轨道200相平行,合格收集管600与输送轨道200共线,且合格收集管600位于输送轨道200的输出端。
41.参照图2和图3,若干不合格收集管500及合格收集管600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700,固定块700内设置有通孔710,若干不合格收集管500及合格收集管600插设在通孔710内。为了固定收集管,使其不会产生晃动,固定块700位于通孔710的外周设置有紧固件720,紧固件720穿过固定块700连通于通孔710内,不合格收集管500及合格收集管600均套接在对应通孔710内且通过紧固件720固定。
42.参照图2和图3,滑移机构400包含伸缩件410及连接块420,连接块420的一侧连接在伸缩件410的驱动端,一侧连接在分流轨道300的底部。伸缩件410通过连接块420带动分流轨道300脱离输送轨道200,并抵接在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500的固定块700上。应当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件410采用伸缩气缸,通过伸缩件410的驱动端水平伸缩,带动连接块420同步进行直线位移,最终控制分流轨道300水平脱离输送轨道200并连接在相应的不合格收集管500对应的固定块700上。
43.参照图4和图5,分流轨道300上设置有拦截组件330,拦截组件330包含驱动件331及隔档件332,隔档件332的一侧固定在驱动件331上,驱动件331带动隔档件332上下位移。当ccd检测装置120检测到对应产品不合格时,该产品预流经分流轨道300的第二中心滑槽310时,驱动件331带动隔档件332向下位移,此时隔档件332穿过分流轨道300插设在第二中心滑槽310内,实现光电耦合器的停留,然后滑移机构400控制分流轨道300脱离输送轨道200;当分流轨道300连通于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500时,驱动件331带动隔档件332向上位移,使得光电耦合器流转至不合格收集管500内。
44.具体地,拦截组件330的前端设置有吹气组件340,吹气组件340包含控制阀341及吹气管342,吹气管342连通于控制阀341,吹气管342穿设于第二中心滑槽310内,控制阀341上连通有外部气管。为了保证光电耦合器在第二中心滑槽310往不合格收集槽内流转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现象,不合格品预流转至不合格收集管500内时,通过吹气管342辅助对光电耦合器进行吹气,使得光电耦合器顺畅进入至不合格收集管500内。
45.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伸缩件410带动连接块420平移时不会造成安全隐患,滑移机构400的外周设置有防护罩430,防护罩430上开设有供连接块420滑移的让位槽431,使
得连接块420在滑移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为了使得分流轨道300在平移滑动时不会造成安全隐患,分流轨道300的外周设置有防护板320。
46.参照图1和图2,若干不合格收集管500的侧边设置有一组限位臂540,两个限位臂540的内侧分别对称开设有u形槽541,通过设置一组限位臂540,用于安放不合格收集管500。当对应的不合格收集管500收纳满不良品时,将不合格收集管500从对应的固定块700上取下,然后利用限位臂540的u形槽541稳固安放在一组限位臂540之间。合格收集管600的侧边设置有容纳盒610,当合格收集管600收纳满合格品时,将合格收集管600取下放置在容纳盒610内。
4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ccd检测装置120检测到对应的光电耦合器不合格时,滑移机构400控制分流轨道300脱离输送轨道200并控制其输出端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500,此时不合格光电耦合器通过吹气装置推送被收纳到不合格收集管500内;当ccd检测装置120检测到对应的光电耦合器合格时,滑移机构400不工作,此时分流轨道300呈静止状态,第二中心滑槽310继续与输送轨道200的第一中心滑槽210相连通,输送轨道200的输出端连通于合格收集管600,此时合格光电耦合器被收纳到合格收集管600内。
4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包含支撑架本体(100)及输送轨道(200),所述支撑架本体(100)上设置有一斜面(110),所述输送轨道(200)固定安装在所述斜面(110)上,所述输送轨道(200)的前端设置有ccd检测装置(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200)内设置有供光电耦合器流转的第一中心滑槽(210),所述输送轨道(200)上活动设置有一段分流轨道(300),所述分流轨道(300)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心滑槽(210)相连通的第二中心滑槽(310),所述斜面(110)上还设置有若干不合格收集管(500)及合格收集管(600),所述分流轨道(300)的底部设置有滑移机构(400);当所述ccd检测装置(120)检测到对应的光电耦合器不合格时,所述滑移机构(400)控制分流轨道(300)的输出端连通于对应不合格收集管(500),此时不合格光电耦合器被收纳到不合格收集管(500)内;当所述ccd检测装置(120)检测到对应的光电耦合器合格时,所述滑移机构(400)不工作,此时所述分流轨道(300)呈静止状态,继续与所述输送轨道(200)的第一中心滑槽(210)相连通,所述输送轨道(200)的输出端连通于合格收集管(600),此时合格光电耦合器被收纳到合格收集管(6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相互平行且与所述输送轨道(200)相平行,所述合格收集管(600)与所述输送轨道(200)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及所述合格收集管(600)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700),所述固定块(700)内设置有通孔(710),所述固定块(700)位于所述通孔(710)的外周设置有一紧固件(720),所述紧固件(720)穿设在所述通孔(710)内,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及合格收集管(600)均套接在对应通孔(710)内且通过紧固件(720)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400)包含伸缩件(410)及连接块(420),所述连接块(420)的一侧连接在所述伸缩件(410)的驱动端,另一侧连接在所述分流轨道(300)上,所述伸缩件(410)通过连接块(420)带动分流轨道(300)脱离所述输送轨道(200),并抵接在对应的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的固定块(70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400)的外周设置有防护罩(430),所述防护罩(430)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块(420)滑移的让位槽(4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轨道(300)的外周设置有防护板(32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的侧边设置有一组限位臂(540),两个所述限位臂(540)的内侧分别对称开设有u形槽(541),当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收纳满不合格品时,将所述不合格收集管(500)取下通过u形槽(541)限位放置在所述限位臂(540)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轨道(300)上设置有拦截组件(330),所述拦截组件(330)包含驱动件(331)及隔档件(332),所述隔档件(332)的一侧固定在所述驱动件(331)上,所述驱动件(331)带动所述隔档件(332)上下位移,所述隔档件(332)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中心滑槽(310)内,用于控制光
电耦合器停留在所述第二中心滑槽(310)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组件(330)的前端设置有吹气组件(340),所述吹气组件(340)包含控制阀(341)及吹气管(342),所述吹气管(342)连通于所述控制阀(341),所述吹气管(342)穿设于所述第二中心滑槽(310)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收集管(600)的侧边设置有容纳盒(610),当所述合格收集管(600)收纳满合格品时,将所述合格收集管(600)取下放置在所述容纳盒(610)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检测后的分流装置,涉及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其包含支撑架本体及输送轨道,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一斜面,输送轨道固定安装在斜面上,输送轨道的前端设置有CCD检测装置,输送轨道内设置有供光电耦合器流转的第一中心滑槽,输送轨道上活动设置有一段分流轨道,分流轨道内设置有与第一中心滑槽相连通的第二中心滑槽,斜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不合格收集管及合格收集管,分流轨道的底部设置有滑移机构。本申请通过自动分流装置,能够实现合格品及不合格自动分流分类,不需要人工识别分类,有效提升过程效率。有效提升过程效率。有效提升过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陈仕财 王钧毅 詹伟斌 张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久宏鑫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6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6:4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7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轨道   不合格   耦合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