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水污染同位修复的效果主要在于地下水三维循环的建立,在双滤层地下水中,正循环的下抽上注,反循环的上抽下注,需要滤水管长期畅通不结垢。现有滤水管中,没有专门针对向地层排水的滤水管。
3.已经有学者做过研究和实验,证明不管什么材质的滤水管,时间长了,都会在缝隙处结垢,造成滤水管效率变低甚至堵塞,必须经常的清理,对于地下水循环井处理地下污染物的技术,一般都需要长3个多月的循环处理,才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所以必须保证滤水管长时间不结垢不堵塞。
4.现有技术已经验证,滤水管的堵塞机理中,重要的一方面是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在缝隙孔沉淀固结,逐渐增多变厚堵塞滤水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过滤效率高不易堵塞。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包括井壁管、封隔器和抽水装置,该井壁管包括第一段壁管、排水滤水管、第二段壁管、进水滤水管和沉淀管,该排水滤水管对应上含水层,该进水滤水管对应下含水层,该抽水装置插入井壁管中,包括潜水泵和抽水管,该抽水管的下端连接潜水泵,该抽水管连接封隔器,该封隔器对应第二段壁管,以分割上含水层和下含水层,该潜水泵对应下含水层,对应该上含水层的抽水管处设有出水孔,该进水滤水管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外高内低的长条缝a,该排水滤水管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内高外低的长条缝b。
8.所述进水滤水管的长条缝a的倾斜角度
ɑ
为12至40度,所述排水滤水管的长条缝 b的倾斜角度β为12至40度。
9.所述进水滤水管的长条缝a的宽度根据下含水层颗粒大小确定。
10.所述排水滤水管的长条缝b的宽度根据上含水层的颗粒大小确定。
11.所述第二段壁管内部设有凸台,封隔器坐封在该凸台上。
12.一种滤水管,包括管本体,在该管本体上对应含水层的部位开设竖向内外倾斜的长条缝。
13.当长条缝进水时,该长条缝为外高内低的长条缝,当长条缝出水时,所述长条缝为内高外低的长条缝。
14.所述长条缝的倾斜角度12-40度。
15.所述滤水管的直径400-1300mm,壁厚为15—25mm,缝隙横向长度80-300mm,缝隙竖
向高度0.02-4mm,圆周缝隙数量6-11个,缝隙均匀间隔40-100mm。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地下水从进水滤水管进入井内,进水滤水管和排水滤水管之间有封隔器封隔,用潜水泵把水从下层抽到上层,再通过上层排水滤水管排入地层,形成水流三维循环,持续对地下水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封隔器坐封在第二段壁管的凸台上,增加封隔器强度,降低封隔器成本。把滤水管条缝加工成内外倾斜长条缝结构,当下层地下水被抽到上层时,下层压力变小,溶解物容易析出沉淀或附着在悬浮物上,地下水在流过缝隙时,由于悬浮颗粒重力和水的推力作用,使多数颗粒进入井内,不易沉淀固结在孔隙上,造成堵塞,可以延长滤水管使用周期,降低除垢成本。总体降低循环井成本。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滤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滤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滤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滤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25.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包括井壁管、封隔器2和抽水装置,该井壁管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壁管11、排水滤水管12、第二段壁管13、进水滤水管14和沉淀管15,该排水滤水管12对应上含水层21,该进水滤水管14对应下含水层22,该抽水装置插入井壁管1中,包括潜水泵31和抽水管32,该抽水管32的下端连接潜水泵31,抽水管32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与封隔器的上接头连接,下段与封隔器的下接头连接,该封隔器2对应第二段壁管13,以分割上含水层21和下含水层22,该潜水泵31对应下含水层22,对应该上含水层21的抽水管32 的上端设有出水孔,该进水滤水管14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外高内低的长条缝 a141,该排水滤水管12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外低内高的长条缝b121。
26.所述第二段壁管13内部设有凸台131,封隔器2坐封在该凸台131上。循环井中对封隔器要求很高,进口价格昂贵,壁管上加工有凸台,能增强封隔器的承压,降低对封隔器的要求,减少成本。
27.优选地,所述进水滤水管的长条缝a的倾斜角度β为12至40度,方便地下水流出,悬浮物不易固结;所述排水滤水管的长条缝b的倾斜角度
ɑ
为12至40度,水流顺畅,不易沉淀固结,同时保证了下管时的拉伸强度。
28.所述进水滤水管的长条缝a的宽度根据下含水层颗粒大小确定。所述排水滤水管的长条缝b的根据上含水层颗粒大小确定。优选地,所述滤水管的直径 400-1300mm,壁厚为15—25mm,缝隙横向长度80-300mm,缝隙竖向高度0.02-4mm,圆周缝隙数量6-11个,缝隙间
距40-100mm,采用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缝隙横向是与滤水管轴向垂直,沿圆弧面布置,缝隙竖向是与滤水管轴向平行。
29.如图2至图3所示,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滤水管,包括管本体,在该管本体上对应含水层的部位开设竖向内外倾斜的长条缝。当长条缝进水时,如图2和图2a所示,该长条缝为外高内低的长条缝,倾斜角度
ɑ
为12-40度;当长条缝出水时,如图3 和图3a所示,所述长条缝为外低内高的长条缝,倾斜角度β为12-40度。所述滤水管的直径400-1300mm,壁厚为15—25mm,缝隙横向长度80-300mm,缝隙竖向高度0.02-4mm,圆周缝隙数量6-11个,缝隙间距40-100mm,采用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缝隙横向是与滤水管轴向垂直,沿圆弧面布置,缝隙竖向是与滤水管轴向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滤水管不易结垢,容易反冲洗,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壁管、封隔器和抽水装置,该井壁管包括第一段壁管、排水滤水管、第二段壁管、进水滤水管和沉淀管,该排水滤水管对应上含水层,该进水滤水管对应下含水层,该抽水装置插入井壁管中,包括潜水泵和抽水管,该抽水管的下端连接潜水泵,该抽水管连接封隔器,该封隔器对应第二段壁管,以分割上含水层和下含水层,该潜水泵对应下含水层,对应该上含水层的抽水管处设有出水孔,该进水滤水管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外高内低的长条缝a,该排水滤水管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内高外低的长条缝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水管的长条缝a的倾斜角度
ɑ
为12至40度,所述排水滤水管的长条缝b的倾斜角度β为12至4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水管的长条缝a的宽度根据下含水层颗粒大小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滤水管的长条缝b的宽度根据上含水层的颗粒大小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管直径400-1300mm,壁厚为15—25mm,缝隙横向长度80-300mm,缝隙竖向高度0.02-4mm,圆周缝隙数量6-11个,缝隙均匀间隔40-1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壁管内部设有凸台,封隔器坐封在该凸台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井体结构,包括井壁管、封隔器和抽水装置,该井壁管包括第一段壁管、排水滤水管、第二段壁管、进水滤水管和沉淀管,该排水滤水管对应上含水层,该进水滤水管对应下含水层,该抽水装置插入井壁管中,包括潜水泵和抽水管,该抽水管的下端连接潜水泵,该抽水管连接封隔器,该封隔器对应第二段壁管,以分割上含水层和下含水层,该潜水泵对应下含水层,对应该上含水层的抽水管处设有出水孔,该进水滤水管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外高内低的长条缝A,该排水滤水管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内高外低的长条缝B。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内高外低的长条缝B。的侧壁开设竖向倾斜的内高外低的长条缝B。


技术研发人员:

李运鹏 解伟 李河宗 王明明 刘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技术研发日:

2022.06.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5:5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73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管   含水层   长条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